資源簡介 1射洪中學高2024級高一上期期中考試地理試題(考試時間:60分鐘 滿分:100分)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班級、姓名、考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對應題號的位置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4.考試結束后,將答題卡交回。第I卷(選擇題)一、單選題(每題2分,共80分)2022年6月16日,77年出現一次的“七星連珠”奇觀現身。完成下面小題。1. 圖中與地球具有相似結構特征的行星是( )A. 乙、丁、戊 B. 丁、戊、己C. 甲、乙、丁 D. 己、庚、辛2. 人們可以看到“七星連珠”現象的前提條件是行星繞日運動具有( )A. 共面性 B. 同向性C. 近圓性 D. 周期性隨著城市的發展,下圖所示的太陽能路燈現在隨處可見。讀圖完成下面小題。3. 附近居民發現某一周內同一路燈的亮度不同,其主要影響因素是( )A. 陰晴狀況 B. 電網供電 C. 交通流量 D. 海拔高度4. 下列城市中,設置這種路燈效果最好的是( )A. 拉薩 B. 重慶 C. 廣州 D. 沈陽5. 太陽能是一種清潔能源,下列能源與太陽輻射有關的是( )A. 潮汐能 B. 地熱能 C. 核能 D. 水能重慶酉陽縣板溪鎮花石村擁有目前南方最大的疊層石群。這些形成于5億年前的暗色石頭上分布有或密集或分散的各種花紋,其中的“圓形”花紋就是遠古原核生物藍藻留下的生命痕跡(見下圖)。這些“石中花”橫切面多是圓形,縱切面是圓柱形。完成下面小題。6. 花石村疊層石群形成時期是()A. 前寒武紀 B. 寒武紀 C. 侏羅紀 D. 第四紀7. 遠古原核生物藍藻在地球演化歷程中的突出意義表現在()A. 形成煤炭資源 B. 塑造淺海環境 C. 改變大氣成分 D. 產生旅游資源8. 遠古原核生物進一步發展、演化出的生物是()A. 哺乳動物和古人類 B. 爬行動物和始祖鳥類C蕨類植物和裸子植物 D. 真核生物和多細胞生物北京時間2021年10月9日18時58分,澳大利亞東部瓦努阿圖群島發生6.8級地震,震源深度500千米。下圖為地震波傳播速度與地球內部圈層結構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9. 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圖中的()A. H圈層底部 B. G圈層 C. F圈層上部 D. E圈層10. 下列關于圖中地球內部圈層的說法正確的是()A. D表示的是莫霍界面 B. 火山噴發的巖漿來源于H圈層C. F圈層物質狀態為固態 D. 巖石圈的范圍包括G圈層上部11. 此次地震發生時,地震波在向上經過莫霍界面時傳播速度發生的變化是()A. A波波速加快,B波波速下降 B. A波完全消失,B波波速突然下降C. A波、B波的波速都明顯下降 D. B波完全消失,A波波速突然下降自然地理環境中各圈層相互聯系、相互滲透,共同構成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自然環境。圖為地球圈層間物質交換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2. 圖中①②③④對應的地球圈層名稱依次為()A. 大氣圈-水圈-生物圈-巖石圈 B. 生物圈-水圈-巖石圈-大氣圈C大氣圈-水圈-巖石圈-生物圈 D. 生物圈-巖石圈-大氣圈-水圈13. 關于各圈層及其之間關系敘述正確的是()A. 水圈是連續但不規則的圈層 B. 生物圈與其他圈層有明確界線C. 大氣圈全部由氣態物質構成 D. 各圈層物質運動能量都來自太陽輻射探空氣球可直接測量并實時傳回30千米高空的大氣溫度、氣壓、濕度、風向、風速等氣象要素。左圖示意探空氣球示意圖,右圖示意大氣垂直分層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4. 一般情況下,氣球上升的過程中記錄到()A. 大氣的溫度先上升后下降 B. 大氣濕度先下降后上升C. 大氣中氧氣含量趨于減小 D. 太陽光照先增強后減弱15. 假設四城市同時釋放探空氣球,上升速度相同。最先測得平流層數據的城市是()A. 廣州(23°N) B. 上海(31°N) C. 北京(40°N) D. 長春(44°N)16. 研究大氣垂直分層可指導人類生產生活,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 ①層大氣以水平運動為主,適宜飛機飛行B. ①層臭氧含量高,減少紫外線對人類的傷害C. ②層二氧化碳濃度較高,對地表起保溫作用D. ③層空氣處于高度電離狀態,能反射無線電短波燃煤污染對霧霾天氣的形成產生巨大的影響,為了改善空氣質量,2017年北京煤改電新增18.9萬戶。下圖為“大氣的保溫作用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17. 對地面起保溫作用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18. 北京煤改電后,將導致( )A. 甲減弱 B. 乙增強 C. 丙無變化 D. 丁減弱19. 與晴天相比,陰天( )A. 白天乙強,夜晚丙弱,晝夜溫差大 B. 白天乙弱,夜晚丙強,晝夜溫差小C. 白天乙弱,夜晚丙弱,晝夜溫差大 D. 白天乙強,夜晚丙強,晝夜溫差小暑假期間,小明同學隨父母前往我國北方度假勝地北戴河避暑。旅行期間天氣晴朗,早晨和傍晚,小明站在北戴河沙灘上,感受到了顯著的風向差異。圖示意北戴河地理位置。完成下面小題。20. 北戴河晝夜風向變化顯著,主要是因為()A. 海陸熱力差異變化 B. 水平氣壓梯度大C. 夏季太陽輻射更強 D. 臺風天氣影響大21. 下圖中能夠表示北戴河晝夜風向變化是()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22. 小明結合所學知識推測受城市建設影響,北戴河沙灘上白天風力會增強,其推測依據是()A. 城市建設導致海洋氣溫升高 B. 城市建設導致陸地氣溫降低C. 城市建設導致陸地氣溫升高 D. 城市建設導致海洋氣溫降低讀如圖“城市熱島效應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23. 與郊區相比,城區氣溫較高的主要原因是()A. 緯度較低,太陽輻射強 B. 距海較遠,升溫速度快C. 農田廣布,地面輻射強 D. 人口密集,釋放熱量多24. 城市熱島效應驅動的熱力環流()A. 近地面氣流由郊區向城區 B. 城區氣流以下沉運動為主C. 白天和夜晚環流方向相反 D. 冬季和夏季環流強度相同25. 緩解城市熱島效應的合理措施是()A禁止郊區發展工業 B. 提高城區建筑密度C. 擴大城市用地面積 D. 增加城區綠地面積同學們在學習《大氣的水平運動》時,地理老師布置了繪制近地面以及高空的風向的學習任務。圖是小明同學繪制的風向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26. 小明同學繪制的風向表示的是()A. 北半球高空風向 B. 北半球近地面風向C. 南半球高空風向 D. 南半球近地面風向27. 水平氣壓梯度力是圖中的()A. ① B. ② C. ③ D. ④28. 如果在圖中繪制相反半球近地面風向,則風向應該是()A. 東南風 B. 東北風 C. 西南風 D. 西北風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鎮化進程迅速。然而,近些年來我國有些城市面臨水資源問題。表為我國某市城市中心區和郊外平原區兩個樣地多年平均降水量、徑流量、蒸發量對比表。據此完成下面小題。降水量/mm 徑流總量/mm 地表徑流量/mm 地下徑流量/mm 蒸發量/mm城市中心區 675 405 337 68 270郊外平原區 644 267 96 171 37729. 表中顯示該城市中心區易出現的問題是( )A. 城市熱島效應 B. 城市雨島效應 C. 城市洪澇災害 D. 城市污染嚴重30. 與郊外平原區相比,城市中心區地表徑流較多的主要原因是( )A. 降水量較多 B. 下滲量較少 C. 蒸發量較少 D. 用水量較多31. 為緩解城市中心區地下徑流較少的現象,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A. 將郊外平原區的地下水調到城市中心區 B. 嚴禁開采城市地下水資源C. 減少城市中心區植被種植 D. 在城市中心區推廣使用滲水磚新加坡年平均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但淡水資源卻極度匱乏。為此,新加坡在甲海灣修建了水壩(下圖),將濱海灣和外海隔開,形成濱海水庫。降雨時,雨水匯入水庫,水量過多時,可通過閘門泄洪。這樣,水庫里的海水逐漸被替換,從而緩解了淡水資源短缺。讀圖,完成下面小題。32. 從水循環角度看,新加坡淡水資源匱乏的主要原因是()A. 降水較少 B. 蒸發較弱 C. 下滲較少 D. 儲水較少33. 水壩建成后,海灣內海水的主要變化是()A. 鹽度增大 B. 鹽度降低 C. 溫度降低 D. 水位降低34. 下列地區最適合借鑒新加坡模式的是()A. 江蘇 B. 新疆 C. 香港 D. 湖北海水熱導率低,導致表層水溫與深層水溫不一致。下圖為北半球三個不同緯度海域的海水平均溫度隨深度變化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35. 圖示三處海域的緯度()A. ①最高 B. ②最高 C. ③最高 D. 相同36. 除緯度外,影響表層海水溫度的主要因素有()①地形②經度③深度④季節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北京時間2022年4月26日,“雪龍2”號船返回上海,中國第38次南極考察順利完成。下圖示意“雪龍2”號去程路線(上海—中山站),完成下面小題(①上海附近、②赤道附近、③南回歸線附近、④中山站附近)。37. “雪龍2”號上海至中山站路線經過的海域中,海水溫度最低的是()A. ① B. ② C. ③ D. ④38. “雪龍2”號上海至中山站路線經過的海域中,海水鹽度最高的是()A. ① B. ② C. ③ D. ④集裝箱貨輪從上海洋山深水港出發,途經新加坡、馬六甲海峽至印度洋,穿過蘇伊士運河、地中海,歷時近1個月抵達鹿特丹港口(左圖)。輪船長期浸泡在海水中易受腐蝕,受腐蝕的程度與海水鹽度、水溫大致呈正相關。輪船底部外層涂有防腐漆,其高度取決于航行過程中的最大吃水深度(右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39. 集裝箱貨輪途經甲、乙、丙、丁四地海域時,僅考慮海水鹽度的影響,受腐蝕最嚴重的是()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40. 僅考慮海水密度的影響,輪船設計時防腐漆的高度取決于輪船在()A. 甲地的吃水深度 B. 乙地的吃水深度 C. 丙地的吃水深度 D. 丁地的吃水深度第II卷(非選擇題)二、綜合題41. 左下圖為某研究性學習小組在探究對流層中“熱力環流原理”過程中所繪制的示意圖,1000米為高空,右下圖為“北半球某區域等壓線分布圖”,據此完成下列問題。(1)圖中甲、乙、丙、丁四點,氣壓按從大到小的排列順序為______。甲、乙之間的風向為______;四點中氣溫最高的是______。(2)假若圖示環流為海陸熱力環流,若甲地為陸地,則此時為______(白天/黑夜);若圖示環流為山谷風,若乙地為山坡,則此時為______(白天/黑夜),若圖示環流為城市熱島環流,則表示郊區的是______,甲乙丙丁之間的城市風流動方向______(填順/逆)時針。(3)圖中A、B、C、D四個箭頭能正確表示當地風向是______,①②兩地可能出現晴朗天氣的是______,晝夜溫差較小的是______。42. 讀圖,完成下列各題。(1)圖中環節⑥的能量來源最主要是______,環節①的名稱是______;若地表植被遭到破壞,環節⑤的數量變化情況是______(填“增多”或“減少”),環節⑧的數量變化情況是______(填“增多”或“減少”)。(2)圖中______環節短時期內增多易導致城市內澇;三峽大壩的建設形成“高峽出平湖”景觀,這是對圖中______環節的改變。(均填序號)(3)水循環的三種類型中,參與水循環水量最大的是______(填名稱),能使陸地上的水資源得到補充和更新的是______(填名稱),我國新疆塔里木河徑流參與的水循環類型主要是______(填名稱)。(4)對水循環重要意義的敘述,以下選項正確的是()①使大氣圈、巖石圈、水圈和生物圈相互聯系,在其間進行能量交換和物質遷移②使全球各地的降水量保持不變③使陸地徑流增多,海洋蒸發減少④使水資源形成不斷更新的統一系統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射洪中學高2024級高一上期期中考試地理試題一、單選題(每題2分,共80分)【答案】1. C2. A【答案】3. A4. A5. D【答案】6. A7. C8. D【答案】9. B10. D11. C【答案】12. B13. A【答案】14. C15. D16. D【答案】17. C18. B19. B【答案】20. A21. C22. C【答案】23. D24. A25. D【答案】26. B27. A28. A【答案】29. C30. B31. D【答案】32. D33. B34. C【答案】35. C36. D【答案】37. D38. C【答案】39. C40. B第II卷(非選擇題)二、綜合題41.【答案】(1) ①. 乙>甲>丁>丙 ②. 東北 ③. 甲(2) ①. 白天 ②. 黑夜 ③. 乙 ④. 順(3) ①. C ②. ② ③. ①42.【答案】(1) ①. 太陽輻射 ②. 水汽輸送 ③. 增多 ④. 減少(2) ①. ④ ②. ⑤(3) ①. 海上內循環 ②. 海陸間循環 ③. 陸地內循環(4)CPAGE第1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