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十七章 西北地區@基礎鞏固(2024蒙陰一模)下圖為呼倫貝爾市地圖。讀圖,完成1~2題。1.從博克圖到呼倫貝爾,沿途自然景觀的變化主要是( D )A.草原→荒漠 B.草原→森林 C.荒漠→草原 D.森林→草原2.影響該景觀變化的主要因素是( B )A.土壤 B.水分 C.熱量 D.光照(2024羅莊二模)坎兒井集中分布在我國新疆吐魯番地區,是干旱地區勞動人民創造的一種地下水利工程。讀新疆局部地區示意圖及坎兒井剖面示意圖,完成3~4題。3.圖示地區坎兒井多分布在( C )A.天山北麓 B.湖泊周圍 C.綠洲邊緣 D.海拔0米以下地區4.古老地下工程與自然環境相適應,坎兒井( A )A.暗渠中的水可自流補給B.水源主要來自周圍湖泊C.豎井可以減少蒸發,加劇干旱D.能引高山冰雪融水灌溉稻田(2024臨沭一模)比較法是學習地理的重要方法。讀甲、乙兩區域地圖,完成5~6題。甲 乙5.關于甲、乙兩區域河流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B )A.甲、乙兩區域河流流向均由四周流向中部B.甲區域河流水源補給以冰雪融水為主,乙區域河流水源補給以大氣降水為主C.兩區域河流水量季節變化都小D.兩區域河流水能資源都豐富6.甲、乙兩區域的交通線都呈環狀分布在四周,主要影響因素分別是( C )A.氣候、水源 B.地形、礦產 C.水源、地形 D.礦產、城鎮@能力提升(2024沂南一模)京新高速公路(G7)是目前世界上穿越戈壁、沙漠最長的高速公路,被“驢友”們譽為“世界最美色彩大道”,沿途可邂逅草原青、沙漠黃、戈壁灰、胡楊金、湖泊藍……讀京新高速公路沿線示意圖,完成7~9題。7.G7沿途色彩多樣的主要原因是( B )A.氣溫差異大 B.降水差異大 C.緯度差異大 D.海拔差異大8.巴彥淖爾附近可見大片的草場,為了保持畜牧業的穩定發展,當地需要( D )①開墾草地,增加種植面積,提高牧民收入②限定放牧牲畜的范圍,保持牧草的輪替生長③逐步從游牧變為定居,減少對草場的破壞④控制牲畜數量的過快增長,保證草場的恢復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9.額濟納旗地區的人們堅持與風沙搏斗,在沙漠邊緣修建“草方格”和植樹造林來遏制沙漠的擴大。下圖能正確反映當地人們利用“草方格”科學治沙的是( A )A.①草方格 ②削弱風力 ③穩固沙子 ④阻擋沙漠流動B.①削弱風力 ②草方格 ③阻擋沙漠流動 ④穩固沙子C.①穩固沙子 ②阻擋沙漠流動 ③草方格 ④削弱風力D.①阻擋沙漠流動 ②穩固沙子 ③削弱風力 ④草方格2023年,隨著各地特產爆火,新疆三文魚等產品引發廣泛討論。新疆被稱作“離海最遠的地方”,高山湖泊和高海拔、雪域活水共同創造的純凈富營養環境使得眾多湖泊成為冷水魚類的新家園,完美實現“海鮮陸養”。中國郵政航空貨郵為新疆水產品的快速輸出開辟了綠色通道。結合圖文資料,完成10~11題。10.新疆實現“海鮮陸養”的優勢自然條件是( B )A.政府對荒漠鹽堿地養殖業的推動B.冰雪融水豐富,水溫低,水質好C.四季光照強,水溫季節變化較小D.鹽堿水質綜合調控技術的改良11.為把“新疆海鮮”第一時間送達寧夏消費者手中,運輸速度快且能送貨上門的交通運輸方式的首選組合是( D )A.航空運輸+鐵路運輸 B.鐵路運輸+公路運輸C.水路運輸+公路運輸 D.航空運輸+公路運輸@素養專練12.區域認知(2023臨沂)暑假期間,臨沂市某中學地理興趣小組從北京出發,沿京新高速公路開展研學旅行活動。閱讀圖文材料,幫助該地理興趣小組完成相關研學任務。材料一:京新高速公路編號G7,東起北京,西至烏魯木齊,途經北京、河北、山西、內蒙古、甘肅、新疆6個省級行政區域,總里程約2 768千米,有約500千米的路段穿過沙漠無人區,被譽為“世界上最長的沙漠公路”“神奇的中國7號天路”等,是一條意義重大的交通要道。材料二:下圖為京新高速公路沿線區域圖。研學準備考慮到沿線地區自然環境特點,出發前地理興趣小組準備了研學所需要的生活用品、地圖及沿途自然環境和風土人情資料等。研學見聞烏蘭察布地處內陸,遠離海洋,氣候四季分明,晴天多,光照強,多大風。具有“草原皮都”“中國草原酸奶之都”等美稱。2020年4月16日,中國長江三峽集團與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推進當地風電、光伏等新能源項目建設。(1)說明烏蘭察布推進新能源建設的有利自然條件。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充足,太陽能豐富;地形平坦,對風力阻擋作用小,風能豐富。(2)分析烏蘭察布被稱為“草原皮都”“中國草原酸奶之都”的原因。地理位置優越,烏蘭察布距離北京近,靠近市場;位于內蒙古高原,地勢平坦,草場廣布,畜牧業發達。(3)京新高速公路穿過沙漠地區時,有些路段旁邊鋪設了草方格沙障(如圖)。根據圖文信息說明草方格沙障的作用。草方格沙障能使地面粗糙,防風固沙;截留水分,提高沙層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物的存活;防止風沙掩埋公路。(4)到了新疆,同學們發現當地哈密瓜、葡萄等特色瓜果特別甜。請解釋新疆瓜果特別甜的原因。新疆夏季熱量充足,光照強烈,晝夜溫差大,有利于瓜果的糖分積累,所以新疆的瓜果特別甜。 新疆的江布拉克,哈薩克語意為“圣水之源”。江布拉克國家森林公園坐落在天山山脈東段北麓,屬溫帶半濕潤氣候區,氣候垂直變化明顯,夏、秋季平均氣溫10~25℃,氣溫日較差大于16℃,年降水量350—500毫米。景區及周邊麥田主要分布在地形相對平緩的山麓地區,面積達20萬畝,被稱為“新疆第一糧倉”。(5)簡要分析江布拉克種植小麥的有利自然條件。地形平坦開闊;降水較多;氣溫適宜,日較差大;有高山冰雪融水作為灌溉水源。研學收獲(6)京新高速公路沿線地區地理環境東西差異顯著。從北京到新疆烏魯木齊,沿途依次看到森林、草原、荒漠等景觀,請說明原因。從北京到新疆烏魯木齊,距離海洋越來越遠,降水越來越少。(7)交通運輸影響社會經濟發展。分析京新高速公路的開通對沿線地區社會經濟發展的積極意義。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增加就業;有利于資源的開發;促進民族團結和國家安定;縮短運輸時間,降低成本;加強地區之間的交流;等等。第十七章 西北地區@基礎鞏固(2024蒙陰一模)下圖為呼倫貝爾市地圖。讀圖,完成1~2題。1.從博克圖到呼倫貝爾,沿途自然景觀的變化主要是( )A.草原→荒漠 B.草原→森林 C.荒漠→草原 D.森林→草原2.影響該景觀變化的主要因素是( )A.土壤 B.水分 C.熱量 D.光照(2024羅莊二模)坎兒井集中分布在我國新疆吐魯番地區,是干旱地區勞動人民創造的一種地下水利工程。讀新疆局部地區示意圖及坎兒井剖面示意圖,完成3~4題。3.圖示地區坎兒井多分布在( )A.天山北麓 B.湖泊周圍 C.綠洲邊緣 D.海拔0米以下地區4.古老地下工程與自然環境相適應,坎兒井( )A.暗渠中的水可自流補給B.水源主要來自周圍湖泊C.豎井可以減少蒸發,加劇干旱D.能引高山冰雪融水灌溉稻田(2024臨沭一模)比較法是學習地理的重要方法。讀甲、乙兩區域地圖,完成5~6題。甲 乙5.關于甲、乙兩區域河流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A.甲、乙兩區域河流流向均由四周流向中部B.甲區域河流水源補給以冰雪融水為主,乙區域河流水源補給以大氣降水為主C.兩區域河流水量季節變化都小D.兩區域河流水能資源都豐富6.甲、乙兩區域的交通線都呈環狀分布在四周,主要影響因素分別是( )A.氣候、水源 B.地形、礦產 C.水源、地形 D.礦產、城鎮@能力提升(2024沂南一模)京新高速公路(G7)是目前世界上穿越戈壁、沙漠最長的高速公路,被“驢友”們譽為“世界最美色彩大道”,沿途可邂逅草原青、沙漠黃、戈壁灰、胡楊金、湖泊藍……讀京新高速公路沿線示意圖,完成7~9題。7.G7沿途色彩多樣的主要原因是( )A.氣溫差異大 B.降水差異大 C.緯度差異大 D.海拔差異大8.巴彥淖爾附近可見大片的草場,為了保持畜牧業的穩定發展,當地需要( )①開墾草地,增加種植面積,提高牧民收入②限定放牧牲畜的范圍,保持牧草的輪替生長③逐步從游牧變為定居,減少對草場的破壞④控制牲畜數量的過快增長,保證草場的恢復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9.額濟納旗地區的人們堅持與風沙搏斗,在沙漠邊緣修建“草方格”和植樹造林來遏制沙漠的擴大。下圖能正確反映當地人們利用“草方格”科學治沙的是( )A.①草方格 ②削弱風力 ③穩固沙子 ④阻擋沙漠流動B.①削弱風力 ②草方格 ③阻擋沙漠流動 ④穩固沙子C.①穩固沙子 ②阻擋沙漠流動 ③草方格 ④削弱風力D.①阻擋沙漠流動 ②穩固沙子 ③削弱風力 ④草方格2023年,隨著各地特產爆火,新疆三文魚等產品引發廣泛討論。新疆被稱作“離海最遠的地方”,高山湖泊和高海拔、雪域活水共同創造的純凈富營養環境使得眾多湖泊成為冷水魚類的新家園,完美實現“海鮮陸養”。中國郵政航空貨郵為新疆水產品的快速輸出開辟了綠色通道。結合圖文資料,完成10~11題。10.新疆實現“海鮮陸養”的優勢自然條件是( )A.政府對荒漠鹽堿地養殖業的推動B.冰雪融水豐富,水溫低,水質好C.四季光照強,水溫季節變化較小D.鹽堿水質綜合調控技術的改良11.為把“新疆海鮮”第一時間送達寧夏消費者手中,運輸速度快且能送貨上門的交通運輸方式的首選組合是( )A.航空運輸+鐵路運輸 B.鐵路運輸+公路運輸C.水路運輸+公路運輸 D.航空運輸+公路運輸@素養專練12.區域認知(2023臨沂)暑假期間,臨沂市某中學地理興趣小組從北京出發,沿京新高速公路開展研學旅行活動。閱讀圖文材料,幫助該地理興趣小組完成相關研學任務。材料一:京新高速公路編號G7,東起北京,西至烏魯木齊,途經北京、河北、山西、內蒙古、甘肅、新疆6個省級行政區域,總里程約2 768千米,有約500千米的路段穿過沙漠無人區,被譽為“世界上最長的沙漠公路”“神奇的中國7號天路”等,是一條意義重大的交通要道。材料二:下圖為京新高速公路沿線區域圖。研學準備考慮到沿線地區自然環境特點,出發前地理興趣小組準備了研學所需要的生活用品、地圖及沿途自然環境和風土人情資料等。研學見聞烏蘭察布地處內陸,遠離海洋,氣候四季分明,晴天多,光照強,多大風。具有“草原皮都”“中國草原酸奶之都”等美稱。2020年4月16日,中國長江三峽集團與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推進當地風電、光伏等新能源項目建設。(1)說明烏蘭察布推進新能源建設的有利自然條件。(2)分析烏蘭察布被稱為“草原皮都”“中國草原酸奶之都”的原因。(3)京新高速公路穿過沙漠地區時,有些路段旁邊鋪設了草方格沙障(如圖)。根據圖文信息說明草方格沙障的作用。(4)到了新疆,同學們發現當地哈密瓜、葡萄等特色瓜果特別甜。請解釋新疆瓜果特別甜的原因。 新疆的江布拉克,哈薩克語意為“圣水之源”。江布拉克國家森林公園坐落在天山山脈東段北麓,屬溫帶半濕潤氣候區,氣候垂直變化明顯,夏、秋季平均氣溫10~25℃,氣溫日較差大于16℃,年降水量350—500毫米。景區及周邊麥田主要分布在地形相對平緩的山麓地區,面積達20萬畝,被稱為“新疆第一糧倉”。(5)簡要分析江布拉克種植小麥的有利自然條件。研學收獲(6)京新高速公路沿線地區地理環境東西差異顯著。從北京到新疆烏魯木齊,沿途依次看到森林、草原、荒漠等景觀,請說明原因。(7)交通運輸影響社會經濟發展。分析京新高速公路的開通對沿線地區社會經濟發展的積極意義。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十七章西北地區 - 學生版.docx 第十七章西北地區.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