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章 陸地和海洋@基礎鞏固(2024蘭山二模)我國是柑橘種植的起源地之一,歷史上我國的柑橘通過陸上、海上絲綢之路傳播到亞洲各區域,后來又擴散到世界各地。讀我國柑橘傳播路線示意圖,完成1~2題。1.下列關于柑橘種植區的說法,正確的是( )A.南半球多于北半球 B.大多位于極圈以內C.主要分布在南溫帶 D.集中在中低緯度地區2.下列有關柑橘傳播路線的說法,正確的是( )A.向東跨越太平洋傳播到北美洲B.向西依次傳播到美洲、非洲和歐洲C.跨越大西洋傳播到南美洲D.經過太平洋傳播到澳大利亞(2024河東二模)2024年1月1日,日本本州島石川縣能登半島發生地震,地震導致沿海部分海底抬升變成陸地。相關數據顯示,從珠洲市經輪島市至志賀町沿岸海底隆起露出水面,總長度大約85千米。其中,輪島市皆月灣一帶海底隆起大約4米,海岸線向海中推進大約200米。如圖為日本及附近地區火山、地震圖。讀圖,完成3~4題。3.引發能登半島海陸變遷的主要原因是( )A.人類活動 B.海平面下降 C.地殼變動 D.填海造陸4.要迅速了解受災范圍和評估損失,當地政府需借助( )A.世界政區圖 B.衛星影像圖 C.本州島地形圖 D.本州島交通圖(2024河東一模)據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當地時間2024年4月15日6時56分(北京時間4時56分)在巴布亞新幾內亞(5.9°S,150.95°E)發生6.4級地震,震源深度70千米。下圖示意此次地震位置。讀圖,完成5~6題。5.此次地震發生時,巴布亞新幾內亞當地時間比北京時間( )A.早,原因是巴布亞新幾內亞位于北京東部B.晚,原因是巴布亞新幾內亞位于北京西部C.早,原因是巴布亞新幾內亞此時晝長夜短D.晚,原因是巴布亞新幾內亞此時晝短夜長6.巴布亞新幾內亞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 )A.位于太平洋板塊與亞歐板塊的交界處,地殼活躍B.位于太平洋板塊與南極洲板塊的張裂處,地殼穩定C.位于太平洋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的交界處,地殼活躍D.位于大洋洲和亞洲分界線上,地殼穩定(2023濟南三模)舌羊齒的“種子”太大,不能隨風漂移,它容易破碎,不可能漂移過海。舌羊齒植物化石廣泛分布于非洲、南美洲、印度、澳大利亞和南極洲等地區。下圖為世界部分古老地層及舌羊齒化石發現地分布示意圖。讀圖,完成7~8題。7.圖中信息可作為 的證據( )A.地球自轉 B.地球公轉 C.大陸漂移說 D.板塊構造學說8.①②兩大陸之間形成了現在的(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能力提升(2024費縣二模)如圖為運用皮爾斯梅花投影方法繪制的世界地圖,①~⑦代表七大洲。讀圖,完成9~11題。9.圖中構成菱形的粗線表示( )A.赤道 B.本初子午線 C.回歸線 D.極圈10.圖中甲、乙、丙、丁對應的大洋依次是( )A.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B.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太平洋C.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太平洋D.大西洋、太平洋、北冰洋、印度洋11.下列地理事物與②、⑦兩洲分界線無關的是( )A.烏拉爾山脈、里海 B.土耳其海峽、烏拉爾河C.大高加索山脈、黑海 D.蘇伊士運河、紅海(2023羅莊一模)北京時間2023年2月6日18時24分(當地時間2月6日13時24分),土耳其發生7.8級地震,造成大量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讀圖,完成12~13題。1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要知道土耳其的位置需要查找世界地形圖B.土耳其是地跨亞歐兩洲的國家C.土耳其地震震中的地理位置大約是(37°N,37°W)D.圖中甲是里海,乙是大高加索山脈13.土耳其地震頻發的主要原因是( )A.位于亞歐板塊內部,地殼活躍B.位于印度洋板塊內部,地殼穩定C.位于亞歐板塊、非洲板塊、印度洋板塊交界處,地殼活躍D.位于亞歐板塊、非洲板塊、太平洋板塊交界處,地殼穩定(2024菏澤三模)科學家在南美洲巴塔哥尼亞地區的沙漠中發現了大片保存完好的石化森林。他們推測在板塊運動形成安第斯山脈之前,這里曾經生長有大片森林,后來突然遭遇火山爆發,被火山灰掩埋,整片森林都變成了化石,最后露出地表。讀巴塔哥尼亞地區年等降水量線示意圖和石化森林景觀圖,完成14~15題。14.推測古代森林生長時,巴塔哥尼亞地區的氣候特征是( )A.寒冷干燥 B.溫暖濕潤 C.冬冷夏熱 D.炎熱干燥15.該地區地理環境的演化過程說明( )A.安第斯山脈西側離海洋越來越遠B.人類活動擴大了荒漠面積C.山脈形成后,森林分布范圍增加D.地形變化會改變區域氣候@素養專練16.地理實踐力臨沂市某班同學在學習《板塊的運動》時,用書本做演示實驗。讀演示實驗及世界板塊分布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圖1 圖2(1)圖1所示實驗中的書本代表地球上的板塊,用手擠壓書本模擬了板塊的 (碰撞擠壓/張裂拉伸)運動。(2)地熱資源往往分布在板塊交界處,讀圖2可知,如果在大洋洲旅游時想泡溫泉,可以選擇去 (澳大利亞/新西蘭)。(3)北京時間2024年1月1日15時10分,日本發生7.4級地震。日本是個多地震的國家,請用板塊構造學說解釋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4)如果遇到地震,我們應該如何做?玲玲和貝貝發表了自己的觀點,你贊同誰的觀點? 。玲玲:保持冷靜,立即抱頭躲到堅固的家具下面。貝貝:不要驚慌,迅速坐電梯逃生。第二章 陸地和海洋@基礎鞏固(2024蘭山二模)我國是柑橘種植的起源地之一,歷史上我國的柑橘通過陸上、海上絲綢之路傳播到亞洲各區域,后來又擴散到世界各地。讀我國柑橘傳播路線示意圖,完成1~2題。1.下列關于柑橘種植區的說法,正確的是( D )A.南半球多于北半球 B.大多位于極圈以內C.主要分布在南溫帶 D.集中在中低緯度地區2.下列有關柑橘傳播路線的說法,正確的是( C )A.向東跨越太平洋傳播到北美洲B.向西依次傳播到美洲、非洲和歐洲C.跨越大西洋傳播到南美洲D.經過太平洋傳播到澳大利亞(2024河東二模)2024年1月1日,日本本州島石川縣能登半島發生地震,地震導致沿海部分海底抬升變成陸地。相關數據顯示,從珠洲市經輪島市至志賀町沿岸海底隆起露出水面,總長度大約85千米。其中,輪島市皆月灣一帶海底隆起大約4米,海岸線向海中推進大約200米。如圖為日本及附近地區火山、地震圖。讀圖,完成3~4題。3.引發能登半島海陸變遷的主要原因是( C )A.人類活動 B.海平面下降 C.地殼變動 D.填海造陸4.要迅速了解受災范圍和評估損失,當地政府需借助( B )A.世界政區圖 B.衛星影像圖 C.本州島地形圖 D.本州島交通圖(2024河東一模)據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當地時間2024年4月15日6時56分(北京時間4時56分)在巴布亞新幾內亞(5.9°S,150.95°E)發生6.4級地震,震源深度70千米。下圖示意此次地震位置。讀圖,完成5~6題。5.此次地震發生時,巴布亞新幾內亞當地時間比北京時間( A )A.早,原因是巴布亞新幾內亞位于北京東部B.晚,原因是巴布亞新幾內亞位于北京西部C.早,原因是巴布亞新幾內亞此時晝長夜短D.晚,原因是巴布亞新幾內亞此時晝短夜長6.巴布亞新幾內亞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 C )A.位于太平洋板塊與亞歐板塊的交界處,地殼活躍B.位于太平洋板塊與南極洲板塊的張裂處,地殼穩定C.位于太平洋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的交界處,地殼活躍D.位于大洋洲和亞洲分界線上,地殼穩定(2023濟南三模)舌羊齒的“種子”太大,不能隨風漂移,它容易破碎,不可能漂移過海。舌羊齒植物化石廣泛分布于非洲、南美洲、印度、澳大利亞和南極洲等地區。下圖為世界部分古老地層及舌羊齒化石發現地分布示意圖。讀圖,完成7~8題。7.圖中信息可作為 的證據( C )A.地球自轉 B.地球公轉 C.大陸漂移說 D.板塊構造學說8.①②兩大陸之間形成了現在的( B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能力提升(2024費縣二模)如圖為運用皮爾斯梅花投影方法繪制的世界地圖,①~⑦代表七大洲。讀圖,完成9~11題。9.圖中構成菱形的粗線表示( A )A.赤道 B.本初子午線 C.回歸線 D.極圈10.圖中甲、乙、丙、丁對應的大洋依次是( D )A.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B.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太平洋C.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太平洋D.大西洋、太平洋、北冰洋、印度洋11.下列地理事物與②、⑦兩洲分界線無關的是( D )A.烏拉爾山脈、里海 B.土耳其海峽、烏拉爾河C.大高加索山脈、黑海 D.蘇伊士運河、紅海(2023羅莊一模)北京時間2023年2月6日18時24分(當地時間2月6日13時24分),土耳其發生7.8級地震,造成大量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讀圖,完成12~13題。1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 )A.要知道土耳其的位置需要查找世界地形圖B.土耳其是地跨亞歐兩洲的國家C.土耳其地震震中的地理位置大約是(37°N,37°W)D.圖中甲是里海,乙是大高加索山脈13.土耳其地震頻發的主要原因是( C )A.位于亞歐板塊內部,地殼活躍B.位于印度洋板塊內部,地殼穩定C.位于亞歐板塊、非洲板塊、印度洋板塊交界處,地殼活躍D.位于亞歐板塊、非洲板塊、太平洋板塊交界處,地殼穩定(2024菏澤三模)科學家在南美洲巴塔哥尼亞地區的沙漠中發現了大片保存完好的石化森林。他們推測在板塊運動形成安第斯山脈之前,這里曾經生長有大片森林,后來突然遭遇火山爆發,被火山灰掩埋,整片森林都變成了化石,最后露出地表。讀巴塔哥尼亞地區年等降水量線示意圖和石化森林景觀圖,完成14~15題。14.推測古代森林生長時,巴塔哥尼亞地區的氣候特征是( B )A.寒冷干燥 B.溫暖濕潤 C.冬冷夏熱 D.炎熱干燥15.該地區地理環境的演化過程說明( D )A.安第斯山脈西側離海洋越來越遠B.人類活動擴大了荒漠面積C.山脈形成后,森林分布范圍增加D.地形變化會改變區域氣候@素養專練16.地理實踐力臨沂市某班同學在學習《板塊的運動》時,用書本做演示實驗。讀演示實驗及世界板塊分布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圖1 圖2(1)圖1所示實驗中的書本代表地球上的板塊,用手擠壓書本模擬了板塊的 碰撞擠壓 (碰撞擠壓/張裂拉伸)運動。(2)地熱資源往往分布在板塊交界處,讀圖2可知,如果在大洋洲旅游時想泡溫泉,可以選擇去 新西蘭 (澳大利亞/新西蘭)。(3)北京時間2024年1月1日15時10分,日本發生7.4級地震。日本是個多地震的國家,請用板塊構造學說解釋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地處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交界處,地殼活躍,多火山地震。(4)如果遇到地震,我們應該如何做?玲玲和貝貝發表了自己的觀點,你贊同誰的觀點? 玲玲 。玲玲:保持冷靜,立即抱頭躲到堅固的家具下面。貝貝:不要驚慌,迅速坐電梯逃生。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二章陸地和海洋 - 學生版.docx 第二章陸地和海洋.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