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八年級下冊階段性檢測試卷一、選擇題(共25道題,每題2分,共50分。在每題所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2024平邑二模)國道是國家干線公路的簡稱,具有全國性政治和經濟意義。2023年國慶期間,我國219國道和318國道這兩條重要的進藏路線,成為自駕游圈中最受歡迎的路線。讀圖,完成1~2題。1.可以在219國道和318國道沿途品嘗到的當地特色美食有( )①蘭州牛肉面 ②長沙臭豆腐 ③重慶火鍋 ④云南過橋米線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2.圖中219國道和318國道未經過我國四大地理區域中的( )A.南方地區 B.北方地區 C.西北地區 D.青藏地區端午時節,龍舟浮水,大江南北,揮槳競渡。過去在南方興盛的龍舟運動,如今在北方和西北地區也熱絡起來,正呈現出“北移西擴”的趨勢,各類龍舟供不應求。據此,完成3~4題。3.龍舟運動“北移西擴”的原因包括( )①生態水系逐步完善 ②龍舟運動觀賞性、競技性強③南方龍舟產量過大 ④人們對傳統節慶習俗的喜愛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4.在龍舟運動“北移西擴”過程中,新疆市場需求較大的龍舟類型可能是( )A.標準龍舟 B.冰上龍舟 C.旱地龍舟 D.夜渡龍舟(2024臨沂)東北地區既是我國的“北大倉”,又是“新中國工業的搖籃”。下圖為東北地區略圖。讀圖,完成5~6題。5.三江平原濕地開發經歷了從“北大荒”到“北大倉”的階段,后來國家決定停止開荒。國家決定停止開荒的原因是( )A.開發礦產資源 B.擴大工業用地C.保護環境,恢復生態 D.面臨水資源不足的問題6.東北地區是我國重工業的搖籃,發展中面臨資源枯竭、設備技術落后以及優質人才外流等問題。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應該( )①更新設備 ②發展高新技術產業③提高資源利用率 ④依托資源大力發展重工業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實施十年來成就卓越。下圖為以北京為核心城市的京津冀協同發展一體化位置示意圖。讀圖,完成7~8題。7.下列關于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地理條件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A.京津冀三地在空間上相互毗鄰B.京津冀地理位置優越,海陸交通便利C.京津冀是我國重要的高新技術和重工業基地D.京津冀是我國經濟和政治中心8.京津冀協同發展,北京發揮的主要作用是( )A.勞動力輸出 B.資源輸出 C.科技創新 D.產品加工(2024濰坊二模)湟水谷地是我國冬菜夏種基地之一,壽光是我國冬季溫室大棚基地之一。讀我國兩大反季節蔬菜生產地區示意圖,完成9~10題。9.壽光市發展反季節蔬菜的有利自然條件是( )A.夏季熱量充足 B.冬季晴天多 C.地勢平坦 D.水源充足10.夏季湟水谷地的反季節蔬菜大量銷往東部市場,主要蔬菜品種可能是( )A.大白菜 B.茄子 C.黃瓜 D.西紅柿(2024青島一模)長江流域正依托“黃金水道”的優勢,推動上、中、下游協調發展,構建長江流域黃金經濟帶。下圖示意長三角和川渝地區。讀圖,完成11~13題。11.與長三角地區相比,川渝地區發展的優勢條件有( )①人口分布稠密 ②礦產資源豐富 ③水能資源豐富 ④經濟發展水平高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2.長江上、中、下游協調發展,主要得益于長江流域( )A.充足的淡水資源 B.復雜的地形類型C.豐富的礦產資源 D.便利的內河運輸13.近年來,上海有不少企業向長江三角洲周邊轉移,企業管理者也隨之遷入周邊城市。說明上海在長江三角洲經濟發展中起到的作用是( )A.輻射帶動作用 B.提供自然資源C.提供消費市場 D.提供廉價人力(2024蒙陰一模)2023年11月28日,連接深圳和中山兩市的“深中通道”全線貫通。深中通道的建設不僅溝通了通道兩端的城市,更是向大灣區建成“一小時城軌交通圈”邁進了一大步。下圖為“深中通道”位置圖。讀圖,完成14~16題。14.位于“深中通道”兩端的城市是( )A.香港、澳門 B.珠海、深圳 C.深圳、中山 D.深圳、東莞15.“深中通道”的建設,將使深圳和香港對中山的輻射作用增強,為中山發展提供( )A.豐富的農副產品 B.豐富的自然資源C.資金和先進技術 D.大量廉價勞動力16.“深中通道”建成后產生的影響有( )①縮小珠江兩岸發展差距 推動珠江口東西兩岸融合發展③深圳與中山將產生“同城效應”④深圳全部企業移至中山,中山人口迅速增長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2024沂南二模)臺灣省是祖國神圣不可分割的領土,臺灣省物產豐富但是地震頻發。讀圖,完成17~19題。17.我國臺灣省東部的花蓮縣地震頻繁的主要原因是( )A.位于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交界處B.位于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交界處C.位于喜馬拉雅-地中海地帶D.位于亞歐板塊和美洲板塊交界處18.臺灣島物產豐富,美譽眾多,下列美譽屬于臺灣島的有( )①亞洲天然植物園 ②魚米之鄉 ③海上米倉④東方甜島 ⑤蘭花之鄉A.①②③⑤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⑤19.慎終追遠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2024年4月1日至11日,馬英九率領青年學子再次訪問大陸,踏上回鄉尋根謁祖之旅。臺灣同胞紛紛回祖國大陸尋根祭祖,說明( )A.兩岸距離近在咫尺,隔海相望B.兩岸交通快捷便利,交往頻繁C.兩岸經濟相互依賴,利益攸關D.兩岸同胞同根同源,血脈相連(2024蘭陵一模)十四屆冬季運動會于2024年2月17日至2月27日在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舉辦。守好生態“綠資源”,提升發展“含金量”,綠色發展理念已經融入呼倫貝爾經濟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下圖為內蒙古自治區簡圖。讀圖,完成20~21題。20.下列敘述不符合呼倫貝爾綠色發展理念的是( )A.發展公共交通,實施垃圾分類B.在草原地區建設工廠,進行農牧產品深加工C.利用風力發電D.持續加大造林、護林、防沙、治沙力度21.運動會開幕式民族文化特色鮮明,下列體現蒙古族文化特色的是( )A.馬頭琴、呼麥 B.鍋莊舞、蒙古包C.大秧歌、二人轉 D.踩高蹺、手抓飯2024年4月,由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牽頭建設的“青藏高原生物種質資源庫”項目已正式通過驗收。通過搭建自動化超低溫存儲庫等措施,有效提升了青藏高原生物種質資源貯藏能力,推動高原野生動植物資源的開發、保護與應用。讀青海省示意圖,完成22~23題。22.在青藏地區建立“青藏高原生物種質資源庫”主要是因為當地( )①氣候寒冷干燥,利于種質保存②環境復雜多樣,生物種類豐富③無常住人口,人類活動影響小④擁有科技支持,提供種質保障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3.我國建設“青藏高原生物種質資源庫”的首要意義是( )A.保護生物棲息地 B.減少作物病蟲害C.培育新型農產品 D.維護生物多樣性(2024蘭山二模)新疆阿勒泰地區的牧民幾千年來一直保持著游牧生活,每年3月過后,牧民從冬牧場向北出發去春牧場;6月底去高山上的夏牧場;8月下旬向秋牧場轉移;11月下旬再次回到冬牧場。這里的羊有“千里羊”的美稱,因其自4月出生后到出欄(長到屠宰重量)往往轉場近千里。下圖為阿勒泰地區牧民轉場路線示意圖。讀圖,完成24~25題。24.“千里羊”出欄時間及理由正確的是( )A.春季——此時出欄經濟效益高B.夏季——夏季牧場載畜量小C.秋季——減輕冬季牧場載畜壓力D.冬季——此時羊群膘肥體壯,生長迅速25.牧民在一個地方逗留的時間最多不能超過14天,夏季一般10天左右就要搬家。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 )A.避開泥石流 B.保護草原 C.避開猛獸侵襲 D.方便管理二、非選擇題(共4道題,共50分)26.(12分)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京津冀協同發展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我國重大發展戰略。同學們在課堂上探究影響京津冀地區和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發展的因素。圖1為京津冀地區和粵港澳大灣區示意圖,圖2為目前粵港合作模式示意圖。【發展優勢】(1)結合材料,簡述京津冀地區和粵港澳地區工業發展的共同優勢條件。(2分)【區域差異】(2)請從資源利用的角度,試對比分析京津冀地區和粵港澳地區的優勢與不足。(2分)【區域聯系】(3)港澳地區和祖國內地經濟發展互惠互利,優勢互補。請簡述兩地各自的優勢條件。(2分)(4)連接粵港澳大灣區和京津冀地區的兩條南北向鐵路干線a、b分別是 和 。(2分)(5)粵港澳大灣區能成為“中國第一灣”的優勢條件有哪些?(2分)(6)長期以來,香港與祖國內地的經濟聯系十分密切,從“前店后廠”到目前粵港合作模式,反映了祖國內地與香港經濟合作方式的變化。請分析發生這種變化的原因。(2分)27.(13分)(2024臨沭二模)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2023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主持召開會議,深入推進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要下好“一盤棋”,織密“一張網”,連成“一條鏈”,繪就“一幅圖”。長江三角洲地區是中國近幾年來經濟發展最快、經濟實力最雄厚的區域。材料二:下圖為南方地區示意圖。“一張網”,是“互聯互通網”(1)隨著高鐵不斷延伸,公路橋梁互聯互通,長三角地區已邁入半小時生活圈、1小時通勤圈、24小時包郵圈,我們把這種現象稱為 效應,這種生活方式依賴的條件是 。(2分)(2)長江三角洲地區的旅游資源豐富,吸引著國內外游客前來觀光旅游,該區域的文化和旅游特色是什么?假如你是一名導游,請你向游客推薦一處世界文化遺產景點。(2分)“一盤棋”,是“規劃發展棋”(3)區域的發展與河流關系密切。以長江為例,說明長江對甲地區發展的重要作用。(2分)“一條鏈”,是“產業鏈”,也是“創新鏈”(4)長江三角洲地區龍頭高昂,用4%的國土,創造近1/4的經濟總量。這得益于優越的地理位置、國家政策及經濟基礎等。試分析其地理位置的優越性。(2分) 2023年11月7日,主題為“融合、創新、共贏”的臺商峰會在海南海口開幕。下圖為海南島和臺灣島簡圖及海口、臺北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5)結合圖文資料,比較臺北和海口的氣候差異并分析導致差異的原因。(3分)(6)結合圖文資料,說出兩個島嶼相似的自然特征。(至少答出兩點,2分)28.(14分)(2024郯城二模)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中國著名的“三大荒”在新中國成立后已經變成了“三大倉”;“北大荒”變成糧倉,“西大荒”變成棉倉、糧倉,“南大荒”變成橡膠林和熱帶經濟作物倉。材料二:由于不斷地大面積開荒,“北大荒”濕地面積銳減,生態環境惡化,國家決定停止開荒。而“西大荒”由于過度放牧,致使土地荒漠化愈加嚴重。【依托優勢發展】“世界棉花看中國,中國棉花看新疆”。“西大荒”借助得天獨厚的自然優勢,已經成為全國最大的棉花生產基地。黑龍江五常市的大米顆粒飽滿,飯粒油亮,香味濃郁,被《舌尖上的中國》評為中國最好的大米之一,五常市有“中國優質稻米之鄉”的美譽。(1)請從新疆棉花和五常大米中任選其一,介紹其品質優良的原因。(2分)【保護綠水青山】(2)“北大荒”濕地面積銳減,生態環境惡化,國家決定停止開荒。請簡述濕地的環境效益。(2分)(3)“西大荒”土地荒漠化愈加嚴重,除了人為原因外,還有哪些自然原因?(2分)【積極探尋出路】新疆鹽堿地資源豐富,土層含鹽量極高,經科學家們不懈努力和政府對鹽堿地養殖產業的推動,新疆已成功實現“海鮮陸養”。加上來自高山上的純凈冷涼、富含飽和氧的冰雪融水,適合三文魚等冷水魚生長。不但讓遠離海洋的新疆人實現了“三文魚自由”,甚至出口到國外。(4)根據圖文材料,分析新疆實現“海鮮陸養”的有利條件。(2分)2023年9月7日,在新時代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東北資源條件較好,產業基礎比較雄厚,區位優勢獨特,發展潛力巨大。”(5)東北遼中南工業基地是我國最大的重工業基地,根據圖文材料分析其發展的有利條件。(2分) 2024年1月5日,第40屆中國·哈爾濱國際冰雪節開幕式在哈爾濱冰雪大世界舉行,掀起了哈爾濱冰雪旅游的高潮。哈爾濱有“冰城”之稱,冬季室外氣溫常常低于零下二十攝氏度,特殊的氣候賦予這里豐富的冰雪資源,加上豐富的冰雪娛樂設施,讓許多游客流連忘返。(6)哈爾濱發展冰雪旅游的優勢條件有 ,其大力發展冰雪旅游給當地帶來哪些好處?(4分)29.(11分)(2024莒南二模)【關注生活 學以致用】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2023年的淄博和2024年的哈爾濱與甘肅天水火遍五湖四海,盤點三個爆火城市關于地理的那些事兒!【農業篇——面與米的碰撞】材料一:淄博燒烤以“小餅卷小蔥,烤肉配蘸料”為特色,吸引大批游客,背后隱藏的是山東省作為農業大省的底氣。哈爾濱除了有以玉米、小麥為原料的面食,還有以米、豆為原料的像粘豆包的特色美食,這也體現出東北地區作為我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的霸氣。天水主食為面食,麻辣燙和蘭州牛肉面的味道充斥著大街小巷,顯示出獨特的西北農業特色。材料二:春小麥是冬季很冷的地方種的,因為冬季太冷,不能播種,才在開春后播種。冬小麥是稍暖的地方種的,秋末冬初播種,春末夏初收獲。(1)淄博和哈爾濱都以小麥為主要糧食作物,哈爾濱主要種植春小麥,而淄博卻能種植越冬的冬小麥,請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哈爾濱不能種植冬小麥的原因。(1分)(2)淄博的冬小麥在生長過程中也會遇到挑戰,白居易曾在詩中寫道“三月無雨旱風起,麥苗不秀多黃死。”淄博應該采取哪些措施來應對這種災害。(2分)(3)“大米之王,只選五常,米粒飽滿,品質優良”。五常市作為哈爾濱的一個縣級市,因五常大米而名揚天下,分析其大米品質優良的原因。(2分)材料三:甘谷辣椒為天水市特產,是國家地理標志產品。該地屬典型的溫帶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土層深厚,獨特的氣候條件滋養了辣椒的營養物質。(4)甘肅麻辣燙主要的原料有羊肉、土豆、油潑辣子(辣椒),湯底中有枸杞,辣椒是麻辣燙的靈魂所在。結合材料和所學,從自然方面分析甘谷辣椒口味獨特的原因。(2分)【工業篇——工業城市發新枝】材料四:哈爾濱所在的東北地區是“新中國工業的搖籃”,這里有我國最大的重工業基地。淄博作為百年老牌重工業城市,為山東省的工業發展做出巨大貢獻。但是兩地在發展過程中仍存在很多問題亟待解決。(5)《航拍中國》中提到,哈爾濱腳下是一條生機勃勃的東北亞經濟走廊,是一個國家對合作共贏的向往。兩地應該采取什么措施讓老牌工業城市煥發新活力,踏上新征程。(至少答出兩點,2分)【生活篇——特色民居展風采】(6)哈爾濱與天水的民居有很多的相似之處,請描述兩地民居共同的特點。(1分)【總結:時刻準備,接住這潑天的富貴】(7)不論是“進淄趕烤”、“濱至如歸”還是“熱辣滾燙”,三個城市都抓住了網絡爆火的機會,將“冷資源”變為“熱經濟”,如果這潑天的富貴輪到臨沂,請大家為臨沂設計一句宣傳語,要求(滿足其一即可):凸顯臨沂特色(煎餅、糝、沂蒙山小調、紅色沂蒙、革命圣地等);可采用對比、排比、夸張等手法;朗朗上口、印象深刻。(1分)八年級下冊階段性檢測試卷一、選擇題(共25道題,每題2分,共50分。在每題所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2024平邑二模)國道是國家干線公路的簡稱,具有全國性政治和經濟意義。2023年國慶期間,我國219國道和318國道這兩條重要的進藏路線,成為自駕游圈中最受歡迎的路線。讀圖,完成1~2題。1.可以在219國道和318國道沿途品嘗到的當地特色美食有( C )①蘭州牛肉面 ②長沙臭豆腐 ③重慶火鍋 ④云南過橋米線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2.圖中219國道和318國道未經過我國四大地理區域中的( B )A.南方地區 B.北方地區 C.西北地區 D.青藏地區端午時節,龍舟浮水,大江南北,揮槳競渡。過去在南方興盛的龍舟運動,如今在北方和西北地區也熱絡起來,正呈現出“北移西擴”的趨勢,各類龍舟供不應求。據此,完成3~4題。3.龍舟運動“北移西擴”的原因包括( B )①生態水系逐步完善 ②龍舟運動觀賞性、競技性強③南方龍舟產量過大 ④人們對傳統節慶習俗的喜愛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4.在龍舟運動“北移西擴”過程中,新疆市場需求較大的龍舟類型可能是( C )A.標準龍舟 B.冰上龍舟 C.旱地龍舟 D.夜渡龍舟(2024臨沂)東北地區既是我國的“北大倉”,又是“新中國工業的搖籃”。下圖為東北地區略圖。讀圖,完成5~6題。5.三江平原濕地開發經歷了從“北大荒”到“北大倉”的階段,后來國家決定停止開荒。國家決定停止開荒的原因是( C )A.開發礦產資源 B.擴大工業用地C.保護環境,恢復生態 D.面臨水資源不足的問題6.東北地區是我國重工業的搖籃,發展中面臨資源枯竭、設備技術落后以及優質人才外流等問題。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應該( A )①更新設備 ②發展高新技術產業③提高資源利用率 ④依托資源大力發展重工業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實施十年來成就卓越。下圖為以北京為核心城市的京津冀協同發展一體化位置示意圖。讀圖,完成7~8題。7.下列關于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地理條件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D )A.京津冀三地在空間上相互毗鄰B.京津冀地理位置優越,海陸交通便利C.京津冀是我國重要的高新技術和重工業基地D.京津冀是我國經濟和政治中心8.京津冀協同發展,北京發揮的主要作用是( C )A.勞動力輸出 B.資源輸出 C.科技創新 D.產品加工(2024濰坊二模)湟水谷地是我國冬菜夏種基地之一,壽光是我國冬季溫室大棚基地之一。讀我國兩大反季節蔬菜生產地區示意圖,完成9~10題。9.壽光市發展反季節蔬菜的有利自然條件是( B )A.夏季熱量充足 B.冬季晴天多 C.地勢平坦 D.水源充足10.夏季湟水谷地的反季節蔬菜大量銷往東部市場,主要蔬菜品種可能是( A )A.大白菜 B.茄子 C.黃瓜 D.西紅柿(2024青島一模)長江流域正依托“黃金水道”的優勢,推動上、中、下游協調發展,構建長江流域黃金經濟帶。下圖示意長三角和川渝地區。讀圖,完成11~13題。11.與長三角地區相比,川渝地區發展的優勢條件有( B )①人口分布稠密 ②礦產資源豐富 ③水能資源豐富 ④經濟發展水平高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2.長江上、中、下游協調發展,主要得益于長江流域( D )A.充足的淡水資源 B.復雜的地形類型C.豐富的礦產資源 D.便利的內河運輸13.近年來,上海有不少企業向長江三角洲周邊轉移,企業管理者也隨之遷入周邊城市。說明上海在長江三角洲經濟發展中起到的作用是( A )A.輻射帶動作用 B.提供自然資源C.提供消費市場 D.提供廉價人力(2024蒙陰一模)2023年11月28日,連接深圳和中山兩市的“深中通道”全線貫通。深中通道的建設不僅溝通了通道兩端的城市,更是向大灣區建成“一小時城軌交通圈”邁進了一大步。下圖為“深中通道”位置圖。讀圖,完成14~16題。14.位于“深中通道”兩端的城市是( C )A.香港、澳門 B.珠海、深圳 C.深圳、中山 D.深圳、東莞15.“深中通道”的建設,將使深圳和香港對中山的輻射作用增強,為中山發展提供( C )A.豐富的農副產品 B.豐富的自然資源C.資金和先進技術 D.大量廉價勞動力16.“深中通道”建成后產生的影響有( A )①縮小珠江兩岸發展差距 推動珠江口東西兩岸融合發展③深圳與中山將產生“同城效應”④深圳全部企業移至中山,中山人口迅速增長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2024沂南二模)臺灣省是祖國神圣不可分割的領土,臺灣省物產豐富但是地震頻發。讀圖,完成17~19題。17.我國臺灣省東部的花蓮縣地震頻繁的主要原因是( B )A.位于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交界處B.位于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交界處C.位于喜馬拉雅-地中海地帶D.位于亞歐板塊和美洲板塊交界處18.臺灣島物產豐富,美譽眾多,下列美譽屬于臺灣島的有( C )①亞洲天然植物園 ②魚米之鄉 ③海上米倉④東方甜島 ⑤蘭花之鄉A.①②③⑤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⑤19.慎終追遠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2024年4月1日至11日,馬英九率領青年學子再次訪問大陸,踏上回鄉尋根謁祖之旅。臺灣同胞紛紛回祖國大陸尋根祭祖,說明( D )A.兩岸距離近在咫尺,隔海相望B.兩岸交通快捷便利,交往頻繁C.兩岸經濟相互依賴,利益攸關D.兩岸同胞同根同源,血脈相連(2024蘭陵一模)十四屆冬季運動會于2024年2月17日至2月27日在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舉辦。守好生態“綠資源”,提升發展“含金量”,綠色發展理念已經融入呼倫貝爾經濟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下圖為內蒙古自治區簡圖。讀圖,完成20~21題。20.下列敘述不符合呼倫貝爾綠色發展理念的是( B )A.發展公共交通,實施垃圾分類B.在草原地區建設工廠,進行農牧產品深加工C.利用風力發電D.持續加大造林、護林、防沙、治沙力度21.運動會開幕式民族文化特色鮮明,下列體現蒙古族文化特色的是( A )A.馬頭琴、呼麥 B.鍋莊舞、蒙古包C.大秧歌、二人轉 D.踩高蹺、手抓飯2024年4月,由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牽頭建設的“青藏高原生物種質資源庫”項目已正式通過驗收。通過搭建自動化超低溫存儲庫等措施,有效提升了青藏高原生物種質資源貯藏能力,推動高原野生動植物資源的開發、保護與應用。讀青海省示意圖,完成22~23題。22.在青藏地區建立“青藏高原生物種質資源庫”主要是因為當地( B )①氣候寒冷干燥,利于種質保存②環境復雜多樣,生物種類豐富③無常住人口,人類活動影響小④擁有科技支持,提供種質保障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3.我國建設“青藏高原生物種質資源庫”的首要意義是( D )A.保護生物棲息地 B.減少作物病蟲害C.培育新型農產品 D.維護生物多樣性(2024蘭山二模)新疆阿勒泰地區的牧民幾千年來一直保持著游牧生活,每年3月過后,牧民從冬牧場向北出發去春牧場;6月底去高山上的夏牧場;8月下旬向秋牧場轉移;11月下旬再次回到冬牧場。這里的羊有“千里羊”的美稱,因其自4月出生后到出欄(長到屠宰重量)往往轉場近千里。下圖為阿勒泰地區牧民轉場路線示意圖。讀圖,完成24~25題。24.“千里羊”出欄時間及理由正確的是( C )A.春季——此時出欄經濟效益高B.夏季——夏季牧場載畜量小C.秋季——減輕冬季牧場載畜壓力D.冬季——此時羊群膘肥體壯,生長迅速25.牧民在一個地方逗留的時間最多不能超過14天,夏季一般10天左右就要搬家。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 B )A.避開泥石流 B.保護草原 C.避開猛獸侵襲 D.方便管理二、非選擇題(共4道題,共50分)26.(12分)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京津冀協同發展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我國重大發展戰略。同學們在課堂上探究影響京津冀地區和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發展的因素。圖1為京津冀地區和粵港澳大灣區示意圖,圖2為目前粵港合作模式示意圖。【發展優勢】(1)結合材料,簡述京津冀地區和粵港澳地區工業發展的共同優勢條件。(2分)海陸交通便利;科技力量雄厚;勞動力充足;市場廣闊;農業基礎好;等等。【區域差異】(2)請從資源利用的角度,試對比分析京津冀地區和粵港澳地區的優勢與不足。(2分)京津冀地區:礦產資源豐富,水資源短缺。粵港澳地區:水資源豐富,礦產資源缺乏。【區域聯系】(3)港澳地區和祖國內地經濟發展互惠互利,優勢互補。請簡述兩地各自的優勢條件。(2分)祖國內地的淡水、食品、原料和燃料資源豐富;港澳地區在資金、技術、管理經驗上占有優勢。(4)連接粵港澳大灣區和京津冀地區的兩條南北向鐵路干線a、b分別是 京廣線 和 京九線 。(2分)(5)粵港澳大灣區能成為“中國第一灣”的優勢條件有哪些?(2分)地理位置優越,鄰近東南亞,交通便利;國家政策支持,珠江三角洲有較好的經濟基礎和開放態勢;等等。(6)長期以來,香港與祖國內地的經濟聯系十分密切,從“前店后廠”到目前粵港合作模式,反映了祖國內地與香港經濟合作方式的變化。請分析發生這種變化的原因。(2分)內地經濟快速發展;產業轉型升級;制造業快速發展;中國與世界經濟的聯系日益緊密;等等。27.(13分)(2024臨沭二模)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2023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主持召開會議,深入推進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要下好“一盤棋”,織密“一張網”,連成“一條鏈”,繪就“一幅圖”。長江三角洲地區是中國近幾年來經濟發展最快、經濟實力最雄厚的區域。材料二:下圖為南方地區示意圖。“一張網”,是“互聯互通網”(1)隨著高鐵不斷延伸,公路橋梁互聯互通,長三角地區已邁入半小時生活圈、1小時通勤圈、24小時包郵圈,我們把這種現象稱為 同城 效應,這種生活方式依賴的條件是 發達的高速鐵路和高速公路 。(2分)(2)長江三角洲地區的旅游資源豐富,吸引著國內外游客前來觀光旅游,該區域的文化和旅游特色是什么?假如你是一名導游,請你向游客推薦一處世界文化遺產景點。(2分)水鄉;蘇州古典園林、杭州西湖。“一盤棋”,是“規劃發展棋”(3)區域的發展與河流關系密切。以長江為例,說明長江對甲地區發展的重要作用。(2分)提供灌溉水源;提供水運;提供水產品。“一條鏈”,是“產業鏈”,也是“創新鏈”(4)長江三角洲地區龍頭高昂,用4%的國土,創造近1/4的經濟總量。這得益于優越的地理位置、國家政策及經濟基礎等。試分析其地理位置的優越性。(2分)位于江河交匯之地;依托長江干支流聯系內地,是我國南北海上的航運中樞。 2023年11月7日,主題為“融合、創新、共贏”的臺商峰會在海南海口開幕。下圖為海南島和臺灣島簡圖及海口、臺北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5)結合圖文資料,比較臺北和海口的氣候差異并分析導致差異的原因。(3分)氣溫:海口的冬季氣溫高于臺北,氣溫年較差小;降水:海口的年降水量多于臺北;原因:海口緯度低。(6)結合圖文資料,說出兩個島嶼相似的自然特征。(至少答出兩點,2分)地形以山地為主;氣候濕熱;河流較多。28.(14分)(2024郯城二模)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中國著名的“三大荒”在新中國成立后已經變成了“三大倉”;“北大荒”變成糧倉,“西大荒”變成棉倉、糧倉,“南大荒”變成橡膠林和熱帶經濟作物倉。材料二:由于不斷地大面積開荒,“北大荒”濕地面積銳減,生態環境惡化,國家決定停止開荒。而“西大荒”由于過度放牧,致使土地荒漠化愈加嚴重。【依托優勢發展】“世界棉花看中國,中國棉花看新疆”。“西大荒”借助得天獨厚的自然優勢,已經成為全國最大的棉花生產基地。黑龍江五常市的大米顆粒飽滿,飯粒油亮,香味濃郁,被《舌尖上的中國》評為中國最好的大米之一,五常市有“中國優質稻米之鄉”的美譽。(1)請從新疆棉花和五常大米中任選其一,介紹其品質優良的原因。(2分)新疆棉花:該地區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綠洲地區有充足的灌溉水源;等等。五常大米:該地區屬于季風氣候,雨熱同期,降水豐沛;緯度高,氣溫低,稻米生長周期長;黑土地土壤肥沃;氣溫低,無病蟲害,農藥殘留少;等等。【保護綠水青山】(2)“北大荒”濕地面積銳減,生態環境惡化,國家決定停止開荒。請簡述濕地的環境效益。(2分)涵養水源;蓄洪防旱;調節氣候;維持生物多樣性;等等。(3)“西大荒”土地荒漠化愈加嚴重,除了人為原因外,還有哪些自然原因?(2分)氣候干旱,降水稀少。【積極探尋出路】新疆鹽堿地資源豐富,土層含鹽量極高,經科學家們不懈努力和政府對鹽堿地養殖產業的推動,新疆已成功實現“海鮮陸養”。加上來自高山上的純凈冷涼、富含飽和氧的冰雪融水,適合三文魚等冷水魚生長。不但讓遠離海洋的新疆人實現了“三文魚自由”,甚至出口到國外。(4)根據圖文材料,分析新疆實現“海鮮陸養”的有利條件。(2分)新疆鹽堿地資源豐富;來自高山上的純凈冷涼、富含飽和氧的冰雪融水適合冷水魚類生長;有科技力量推動和政府政策支持;市場需求量大;等等。2023年9月7日,在新時代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東北資源條件較好,產業基礎比較雄厚,區位優勢獨特,發展潛力巨大。”(5)東北遼中南工業基地是我國最大的重工業基地,根據圖文材料分析其發展的有利條件。(2分)礦產資源豐富;海陸交通便利;等等。 2024年1月5日,第40屆中國·哈爾濱國際冰雪節開幕式在哈爾濱冰雪大世界舉行,掀起了哈爾濱冰雪旅游的高潮。哈爾濱有“冰城”之稱,冬季室外氣溫常常低于零下二十攝氏度,特殊的氣候賦予這里豐富的冰雪資源,加上豐富的冰雪娛樂設施,讓許多游客流連忘返。(6)哈爾濱發展冰雪旅游的優勢條件有 冬季寒冷,雪期長;積雪厚度大;冰雪娛樂設施豐富;政府政策支持;等等 ,其大力發展冰雪旅游給當地帶來哪些好處?(4分)增加就業機會;增加當地居民收入;帶動當地經濟發展;帶動相關產業發展;提高城市知名度;等等。29.(11分)(2024莒南二模)【關注生活 學以致用】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2023年的淄博和2024年的哈爾濱與甘肅天水火遍五湖四海,盤點三個爆火城市關于地理的那些事兒!【農業篇——面與米的碰撞】材料一:淄博燒烤以“小餅卷小蔥,烤肉配蘸料”為特色,吸引大批游客,背后隱藏的是山東省作為農業大省的底氣。哈爾濱除了有以玉米、小麥為原料的面食,還有以米、豆為原料的像粘豆包的特色美食,這也體現出東北地區作為我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的霸氣。天水主食為面食,麻辣燙和蘭州牛肉面的味道充斥著大街小巷,顯示出獨特的西北農業特色。材料二:春小麥是冬季很冷的地方種的,因為冬季太冷,不能播種,才在開春后播種。冬小麥是稍暖的地方種的,秋末冬初播種,春末夏初收獲。(1)淄博和哈爾濱都以小麥為主要糧食作物,哈爾濱主要種植春小麥,而淄博卻能種植越冬的冬小麥,請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哈爾濱不能種植冬小麥的原因。(1分)哈爾濱緯度高,冬季寒冷而漫長。(2)淄博的冬小麥在生長過程中也會遇到挑戰,白居易曾在詩中寫道“三月無雨旱風起,麥苗不秀多黃死。”淄博應該采取哪些措施來應對這種災害。(2分)加強農田基礎設施建設,及時灌溉。(3)“大米之王,只選五常,米粒飽滿,品質優良”。五常市作為哈爾濱的一個縣級市,因五常大米而名揚天下,分析其大米品質優良的原因。(2分)位于季風氣候區,雨熱同期;緯度較高,氣溫較低,稻米生長周期長。材料三:甘谷辣椒為天水市特產,是國家地理標志產品。該地屬典型的溫帶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土層深厚,獨特的氣候條件滋養了辣椒的營養物質。(4)甘肅麻辣燙主要的原料有羊肉、土豆、油潑辣子(辣椒),湯底中有枸杞,辣椒是麻辣燙的靈魂所在。結合材料和所學,從自然方面分析甘谷辣椒口味獨特的原因。(2分)該地區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土層深厚等。【工業篇——工業城市發新枝】材料四:哈爾濱所在的東北地區是“新中國工業的搖籃”,這里有我國最大的重工業基地。淄博作為百年老牌重工業城市,為山東省的工業發展做出巨大貢獻。但是兩地在發展過程中仍存在很多問題亟待解決。(5)《航拍中國》中提到,哈爾濱腳下是一條生機勃勃的東北亞經濟走廊,是一個國家對合作共贏的向往。兩地應該采取什么措施讓老牌工業城市煥發新活力,踏上新征程。(至少答出兩點,2分)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更新設備;等等。【生活篇——特色民居展風采】(6)哈爾濱與天水的民居有很多的相似之處,請描述兩地民居共同的特點。(1分)尖頂。【總結:時刻準備,接住這潑天的富貴】(7)不論是“進淄趕烤”、“濱至如歸”還是“熱辣滾燙”,三個城市都抓住了網絡爆火的機會,將“冷資源”變為“熱經濟”,如果這潑天的富貴輪到臨沂,請大家為臨沂設計一句宣傳語,要求(滿足其一即可):凸顯臨沂特色(煎餅、糝、沂蒙山小調、紅色沂蒙、革命圣地等);可采用對比、排比、夸張等手法;朗朗上口、印象深刻。(1分)紅色沂蒙,綠色風情,文明城市,宜居家園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八年級下冊階段性檢測試卷 - 學生版.docx 八年級下冊階段性檢測試卷.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