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現代文題型思路題目的作用答題思路:(1)概括全文內容(人﹢事﹢故事結局)及情感(主要人物的情感、作者的情感、人生感悟或哲理啟示):本文通過記敘……人干……事或對……的描寫,體現了寫作對象的......表達了作者的……情感或者揭示了……的哲理,標題概括內容,點明主旨(2)題目點明文章的線索(人線、事線、物線、時線、地線、情線),貫穿全文,使文章渾然一體。(3)一語雙關,表層指.....深層含義是......(4)標題象征了......(5)設置懸念,引起讀者的思考。(6)使用修辭,語言語言生動形象|新穎含蓄|言簡意豐|發人深思|新穎別致,吸引讀者閱讀興趣2.題目的含義:答踢思路:題目運用一語雙關、象征等手法,表層含義是(本意)……深層含義(主旨或情感)……3.賞析句子 (段落) (人物描寫|環境描寫|特殊句式)1.內容上:(1)藝術手法(2)結合內容分析手法(3)表達效果2.結構上:(1)構思手法(2)結合內容分析手法人物描寫句子的答題思路:(1)點明手法(修辭和描寫等)(2)結合內容分析手法(3)若有表現力強的詞語點出詞語(4)表達效果:體現了寫作對象的……,表達了作者……的情感,為下文做鋪墊。4.賞析詞語答題思路:(1)結合語境解釋詞語(2)結合上下文分析句子,(3)點明手法,(4)體現了寫作對象的......表達了作者的......6.開頭作用(1) 開頭寫了......內容,體現了......表達了...... 點明突出主旨... (2)開門見山,交代了寫作對象、背景、時間、地點等。(3)總領全文,引出下文。(4)為下文...做鋪墊/埋伏筆。(5)與標題相照應。(6)使用倒敘,開頭設置懸念,引起讀者的思考。(7)使用...修辭等,增強趣味性,吸引讀者的閱讀興趣。7.結尾類作用(1)結尾寫了....內容,體現了...... 表達了...... (2)點明、深化、升華主旨。(3)總結全文。收束文章。(4)與標題相照應,與開頭首尾呼應,與上文相照應。(4)言有盡意無窮,給讀者留下想想的空間。(5)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發人深思。8.作用類內容:交代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背景等;通過寫......體現了寫作對象......表達了作者......(感情、道理等)點明突出主旨;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結構:與標題、前文相互照應;為下文做鋪墊、埋伏筆、設懸念;過渡,承接上文......引出下文...... 點出線索,貫穿全文,使文章結構渾然一體。現代文閱讀答題思路閱讀文章思路明確三個問題:1.寫作對象;2.主要情節內容;3.中心思想。中心思想:寫作對象的感情、品質、特點等。作者的感情和在文章中表現的道理啟示等。閱讀過程:閱讀文章,根據自己的理解進行分層。標畫出文章中出現的能夠表現寫作對象特點情感品質的詞語和能夠表現出作者感情的詞語。寫出自己根據內容想到的有關主旨的詞語。一、表達方式五種表達方式:記敘、描寫、議論、抒情、說明記敘:記敘的定義:記敘性文章的主要表達方式,作者用它來展開情節,交代人物活動和事件經過。同時,議論說理的文章與應用性文體也離不開它以介紹事實材料與交代寫作經過。記敘順序:順序、倒敘、插敘插敘作用:(1)文章插敘了……(內容概括),充實了文章的內容。( 2)體現了人物的……特點性格品質。表達了作者 ......突出(揭示、深化)文章的中心(主旨)。照應上文……或為下文……做鋪墊,使故事情節更完整曲折、結構更嚴密。增強可讀性,吸引讀者閱讀興趣。倒敘作用:(1)文章先寫……,后寫……,突出體現寫作對象的...表達了作者的......造成懸念、吸引讀者閱讀興趣。(2)避免敘述的平板單調,增強文章的可讀性生動性性和吸引力,使文章吸引讀者閱讀。2.描寫(1)人物描寫作用:(1)運用了……描寫,(2)寫了……內容,(3)表現人物的……心理和形象,表達了人物及作者……情感。為下文...做鋪墊。(1)正面描寫:外貌 語言 動作 神態 心理 (外語動神心)(2)側面描寫:對比 借他人之口 環境烘托 場面烘托(3)細節描寫(2)環境描寫自然環境描寫作用:(1)交代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季節和環境特點;(2)渲染……氣氛(3)烘托人物……形象(心理、心情、感情、品質特點); (4)突出、深化、揭示……主題。(5)推動……情節發展; (6)照應前文……,為下文……作鋪墊,設置懸念……社會環境描寫的主要作用:(1)交代作品的……時代背景,結合相關語句,揭示了什么樣的社會現實。(2)渲染……氣氛(3)照應前文……,為下文……作鋪墊,設置懸念……、(4)推動……情節發展; (5)烘托人物……形象(心理、心情、感情); (6)突出、深化、揭示……主題。(3)白描作用:(1)運用了白描的藝術手法(2)寥寥幾筆,就描繪了……(描寫對象)的……(時間、地點、季節)景,(3)表現了……(描寫對象)……特點,(4)表達了作者……的情感。3.議論議論用在文章的開頭:起統領全文、點明中心、引出下文的作用;議論用在文章的結尾:一般是為了提高對所敘事物的認識,深化文章的主題思想,點明和加深所敘事物的意義,起畫龍點睛的作用。議論用在文章的中間:起承上啟下的作用,使事與事之間緊密地連接起來,使文章結構顯得嚴謹。抒情: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學反映方式,抒情主要反映社會生活的精神方面,并通過在意識中對現實的審美改造,達到心靈的自由。抒情是個性與社會性的辯證統一,也是情感釋放與情感構造、審美創造的辯證統一。說明(用于說明文):說明方法有舉例子、列數字、打比方、作比較、分類別、下定義、作詮釋、摹狀貌、引資料、列圖表。說明方法的應用是為了讓文章更加具體、準確,讓讀者更好的理解。二、表現手法:1象征--精神 (借物喻人--人)作用:運用了象征的藝術手法,……象征了……(人或精神),表現了這類人的……特征,表達了作者……情感。2托物言志(托物抒情、寓情于物、借物喻人)作用:運用了托物言志的藝術手法,托……物的……特點,表達……志向或情感。3對比作用:把……和……做對比,突出地寫出或表現……特點,突出表達了……情感。4襯托作用:寫了……(對象)……(特點),正襯或反襯(對象)……(特點),表達作者……情感。5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寓情于景)作用:借……景……(特點),抒發了作者……情感。6欲揚先抑 (欲抑先揚)(情感的褒貶)作用:(1)先寫寫作對象的……(事件)為后文寫......(內容)做鋪墊,形成對比(2)襯托并突出地體現了寫作對象的...突出表達了作者……情感,(3)使文章內容曲折生動,情感一波三折,吸引讀者的閱讀興趣。(4)突出了文章的主旨。10動靜相宜:(以動襯靜 化靜為動 動靜結合)作用:寫了……動態之景和……靜態之景,以動襯靜(化靜為動、動靜結合),表現了景物的……特點,表達了作者……情感。11虛實結合:作用:文章實寫……對象特點,虛寫……對象特點,以實寫虛(虛實結合),表現了描寫對象的……特點,表達了作者……情感。12以小見大作用:文章寫了……小事(小物、小景),表達了……人間大情(寄寓了……人生大道理。)13.倒裝句、短句(文言文特殊句式)、反問句、設問句、感嘆句、雙重否定句作用:運用倒裝句(短句、反問句、設問句、感嘆句、雙重否定句),突出強調了……內容的……特點,表現了……表達了……情感。三、修辭手法1比喻 :把……比作……,生動形象地寫出了……,表現了……表達了……2擬人 :賦予……(物)以人的神態(動作、心理、情態),生動形象地寫出了物……(特點),表現了……表達了……3夸張:夸張地寫出……表達……4排比:運用排比的修辭手法,寫出了……,突出表達了……。氣勢強烈,感情充沛。5對偶:多用駢句(對仗工整)句式整齊,朗朗上口,寫出了……,表達了……。6反復:(反復)連用幾個……相同的詞或句子,突出地寫出了……表現了……表達了……7設問:設問,引發人們思考……(問題),吸引讀者閱讀興趣。引起下文對……的描寫。8反問:引發人的思考……(問題),表現……表達……,深化……主題,加強肯定語氣。9引用:引用……古詩詞(名人名言、民歌童謠),寫出……表現……表達……,增強文章的文化底蘊和文學色彩。10一語雙關:表面含義……深層含義……(結合主要內容和主旨)11通感:將……(內容)的……感的感受,通感成……感的美妙感受,生動形象地表達作者……感受和情感。12互文:不是只寫……的……和……的……,而是寫……和……的……,表現了……,表達了作者……情感。四、構思(結構布局)手法:1開門見山(開宗明義 開篇點題):開篇……(內容)點明……題目(主旨)2鋪墊 : ……(內容)為下文……(內容)作鋪墊。3伏筆照應:……(內容)為下文……(內容)埋伏筆;……(內容)與上文……(內容)相照應,前后照應,結構嚴謹。4首尾呼應(前后照應):開頭寫……,結尾寫……,首尾呼應,結構完整,渾然天成。5承上啟下的過渡:承接上文的……,引起下文的……,承上啟下,過渡自然。6設置懸念:設置……懸念,引發人們的思考……,使文章情節跌宕,引發讀者閱讀興趣7線索:圍繞線索……(人事物時地情),寫了……,體現了寫作對象......表達了作者.....貫穿全文,使文章渾然一體,易于讀者理解。8詳略得當:詳寫……略寫……,更好地突出了……中心。9獨立成段獨立成段的作用:強調突出……內容,表達了……情感。10卒章顯志(畫龍點睛):文章最后寫了……,表達了……情,寄寓了……志。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