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新課標·新思維】2.2物質的溶解與溶液--2025年中考科學一輪復習學案(含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新課標·新思維】2.2物質的溶解與溶液--2025年中考科學一輪復習學案(含解析)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2.2物質的溶解與溶液
考點分布 考查頻率 課標要求
考點1 溶液的組成與特點 ☆ 1.了解物質溶解與結晶現象,知道溶液的組成及特征,了解溶液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
2.區別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知道溶解度的含義。
3.區別懸濁液、溶液和乳濁液,了解水及其他常見的溶劑。
4.知道溶質質量分數的含義,能進行簡單計算,初步學會配制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
考點2 溶液、懸濁液、乳濁液的區別 ☆
考點3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 ☆
考點4 溶解度 ☆☆
考點5 溶質質量分數的計算 ☆☆☆
考點6 溶液的配制 ☆☆
考點7 物質溶解與結晶 ☆
■考點① 溶液的組成與特點
1、溶液:
(1)能溶解其他物質的物質叫溶劑(如水、酒精等物質)。
(2)被溶解的物質叫溶質。
(3)溶液:由溶質溶解于溶劑后形成的均一的、穩定的混合物。
說明:①均一、穩定的液體不一定是溶液,如水是均一、穩定的液體,但不是溶液。均一、穩定的混合物是溶液。
②溶液都是透明的,但透明不一定是指無色,如高錳酸鉀溶液是紫紅色的。
③食鹽等溶液的凝固點比水低,因此北方冬天常在冰雪路面上撒鹽以防止路面結冰。
2、溶質和溶劑的判斷:有水時,水為溶劑;沒有水時,兩液體相溶,量多者為溶劑;氣體與液體或固體與液體相溶,均以液體為溶劑。
例如:酒精溶于水,酒精就是溶質;河水中溶解了氧氣,氧氣是溶質。
■考點② 溶液、懸濁液、乳濁液的區別
1、溶液、懸濁液、乳濁液的比較:
溶液 懸濁液 乳濁液
形成過程 固、液、氣溶解在液體里 固體小顆粒懸浮在液體里 小液滴 分散在液體里
穩定性 穩定 不穩定 不穩定
長期放置 均一、穩定 分層 分層
舉例 糖水、汽水、飲料等 石灰水、泥水、血液等 牛奶、肥皂水
2、混合物:由 多種物質 組成的物質叫混合物。溶液、懸濁液、乳濁液都屬于混合物。
3、常用的溶劑:水、酒精、汽油、丙酮等。
■考點③ 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
1、飽和溶液概念:在一定溫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劑里,不能繼續溶解某種溶質的溶液,稱為這種溶質的飽和溶液。
不飽和溶液概念:在一定溫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劑里,還能繼續溶解某種溶質的溶液,稱為這種溶質的不飽和溶液。
說明:①必須要指明“一定溫度”“一定量的溶劑”,因為溶液是否飽和不僅與溫度有關,也與溶劑的量有關。
②必須指明是何種溶質的飽和溶液或不飽和溶液。例如在一定條件下,某溶液不能再繼續溶解硝酸鉀但可繼續溶解氯化鈉,此時的溶液對硝酸鉀來說是飽和溶液,但對氯化鈉來說就是不飽和溶液。
2、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的判斷
在不改變溫度等其他條件的情況下,往溶液中繼續加入該溶質,看能否繼續溶解。如果能,則原溶液是該溶質的不飽和溶液;如果不能繼續溶解,則原溶液是該溶質的飽和溶液。
說明:一定溫度下,大多數物質在一定量的溶劑中都能形成其飽和溶液,而酒精能與水以任意比例混溶,所以不存在酒精飽和溶液。
3、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的相互轉化(大多數物質適用,氫氧化鈣、氣體除外)
4、濃溶液和稀溶液
(1)為了粗略地表示溶液中溶質含量的多少,常把溶液分為濃溶液和稀溶液。在一定量溶液中含溶質的量相對較多的是濃溶液,含溶質的量相對較少的是稀溶液。
(2)溶液的濃稀與溶液是否飽和沒有必然的聯系。它們之間的關系是:濃溶液不一定是飽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飽和溶液;在一定溫度下,同種溶質、同種溶劑的飽和溶液一定比不飽和溶液濃。
■考點④ 溶解度
1、溶解度:在一定的溫度下,某物質在100g溶劑中達到飽和狀態時所溶解的溶質質量為該物質在這種溶劑里的溶解度。
注意:
(1)四個關鍵詞:一定的溫度、100g溶劑、達到飽和、溶質的質量;
(2)溶解度就是一定溫度下,100g溶劑中所能溶解的溶質的最大質量;
(3)溶解度單位為克;
(4)公式:S=×100(克)
2、溶解度和溶解性的關系
溶解性只是一般地說明某種物質在某種溶劑里溶解能力大小的一種物理性質。溶解度是衡量某種物質在某種溶劑里的尺度,是溶解性的定量表示方法,是在一定的溫度、壓強下,在一定量的溶劑里制成飽和溶液時所溶解的溶質的質量。溶解度越大,表示該溫度下物質的溶解性越強。溶解度大小與溶解性的關系如下表所示。
溶解度/ (20 ℃) <0.01 0.01~1 1~ 10 >10
溶解性分類 難溶 微溶 可溶 易溶
舉例 氯化銀、碳酸鈣 氫氧化鈣 氯酸鉀 硝酸鉀、氯化鈉
3、溶解度與溫度的關系:
大多數固體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 升高 而明顯增大,如: 硝酸鉀 ;
少數固體物質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不大,如: 氯化鈉 ;
極少數固體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 減小 ,如: 氫氧化鈣 。
4、溶解度的表示方法:列表法。
下表列出了硝酸鉀在不同溫度時的溶解度。
溫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溶解度/g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169 202 246
■考點⑤ 溶質質量分數的計算
1、溶質的質量分數的概念
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是溶質質量與溶液質量的比值,通常用百分數或小數表示。
2、溶質的質量分數的數學表達式
溶質的質量分數=×100%=×100%
變形公式:溶質的質量= 溶液的質量×溶質的質量分數。
溶液的質量=。
3、對溶質的質量分數的理解
(1)溶質的質量分數只是一個比值,沒有單位,用百分數或小數表示,一般與溫度、溶液的多少無關。
(2)溶質的質量分數越大,溶液中溶質的相對含量就越大,溶液的濃度也越大。
(3)公式中溶質的質量是指實際溶解的溶質的質量,不包括未溶解的溶質的質量。
(4)溶液的質量是該溶液中溶解的全部溶質的質量與溶劑的質量之和。
(5)計算時上、下質量單位要統一。
(6)同一溫度下,同一溶質,飽和溶液的質量分數最大。
此時:溶質%=×100% 溶質%=×100%(S表示“溶解度”)
4、溶質的質量分數與溶解度的區別與聯系
溶解度 溶質的質量分數
意義 定量表示物質的溶解性 表示溶液中溶質的含量
溫度要求 一定溫度 與溫度無關
溶液狀態 一定達到飽和 不一定飽和
單位 克(g) 沒有單位
聯系 一定溫度下,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100%
■考點⑥ 溶液的配制
1、溶液的配制
(1)器材:天平、量筒、燒杯、玻璃棒、藥匙、膠頭滴管。
(2)步驟:
①計算:計算溶劑和溶質的質量或體積;
②稱量和量取:固體用天平稱取;液體用量筒量取;
③溶解:將用量筒量取的水,倒入盛有氯化鈉的燒杯里,用玻璃棒攪拌,玻璃棒作用:加速溶解;
④裝瓶并貼上標簽。
2、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的誤差的影響因素
①溶質的原因:如果藥品中含有雜質,則導致配制的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偏小;如果稱量時藥品和砝碼位置顛倒,若未使用游碼,則對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沒有影響;若使用了游碼,則所配制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偏小;
②溶劑的原因:主要是量取溶劑過程中讀數的方法導致的,仰視讀數導致量取的溶劑量偏多;俯視讀數導致量取的溶劑量偏少;
③配制時的原因:燒杯提前用水潤洗,導致實際溶劑量偏多;藥品倒入燒杯中時不慎撒出,導致溶質量偏少等;
④裝入試劑瓶時的原因:試劑瓶用水潤洗,導致溶劑量增多。
3、溶液的稀釋與濃縮
(1)依據:溶液稀釋前后,溶質質量不變;
(2)注意:兩種溶液混合時,質量可以相加,但體積不能相加;
(3)溶液稀釋問題的計算
①原則:稀釋前后,溶液中溶質的質量不變。
將溶液稀釋的方法是在濃溶液中加入溶劑水,由于加入的水屬于溶劑,所以溶劑的質量和溶液(溶質+溶劑)的質量增加,但溶質的質量不變,據此可以解決稀釋溶液時的相關問題。
②計算公式:m濃·a%(濃)=m稀·b%(稀)或m濃·a%=(m濃+m水)·b%
擴展:V濃·ρ濃·a%(濃)=V稀·ρ稀·b%(稀)
注意:
■考點⑦ 物質溶解與結晶
一、物質的結晶
1、有規則的幾何外形的固體是晶體。不同的晶體具有不同的形狀。
2、結晶是溶液中無法再溶解的固體溶質以晶體的形式從溶液中析出的過程。
3、獲得晶體的兩種方法:
①蒸發溶劑:一般用于溶解度受溫度影響不大的物質,如氯化鈉(溶液較小);
②冷卻熱飽和溶液:適用于溶解度受溫度影響大的物質,如硝酸鉀。
注:通常是將以上兩種方法綜合起來使用,也就是先通過加熱使溶液濃縮(減小溶劑),再將溶液冷卻(降低溫度),使溶液中的物質結晶析出。
二、結晶水合物
1、結晶水:有些晶體從水溶液中結晶析出時,往往要結合一定量的水,這部分水存在于析出的晶體中,叫作結晶水。
2、結晶水合物:含有結晶水的晶體,常見的有膽礬,即硫酸銅晶體(五水硫酸銅)、石膏(二水硫酸鈣)等。結晶水合物受熱易分解和風化。
三、物質的溶解性
1、溶解性的概念
溶解性是指一種物質(溶質)溶解在另一種物質(溶劑)中的能力。一般情況下,在一定溫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劑里溶質溶解的能力是有限的。大多數固體物質,隨著溫度的升高,溶解能力逐漸增強;常見的固體物質中,氫氧化鈣隨著溫度的升高,溶解能力 減弱 。
2、影響固體物質溶解性的因素
影響固體物質溶解性的因素有: 溶質 的性質、 溶劑 的性質和溫度等。
(1)不同的物質在同一溶劑中的溶解性不同(物質的溶解性與溶質本身的性質有關)。
(2)同一種物質在不同的溶劑中的溶解性不同(物質的溶解性與溶劑的性質有關)。
(3)同一種物質在同一溶劑中的溶解性與_溫度_有關。
3、物質溶解時的吸熱放熱現象
有的物質溶解時,會放出熱量,使溶液溫度升高,如:氫氧化鈉、濃硫酸等;有的物質溶解時,會吸收熱量,使溶液溫度降低,如硝酸銨等;也有許多物質溶解時,溶液的溫度沒有明顯變化,如:氯化鈉等。
■考點1 溶液的組成與特點
[典例1](2024八上·杭州期中)下表是某同學做溶液形成的實驗記錄,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溶質 碘 高錳酸鉀
溶劑 水 汽油 酒精 水 汽油
溶解性 不溶 易溶 可溶 易溶 不溶
A.水、汽油、酒精都可以作溶劑
B.相同溶質在不同溶劑里溶解能力相同
C.同一物質在不同溶劑中的溶解性不同
D.衣服上不慎沾上碘酒,可用汽油擦洗
【答案】B
【知識點】溶液的組成及特點
【解析】【分析】A.根據碘、高錳酸鉀在水、汽油、酒精中的溶解性,進行解答;
B.根據碘或高錳酸鉀在水、汽油、酒精中的溶解性,進行解答;
C.根據碘或高錳酸鉀在水、汽油、酒精中的溶解性,進行解答;
D.根據碘易溶于汽油,進行解答。
【解答】A.由碘、高錳酸鉀在水、汽油、酒精中的溶解性可知,水、汽油、酒精都可以作溶劑,故A正確,但不符合題意;
B.碘難溶于水,易溶于汽油,可溶于酒精,則相同溶質在不同溶劑中溶解能力是不同的,故B錯誤,但符合題意;
C.碘難溶于水,易溶于汽油,可溶于酒精,則同一物質在不同溶劑中的溶解性不同,故C正確,但不符合題意;
D.衣服上不慎粘上碘酒,碘易溶于汽油,衣服上不慎粘上碘酒,可以汽油清洗,故D正確,但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變式訓練
1.(2024八上·平湖期中) 關于物質的溶解. 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不同的物質分散到水中都會形成溶液
B.汽油溶解在色拉油中,不能形成均一、穩定的混合物
C.凡是均一、穩定、透明的液體都是溶液
D.溶質既可以是固體,也可以是液體或氣體
【答案】D
【知識點】溶液的組成及特點
【解析】【分析】A.根據溶液的特點考慮;
B.根據溶液的特點考慮;
C.均一、穩定、透明的液體不一定是溶液;
D.根據溶質的種類考慮。
【解答】 A.物質分散到水中形成均一穩定的混合物,才屬于溶液,有的物質分散到水中不能形成溶液,例如植物油,故A錯誤;
B.汽油溶解在色拉油中,能形成均一穩定的混合物,屬于溶液,故B錯誤;
C.均一、穩定、透明的液體不一定是溶液,例如蒸餾水,故C錯誤;
D.溶質既可以是固體,也可以是液體或氣體,故D正確。
故選D。
■考點2 溶液、懸濁液、乳濁液的區別
[典例2](2024八上·南潯期中)下列關于溶液、懸濁液、乳濁液的說法:①溶液一定是無色透明的液體;②溶液是純凈物,而濁液是混合物;③在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溶液靜置多久都不分層;④泥漿水是乳濁液,其中正確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③ D.②③④
【答案】C
【知識點】懸濁液、乳濁液的概念及其與溶液的區別
【解析】【分析】根據對溶液、懸濁液和乳濁液的認識分析判斷。
【解答】①溶液不一定是無色透明的液體,例如硫酸銅溶液呈藍色,故①錯誤;
②溶液是由溶質和溶劑組成的混合物,濁液是由液體和不溶于液體的固態顆粒組成的混合物,故②錯誤;
③根據溶液的穩定性可知,當外界條件不變時,溶液靜置多久都不分層,故③正確;
④泥土是不溶于水的固態顆粒,則泥漿水是懸濁液,故④錯誤。
故選C。
◆變式訓練
1.(2024八上·龍灣期中)學生早餐時最常飲用的是鮮榨豆漿和牛奶,豆漿中常有黃豆固體小顆粒。從物質在水中的分散情況看,豆漿和牛奶分別是(  )
A.懸濁液、乳濁液 B.懸濁液、溶液
C.溶液、乳濁液 D.溶液、懸濁液
【答案】A
【知識點】懸濁液、乳濁液的概念及其與溶液的區別
【解析】【分析】 溶液是均一、穩定的混合物;溶液的本質特征是均一性、穩定性,屬于混合物;固體小顆粒分散到液體中形成的不均一、不穩定的混合物,屬于懸濁液;乳濁液通常是指不溶于水的液體與水混合形成的不均一、不穩定的混合物。
【解答】 豆漿中含有難溶性固體物質,是一種不均一、不穩定的混合物,屬于懸濁液;牛奶中含有難溶性液體,是一種不均一、不穩定的混合物,屬于乳濁液。
故選A。
■考點3 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
[典例3](2024八上·蘭溪會考)如圖是對某固體物質的溶液在一定條件下進行恒溫蒸發操作的實驗過程,下列關于該過程中溶液的分析正確的是(  )
A.乙一定是飽和溶液
B.甲一定是不飽和溶液
C.甲→乙的過程中,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不變
D.甲→丙的過程中,溶液的質量減少了20克
【答案】B
【知識點】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相互轉變;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
【解析】【分析】 根據圖示可知,對某固體物質的溶液在一定條件下進行恒溫蒸發,第一次蒸發10g水,沒有晶體析出,第二次蒸發10g水,析出了晶體,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 A、對某固體物質的溶液在一定條件下進行恒溫蒸發,第一次蒸發10g水,沒有晶體析出,乙不一定是不飽和溶液,也可能是恰好飽和溶液的溶液,故選項說法錯誤。
B、甲→乙的過程中,溶劑質量減少,但沒有溶質析出,所以甲一定是不飽和的溶液 ,故選項說法正確。
C、甲→乙的過程中,溶質質量不變,溶劑質量減少,則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增大,故選項說法錯誤。
D、甲→丙的過程中,蒸發的溶劑的質量為20g,由于析出了晶體,溶液的質量減少的質量大于20克,故選項說法錯誤。
故答案為:B。
◆變式訓練
1.(2024八上·溫州期中)學習了有關溶液的知識后,某同學對氯化鉀的溶解性進行了如下探究:
(1)由實驗可得,氯化鉀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   。
(2)該溫度下氯化鉀的溶解度為   g。
(3)根據實驗現象,該位同學判定燒杯②中的氯化鉀溶液是該溫度下飽和溶液,請問支持他這樣論斷的證據是   。
【答案】(1)增大
(2)40
(3)②→③中加入20g氯化鉀,溶液的質量仍為140g
【知識點】固體溶解度的概念
■考點4 溶解度
[典例4](2024八上·浙江期中)硝酸鉀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如圖所示是對硝酸鉀溶液的實驗操作及變化情況,以及同一小球在三種溶液中的浮沉情況。請回答下列問題:
(1)操作I可能是____(選填字母)。
A.降低溫度 B.加入硝酸鉀 C.蒸發水分
(2)小球所受的浮力F①、F②、F③的大小關系正確的是____。
A.F①<F②=F③ B.F①<F②<F③
C.F①>F②=F③ D.F①=F②=F③
(3)從②到③,燒杯底析出硝酸鉀晶體5克,整個裝置總質量減少了15克,可知②中的溶質質量分數是   。
【答案】(1)B
(2)D
(3)25%
【知識點】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相互轉變;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
【解析】【分析】(1)根據不飽和溶液轉化為飽和溶液的方法分析判斷;
(2)根據小球始終漂浮分析;
(3)根據②為飽和溶液,③為飽和溶液,從②到③,燒杯底析出硝酸鉀晶體5克,整個裝置總質量減少了15克,即20g溶液中含5g硝酸鉀,進行分析解答。
【解答】 (1)A.降低溫度,能使不飽和溶液轉化為飽和溶液,沒有硝酸鉀晶體析出,溶液的密度不變,小球不可能上浮,故A不合題意;
B.加入硝酸鉀,能使不飽和溶液轉化為飽和溶液,溶液的密度變大,小球上浮,故B符合題意;
C.采取蒸發水可以使硝酸鉀的不飽和溶液變成飽和溶液,則溶液的密度變大,小球能上浮,但溶液的質量會減少,故C不合題意。
故選B。
(2)根據圖片可知,三種情況下小球始終漂浮,則它受到的浮力始終等于重力,則F①=F②=F③,故選D。
(3)②為飽和溶液,③為飽和溶液,從②到③,燒杯底析出硝酸鉀晶體5克,整個裝置總質量減少了15克,即20g溶液中含5g硝酸鉀,②中的溶質質量分數是。
◆變式訓練
1.(2024八上·臺州期中)根據氯化鈉和硝酸鉀的溶解度表,回答下列問題:
溫度(℃) 10 20 30 40 50 60 70
氯化鈉溶解度(克) 35.8 36.0 36.3 36.4 37.0 37.3 37.8
硝酸鉀溶解度(克)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1)若發現硝酸鉀固體中混有少量氯化鈉固體,可采用    方法提純硝酸鉀。
(2)在室溫下,有一杯配制好的飽和氯化鈉溶液,露置在空氣中一段時間后,發現溶液底部有少量晶體析出,在這個過程中    。
A.氯化鈉的溶解度變小了
B.溶劑的質量變小了
C.溶液變成了不飽和溶液
D.溶液中氯化鈉的質量分數不變
(3)60℃時,向50g水中加入60g硝酸鉀,充分攪拌后所得溶液質量為    克。
【答案】降溫結晶;BD;105
【知識點】固體溶解度的概念;結晶的概念與方法
■考點5 溶質質量分數的計算
[典例5](2024八上·南潯期中)現有溶質質量分數為5%的食鹽溶液100克,要將其溶質質量分數增加到10%,可行的方法是(  )
A.將溶液中的水蒸發掉50克 B.將溶液中的水蒸發掉一半
C.加入10克食鹽固體 D.加入100克20%的食鹽溶液
【答案】A
【知識點】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
【解析】【分析】根據溶質質量分數=溶質質量/溶液質量,結合題中所給溶液及溶液的變化情況分析。
【解答】 A、將溶液中的水蒸發掉50克,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 ,符合題意;
B、將溶液中的水蒸發掉一半,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不符合題意;
C、加入10克食鹽固體,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不符合題意;
D、,不符合題意;
故選A。
◆變式訓練
16.(2024八上·杭州期中)氯化鈉俗名食鹽是工業生產和生活的一種重要原料,也是實驗室里常見的一種藥品,下表是20℃時,氯化鈉溶解于水的實驗數據,回答下列問題:
實驗序號 水的質量(g) 加入氯化鈉溶液的質量(g) 溶液的質量(g)
① 10 2 12
② 10 3 13
③ 10 4 13.6
④ 10 5 m
(1)表中m=   ;
(2)計算第3次實驗得到的氯化鈉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寫出過程,結果精確到0.1%)
(3)20℃時,實驗室把100克溶質質量分數為20%的氯化鈉溶液稀釋成5%的氯化鈉溶液,需加水多少克 (寫出過程)
【答案】(1)13.6
(2)解:第3次實驗得到的氯化鈉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
(3)解:設稀釋成的氯化鈉溶液質量為x
得,所以所用水的質量為。
【知識點】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分析】 (1)根據物質的溶解能力以及表格數據來分析;
(2)根據溶質質量分數的計算方法來分析;
(3)根據溶液加水稀釋過程中,溶質的質量不變來分析。根據飽和溶液的判斷方法來分析
【解答】(1)根據表格信息可知,加入4g氯化鈉時水和氯化鈉的總質量為10g+4g=14g,而溶液質量只有13.6g;因為13.6g<14g,所以③中溶液已經達到飽和狀態,④中加入氯化鈉的質量更大,溶液肯定還是飽和的,故m=13.6。
■考點6溶液的配制
[典例6]在配制50克溶質質量分數為10%的氯化鈉溶液的過程中,下列有關操作與目的的分析均正確的是 ( )
A.將用剩的食鹽放回原試劑瓶,可避免浪費
B.天平托盤各墊一張紙,使測量更準確
C.用量筒代替天平量取水,使操作更簡便
D.用玻璃棒攪拌溶解,可增大食鹽的溶解性
【答案】C
【知識點】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分析】A.根據實驗室剩余藥品的處理原則分析;
B.根據托盤天平的使用方法進行分析;
C.根據取用一定量液體藥品一般用量筒分析;
D.根據溶解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分析。
【解答】 A.對化學實驗中的剩余藥品,不能放回原瓶,以免污染試劑,故A錯誤;
B.天平調平后在左、右托盤中各墊一張相同的紙,并不是為了保證稱取的食鹽質量更準確,而是因為避免污染天平,故B錯誤;
C.用量筒替代天平量取所需的水,更加簡便,故C正確;
D.溶解時用玻璃棒攪拌,是為了加速食鹽的溶解速率,而不是食鹽的溶解能力,故D錯誤。
故選C。
◆變式訓練
1.(2024八上·蘭溪會考)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做粗鹽(含有難溶性雜質)提純實驗,并用所得的精鹽配50g質量分數為5%的氯化鈉溶液。
【實驗一】如圖是同學們做粗鹽提純實驗的操作示意圖。
請回答下列問題:
⑴粗鹽提純的操作順序為   (填選項)、稱量精鹽并計算產率;
A.①⑤③⑥②④ B.①⑤②③⑥④
C.①②③⑤⑥④ D.①⑤②⑥③④
⑵【實驗二】用提純得到的精鹽配制了50g質量分數為5%的氯化鈉溶液。
正確配制該溶液應稱量氯化鈉固體2.5克;
⑶用已調平的天平稱取氯化鈉固體時,發現指針偏左,接下來的操作是   ;
⑷經檢測,配制好的溶液溶質質量分數偏大,其原因可能有   (填選項)。
A.氯化鈉固體仍然不純
B.稱量時所用砝碼生銹
C.量取水時,仰視讀數
D.將水倒入燒杯時,有少量水濺出
【答案】B;取出適量氯化鈉;BD
【知識點】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的配制;蒸發操作與粗鹽提純
【解析】【分析】根據粗鹽提純的步驟是先從試劑瓶中取粗鹽,使用托盤天平稱取一定質量的粗鹽,將稱好的粗鹽放到燒杯中,再將量取好的水倒入盛有粗鹽的燒杯中,攪拌溶解,過濾,然后進行蒸發,稱量精鹽并計算產率進行分析;根據溶質質量=溶液質量×溶質質量分數進行分析;根據天平的正確使用方法進行分析;根據配制好的溶液溶質質量分數偏大,可能是溶質多了或者溶劑少了進行分析。
【解答】(1)粗鹽提純的步驟是先從試劑瓶中取粗鹽,使用托盤天平稱取一定質量的粗鹽,將稱好的粗鹽放到燒杯中,再將量取好的水倒入盛有粗鹽的燒杯中,攪拌溶解,過濾,然后進行蒸發,稱量精鹽并計算產率,即正確的操作順序為①⑤②③⑥④,
故答案為:B;
(2)配制該溶液應稱量氯化鈉固體的質量=50g×5%=2.5g;
(3)用已調平的天平稱取氯化鈉固體時, 發現指針偏左 ,即稱取的氯化鈉大于要求的量,接下來的操作是向左盤中取出適量氯化鈉 ,直至天平平衡;
(4)A、氯化鈉固體仍然不純,即氯化鈉的質量偏小,則配制好的溶液溶質質量分數偏小,故錯誤;
B、生銹的砝碼的質量偏大,稱量時所用砝碼生銹,則稱取的氯化鈉的質量偏大,配制好的溶液溶質質量分數偏大,故正確;
C量取水時,仰視讀數,讀數小于量取的水的實際體積,即量取的水的體積偏大,配制好的溶液溶質質量分數偏小,故錯誤;
D將水倒入燒杯時,有少量水濺出,則燒杯中的水的質量偏小,配制好的溶液溶質質量分數偏大,故正確。
故答案為:BD。
■考點7 物質溶解與結晶
[典例7-1](2024八上·浙江期中)盛有硝酸鉀的飽和溶液,瓶底有未溶解的硝酸鉀固體,木塊漂浮在硝酸鉀溶液中。當向試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銨固體時,不能觀察到的現象是( )
A.木塊下沉 B.硝酸鉀溶液溫度下降
C.U 形管的左側液面上升 D.瓶底的硝酸鉀固體減少
【答案】D
【知識點】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溶解時的吸熱或放熱現象;溶解度的影響因素
【解析】【分析】 根據當向試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銨固體時,硝酸銨溶于水吸熱,使溫度降低,硝酸鉀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降低而減小,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 A.當向試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銨固體時,硝酸銨溶于水吸熱,使溫度降低,硝酸鉀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降低而減小,有硝酸鉀晶體析出,溶液的密度減小,由F浮=ρ液gV排,木塊下沉,故A正確不合題意;
B.硝酸銨溶于水吸熱,使溫度降低,故B正確不合題意;
C.硝酸銨溶于水吸熱,使溫度降低,U形管的右側液面下降,左側液面上升,故C正確不合題意;
D.由A選項的解析,有硝酸鉀晶體析出,瓶里的硝酸鉀溶液減少,故D錯誤符合題意。
故選D。
[典例7-2]如圖所示,在“觀察結晶”實驗中,將飽和硫酸銅溶液滴在凹穴玻片上,一段時間后觀察是否有晶體析出。下列關于該實驗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實驗時所用的飽和硫酸銅最好是常溫下的溶液
B.可以用放大鏡觀察是否有晶體析出
C.該實驗主要采用蒸發結晶的方法析出晶體
D.滴到玻片上的溶液,需要 10滴以上
【答案】B
【知識點】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結晶的概念與方法
【解析】【分析】根據將飽和硫酸銅溶液滴在凹穴玻片上,硫酸銅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降低而減小,可利用降溫結晶的方法,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 A.由于硫酸銅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降低而減小,實驗時所用的飽和硫酸銅最好是高溫下的溶液,以利于硫酸銅晶體的析出,故A錯誤;
B.觀察是否有晶體析出,可以使用放大鏡或顯微鏡,故B正確;
C.該實驗主要采用降溫結晶的方法析出晶體,故C錯誤;
D.滴到玻片上的溶液,需要1滴即可,故D錯誤。
故選B。
◆變式訓練
1.(2023八上·諸暨期中) 如圖所示,小濱在學習“硫酸銅晶體的制備和生長”實驗后,取一小塊硫酸銅晶體作為晶種,用一根線綁住放入一杯硫酸銅溶液中靜置。第二天小濱發現,晶種消失了。不考慮溶劑的蒸發及室溫的變化,有關這次實驗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放入晶種前的硫酸銅溶液一定不是飽和溶液
B.放入晶種后的硫酸銅溶液一定是飽和溶液
C.硫酸銅晶體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降低
D.放入晶種前硫酸銅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比放入晶種后的大
【答案】A
【知識點】結晶的概念與方法
【解析】【分析】A、根據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的判斷方法分析。
B、根據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的判斷方法分析。
C、根據冷卻熱飽和溶液制取過飽和的硫酸銅溶液,說明硫酸銅的溶解度為溫度的降低而減小。
D、根據晶種消失,溶質變多進行分析。
【解答】A. 加入晶種后,晶種消失,說明原溶液為不飽和溶液;故正確;
B. 加入晶種后,晶種消失,說明原溶液為不飽和溶液,故錯誤;
C. 冷卻熱飽和溶液制取過飽和的硫酸銅溶液,說明硫酸銅的溶解度為溫度的降低而減小,故錯誤;
D. 放入晶種后,晶種消失,溶液中溶質質量增大,溶質質量分數變大,故錯誤;
故答案為:A。
2.(2024八上·臨平期中)小明發現很多物質都能在水中溶解,但溶解的速率有快有慢,他想:影響同種物質溶解速率的因素有哪些呢 根據生活經驗,以冰糖為例,他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A】與冰糖顆粒大小有關
【猜想B】與水的溫度高低有關
【猜想C】與是否攪拌有關
為了驗證以上猜想是否正確,他設計了實驗方案并進行了探究,下表是他在探究過程中記錄的實驗數據。
實驗序號 顆粒大小 水的溫度 實驗現象
① 0.5g塊狀冰糖 100mL、10℃的水 緩慢溶解
② 0.5g塊狀冰糖 100mL、80℃的水 較快溶解
③ 0.5g粉末狀冰糖 100mL、80℃的水 快速溶解
(1) 通過對比實驗①和實驗②的實驗現象,可驗證猜想   。 (填字母)
(2) 通過對比實驗②和實驗③的實驗現象,可得到的結論是   。
(3) 如果要驗證猜想C,應如何設計實驗 答:   。
【答案】(1)B
(2)當水溫等其他條件一定時,冰糖的顆粒越小,溶解速率越快
(3)在兩個完全相同的燒杯中,分別加入100mL相同溫度的水,再同時向燒杯中各加入一藥匙塊狀冰糖(顆粒大小相同),用玻璃棒攪拌其中一個燒杯內的液體,觀察兩燒杯中冰糖溶解的快慢。
【知識點】溶解現象與溶解原理
【解析】【分析】(1)根據表格數據分析實驗①②中哪個因素不同即可;
(2)根據表格數據分析②和③中哪些因素相同,哪個因素不同,根據控制變量法描述結論;
(3)根據控制變量法的要求設計實驗。
【解答】 (1)通過對比實驗①和實驗②的實驗現象,溫度高的溶解快,所以可驗證猜想與水的溫度有關,故選B;
(2)通過對比實驗②和實驗③的實驗現象,得到的結論是:當水溫等其他條件一定時,粉末狀冰糖溶解快,所以與冰糖顆粒的大小有關,即當水溫等其他條件一定時,冰糖的顆粒越小,溶解速率越快;
(3)如果要驗證猜想C,實驗的變量為攪拌,所以在兩個完全相同的燒杯中,分別加入100 mL相同溫度的水,再同時向燒杯中各加入一藥匙塊狀冰糖(顆粒大小相同),用玻璃棒攪拌其中一個燒杯內的液體,觀察兩燒杯中冰糖溶解的快慢。
1.(2022·杭州)40℃時恒溫蒸發一杯不飽和食鹽水至有晶體析出,此過程中不發生變化的是(  )
A. 溶劑的質量 B.溶質的質量
C.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 D.食鹽的溶解度
【答案】D
【知識點】溶液的組成及特點;固體溶解度的概念;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
【解析】【分析】根據對溶液的理解分析判斷。
【解答】40℃時恒溫蒸發一杯不飽和食鹽水至有晶體析出,那么溶劑水的質量減小,溶質的質量也減小。根據溶液質量=溶劑質量+溶質質量可知,溶液質量也減小,故A、B不合題意;
原來為不飽和溶液,后來變成飽和溶液,那么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變大,故C不合題意;
食鹽的溶解度只與溫度有關,因此食鹽的溶解度不變,故D符合題意。
故選D。
2.(2018·衢州)在一定溫度下,向盛有100克蔗糖溶液的燒杯中再加入5克蔗糖,充分攪拌后,一定保持不變的是(  )
A.溶質的質量 B.溶液的質量
C.溶質的質量分數 D.蔗糖的溶解度
【答案】D
【知識點】溶液的組成及特點;固體溶解度的概念
【解析】【分析】(1)在一定溫度下,某固態物質在100g溶劑中達到飽和狀態時所溶解的溶質的質量,叫做這種物質在這種溶劑中的溶解度;
(2)根據溶液飽和和不飽和兩種狀態,對溶質、溶液的質量和質量分數進行分析。
【解答】如果原來的溶液是不飽和的,那么加入5g蔗糖后,會有新的蔗糖溶解在水里,因此溶質的質量增大,溶液的質量也增大,而溶質的質量分數也會增大;
如果原來的溶液是飽和的,那么加入5g蔗糖后,不會有新的蔗糖溶解在水里,因此溶質的質量不變,溶液的質量不變,而溶質的質量分數也不變,故A、B、C錯誤;
因為物質的溶解度與溫度、溶質的性質有關,與是否飽和無關,因此一定保持不變的是蔗糖的溶解度,故D正確。
故選D。
3.(2022·舟山)圖形可以直觀地表示概念之間的關系,有助于加深對概念的理解。如圖表達了概念從小到大的從屬關系,下表選項中符合這種關系的是(  )
選項 ① ② ③
A 火山 地震 泥石流
B 直線運動 機械運動 曲線運動
C 扦插 營養繁殖 無性生殖
D 濃溶液 稀溶液 飽和溶液
A.A B.B C.C D.D
【答案】C
【知識點】植物的無性生殖;機械運動的分類;溶液的組成及特點;火山;地震;泥石流的形成
【解析】【分析】如圖表達了概念從小到大的從屬關系,據此分析解答。
【解答】A:火山,地震,泥石流沒有從屬關系,A錯誤。
B:機械運動包括直線運動和曲線運動,B錯誤。
C:扦插是營養繁殖的一種,營養繁殖是無性生殖的一種,C正確。
D:濃溶液和稀溶液是并列關系,D錯誤,
故選C。
4.(2020·金華·麗水)現有編號為①、②、③的三個燒杯中均分別盛有100克水,20℃時向三個燒杯中分別加入36克、56克、76克的同種物質,充分溶解,實驗結果如圖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①中所得溶液一定是不飽和溶液
B.②③中所得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相等
C.若②中溶液升溫到30℃,溶液的質量一定不變
D.若③中溶液恒溫蒸發,溶質的質量分數一定變大
【答案】B
【知識點】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
【解析】【分析】(1)如果溶液中出現未溶的固體,那么溶液肯定是飽和的;如果沒有未溶的固體出現,那么溶液可能飽和,也可能不飽和;
(2)當溫度不變時,物質的溶解度不變,因此同種物質在相同溫度下的飽和溶液溶質質量分數相同;
(3)一般情況下,溫度發生改變時,物質的溶解度會發生變化,據此判斷溶質質量的改變,進而判斷溶液質量的變化;
(4)根據(2)中分析判斷。
【解答】A.①中物質全部溶解,因此①可能飽和,也可能不飽和,故A錯誤;
B.②和③中都有未溶的物質出現,那么它們都是該物質在相同溫度下的飽和溶液。因為溶解度相同,所以它們的溶質質量分數相同,故B正確;
C.若②中溶液升溫到30℃,那么該物質的溶解度可能增大也可能減小,那么溶質的質量可能增大也可能減小,所以溶液的質量可能發生變化,故C錯誤;
D. 若③中溶液恒溫蒸發, 那么蒸發后的溶液依然是相同溫度下的飽和溶液,因此溶質質量分數保持不變,故D錯誤。
故選B。
5.(2023·杭州)已知氯化鉀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向盛有40克氯化鉀的燒杯中加入100克水,充分攪拌溶解后現象如圖所示。此時溶液溫度為20℃,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20℃時氯化鉀的溶解度為40克
B.燒杯中氯化鉀溶液的質量為140克
C.若加熱使燒杯中的固體全部溶解,則溶質的質量分數一定比加熱前大
D.若加水使燒杯中的固體全部溶解,則溶質的質量分數一定比加水前大
【答案】C
【知識點】固體溶解度的概念;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
【解析】【分析】根據燒杯中物質溶解情況分析,結合溶液質量為溶解的固體質量+溶劑質量,溶質質量分數為溶質質量/溶液質量分析。
【解答】A、20 ℃ 40克氯化鉀未完全溶解于100克水中,說明20oC時氯化鉀溶解度小于40g,不符合題意;
B、氯化鉀未完全溶解, 燒杯中氯化鉀溶液的質量小于140克 ,不符合題意;
C、若加熱使燒杯中的固體全部溶解,則溶液中溶質增加,溶質的質量分數一定比加熱前大,符合題意;
D、液若加水使燒杯的固體全部溶解,若剛好形成20oC飽和溶液,則溶質質量分數不變,若形成不飽和溶液,則溶質質量分數比加水前小,不符合題意;
故選C。
6.(2023·麗水)20℃時,在盛有50克水的燒杯中加入20克硝酸鉀,充分攪拌后如圖甲;加入20克水,充分攪拌后如圖乙。再加入10克水如圖丙。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中溶液是不飽和溶液
B.乙中溶液一定是飽和溶液
C.丙中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20%
D.乙→丙過程中,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變大
【答案】C
【知識點】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
【解析】【分析】不飽和溶液變為飽和溶液可通過蒸發溶劑,增加溶質,降低溫度等措施。
【解答】A.甲中有固體未被溶解,故其屬于飽和溶液;
B.乙溶液中未出現固體,故無法判斷其是否為飽和溶液;
C.
D.加水會使其質量分數變小。
故答案為:C
7.(2021·杭州)在科學研究中經常用到數學方法,如公式、圖像、比例等。下列科學概念可以使用數學方法表示的是(  )
①速度:物體在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 ②壓強:物體單位面積受到的壓力
③種群密度:在一定的范圍內生物個體的數量 ④溶質的質量分數:溶液中溶質質量與溶液質量之比
A.只有①② B.只有③④
C.只有①③④ D.①②③④都可以
【答案】D
【知識點】種群的概念;速度與物體運動;壓強大小比較;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
【解析】【分析】 數學方法即用數學語言表述事物的狀態、關系和過程,并加以推導、演算和分析,以形成對問題的解釋、判斷和預言的方法
【解答】①速度:物體在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公式v=,應用了數學公式,所以① 符合題意;
②壓強:物體單位面積受到的壓力,公式p=,應用了數學公式,所以②符合題意;
③種群密度:在一定的范圍內生物個體的數量, 是個體數量與單位面積之間的比值,應用了數學比例,所以③符合題意;
④溶質的質量分數:溶液中溶質質量與溶液質量之比,公式 溶質的質量分數=,應用了數學比例,所以④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 D.
8.(2020·衢州)一杯熱硝酸鉀溶液放在桌面上,一段時間后觀察到燒杯底部有少量的晶體析出,如圖所示。忽略水的蒸發,下列關于硝酸鉀及其溶液的分析正確的是(  )
A.溶液質量不變 B.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變小
C.硝酸鉀的溶解度變大 D.原溶液一定是飽和溶液
【答案】B
【知識點】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固體溶解度的概念;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
【解析】【分析】(1)溶液的質量等于溶劑和溶質的質量之和;
(2)根據分析質量分數的變化;
(3)根據硝酸鉀溶質的質量變化分析;
(4)如果溶液中有晶體出現,那么溶液飽和;如果沒有晶體出現,那么溶液可能飽和,也可能不飽和。
【解答】A.降溫后,有少量晶體析出,說明溶質的質量減小,即溶液的質量也減小,故A錯誤;
B.降溫后,溶質的質量減小,但是溶劑的質量不變,根據可知,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減小,故B正確;
C.當溫度降低后,硝酸鉀有晶體析出,說明原來是不飽和溶液,現在是飽和溶液,那么它的溶解度變小了,故C錯誤;
D.原來的溶液并沒有晶體析出,因此它可能是飽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飽和溶液,故D錯誤。
故選B。
9.(2022·寧波)20℃時,將45g氯化鈉均分成五份,依次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燒杯中,充分溶解。實驗數據如下表:
實驗序號 ① ② ③ ④ ⑤
氯化鈉質量/g 9 18 27 36 45
溶液質量/g 109 118 127 136 136
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實驗③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最大
B.實驗④所得溶液是氯化鈉的不飽和溶液
C.20℃時,氯化鈉的溶解度為36g/100g水
D.將實驗①所得溶液蒸發50g水,冷卻到20℃,溶液達到飽和
【答案】C
【知識點】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固體溶解度的概念;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
【解析】【分析】(1)溶質質量分數=;
(2)如果溶質質量大于或等于溶解度,那么溶液肯定飽和;否則,溶液不飽和;
(3)根據溶解度的定義判斷;
(4)相同溫度下,同種物質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相等,據此計算出剩余水中最多溶解氯化鈉的質量,最后與9g比較即可。
【解答】AB.根據表格可知,在100g水中加入45g氯化鈉時,溶液質量為136g,則此時溶質質量為36g。因為45g>36g,所以此時溶液飽和。在溶液④中,溶質質量恰好為36g,此時溶液飽和,則此時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最大,故A、B錯誤;
C.根據表格可知,20℃時,100g水中最多溶解氯化鈉的質量為36g,即氯化鈉的溶解度為36g,故C正確;
D.實驗①中蒸發50g水,還剩50g水,那么最多溶解氯化鈉的質量為18g。因為9g<18g,所以此時溶液不飽和,故D錯誤。
故選C。
10.(2022·蕭山)21世紀被譽為是海洋的世紀,浩瀚無邊的海洋,蘊藏著極其豐富的各類資源,浩瀚的海水中存在80多種元素,生存著17萬余種動物、2.5萬余種植物,僅水產品便足以養活300億人口。下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海洋!
(1)【溫度】在近水面,水體溫度受天氣的影響。越到深處,水越冷。如圖為海水溫度垂直分布圖,根據海水溫度垂直分布特點,請試著給海洋分層:
層序 深度 溫度分布特點
表層 .
過渡層 .
深層
(2)【鹽度】降水會降低近表面的鹽度,而在燥熱地區,水蒸發則會增加其鹽度,在海洋表層以下的水體,鹽度保持相對穩定。試推測赤道、北回歸線和北極這三處海水近表面的鹽度關系是   。
(3)【密度】海水的密度取決于溫度和含鹽量,一般海水表面的溫水密度最小,隨著海水鹽度增加,密度也增加,一般情況下密度最大的水位于   層。
(4)【壓力與壓強】水深每增加 100m,就會增加10倍于標準大氣壓的壓力。自攜式水下呼吸器能幫助潛水員潛到水下40m的深度,此時人所承受的壓力至少為   N(設人體表面積為1m2)。
(5)【離子】海水中有約0.129%的鎂元素,總儲量約1800億噸,金屬鎂可用于火箭、飛機、輪船的制造。鎂在現代材料工業中需求量逐漸增大。開發潛力很大。在提取鎂的生產過程中,需要濃縮海水,提高海水中 MgCl2的質量分數,你認為既環保又經濟的方法是   。
【答案】(1)
層序 深度 溫度分布特點
表層 水面到水下約 200 m
左右
過渡層 從 200 m 到水下 1000 m
下降到
深層 從 1000 m到洋底
平均溫度
(2)北回歸線>赤道>北極
(3)深層
(4)
(5)利用太陽光、風等蒸發海水
【知識點】密度及其特性;壓強大小比較;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混合物的分離方法(過濾、蒸發、結晶)
【解析】【分析】 根據題文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進行分析解答。
【解答】(1) 【溫度】在近水面,水體溫度受天氣的影響,越到深處,水越冷;圖為海水溫度垂直分布圖,根據海水溫度垂直分布特點,海洋分層:
表層 深度:水面到水下約200m;溫度分布特點:17.5℃;
過渡層 深度:水下約200m到水下1000m;溫度分布特點:17.5℃下降到4℃;
深層:深度:從1000到洋底;溫度分布特點:平均溫度3.5℃;
(2)【鹽度】赤道地區氣溫高,蒸發量大,同時降水也非常豐富。大量的降水會補充海水,使得海水鹽度相對較低;接著看北回歸線附近。這里常年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氣候較為干燥,蒸發旺盛,而降水相對較少。所以,北回歸線附近海水的鹽度相對較高;最后是北極地區。北極地區氣溫低,蒸發微弱,加之周圍有眾多淡水河流注入,會稀釋海水,導致海水鹽度較低;綜上所述,海水近表面鹽度從高到低依次為:北回歸線、赤道、北極。
(3)【密度】海水的密度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包括溫度、鹽度和壓力等;表面的溫水由于溫度較高,密度相對較小。隨著深度增加,海水所受壓力增大,同時鹽度也可能增加。在深海底層,壓力極大,鹽度也相對較高,這兩個因素共同作用使得海水的密度達到最大;所以,一般情況下密度最大的水位于深海底層。
(4)【壓力與壓強】由題可知,水下40米的壓強為4個標準大氣壓,即4.04 X105帕,故人所承受的壓力F=pS=4.04×105×1牛=4.04×105牛;
(5)【離子】海水中有約0.129%的鎂元素,總儲量約1800億噸,金屬鎂可用于火箭、飛機、輪船的制造。鎂在現代材料工業中需求量逐漸增大。開發潛力很大。在提取鎂的生產過程中,需要濃縮海水,提高海水中MgCl2的質量分數,你認為既環保又經濟的方法是利用太陽光、風等蒸發海水。
11.(2023·臺州)某同學查閱資料得知:溶液的導電能力與溶質的種類、溶質的質量分數、電極間的距離、電極與溶液接觸面積等因素有關。該同學用如圖裝置,利用5%和10%的氫氧化鈉溶液,證溶液導電能力與溶質質量分數大小的關系。
(1)配制5%的氫氧化鈉溶液200克,取現有10%的氫氧化鈉溶液   克,再加一定量的水混合均勻。
(2)用筆畫線將圖中電路連接完整。
(3)實驗步驟:①連接實驗電路。
請補充實驗的其他步驟   。
【答案】(1)100
(2)電路鏈接如圖:
(3)實驗基本操作(滑動變阻器的使用)、無關變量的選擇(燒杯選擇、氬氧化鈉體積控制)、因變量觀測(電流表讀數)、重復實驗
【知識點】基本電路與電路圖;歐姆定律及其應用;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
【解析】【分析】(1)稀釋溶液前后溶質的質量保持不變;
(2)應使整個電路串聯在一起;
(3)在補充步驟時,應保持初溶質質量分數大小外的其余變量均相同。
【解答】(1)10%m=200x5%,故m=100g;
(2) 電路連接如圖:
(3)1.斷開開關,往相同的燒杯中先后加入等體積的 5%和10%的氫氧化鈉溶液 ;2.移動滑動變阻器,使其接入電路的阻值最大;3.移動滑片使前后兩組實驗處于相同的位置,測得電流表的示數的大小;4.重復試驗。
12.(2024·浙江)織物處理工藝中蘊含著很多的科學知識。請回答:
(1)古法工藝:采用貝殼灼燒而成的灰燼(主要成分CaO)和草木灰(含K2CO3)在水中浸泡并不斷攪拌,得到強堿性溶液,用于織物的處理。浸泡獲取強堿性溶液時,發生的化學反應有:Ⅰ.CaO+H2O=Ca(OH)2;Ⅱ.K2CO3+Ca(OH)2=CaCO3↓+2KOH。
①Ⅰ的化學反應類型是   。
②該強堿性溶液中,有效成分是   。
(2)現代工藝:通常用氫氧化鈉溶液來處理織物。
①配制100千克溶質的質量分數為0.4%的氫氧化鈉溶液,需要溶質的質量分數為20%的氫氧化鈉溶液多少千克?
100×0.4%=20%m濃 m濃=2kg
②堿液處理后的織物,用醋酸調節pH至7.5~4.0之間。為什么用醋酸呢?表中是在60毫升0.4%的氫氧化鈉溶液(pH=13.0)中加入酸的體積和溶液pH的部分數據。根據表中信息,解釋使用醋酸的原因:   。
【答案】(1)化合反應;KOH
(2)相同濃度的醋酸,使用量較少,且 pH 變化緩慢
【知識點】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化合反應和分解反應
【解析】【分析】 (1)①根據反應物和生成物的種類和種數分析;
②根據發生的反應進行分析;
(2)①根據稀釋前后溶質的質量不變;
②根據表中的信息分析。
【解答】 (1)①Ⅰ.CaO+H2O═Ca(OH)2的特點是“多變一”,化學反應類型是化合反應;
②由化學方程式K2CO3+Ca(OH)2═CaCO3↓+2KOH看出,有效成分是氫氧化鉀;
(2)①設需要溶質的質量分數為20%的氫氧化鈉溶液的質量為x。
100kg×0.4%=x×20%;
解得:x=20kg。
②從表中的數據看出,使用醋酸堿液處理后的織物, 相同濃度的醋酸,使用量較少,且pH變化緩慢。
13.(2022·紹興)某興趣小組用硝酸鉀進行了圖甲所示的實驗,硝酸鉀溶解度與溫度的關系如圖乙。
(1)①中未溶解的硝酸鉀質量為   克。
(2)②中硝酸鉀溶液為   (選填“飽和”或“不飽和”)溶液。
(3)計算②中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
【答案】(1)8.4
(2)不飽和
(3)解:②中水的質量為40g,硝酸鉀的質量為40g;
則溶質質量分數為: KNO3%= 。
【知識點】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固體溶解度的概念;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
【解析】【分析】(1)根據圖乙確定20℃時硝酸鉀的溶解度,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的質量,然后再用40g減去溶解度得到未溶解的硝酸鉀質量。
(2)根據圖乙確定60℃時硝酸鉀的溶解度,然后據此計算出蒸發60g水后其中溶解的硝酸鉀的最大質量,最后與40g進行比較即可。
(3)溶質質量分數=。
【解答】(1)根據圖乙可知,20℃時硝酸鉀的溶解度未31.6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硝酸鉀31.6g,那么未溶解的質量未:40g-31.6g=8.4g;
(2)蒸發60g水,那么溶液中水的質量為:100g-60g=40g。
60℃時,硝酸鉀的溶解度為110g,
設40g水中最多溶解硝酸鉀質量為x,

解得:x=44g;
因為40g<44g,所以②中的溶液不飽和。
(3)②中水的質量為40g,硝酸鉀的質量為40g;
則溶質質量分數為: KNO3%= 。
14.(2019·紹興)下表是硝酸鉀在不同溫度時的溶解度,根據表中數據回答下列問題。
溫度/℃ 0 10 20 30 40
溶解度/克 13.3 20.9 31.6 45.8 63.9
(1)10℃時,100克水中最多可溶解硝酸鉀的質量為   克。
(2)20℃時,將10克硝酸鉀加入40克水中,所得溶液溶質質量分數為   。
(3)如圖是硝酸鉀溶液的變化情況,請寫出一種可采用的操作方法。(寫出計算過程)
【答案】(1)20.9
(2)20%
(3)解:方法一:設要加入硝酸鉀的質量為x。
100克×10%+x=(100克+x)×25%x=20克
答:可向燒杯中加入20克硝酸鉀。
方法二:設蒸發水的質量為y。
100克×10%=(100克-y)×25% y=60克
答:可蒸發60克水。
【知識點】固體溶解度的概念;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
【解析】【分析】(1)根據溶解度定義分析;
(2)根據溶解度判斷一定量水中所加物質是否能全部溶解,利用溶質質量分數=溶質質量/溶液質量分析;
(3)根據增加溶質質量分數可利用蒸發溶劑或加溶質的方法分析。
【解答】(1) 10℃時,硝酸鉀的溶解度為20.9克,則100克水中最多可溶解硝酸鉀的質量為 20.9克;
(2) 20℃時,硝 酸鉀溶解度為31.6克,將10克硝酸鉀加入40克水中,只能溶解12.64克,所以將10克硝酸鉀加入40克水中能全部溶解, 所得溶液溶質質量分數為 ;
故答案為:(1)20.9;(2)20%;(3)加20克硝酸鉀或蒸發60克水。
1.(2024·溫嶺模擬)酒精能與水以任意比例互溶,配制成各種濃度的溶液,發揮物理降溫、殺菌消毒等作用,下圖模型與酒精溶液最相符的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識點】溶液的組成及特點
【解析】【分析】根據溶液的特點分析。
【解答】水與酒精形成溶液,溶液具有均一性、穩定性,所以C 圖像符合溶液的特點,
故答案為:C。
2.(2024·濱江模擬)在水中滴加紅墨水后振蕩,得到液體①;再用滴管緩緩加入乙醇(俗稱酒精),得到液體②;振蕩后得到液體③。實驗現象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液體①、②、③都是溶液
B.液體②的現象說明乙醇的密度比水小
C.液體③的現象說明乙醇能溶解在水中
D.該實驗說明溶液的溶質可以是液體
【答案】A
【知識點】溶液的組成及特點
【解析】【分析】A、根據溶液是均一穩定的混合物分析;
B、根據上層液體密度小分析;
C、根據振蕩后均一混合分析;
D、根據乙醇為溶質,為液體分析。
【解答】A、 ②未形成均一穩定的混合物,不是溶液,符合題意;
B、液體②的現象上層無色液體為乙醇,下層為紅墨水,說明乙醇的密度比水小 ,不符合題意;
C、 液體③液體均勻混合且呈紅色,說明乙醇能溶解在水中 ,不符合題意;
D、 該實驗中溶質為乙醇和紅墨水,溶劑為水,由此說明溶液的溶質可以是液體 ,不符合題意;
故選A。
3.(2024·路橋模擬)小妍同學在10℃時,取甲、乙、丙、丁四種物質各20g,分別加入到四個盛有50g水的燒杯中,充分溶解后,情況如下表(溫度保持10℃),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物質 甲 乙 丙 丁
未溶解固體的質量/g 4.2 2 0 9.2
A.所得溶液一定都是飽和溶液
B.溶質質量分數最犬的是丙溶液
C.所得四種溶液的質量關系為:甲=乙=丙=丁
D.10℃時四種物質溶解度的關系為:丁>甲>乙>丙
【答案】B
【知識點】溶液的組成及特點;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固體溶解度的概念;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
【解析】【分析】A.如果溶液中存在未溶的固體,那么溶液肯定飽和;
B.溶質質量分數=;
C.溶液質量=溶質質量+溶劑質量;
D.根據溶解度的定義判斷。
【解答】A.根據表格可知,甲、乙、丁中都存在未溶的固體,則它們都是飽和的。而丙中溶質全部溶解,則無法判斷它是否飽和,故A錯誤;
B.根據表格可知,溶質質量依次為:丙>乙>甲>丁,而溶劑質量相等,根據“溶質質量分數=”可知,溶質質量分數:丙>乙>甲>丁,故B正確;
C.根據“溶液質量=溶質質量+溶劑質量”可知,溶液質量丙>乙>甲>丁,故C錯誤;
D.溶劑質量相等,溶質質量:丙>乙>甲>丁,則10℃時溶解度的大小:丙>乙>甲>丁,故D錯誤。
故選B。
4.(2024·杭州模擬)時,按下表數據配制溶液。下列關于④的說法正確的是(  )
溶液序號 ① ② ③ ④ 資料卡片 時,的溶解度為; 時,的溶解度為。
的質量/g 6 16 26 36
水的質量/g 100 100 100 100
A.所得溶液為不飽和溶液
B.向④中加水,溶液的質量變大
C.將④加熱至,溶質的質量變大
D.向④中加固體,溶質的質量分數變大
【答案】B
【知識點】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
【解析】【分析】A、根據溶解度確定所給溶液是否飽和分析;
B、根據溶液質量隨溶劑質量增加而增加分析;
C、根據飽和溶液升溫變成不飽和溶液,溶質質量不變分析;
D、根據飽和溶液中加溶質不能繼續溶解分析。
【解答】A、時,的溶解度為36.0g, ④為時100g水中加入36克氯化鈉形成的溶液,為飽和溶液,不符合題意;
B、 向④中加水,溶液的質量隨溶劑質量增加而變大 ,符合題意;
C、 將④加熱至,變成不飽和溶液,溶質的質量不變 ,不符合題意;
D、 向④中加固體,不能繼續溶解,溶質的質量分數不變,不符合題意;
故選B。
5.(2024·余姚模擬)為探究一標簽破損的氯化鈉溶液濃度,某同學取出部分溶液在恒溫下進行如圖所示的一系列操作。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
A.①為不飽和溶液 B.第三次析出固體的值X=4
C.②的溶質質量分數為40% D.③和④的溶質質量分數相同
【答案】C
【知識點】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
【解析】【分析】 飽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溫度和壓力下,溶劑中所溶解的溶質已達最大量(溶解度)的溶液。即溶質與溶液接觸時,溶解速度與析出速度相等的溶液。溶質的量未達到對應的飽和狀態的溶液,稱做不飽和溶液。
【解答】A. ①蒸發10g水,析出2g固體, ②為飽和溶液,蒸發10g水 再析出4g固體,所以①為不飽和溶液,A正確;
B. ②為飽和溶液,蒸發10g水 再析出4g固體,所以第三次析出固體的值X=4 ,B正確;
C. ②為飽和溶液,蒸發10g水 再析出4g固體,②的溶質質量分數為4/14<40% ,C錯誤;
D. ③和④都是飽和溶液,他們的溶質質量分數相同,D正確;
故答案為:C。
6.(2024·浙江模擬)小君周末到五馬街觀察燈盞糕的制作過程,請利用所學科學知識進行解釋:
(1)燈盞糕制作過程中需要用到的材料有:面粉、油、食鹽等,上述食材能分散于水中并形成乳濁液的是   ;
(2)炸燈盞糕時,面粉團在油中會變得蓬松,小君發現一開始沉底的燈盞糕浮上來了,燈盞糕上浮是因為   增大導致浮力增大;
(3)賣燈盞糕的小攤上還擺著紅糖水,攤主只要取出少量紅糖水品嘗,就能知道整鍋紅糖水甜度是否合適,這是因為溶液具有   的特點。
【答案】(1)面粉
(2)排開油的體積
(3)均一性
【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溶液的組成及特點;懸濁液、乳濁液的概念及其與溶液的區別
【解析】【分析】(1)乳濁液的分散質為不溶性的液體;
(2)根據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可知,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越大,則受到的浮力越大;
(3)根據溶液的均一性和穩定性分析解答。
【解答】(1)油是不溶于水的液體,因此分散水中形成乳濁液;
(2)炸燈盞糕時,面粉團在油中會變得蓬松,小君發現一開始沉底的燈盞糕浮上來了,燈盞糕上浮是因為排開油的體積增大導致浮力增大;
(3)賣燈盞糕的小攤上還擺著紅糖水,攤主只要取出少量紅糖水品嘗,就能知道整鍋紅糖水甜度是否合適,這是因為溶液具有均一性的特點。
7.(2024·東陽模擬)取等質量的A和B兩種物質(均不含結晶水)進行如圖所示實驗,最終丙、丁燒杯中析出固體A的質量大于固體B(忽略水的損失)
(1)溶液靜置前后,用激光沿任一方向照射甲、乙燒杯中的溶液,發現光在溶液中均沿直線傳播,這說明溶液具有的特點是   :
(2)推測1:時丙燒杯中A的溶質質量分數與丁燒杯中B的溶質質量分數的大小關系是A%   B%(填“”或“”);
(3)推測2:時A、B物質的溶解度   (選填:“A大”或“B大”或“無法確定”).
【答案】(1)均一的穩定的
(2)<
(3)無法確定
【知識點】溶液的組成及特點;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溶解度的影響因素
【解析】【分析】 光在均勻介質中均沿直線傳播, 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溫度下,某固態物質在100g溶劑中達到飽和狀態時所溶解的溶質的質量,叫做這種物質在這種溶劑中的溶解度。物質的溶解度屬于物理性質。
【解答】(1) 光在均勻介質中均沿直線傳播, 發現光在溶液中均沿直線傳播,這說明溶液具有的特點是均一的穩定的。
(2)取等質量A、B兩物質(均不含結晶水)進行實驗,最終燒杯中析出固體的質量A大于B,則40C時,A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
(3)根據實驗結果, 甲乙燒杯中物質都溶解,所以不無法確定80℃間AB哪種物質的溶解度大。
8.(2024·寧波模擬)小寧在學習溶液知識之后,進行了下列實驗。
(1)小寧向各盛有等量70℃水的燒杯①、②、③中,分別加入20gX、Y、Z三種純凈物(不含結晶水,不與水反應),充分溶解后,結果如圖甲。此溫度下,溶解度最大的物質是   。
(2)若 Y 為硝酸鉀,則②溶液在恒溫下蒸發水分至有較多的晶體析出,然后冷卻至30℃并保持溫度不變。圖乙可以正確表示此過程中溶質質量分數(x%)與時間(t)的關系的示意圖是   。(可多選)
【答案】(1)Y
(2)AC
【知識點】固體溶解度的概念;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
【解析】【分析】 (1)根據溶質溶解情況來分析;
(2)利用硝酸鉀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升高的知識,不飽和溶液變成飽和溶液溶質質量分數逐漸變大,但只要是同一溫度的飽和溶液溶質質量分數一定不變。
【解答】 (1)根據圖片可知,燒杯①和燒杯③中都有未完全溶解的晶體存在,而燒杯②中的完全溶解了,則此溫度下溶解度最大的物質是Y。
(2)若為70℃時硝酸鉀的不飽和溶液,在恒溫下蒸發水分至有較多的晶體析出這一過程中,溶質的質量分數不斷變大當達到飽和時溶質質量分數最大且不變,然后冷卻至30℃并保持溫度不變,這一過程硝酸鉀溶解度不斷變小,濃度不斷變小,達到30℃時,溶質質量分數不再改變,溶質的質量分數小于70℃時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故C符合題意;
若為70℃時硝酸鉀的飽和溶液,在恒溫下蒸發水分至有較多的晶體析出這一過程中,溶質的質量分數不變,然后冷卻至30℃并保持溫度不變,若過程中會析出晶體,溶質的質量分數會變小,當保持在30℃不變時,溶質的質量分數也不再改變,故A也符合題意。
故選AC。
9.(2024·義烏模擬)分析處理圖表中的信息是學習科學的一種重要方法。如表是氯化鈉和硝酸鉀在不同溫度時的溶解度,根據此表回答:
溫度/℃ 10 20 30 40 50 60 70
溶解度/g 氯化鈉 35.8 36.0 36.3 36.6 37 37.3 37.8
硝酸鉀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1)20℃時,若將20克的氯化鈉倒入50克水中,充分溶解,配得的溶液溶質質量分數為   ;(計算結果精確到0.1%)
(2)硝酸鉀溶液中含有少量氯化鈉時,可通過   方法提純硝酸鉀。
【答案】(1)26.5%
(2)冷卻熱飽和溶液(降溫結晶)
【知識點】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結晶的概念與方法
【解析】【分析】(1)根據表格數據確定20℃時氯化鈉的溶解度。首先根據溶解度計算出50g水中最多溶解氯化鈉的質量,然后再計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
(2)如果物質的溶解度受溫度的影響比較明顯,那么使用冷卻熱飽和溶液的方法結晶;如果物質的溶解度受溫度的影響變化不大,那么使用蒸發溶劑的方法結晶。
【解答】(1)根據表格可知,20℃時,氯化鈉的溶解度為36g,那么50g水中最多溶解氯化鈉18g,因為20g>18g,所以溶液肯定飽和,那么溶質質量分數為:18/(18+50)x100% 26.5% 。
(2)3)根據表格可知,硝酸鈉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迅速增大,那么硝酸鉀溶液中含有少量氯化鈉時,可通過冷卻熱飽和溶液的方法進行提純。
10.(2022·永嘉模擬)為了探究常見物質溶于水的過程中是吸熱還是放熱,某項目化學習小組用圖甲裝置進行了如下實驗:①在室溫下,往反應釜(一種容器)中加90毫升的蒸餾水,再往反應釜中加入0.400克NaOH固體:②立刻蓋上反應釜的蓋子,開啟磁力攪拌器和數據采集器,采集反應釜內的溫度數據,持續100秒;③清洗反應釜,然后用表所示的其他種類藥品及其對應的質量更換下一種藥品,重復步驟①②,直到所有藥品采集結束 實驗過程溫度變化曲線如圖乙所示
種類 質量/克
NaOH 0.400
NaCl 0.585
NH4Cl 0.535
KCl 0.745
H2O 0.500
(1)分析丙圖可知,當時的室溫為    ℃.
(2)根據探究的目的,反應釜應該具有的性質的是  (例舉一種).
(3)在該探究的過程,每次加入的藥品質量都不一樣,請你說說這樣做會不會影響探究的結論,并說明理由 .
【答案】(1)20.2
(2)導熱能力差;保溫性能好;耐堿性(合理即可)
(3)不會影響實驗結果,因為質量大小只影響溫度升高(放熱)或降低(吸熱)的多少
【知識點】溶解時的吸熱或放熱現象
【解析】【分析】(1)根據乙圖可知,未加藥品前的水溫是當時的室溫進行分析;
(2)根據實驗目的分析反應釜的特點;
(3)根據實驗只需要測量液體的溫度的變化,不會影響探究的結論進行分析。【解答】(1)分析乙圖可知,未加藥品前的水溫是當時的室溫,溫度約為20.2℃;
(2)根據探究常見物質溶于水的過程中是吸熱還是放熱,反應釜應該具有的性質的是導熱能力差;保溫性能好;耐堿性;
(3)在該探究的過程,每次加入的藥品質量都不一樣,我認為這樣做會不會影響探究的結論,理由:因為質量大小只影響溫度升高(放熱)或降低(吸熱)的多少
11.(2024·仙居模擬)某項目興趣小組按照下列材料和步驟開展了自制汽水的探索:已知:小蘇打與檸檬酸發生的反應為
材料 含量
純凈水 495mL
蔗糖 5g
小蘇打(NaHCO3) 2.1g
檸檬酸(C6H8O7)
(1)甲中固體全部溶解,求所得蔗糖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
(2)請計算與2.1g碳酸氫鈉反應需要檸檬酸多少克
(3)市場購買的汽水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往往是自制汽水的1.5 倍,有什么辦法可以提高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呢    (寫出一種)
【答案】(1)m 水=ρ水 V 水=1 克/厘米 3×495 厘米 3=495 克 , 蔗糖溶液的質量分數 a%=5 克/500 克×100% =1%
(2)解:設需要檸檬酸的質量為 x,則:
3NaHCO3 +C6H8O7=C6H5O7Na3+3H2O+3CO2↑
252 192
2.1 克 x,
=解得:x=1.6 克 答:需要加入檸檬酸的質量為 1.6 克。
(3)降低溫度或增大壓強
【知識點】溶解度的影響因素;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
【解析】【分析】 氣體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減小.當溫度一定時,氣體的溶解度隨著氣體的壓強的增大而增大。
【解答】(1)溶質質量分數等于溶質質量除以溶液質量,溶液質量等于溶質質量+溶劑質量;
(2)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可得檸檬酸質量;
(3)對于氣體而言要增大溶解度可以降溫以及加壓。比如可樂冰凍下口感更好,因為低溫可以溶解更多的二氧化碳。
12.(2024·浙江模擬)現有一瓶久置的過氧化氫溶液。取該溶液34g于燒杯中,加入一定量的二氧化錳,完全反應后,稱得燒杯內剩余物質的總質量是33.8g,將杯內剩余物質 過濾、洗滌、干燥后得到濾渣的質量為3g。求:
(1)該瓶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
(2)用該瓶溶液配制100g溶質質量分數為3%的過氧化氫溶液需加入水的質量。
【答案】(1)生成氧氣的質量為34g+3g-33.8g=3.2g,設34gH2 O2 溶液中含H2 O2 的質量為x。
2H2 O2↑
68 32
x 3.2 g
H2O2
(2)設需加入水的質量為y。100g×3%=(100 g-y)×20% y=85g
【知識點】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的配制;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
【解析】【分析】(1)根據過氧化氫分解的化學方程式和生成氧氣的質量,列出比例式,就可得出求解過氧化氫質量(x)的比例式;根據溶質質量分數=溶質質量/溶液質量×100%計算即可;
(2)根據溶質一定,列出方程式,就可計算出需瓶內溶液的質量,然后100g-需瓶內溶液的質量就是需加入水的質量。
【解答】(1)先計算出生成氧氣的質量,根據生成氧氣的質量和反應的化學方程式計算出溶液中所含過氧化氫的質量,從而計算出過氧化氫溶液中的溶質質量分數;
(2)根據稀釋前后溶質的質量一定列式計算出需要加入水的質量。
13.(2024·嵊州模擬)海水中有著豐富的海洋資源,開發前景十分遠大。
(1)海水中溶有大量的鹽。海水經日曬、風吹,溶液中NaCl的溶質質量分數逐漸   (選填“增大”或“減小”),直至飽和析出晶體。
(2)金屬鎂廣泛應用于生活、生產和國防工業,從海水或鹵水中提取鎂的過程如下圖所示:
①上述過程中的反應②,屬于化學反應基本類型中的   反應。
②上述轉化過程中,經歷①②兩步反應的目的是   。
【答案】(1)增大
(2)復分解反應;除去雜質或富集氯化鎂(提純氯化鎂或使氯化鎂的濃度提高)
【知識點】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相互轉變;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復分解反應及其應用;化合物之間的相互轉化
【解析】【分析】海水中除了大量水之外,還溶解了氯化鈉,氯化鉀,氯化鎂等鹽類物質。
【解答】(1)海水經過日曬,風吹,會導致溶液中的溶劑水增發而質量減少,根據溶質質量百分數=溶質質量/溶質質量+溶劑質量×100%,可以判斷,溶劑減少,溶質質量分數增大。故答:增大
(2)海水加入石灰乳(氫氧化鈣)后,其中的氯化鎂會與之發生反應,生成氫氧化鎂沉淀,氫氧化鎂與鹽酸發生中和反應,由生成了氯化鎂和水。氯化鎂通電電解又生成金屬鎂。②為酸堿中和反應,在化學反應基本類型中,中和反應屬于復分解反應。①②兩步反應是為了先從海水混合物中將氯化鎂變成氫氧化鎂沉淀出來,然后再用鹽酸將至恢復至氯化鎂,目的為了提純氯化鎂,出去還是中混有的氯化鈉和氯化鉀等雜質。故答:復分解反應 除去雜質或富集氯化鎂(提純氯化鎂或使氯化鎂的濃度提高)
14.(2024·紹興會模擬)小敏在做配置一定質量分數的溶液實驗時,查閱了氯化鈉和氯化銨固體在不同溫度時的溶解度(見下表)。
溫度/℃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氯化鈉 35.7 36.0 36.6 37.3 38.4 39.8
氯化銨 29.4 37.2 45.8 55.2 65.6 77.3
(1)夏天預防中暑可以適量喝淡鹽水、生理鹽水、溫開水。0.9%的生理鹽水是醫療上常用的藥劑,其溶質為   。
(2)20℃時,一只燒杯中盛有 18.6g氯化鈉,另一只燒杯中盛有等質量的氯化銨,小敏向兩只燒杯中各加入50g的水,充分溶解后結果如圖所示。
① 甲燒杯內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多少?(結果保留 0.1%)
② 乙燒杯內溶液是否為飽和溶液?請說明理由   。
【答案】(1)NaCl
(2)①26.5% ②是, 20℃時, 50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銨18.6克。(合理即可)
【知識點】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相互轉變;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分析】 溶解度,符號S,在一定溫度下,某固態物質在100g溶劑中達到飽和狀態時所溶解的溶質的質量,叫做這種物質在這種溶劑中的溶解度。物質的溶解度屬于物理性質。
【解答】(1) 夏天預防中暑可以適量喝淡鹽水、生理鹽水、溫開水。0.9%的生理鹽水是醫療上常用的藥劑,其溶質為 NaCl (氯化鈉);
(2) ①20℃時 , 氯化鈉的溶解度是36克,所以在50克水中最多溶解18克,是飽和溶液,所以氯化鈉的溶質的質量分數=18克/68克=26.5%
②20℃時, 氯化銨的溶解度是37.2克.,所以50克水中最多溶解18.6克,屬于飽和溶液,剛好飽和;
故答案為:(1) NaCl (2) ①26.5% ②是, 20℃時, 50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銨18.6克。(合理即可)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2.2物質的溶解與溶液
考點分布 考查頻率 課標要求
考點1 溶液的組成與特點 ☆ 1.了解物質溶解與結晶現象,知道溶液的組成及特征,了解溶液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
2.區別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知道溶解度的含義。
3.區別懸濁液、溶液和乳濁液,了解水及其他常見的溶劑。
4.知道溶質質量分數的含義,能進行簡單計算,初步學會配制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
考點2 溶液、懸濁液、乳濁液的區別 ☆
考點3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 ☆
考點4 溶解度 ☆☆
考點5 溶質質量分數的計算 ☆☆☆
考點6 溶液的配制 ☆☆
考點7 物質溶解與結晶 ☆
■考點① 溶液的組成與特點
1、溶液:
(1)能溶解其他物質的物質叫 (如水、酒精等物質)。
(2)被溶解的物質叫 。
(3)溶液:由溶質溶解于溶劑后形成的 混合物。
說明:①均一、穩定的液體不一定是溶液,如水是均一、穩定的液體,但不是溶液。均一、穩定的混合物是溶液。
②溶液都是透明的,但透明不一定是指無色,如高錳酸鉀溶液是紫紅色的。
③食鹽等溶液的凝固點比水低,因此北方冬天常在冰雪路面上撒鹽以防止路面結冰。
2、溶質和溶劑的判斷:有水時,水為 ;沒有水時,兩液體相溶,量多者為 ;氣體與液體或固體與液體相溶,均以 為溶劑。
例如:酒精溶于水, 就是溶質;河水中溶解了氧氣, 是溶質。
■考點② 溶液、懸濁液、乳濁液的區別
1、溶液、懸濁液、乳濁液的比較:
溶液 懸濁液 乳濁液
形成過程 固、液、氣溶解在液體里 懸浮在液體里 分散在液體里
穩定性 穩定 不穩定 不穩定
長期放置 均一、穩定 分層 分層
舉例 糖水、汽水、飲料等 石灰水、泥水、血液等 牛奶、肥皂水
2、混合物:由 組成的物質叫混合物。溶液、懸濁液、乳濁液都屬于混合物。
3、常用的溶劑: 等。
■考點③ 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
1、飽和溶液概念:在一定溫度下,在 里, 某種溶質的溶液,稱為這種溶質的飽和溶液。
不飽和溶液概念:在一定溫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劑里,還能繼續溶解某種溶質的溶液,稱為這種溶質的不飽和溶液。
說明:①必須要指明“一定溫度”“一定量的溶劑”,因為溶液是否飽和不僅與溫度有關,也與溶劑的量有關。
②必須指明是何種溶質的飽和溶液或不飽和溶液。例如在一定條件下,某溶液不能再繼續溶解硝酸鉀但可繼續溶解氯化鈉,此時的溶液對硝酸鉀來說是飽和溶液,但對氯化鈉來說就是不飽和溶液。
2、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的判斷
在不改變溫度等其他條件的情況下,往溶液中繼續加入該溶質,看 。如果能,則原溶液是該溶質的 ;如果不能繼續溶解,則原溶液是該溶質的飽和溶液。
說明:一定溫度下,大多數物質在一定量的溶劑中都能形成其飽和溶液,而酒精能與水以任意比例混溶,所以不存在酒精飽和溶液。
3、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的相互轉化(大多數物質適用,氫氧化鈣、氣體除外)
4、濃溶液和稀溶液
(1)為了粗略地表示溶液中溶質含量的多少,常把溶液分為濃溶液和稀溶液。在一定量溶液中含溶質的量相對較多的是濃溶液,含溶質的量相對較少的是稀溶液。
(2)溶液的濃稀與溶液是否飽和沒有必然的聯系。它們之間的關系是:濃溶液 是飽和溶液,稀溶液 是不飽和溶液;在一定溫度下,同種溶質、同種溶劑的飽和溶液一定比不飽和溶液濃。
■考點④ 溶解度
1、溶解度:在一定的溫度下,某物質在100g溶劑中達到飽和狀態時所溶解的溶質質量為該物質在這種溶劑里的溶解度。
注意:
(1)四個關鍵詞: 、 、 、 ;
(2)溶解度就是 , 溶劑中所能溶解的溶質的最大質量;
(3)溶解度單位為 ;
(4)公式: .
2、溶解度和溶解性的關系
溶解性只是一般地說明某種物質在某種溶劑里溶解能力大小的一種物理性質。溶解度是衡量某種物質在某種溶劑里的尺度,是溶解性的定量表示方法,是在一定的溫度、壓強下,在一定量的溶劑里制成飽和溶液時所溶解的溶質的質量。溶解度越大,表示該溫度下物質的溶解性越強。溶解度大小與溶解性的關系如下表所示。
溶解度/ (20 ℃) <0.01 0.01~1 1~ 10 >10
溶解性分類 難溶 . . 易溶
舉例 氯化銀、碳酸鈣 氫氧化鈣 氯酸鉀 硝酸鉀、氯化鈉
3、溶解度與溫度的關系:
大多數固體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 升高 而明顯增大,如: ;
少數固體物質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不大,如: ;
極少數固體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 減小 ,如: 。
4、溶解度的表示方法:列表法。
下表列出了硝酸鉀在不同溫度時的溶解度。
溫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溶解度/g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169 202 246
■考點⑤ 溶質質量分數的計算
1、溶質的質量分數的概念
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是 與溶液質量的比值,通常用百分數或小數表示。
2、溶質的質量分數的數學表達式
溶質的質量分數=×100%=×100%
變形公式:溶質的質量= 。
溶液的質量=。
3、對溶質的質量分數的理解
(1)溶質的質量分數只是一個比值,沒有單位,用百分數或小數表示,一般與溫度、溶液的多少無關。
(2)溶質的質量分數越大,溶液中溶質的相對含量就越大,溶液的濃度也越大。
(3)公式中溶質的質量是指實際溶解的溶質的質量,不包括未溶解的溶質的質量。
(4)溶液的質量是該溶液中溶解的全部溶質的質量與溶劑的質量之和。
(5)計算時上、下質量 。
(6)同一溫度下,同一溶質,飽和溶液的質量分數最大。
此時:溶質%=×100% 溶質%=×100%(S表示“溶解度”)
4、溶質的質量分數與溶解度的區別與聯系
溶解度 溶質的質量分數
意義 定量表示物質的溶解性 表示溶液中溶質的含量
溫度要求 一定溫度 與溫度無關
溶液狀態 達到飽和 飽和
單位 克(g) 沒有單位
聯系 一定溫度下,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100%
■考點⑥ 溶液的配制
1、溶液的配制
(1)器材:天平、量筒、燒杯、玻璃棒、藥匙、膠頭滴管。
(2)步驟:
①計算:計算溶劑和溶質的質量或體積;
②稱量和量取:固體用 稱取;液體用 量取;
③溶解:將用量筒量取的水,倒入盛有氯化鈉的燒杯里,用玻璃棒攪拌,玻璃棒作用:加速溶解;
④裝瓶并貼上標簽。
2、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的誤差的影響因素
①溶質的原因:如果藥品中含有雜質,則導致配制的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偏小;如果稱量時藥品和砝碼位置顛倒,若未使用游碼,則對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 ;若使用了游碼,則所配制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 ;
②溶劑的原因:主要是量取溶劑過程中讀數的方法導致的,仰視讀數導致量取的溶劑量偏多;俯視讀數導致量取的溶劑量 ;
③配制時的原因:燒杯提前用水潤洗,導致實際溶劑量 ;藥品倒入燒杯中時不慎撒出,導致溶質量 等;
④裝入試劑瓶時的原因:試劑瓶用水潤洗,導致溶劑量增多。
3、溶液的稀釋與濃縮
(1)依據:溶液稀釋前后,溶質質量不變;
(2)注意:兩種溶液混合時,質量可以相加,但體積不能相加;
(3)溶液稀釋問題的計算
①原則:稀釋前后,溶液中溶質的質量不變。
將溶液稀釋的方法是在濃溶液中加入溶劑水,由于加入的水屬于溶劑,所以溶劑的質量和溶液(溶質+溶劑)的質量增加,但溶質的質量不變,據此可以解決稀釋溶液時的相關問題。
②計算公式: 或m濃·a%=(m濃+m水)·b%
擴展:V濃·ρ濃·a%(濃)=V稀·ρ稀·b%(稀)
注意:
■考點⑦ 物質溶解與結晶
一、物質的結晶
1、有規則的 是晶體。不同的晶體具有不同的形狀。
2、結晶是溶液中無法再溶解的固體溶質以晶體的形式從溶液中析出的過程。
3、獲得晶體的兩種方法:
①蒸發溶劑:一般用于溶解度受溫度影響 的物質,如氯化鈉(溶液較小);
②冷卻熱飽和溶液:適用于溶解度受溫度影響 的物質,如硝酸鉀。
注:通常是將以上兩種方法綜合起來使用,也就是先通過 使溶液濃縮(減小溶劑),再將溶液 (降低溫度),使溶液中的物質結晶析出。
二、結晶水合物
1、結晶水:有些晶體從水溶液中結晶析出時,往往要結合一定量的水,這部分水存在于析出的晶體中,叫作結晶水。
2、結晶水合物:含有結晶水的晶體,常見的有膽礬,即硫酸銅晶體(五水硫酸銅)、石膏(二水硫酸鈣)等。結晶水合物受熱易分解和風化。
三、物質的溶解性
1、溶解性的概念
溶解性是指一種物質(溶質)溶解在另一種物質(溶劑)中的能力。一般情況下,在一定溫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劑里溶質溶解的能力是有限的。大多數固體物質,隨著溫度的升高,溶解能力逐漸增強;常見的固體物質中,氫氧化鈣隨著溫度的升高,溶解能力 減弱 。
2、影響固體物質溶解性的因素
影響固體物質溶解性的因素有: 溶質 的性質、 溶劑 的性質和溫度等。
(1)不同的物質在同一溶劑中的溶解性不同(物質的溶解性與溶質本身的性質有關)。
(2)同一種物質在不同的溶劑中的溶解性不同(物質的溶解性與溶劑的性質有關)。
(3)同一種物質在同一溶劑中的溶解性與_溫度_有關。
3、物質溶解時的吸熱放熱現象
有的物質溶解時,會 ,使溶液溫度升高,如: 等;有的物質溶解時,會吸收熱量,使溶液溫度降低,如 等;也有許多物質溶解時,溶液的溫度沒有明顯變化,如: 等。
■考點1 溶液的組成與特點
[典例1](2024八上·杭州期中)下表是某同學做溶液形成的實驗記錄,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溶質 碘 高錳酸鉀
溶劑 水 汽油 酒精 水 汽油
溶解性 不溶 易溶 可溶 易溶 不溶
A.水、汽油、酒精都可以作溶劑
B.相同溶質在不同溶劑里溶解能力相同
C.同一物質在不同溶劑中的溶解性不同
D.衣服上不慎沾上碘酒,可用汽油擦洗
◆變式訓練
1.(2024八上·平湖期中) 關于物質的溶解. 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不同的物質分散到水中都會形成溶液
B.汽油溶解在色拉油中,不能形成均一、穩定的混合物
C.凡是均一、穩定、透明的液體都是溶液
D.溶質既可以是固體,也可以是液體或氣體
■考點2 溶液、懸濁液、乳濁液的區別
[典例2](2024八上·南潯期中)下列關于溶液、懸濁液、乳濁液的說法:①溶液一定是無色透明的液體;②溶液是純凈物,而濁液是混合物;③在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溶液靜置多久都不分層;④泥漿水是乳濁液,其中正確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③ D.②③④
◆變式訓練
1.(2024八上·龍灣期中)學生早餐時最常飲用的是鮮榨豆漿和牛奶,豆漿中常有黃豆固體小顆粒。從物質在水中的分散情況看,豆漿和牛奶分別是(  )
A.懸濁液、乳濁液 B.懸濁液、溶液
C.溶液、乳濁液 D.溶液、懸濁液
■考點3 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
[典例3](2024八上·蘭溪會考)如圖是對某固體物質的溶液在一定條件下進行恒溫蒸發操作的實驗過程,下列關于該過程中溶液的分析正確的是(  )
A.乙一定是飽和溶液
B.甲一定是不飽和溶液
C.甲→乙的過程中,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不變
D.甲→丙的過程中,溶液的質量減少了20克
◆變式訓練
1.(2024八上·溫州期中)學習了有關溶液的知識后,某同學對氯化鉀的溶解性進行了如下探究:
(1)由實驗可得,氯化鉀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   。
(2)該溫度下氯化鉀的溶解度為   g。
(3)根據實驗現象,該位同學判定燒杯②中的氯化鉀溶液是該溫度下飽和溶液,請問支持他這樣論斷的證據是   。
■考點4 溶解度
[典例4](2024八上·浙江期中)硝酸鉀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如圖所示是對硝酸鉀溶液的實驗操作及變化情況,以及同一小球在三種溶液中的浮沉情況。請回答下列問題:
(1)操作I可能是____(選填字母)。
A.降低溫度 B.加入硝酸鉀 C.蒸發水分
(2)小球所受的浮力F①、F②、F③的大小關系正確的是____。
A.F①<F②=F③ B.F①<F②<F③
C.F①>F②=F③ D.F①=F②=F③
(3)從②到③,燒杯底析出硝酸鉀晶體5克,整個裝置總質量減少了15克,可知②中的溶質質量分數是   。
◆變式訓練
1.(2024八上·臺州期中)根據氯化鈉和硝酸鉀的溶解度表,回答下列問題:
溫度(℃) 10 20 30 40 50 60 70
氯化鈉溶解度(克) 35.8 36.0 36.3 36.4 37.0 37.3 37.8
硝酸鉀溶解度(克)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1)若發現硝酸鉀固體中混有少量氯化鈉固體,可采用    方法提純硝酸鉀。
(2)在室溫下,有一杯配制好的飽和氯化鈉溶液,露置在空氣中一段時間后,發現溶液底部有少量晶體析出,在這個過程中    。
A.氯化鈉的溶解度變小了
B.溶劑的質量變小了
C.溶液變成了不飽和溶液
D.溶液中氯化鈉的質量分數不變
(3)60℃時,向50g水中加入60g硝酸鉀,充分攪拌后所得溶液質量為    克。
■考點5 溶質質量分數的計算
[典例5](2024八上·南潯期中)現有溶質質量分數為5%的食鹽溶液100克,要將其溶質質量分數增加到10%,可行的方法是(  )
A.將溶液中的水蒸發掉50克 B.將溶液中的水蒸發掉一半
C.加入10克食鹽固體 D.加入100克20%的食鹽溶液
◆變式訓練
16.(2024八上·杭州期中)氯化鈉俗名食鹽是工業生產和生活的一種重要原料,也是實驗室里常見的一種藥品,下表是20℃時,氯化鈉溶解于水的實驗數據,回答下列問題:
實驗序號 水的質量(g) 加入氯化鈉溶液的質量(g) 溶液的質量(g)
① 10 2 12
② 10 3 13
③ 10 4 13.6
④ 10 5 m
(1)表中m=   ;
(2)計算第3次實驗得到的氯化鈉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寫出過程,結果精確到0.1%)
(3)20℃時,實驗室把100克溶質質量分數為20%的氯化鈉溶液稀釋成5%的氯化鈉溶液,需加水多少克 (寫出過程)
■考點6溶液的配制
[典例6]在配制50克溶質質量分數為10%的氯化鈉溶液的過程中,下列有關操作與目的的分析均正確的是 ( )
A.將用剩的食鹽放回原試劑瓶,可避免浪費
B.天平托盤各墊一張紙,使測量更準確
C.用量筒代替天平量取水,使操作更簡便
D.用玻璃棒攪拌溶解,可增大食鹽的溶解性
◆變式訓練
1.(2024八上·蘭溪會考)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做粗鹽(含有難溶性雜質)提純實驗,并用所得的精鹽配50g質量分數為5%的氯化鈉溶液。
【實驗一】如圖是同學們做粗鹽提純實驗的操作示意圖。
請回答下列問題:
⑴粗鹽提純的操作順序為   (填選項)、稱量精鹽并計算產率;
A.①⑤③⑥②④ B.①⑤②③⑥④
C.①②③⑤⑥④ D.①⑤②⑥③④
⑵【實驗二】用提純得到的精鹽配制了50g質量分數為5%的氯化鈉溶液。
正確配制該溶液應稱量氯化鈉固體2.5克;
⑶用已調平的天平稱取氯化鈉固體時,發現指針偏左,接下來的操作是   ;
⑷經檢測,配制好的溶液溶質質量分數偏大,其原因可能有   (填選項)。
A.氯化鈉固體仍然不純
B.稱量時所用砝碼生銹
C.量取水時,仰視讀數
D.將水倒入燒杯時,有少量水濺出
■考點7 物質溶解與結晶
[典例7-1](2024八上·浙江期中)盛有硝酸鉀的飽和溶液,瓶底有未溶解的硝酸鉀固體,木塊漂浮在硝酸鉀溶液中。當向試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銨固體時,不能觀察到的現象是( )
A.木塊下沉 B.硝酸鉀溶液溫度下降
C.U 形管的左側液面上升 D.瓶底的硝酸鉀固體減少
[典例7-2]如圖所示,在“觀察結晶”實驗中,將飽和硫酸銅溶液滴在凹穴玻片上,一段時間后觀察是否有晶體析出。下列關于該實驗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實驗時所用的飽和硫酸銅最好是常溫下的溶液
B.可以用放大鏡觀察是否有晶體析出
C.該實驗主要采用蒸發結晶的方法析出晶體
D.滴到玻片上的溶液,需要 10滴以上
◆變式訓練
1.(2023八上·諸暨期中) 如圖所示,小濱在學習“硫酸銅晶體的制備和生長”實驗后,取一小塊硫酸銅晶體作為晶種,用一根線綁住放入一杯硫酸銅溶液中靜置。第二天小濱發現,晶種消失了。不考慮溶劑的蒸發及室溫的變化,有關這次實驗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放入晶種前的硫酸銅溶液一定不是飽和溶液
B.放入晶種后的硫酸銅溶液一定是飽和溶液
C.硫酸銅晶體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降低
D.放入晶種前硫酸銅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比放入晶種后的大
2.(2024八上·臨平期中)小明發現很多物質都能在水中溶解,但溶解的速率有快有慢,他想:影響同種物質溶解速率的因素有哪些呢 根據生活經驗,以冰糖為例,他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A】與冰糖顆粒大小有關
【猜想B】與水的溫度高低有關
【猜想C】與是否攪拌有關
為了驗證以上猜想是否正確,他設計了實驗方案并進行了探究,下表是他在探究過程中記錄的實驗數據。
實驗序號 顆粒大小 水的溫度 實驗現象
① 0.5g塊狀冰糖 100mL、10℃的水 緩慢溶解
② 0.5g塊狀冰糖 100mL、80℃的水 較快溶解
③ 0.5g粉末狀冰糖 100mL、80℃的水 快速溶解
(1) 通過對比實驗①和實驗②的實驗現象,可驗證猜想   。 (填字母)
(2) 通過對比實驗②和實驗③的實驗現象,可得到的結論是   。
(3) 如果要驗證猜想C,應如何設計實驗 答:   。
1.(2022·杭州)40℃時恒溫蒸發一杯不飽和食鹽水至有晶體析出,此過程中不發生變化的是(  )
A. 溶劑的質量 B.溶質的質量
C.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 D.食鹽的溶解度
2.(2018·衢州)在一定溫度下,向盛有100克蔗糖溶液的燒杯中再加入5克蔗糖,充分攪拌后,一定保持不變的是(  )
A.溶質的質量 B.溶液的質量
C.溶質的質量分數 D.蔗糖的溶解度
3.(2022·舟山)圖形可以直觀地表示概念之間的關系,有助于加深對概念的理解。如圖表達了概念從小到大的從屬關系,下表選項中符合這種關系的是(  )
選項 ① ② ③
A 火山 地震 泥石流
B 直線運動 機械運動 曲線運動
C 扦插 營養繁殖 無性生殖
D 濃溶液 稀溶液 飽和溶液
A.A B.B C.C D.D
4.(2020·金華·麗水)現有編號為①、②、③的三個燒杯中均分別盛有100克水,20℃時向三個燒杯中分別加入36克、56克、76克的同種物質,充分溶解,實驗結果如圖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①中所得溶液一定是不飽和溶液
B.②③中所得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相等
C.若②中溶液升溫到30℃,溶液的質量一定不變
D.若③中溶液恒溫蒸發,溶質的質量分數一定變大
5.(2023·杭州)已知氯化鉀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向盛有40克氯化鉀的燒杯中加入100克水,充分攪拌溶解后現象如圖所示。此時溶液溫度為20℃,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20℃時氯化鉀的溶解度為40克
B.燒杯中氯化鉀溶液的質量為140克
C.若加熱使燒杯中的固體全部溶解,則溶質的質量分數一定比加熱前大
D.若加水使燒杯中的固體全部溶解,則溶質的質量分數一定比加水前大
6.(2023·麗水)20℃時,在盛有50克水的燒杯中加入20克硝酸鉀,充分攪拌后如圖甲;加入20克水,充分攪拌后如圖乙。再加入10克水如圖丙。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中溶液是不飽和溶液
B.乙中溶液一定是飽和溶液
C.丙中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20%
D.乙→丙過程中,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變大
7.(2021·杭州)在科學研究中經常用到數學方法,如公式、圖像、比例等。下列科學概念可以使用數學方法表示的是(  )
①速度:物體在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 ②壓強:物體單位面積受到的壓力
③種群密度:在一定的范圍內生物個體的數量 ④溶質的質量分數:溶液中溶質質量與溶液質量之比
A.只有①② B.只有③④
C.只有①③④ D.①②③④都可以
8.(2020·衢州)一杯熱硝酸鉀溶液放在桌面上,一段時間后觀察到燒杯底部有少量的晶體析出,如圖所示。忽略水的蒸發,下列關于硝酸鉀及其溶液的分析正確的是(  )
A.溶液質量不變 B.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變小
C.硝酸鉀的溶解度變大 D.原溶液一定是飽和溶液
9.(2022·寧波)20℃時,將45g氯化鈉均分成五份,依次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燒杯中,充分溶解。實驗數據如下表:
實驗序號 ① ② ③ ④ ⑤
氯化鈉質量/g 9 18 27 36 45
溶液質量/g 109 118 127 136 136
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實驗③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最大
B.實驗④所得溶液是氯化鈉的不飽和溶液
C.20℃時,氯化鈉的溶解度為36g/100g水
D.將實驗①所得溶液蒸發50g水,冷卻到20℃,溶液達到飽和
10.(2022·蕭山)21世紀被譽為是海洋的世紀,浩瀚無邊的海洋,蘊藏著極其豐富的各類資源,浩瀚的海水中存在80多種元素,生存著17萬余種動物、2.5萬余種植物,僅水產品便足以養活300億人口。下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海洋!
(1)【溫度】在近水面,水體溫度受天氣的影響。越到深處,水越冷。如圖為海水溫度垂直分布圖,根據海水溫度垂直分布特點,請試著給海洋分層:
層序 深度 溫度分布特點
表層 .
過渡層 .
深層
(2)【鹽度】降水會降低近表面的鹽度,而在燥熱地區,水蒸發則會增加其鹽度,在海洋表層以下的水體,鹽度保持相對穩定。試推測赤道、北回歸線和北極這三處海水近表面的鹽度關系是   。
(3)【密度】海水的密度取決于溫度和含鹽量,一般海水表面的溫水密度最小,隨著海水鹽度增加,密度也增加,一般情況下密度最大的水位于   層。
(4)【壓力與壓強】水深每增加 100m,就會增加10倍于標準大氣壓的壓力。自攜式水下呼吸器能幫助潛水員潛到水下40m的深度,此時人所承受的壓力至少為   N(設人體表面積為1m2)。
(5)【離子】海水中有約0.129%的鎂元素,總儲量約1800億噸,金屬鎂可用于火箭、飛機、輪船的制造。鎂在現代材料工業中需求量逐漸增大。開發潛力很大。在提取鎂的生產過程中,需要濃縮海水,提高海水中 MgCl2的質量分數,你認為既環保又經濟的方法是   。
11.(2023·臺州)某同學查閱資料得知:溶液的導電能力與溶質的種類、溶質的質量分數、電極間的距離、電極與溶液接觸面積等因素有關。該同學用如圖裝置,利用5%和10%的氫氧化鈉溶液,證溶液導電能力與溶質質量分數大小的關系。
(1)配制5%的氫氧化鈉溶液200克,取現有10%的氫氧化鈉溶液   克,再加一定量的水混合均勻。
(2)用筆畫線將圖中電路連接完整。
(3)實驗步驟:①連接實驗電路。
請補充實驗的其他步驟   。
12.(2024·浙江)織物處理工藝中蘊含著很多的科學知識。請回答:
(1)古法工藝:采用貝殼灼燒而成的灰燼(主要成分CaO)和草木灰(含K2CO3)在水中浸泡并不斷攪拌,得到強堿性溶液,用于織物的處理。浸泡獲取強堿性溶液時,發生的化學反應有:Ⅰ.CaO+H2O=Ca(OH)2;Ⅱ.K2CO3+Ca(OH)2=CaCO3↓+2KOH。
①Ⅰ的化學反應類型是   。
②該強堿性溶液中,有效成分是   。
(2)現代工藝:通常用氫氧化鈉溶液來處理織物。
①配制100千克溶質的質量分數為0.4%的氫氧化鈉溶液,需要溶質的質量分數為20%的氫氧化鈉溶液多少千克?
100×0.4%=20%m濃 m濃=2kg
②堿液處理后的織物,用醋酸調節pH至7.5~4.0之間。為什么用醋酸呢?表中是在60毫升0.4%的氫氧化鈉溶液(pH=13.0)中加入酸的體積和溶液pH的部分數據。根據表中信息,解釋使用醋酸的原因:   。
13.(2022·紹興)某興趣小組用硝酸鉀進行了圖甲所示的實驗,硝酸鉀溶解度與溫度的關系如圖乙。
(1)①中未溶解的硝酸鉀質量為   克。
(2)②中硝酸鉀溶液為   (選填“飽和”或“不飽和”)溶液。
(3)計算②中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
14.(2019·紹興)下表是硝酸鉀在不同溫度時的溶解度,根據表中數據回答下列問題。
溫度/℃ 0 10 20 30 40
溶解度/克 13.3 20.9 31.6 45.8 63.9
(1)10℃時,100克水中最多可溶解硝酸鉀的質量為   克。
(2)20℃時,將10克硝酸鉀加入40克水中,所得溶液溶質質量分數為   。
(3)如圖是硝酸鉀溶液的變化情況,請寫出一種可采用的操作方法。(寫出計算過程)
1.(2024·溫嶺模擬)酒精能與水以任意比例互溶,配制成各種濃度的溶液,發揮物理降溫、殺菌消毒等作用,下圖模型與酒精溶液最相符的是(  )。
A. B. C. D.
2.(2024·濱江模擬)在水中滴加紅墨水后振蕩,得到液體①;再用滴管緩緩加入乙醇(俗稱酒精),得到液體②;振蕩后得到液體③。實驗現象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液體①、②、③都是溶液
B.液體②的現象說明乙醇的密度比水小
C.液體③的現象說明乙醇能溶解在水中
D.該實驗說明溶液的溶質可以是液體
3.(2024·路橋模擬)小妍同學在10℃時,取甲、乙、丙、丁四種物質各20g,分別加入到四個盛有50g水的燒杯中,充分溶解后,情況如下表(溫度保持10℃),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物質 甲 乙 丙 丁
未溶解固體的質量/g 4.2 2 0 9.2
A.所得溶液一定都是飽和溶液
B.溶質質量分數最犬的是丙溶液
C.所得四種溶液的質量關系為:甲=乙=丙=丁
D.10℃時四種物質溶解度的關系為:丁>甲>乙>丙
4.(2024·杭州模擬)時,按下表數據配制溶液。下列關于④的說法正確的是(  )
溶液序號 ① ② ③ ④ 資料卡片 時,的溶解度為; 時,的溶解度為。
的質量/g 6 16 26 36
水的質量/g 100 100 100 100
A.所得溶液為不飽和溶液
B.向④中加水,溶液的質量變大
C.將④加熱至,溶質的質量變大
D.向④中加固體,溶質的質量分數變大
5.(2024·余姚模擬)為探究一標簽破損的氯化鈉溶液濃度,某同學取出部分溶液在恒溫下進行如圖所示的一系列操作。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
A.①為不飽和溶液 B.第三次析出固體的值X=4
C.②的溶質質量分數為40% D.③和④的溶質質量分數相同
6.(2024·浙江模擬)小君周末到五馬街觀察燈盞糕的制作過程,請利用所學科學知識進行解釋:
(1)燈盞糕制作過程中需要用到的材料有:面粉、油、食鹽等,上述食材能分散于水中并形成乳濁液的是   ;
(2)炸燈盞糕時,面粉團在油中會變得蓬松,小君發現一開始沉底的燈盞糕浮上來了,燈盞糕上浮是因為   增大導致浮力增大;
(3)賣燈盞糕的小攤上還擺著紅糖水,攤主只要取出少量紅糖水品嘗,就能知道整鍋紅糖水甜度是否合適,這是因為溶液具有   的特點。
7.(2024·東陽模擬)取等質量的A和B兩種物質(均不含結晶水)進行如圖所示實驗,最終丙、丁燒杯中析出固體A的質量大于固體B(忽略水的損失)
(1)溶液靜置前后,用激光沿任一方向照射甲、乙燒杯中的溶液,發現光在溶液中均沿直線傳播,這說明溶液具有的特點是   :
(2)推測1:時丙燒杯中A的溶質質量分數與丁燒杯中B的溶質質量分數的大小關系是A%   B%(填“”或“”);
(3)推測2:時A、B物質的溶解度   (選填:“A大”或“B大”或“無法確定”).
8.(2024·寧波模擬)小寧在學習溶液知識之后,進行了下列實驗。
(1)小寧向各盛有等量70℃水的燒杯①、②、③中,分別加入20gX、Y、Z三種純凈物(不含結晶水,不與水反應),充分溶解后,結果如圖甲。此溫度下,溶解度最大的物質是   。
(2)若 Y 為硝酸鉀,則②溶液在恒溫下蒸發水分至有較多的晶體析出,然后冷卻至30℃并保持溫度不變。圖乙可以正確表示此過程中溶質質量分數(x%)與時間(t)的關系的示意圖是   。(可多選)
9.(2024·義烏模擬)分析處理圖表中的信息是學習科學的一種重要方法。如表是氯化鈉和硝酸鉀在不同溫度時的溶解度,根據此表回答:
溫度/℃ 10 20 30 40 50 60 70
溶解度/g 氯化鈉 35.8 36.0 36.3 36.6 37 37.3 37.8
硝酸鉀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1)20℃時,若將20克的氯化鈉倒入50克水中,充分溶解,配得的溶液溶質質量分數為   ;(計算結果精確到0.1%)
(2)硝酸鉀溶液中含有少量氯化鈉時,可通過   方法提純硝酸鉀。
10.(2022·永嘉模擬)為了探究常見物質溶于水的過程中是吸熱還是放熱,某項目化學習小組用圖甲裝置進行了如下實驗:①在室溫下,往反應釜(一種容器)中加90毫升的蒸餾水,再往反應釜中加入0.400克NaOH固體:②立刻蓋上反應釜的蓋子,開啟磁力攪拌器和數據采集器,采集反應釜內的溫度數據,持續100秒;③清洗反應釜,然后用表所示的其他種類藥品及其對應的質量更換下一種藥品,重復步驟①②,直到所有藥品采集結束,實驗過程溫度變化曲線如圖乙所示
種類 質量/克
NaOH 0.400
NaCl 0.585
NH4Cl 0.535
KCl 0.745
H2O 0.500
(1)分析丙圖可知,當時的室溫為    ℃.
(2)根據探究的目的,反應釜應該具有的性質的是  (例舉一種).
(3)在該探究的過程,每次加入的藥品質量都不一樣,請你說說這樣做會不會影響探究的結論,并說明理由 .
11.(2024·仙居模擬)某項目興趣小組按照下列材料和步驟開展了自制汽水的探索:已知:小蘇打與檸檬酸發生的反應為
材料 含量
純凈水 495mL
蔗糖 5g
小蘇打(NaHCO3) 2.1g
檸檬酸(C6H8O7)
(1)甲中固體全部溶解,求所得蔗糖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
(2)請計算與2.1g碳酸氫鈉反應需要檸檬酸多少克
(3)市場購買的汽水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往往是自制汽水的1.5 倍,有什么辦法可以提高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呢    (寫出一種)
12.(2024·浙江模擬)現有一瓶久置的過氧化氫溶液。取該溶液34g于燒杯中,加入一定量的二氧化錳,完全反應后,稱得燒杯內剩余物質的總質量是33.8g,將杯內剩余物質 過濾、洗滌、干燥后得到濾渣的質量為3g。求:
(1)該瓶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
(2)用該瓶溶液配制100g溶質質量分數為3%的過氧化氫溶液需加入水的質量。
13.(2024·嵊州模擬)海水中有著豐富的海洋資源,開發前景十分遠大。
(1)海水中溶有大量的鹽。海水經日曬、風吹,溶液中NaCl的溶質質量分數逐漸   (選填“增大”或“減小”),直至飽和析出晶體。
(2)金屬鎂廣泛應用于生活、生產和國防工業,從海水或鹵水中提取鎂的過程如下圖所示:
①上述過程中的反應②,屬于化學反應基本類型中的   反應。
②上述轉化過程中,經歷①②兩步反應的目的是   。
14.(2024·紹興會模擬)小敏在做配置一定質量分數的溶液實驗時,查閱了氯化鈉和氯化銨固體在不同溫度時的溶解度(見下表)。
溫度/℃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氯化鈉 35.7 36.0 36.6 37.3 38.4 39.8
氯化銨 29.4 37.2 45.8 55.2 65.6 77.3
(1)夏天預防中暑可以適量喝淡鹽水、生理鹽水、溫開水。0.9%的生理鹽水是醫療上常用的藥劑,其溶質為   。
(2)20℃時,一只燒杯中盛有 18.6g氯化鈉,另一只燒杯中盛有等質量的氯化銨,小敏向兩只燒杯中各加入50g的水,充分溶解后結果如圖所示。
① 甲燒杯內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多少?(結果保留 0.1%)
② 乙燒杯內溶液是否為飽和溶液?請說明理由   。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监利县| 手机| 兴宁市| 宣化县| 聂拉木县| 聊城市| 洞头县| 沂南县| 纳雍县| 富源县| 嵊州市| 鹤岗市| 晋城| 沙坪坝区| 铁力市| 临洮县| 樟树市| 竹溪县| 陇西县| 张家港市| 郸城县| 大渡口区| 吉隆县| 曲水县| 葵青区| 九江县| 普宁市| 昂仁县| 澄江县| 四川省| 三门峡市| 依安县| 东海县| 称多县| 淅川县| 堆龙德庆县| 边坝县| 吴旗县| 同德县| 石泉县| 峨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