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美版八年級上美術重點知識前自學部分中國古代仕女畫重要代表作:搗練圖(全畫37厘米*147厘米)唐代張萱。搗練圖:以中國傳統(tǒng)長卷形式,表現(xiàn)唐代宮廷婦女用木杵搗練、熨燙和縫紉的勞動場面。全畫不畫任何背景,著重刻畫人物動作姿態(tài),尤其注重細節(jié)描寫。三個部分相對獨立,又有內(nèi)在聯(lián)系,組成一個統(tǒng)一的畫面,體現(xiàn)了中國古代工筆人物畫獨特的表現(xiàn)形式。美術是人類文化的造型載體美術作品:是特定時代政治、經(jīng)濟、宗教、文化等社會生活和科技手段的產(chǎn)物,又是人們審美需要和藝術家個人情感表達的產(chǎn)物。因此,它帶給我們美感和某種實用價值,還可以通過其自身造型和形象因素向人們提供許多信息。狩獵(巖畫)公元前6000年至公元前4000年非洲。大約1-2萬年前世界上不同地方人類用紅泥、木炭或動物的鮮血等簡陋的工具材料,在巖壁或洞窟壁上創(chuàng)作出世界上最早的巖畫。這些作品描繪各種動物形態(tài),或是人們集體狩獵的場面,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在原始農(nóng)業(yè)還未形成之前,人們主要依靠漁獵手段來獲取食物的生存狀態(tài)。簪花仕女圖(中國畫)唐代周昉三彩駱駝載舞傭唐代舞馬銜杯紋銀壺(唐代)5、北京的北海公園靜心齋清代6、我國有名的私家園林有網(wǎng)師園、拙政園。皇家園林是頤和園。手繪線條圖像-——物象空間的表達物象空間表達方式:(1)物象上下安排法:古代畫像磚(2)前后遮擋法:清明上河圖(中國畫)宋代張擇端(3)焦點透視法:茨萊姆巴克地區(qū)農(nóng)村(速寫)1947保羅·荷加斯(英國)(4)散點透視法:曉江風便圖(中國畫)清代浙江;云臺勝境圖(中國畫)清代用裝飾色彩來表達裝飾色彩:學習民間藝術的表現(xiàn)手法,不受物象實際顏色限制,涂色以平面為主,其色彩沒有自然界的光源色和環(huán)境色,多利用色彩的濃淡、冷暖、明暗和互補等對比手法進行色彩裝飾。蓮花飛天藻井(莫高窟第329窟)唐代史葦湘彝族漆器以紅、黃、黑色為主弦響(中國畫)現(xiàn)代葉毓中用色彩表達情感畫家運用中國傳統(tǒng)繪畫潑墨潑彩技法,營造一種蒼勁渾厚之美。畫家通過色彩和點、線、面這些基本造型元素來表達自己對世界的感受。海道的形態(tài)(油畫)1952德·斯塔爾(俄國)4、26-4-94(油畫)1994趙無極5、吳家作坊(中國畫)1992吳冠中6、繪畫(油畫)1954克里福德·斯蒂爾(美國)中國山水畫萬山紅遍層林盡染(中國畫)1973李可染富春山居圖(中國畫)元代黃公望山色空蒙雨亦奇(中國畫)1991白雪石寒江獨釣圖(中國畫)宋代馬致遠春水芳洲(中國畫)現(xiàn)代溥儒中國畫的形式美中國畫形式美:形神之美、筆墨之美、色彩之美、形制之美韓熙載夜宴圖(中國畫)五代顧閎中露氣(中國畫)1958潘天壽春山積翠(中國畫)1987謝稚柳碧桃圖(中國畫,團扇扇面)宋代池趣(中國畫,折扇扇面)1976吳作人三位中國美術家張擇端,字正道,東武(今山東諸城)人。北宋徽宗時任宮廷畫家。《清明上河圖》具有卓越的藝術價值和社會歷史價值。徐悲鴻(1895-1953),中國現(xiàn)代杰出的畫家、美術教育家。江蘇宜興人。在藝術上主張現(xiàn)實主義,對中國畫和西方傳統(tǒng)的寫實繪畫有很高的造詣。代表作:油畫《田橫五百士》《自畫像》,中國畫《九方皋》《愚公移山》《群馬》和《風雨雞鳴》。群馬(中國畫)徐悲鴻1940年田橫五百士(油畫)1928-1930徐悲鴻。潘天壽(1897-1971),中國現(xiàn)代杰出畫家、美術教育家。浙江寧海人。他的繪畫繼承傳統(tǒng),又大膽創(chuàng)新,追求壯美的表現(xiàn)。記寫雁蕩山花(中國畫)1962潘天壽;朱荷(中國畫)1961潘天壽。紙板的創(chuàng)想——成型方法紙浮雕造型:運用剪、折、卷等技法,將紙制成有凹凸變化的立體藝術形象。2、紙立體造型:運用折曲、剪刻、粘貼等方法,將紙制作成具有觀賞性和實用性的立體形態(tài)的一種造型藝術。紙板的創(chuàng)想——座椅設計S形椅1987湯姆·迪克森(突尼斯)景觀椅2001杰夫瑞·伯尼特(美國)布置理想的家具框架陳設的藝術多寶格:又稱“百寶格”,專為陳設古玩器物的我國傳統(tǒng)家具款式之一,以巧妙的分割和多變的造型著稱柜架具有收納物品和美化環(huán)境的雙重功能。美化生活的裝飾布1、裝飾布最常用的是二方連續(xù)和四方連續(xù)紋樣2、二方連續(xù)性紋樣:是一個單位紋樣向上下或向左右兩個方向有規(guī)律地重復連續(xù)排列而成.3、四方連續(xù)紋樣:是一個單位紋樣向上下左右反復循環(huán)延續(xù)地排列而成。我的小天地——立體紙模型第十四課、如何欣賞書法作品書法欣賞:指人們通過對書法作品視覺感知,運用相關知識和生活經(jīng)驗對書法作品進行審美判讀,從而理解書法作品、書法家以及書法現(xiàn)象的思維活動。欣賞書法:(1)了解作品的神采意蘊(2)章法結構(3)用筆特征。《蘭亭序》書法精絕的“天下第一行書”(書法24.5厘米*69.9厘米)東晉王羲之中國書法發(fā)展演變的5個階段:(1)篆書:現(xiàn)代書法家把甲骨文、金文、石鼓文、小篆等都歸于篆書系統(tǒng)。《墻盤》(書法)西周(2)隸書:是一種比篆書簡易的書體,變篆書的圓轉為方折,將篆書盤曲婉轉的筆畫分成幾筆寫,一般一筆只有一個角度或一個方向,有了提按和波磔(漢字書法的撇捺)等變化。《曹全碑》(書法)東漢(3)草書:筆畫相連,省減點畫,書寫起來較快,而且姿態(tài)奇異,變化莫測。《自敘帖》(書法)唐代懷素 (4)行書、(5)楷書:又稱“真書”、“正書”、“八法”齊備、結構方正,是篆書、隸書之后廣泛使用的又一種書體。《九成宮醴泉銘》唐代歐陽詢第十五車、綜合練習初踏黃金路(版畫)1963李煥民風雨雞鳴(中國畫)1937徐悲鴻。紫氣東來(油畫)2004文文武工筆畫:中國畫技法的一種,亦稱“細筆”。用筆工整精細,注重細部的描繪。與“寫意”對應。凡爾賽宮:法國封建時代帝王的行宮,在巴黎市西南凡爾賽市。張大千:原名正權,后改名爰。四川內(nèi)江人。富春山居圖:是元代畫家黃公望年近80歲時創(chuàng)作的杰作。馬遠,南宋畫家,生于錢塘(今浙江杭州),字遙父,號欽山。代表作:《寒江獨釣圖》、《踏歌圖》“外師造化,中得心源”,出自唐朝畫家張璪隨類賦彩:“賦彩”,“給予”色彩。王羲之:字逸少,東晉著名書法家,后世稱為“書圣”。12、八法:即“永字八法”。人們在書寫實踐中以“永”字的筆畫為例,來說明楷書基本筆畫點、橫、豎、撇、捺、鉤、提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