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專題四 區域聯系與差異區域的分析方法 區域的地理要素通常分為自然環境要素和社會經濟要素,認識某個區域首先要理清各項要素的特征;由于區域內部各要素是相互影響的,還要分析各要素之間的相互關系。如圖:區域地理的判讀【典例1】(2024臨沂一模)烏拉圭約有350萬人口,多天然牧場,畜牧業發達。飼養的每頭肉牛均佩戴“耳環”芯片,記錄生長、屠宰、運輸等信息,消費者可對肉牛進行全程追溯。烏拉圭所產牛肉銷往世界各地,是世界主要牛肉出口國。讀圖,完成(1)~(2)題。(1)烏拉圭( )A.夏季高溫少雨,冬季溫和多雨 B.南北跨度約800千米C.位于太平洋沿岸,港口稀少 D.中部的內格羅河自東北流向西南(2)烏拉圭成為世界主要牛肉出口國的主要條件有( )①勞動力的數量充足 ②天然草場面積大,肉牛數量多 ③冷藏保鮮技術發達 ④養殖技術先進,牛肉品質可靠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典例2】(2024蒙陰二模)南泥灣是中國軍墾、農墾事業的發源地,是“自力更生、艱苦奮斗”革命精神的發祥地。現今,當地通過開展多種經營、發展現代農業等措施,推動鄉村振興。讀南泥灣位置示意圖,完成(1)~(2)題。(1)南泥灣位于( )A.黃土高原,屬于大型城市B.秦嶺山區,屬于自然風光C.渭河之濱,屬于名勝古跡D.陜西北部,屬于革命紀念地(2)以下措施符合南泥灣高質量發展方向的有( )①加大科技投入,發展優質特色農業 ②增加耕地面積,單一發展種植業 ③發展紅色旅游,增加當地經濟收入 ④加強生態建設,守護綠水青山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典例3】(2024沂南二模)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雅萬高速鐵路是中國與印度尼西亞合作建設的高速鐵路,是一條連接印度尼西亞雅加達和萬隆的高速鐵路,全線采用中國技術、中國標準,創造了中國和印度尼西亞兩國務實合作的新記錄。材料二:在中法建交60周年之際,2024年5月,國家主席習近平對法國進行國事訪問。目前,中法兩國政府正密切聯系,加強文化和旅游等各領域合作。法國位于歐洲西部,工農業發達。材料三:下圖為爪哇島及雅萬高鐵地理位置示意圖和雅加達氣候資料圖、法國主要農業區分布圖、雅萬高鐵車站外觀圖。(1)根據圖示信息,從半球、緯度、海陸三方面描述法國的地理位置。(2)雅萬高鐵的建設彌補了爪哇島河運的不足。請分析爪哇島河流航運價值不高的原因。(3)雅萬高鐵沿途車站建筑風格鮮明,車站采用“人”字形屋頂設計(如圖所示),屋頂陡峭,屋檐寬大。請你從氣候角度,說明雅萬高鐵車站設計“人”字形屋頂的原因。(4)請結合當地地形、氣候、河流、自然災害等方面,分析雅萬高鐵在建設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難。(至少兩點)(5)法國每年需要從巴西大量進口熱帶經濟作物,試分析原因。(6)根據圖文資料,分析法國發展畜牧業的有利條件。【典例4】(2024蘭陵二模)陜西省和山西省是我國傳統農業和能源大省。近年來,兩省積極探索高質量發展之路。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兩省在發展工業的過程中,注重生態環境建設,例如山西省朔州市近年來積極探索綠色低碳轉型之路,逐步從“煤都”向“綠都”轉變。陜西省榆林市泉家溝村位于黃土高原,境內溝壑縱橫,水土流失嚴重,該地作為黃土高原綜合治理試驗區之一,經過多年的治理,當地土地利用的結構發生了改變,由“沙漠之城”轉變為“綠色之城”,榆林成為首個干旱半干旱沙區國家森林城市。材料二:圖1為陜西省和山西省位置簡圖,圖2為西安、漢中兩地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圖3為泉家溝綜合治理土地利用結構圖。(1)讀西安、漢中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從西安和漢中兩地中任選其一,分析該地河流水文特征與氣候特征之間的關系。(2)2023年12月中旬強寒潮席卷北方,西安的最低氣溫為-20.6℃,而漢中為-7.6℃,造成兩地氣溫差異較大的主要因素是 。(3)城市因水而靈動,西安與漢中均分布于河流沿岸。以西安為例,試闡述渭河對城市發展的作用。(4)春旱是威脅渭河平原的主要氣象災害之一,試分析該地春旱災害頻發的自然原因。(5)素有“八百里秦川”之稱的渭河平原是陜西省重要的種植區,請簡要說明其發展種植業的有利自然條件。(6)請結合圖3,簡析開展綜合治理后,泉家溝村土地利用結構的變化和治理成效。(7)有人說,陜西省和山西省應將旅游業作為重點發展方向。你是否贊成?聯系所學簡要說明你的觀點并闡述理由。專題四 區域聯系與差異區域的分析方法 區域的地理要素通常分為自然環境要素和社會經濟要素,認識某個區域首先要理清各項要素的特征;由于區域內部各要素是相互影響的,還要分析各要素之間的相互關系。如圖:區域地理的判讀【典例1】(2024臨沂一模)烏拉圭約有350萬人口,多天然牧場,畜牧業發達。飼養的每頭肉牛均佩戴“耳環”芯片,記錄生長、屠宰、運輸等信息,消費者可對肉牛進行全程追溯。烏拉圭所產牛肉銷往世界各地,是世界主要牛肉出口國。讀圖,完成(1)~(2)題。(1)烏拉圭( D )A.夏季高溫少雨,冬季溫和多雨 B.南北跨度約800千米C.位于太平洋沿岸,港口稀少 D.中部的內格羅河自東北流向西南(2)烏拉圭成為世界主要牛肉出口國的主要條件有( B )①勞動力的數量充足 ②天然草場面積大,肉牛數量多 ③冷藏保鮮技術發達 ④養殖技術先進,牛肉品質可靠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典例2】(2024蒙陰二模)南泥灣是中國軍墾、農墾事業的發源地,是“自力更生、艱苦奮斗”革命精神的發祥地。現今,當地通過開展多種經營、發展現代農業等措施,推動鄉村振興。讀南泥灣位置示意圖,完成(1)~(2)題。(1)南泥灣位于( D )A.黃土高原,屬于大型城市B.秦嶺山區,屬于自然風光C.渭河之濱,屬于名勝古跡D.陜西北部,屬于革命紀念地(2)以下措施符合南泥灣高質量發展方向的有( B )①加大科技投入,發展優質特色農業 ②增加耕地面積,單一發展種植業 ③發展紅色旅游,增加當地經濟收入 ④加強生態建設,守護綠水青山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典例3】(2024沂南二模)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雅萬高速鐵路是中國與印度尼西亞合作建設的高速鐵路,是一條連接印度尼西亞雅加達和萬隆的高速鐵路,全線采用中國技術、中國標準,創造了中國和印度尼西亞兩國務實合作的新記錄。材料二:在中法建交60周年之際,2024年5月,國家主席習近平對法國進行國事訪問。目前,中法兩國政府正密切聯系,加強文化和旅游等各領域合作。法國位于歐洲西部,工農業發達。材料三:下圖為爪哇島及雅萬高鐵地理位置示意圖和雅加達氣候資料圖、法國主要農業區分布圖、雅萬高鐵車站外觀圖。(1)根據圖示信息,從半球、緯度、海陸三方面描述法國的地理位置。法國位于北半球、東半球;大部分位于中緯度、北溫帶;位于歐洲西部,西臨大西洋,南臨地中海,西北隔英吉利海峽與英國相望,東與意大利、德國、比利時等接壤,西南與西班牙相鄰。(2)雅萬高鐵的建設彌補了爪哇島河運的不足。請分析爪哇島河流航運價值不高的原因。爪哇島面積狹小,河流流程短;地勢起伏大,流速快,不利于航運。(3)雅萬高鐵沿途車站建筑風格鮮明,車站采用“人”字形屋頂設計(如圖所示),屋頂陡峭,屋檐寬大。請你從氣候角度,說明雅萬高鐵車站設計“人”字形屋頂的原因。雅萬高鐵所經地區屬于熱帶雨林氣候,全年高溫多雨,“人”字形屋頂陡峭,利于排水。(4)請結合當地地形、氣候、河流、自然災害等方面,分析雅萬高鐵在建設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難。(至少兩點)雅萬高鐵所經地區屬于熱帶雨林氣候,全年高溫多雨,高溫酷暑天氣多;河流數量多,水流湍急,鐵路修建需要跨越多條河流,增加建設難度;位于板塊交界處,地質條件復雜,地震、滑坡、泥石流等災害多發。(5)法國每年需要從巴西大量進口熱帶經濟作物,試分析原因。巴西主要位于熱帶,適宜種植熱帶作物;法國主要位于北溫帶,對熱帶作物的需求量大,所以每年需要從巴西大量進口熱帶經濟作物。(6)根據圖文資料,分析法國發展畜牧業的有利條件。法國以溫帶海洋性氣候為主,全年溫和濕潤,適合多汁牧草的生長;地形平坦,草場廣布;人口密集,消費市場廣闊。【典例4】(2024蘭陵二模)陜西省和山西省是我國傳統農業和能源大省。近年來,兩省積極探索高質量發展之路。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兩省在發展工業的過程中,注重生態環境建設,例如山西省朔州市近年來積極探索綠色低碳轉型之路,逐步從“煤都”向“綠都”轉變。陜西省榆林市泉家溝村位于黃土高原,境內溝壑縱橫,水土流失嚴重,該地作為黃土高原綜合治理試驗區之一,經過多年的治理,當地土地利用的結構發生了改變,由“沙漠之城”轉變為“綠色之城”,榆林成為首個干旱半干旱沙區國家森林城市。材料二:圖1為陜西省和山西省位置簡圖,圖2為西安、漢中兩地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圖3為泉家溝綜合治理土地利用結構圖。(1)讀西安、漢中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從西安和漢中兩地中任選其一,分析該地河流水文特征與氣候特征之間的關系。漢中位于秦嶺以南,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河流水量大,無結冰期(或西安位于秦嶺以北,屬于溫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河流水量小,有結冰期)。(2)2023年12月中旬強寒潮席卷北方,西安的最低氣溫為-20.6℃,而漢中為-7.6℃,造成兩地氣溫差異較大的主要因素是 地形 。(3)城市因水而靈動,西安與漢中均分布于河流沿岸。以西安為例,試闡述渭河對城市發展的作用。渭河可以為西安發展提供生產與生活用水;渭河沖積形成平原,為城市提供建設用地;渭河上游水能豐富,能提供電能。(4)春旱是威脅渭河平原的主要氣象災害之一,試分析該地春旱災害頻發的自然原因。春季氣溫回升快,蒸發量大;夏季風未到,降水少;冬小麥返青,農作物生長需水量大。(5)素有“八百里秦川”之稱的渭河平原是陜西省重要的種植區,請簡要說明其發展種植業的有利自然條件。地處溫帶季風氣候區,夏季降水集中,雨熱同期;地勢低平,土壤肥沃;靠近河流,水源豐富,灌溉便利。(6)請結合圖3,簡析開展綜合治理后,泉家溝村土地利用結構的變化和治理成效。農耕用地比例減少,人工牧草地和林(果)地的比例明顯增加。隨著林地和草地的不斷增加,當地生態環境得到了改善,水土流失減少,人們的生活生產水平得到了提高。(7)有人說,陜西省和山西省應將旅游業作為重點發展方向。你是否贊成?聯系所學簡要說明你的觀點并闡述理由。贊成。通過積極發展旅游業,促進當地居民的就業,增加財政收入;促進基礎設施的建設;促進產業的轉型升級,優化生態環境。或不贊成。當地煤炭、電力等產業發達,應該大力發展煤炭、化工產業,確保東部地區的能源和原料的需求等。(言之有理即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專題四區域聯系與差異 - 學生版.docx 專題四區域聯系與差異.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