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十章從世界看中國 學案(含答案) 2025年中考地理考點研究(人教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十章從世界看中國 學案(含答案) 2025年中考地理考點研究(人教版)

資源簡介

第十章 從世界看中國
@考點解讀
課標主題 知識考點 命題趨勢
疆域 地理位置;海陸兼備;海洋權益 本章節內容是中考必考內容,大多通過地圖來考查學生相關知識的記憶。如我國行政區域的劃分,省級行政區域的簡稱、行政中心等
行政區劃 行政區劃;省級行政區域的分布、簡稱及行政中心
人口 人口分布;人口問題;人口政策
民族 民族分布
@考點梳理
遼闊的疆域
1.我國的地理位置及其優越性
(1)地理位置
a.半球位置:① 半球和② 半球。
b.經緯度位置:南北跨緯度很廣,大部分地區位于③ 帶,南部部分地區位于熱帶,沒有地區位于寒帶;東西跨經度廣,東西兩端的地方時相差4個多小時。
c.海陸位置:位于亞歐大陸東部、太平洋西岸,是一個④ 的國家。
(2)地理位置的優越性
 位置優越 

海陸位置
位于亞歐大陸東部、太平洋西岸,海陸兼備
沿海多優良港灣,有利于發展海洋產業;陸上便于同鄰國發展邊境貿易
緯度位置
南北跨緯度廣,大部分位于中緯度地區
南北氣候差異大
為發展多種農業經濟、旅游業等提供了有利條件
2.海陸兼備的大國
陸地面積 陸地領土面積約⑤ 平方千米,僅次于俄羅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領土四至點 東 黑龍江省黑龍江與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線的匯合處(135°E附近)
西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帕米爾高原上(73°E附近)
北 黑龍江省漠河市北端的黑龍江主航道中心線上(53°N附近)
南 海南省南沙群島中的曾母暗沙(4°N附近)
陸上國界線 長達2.2萬多千米 海岸線 長1.8萬多千米
(續表)
鄰國 (1)陸上鄰國(14個):俄羅斯、朝鮮、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蒙古、印度、尼泊爾、不丹、緬甸、老撾、越南 (2)隔海相望的國家(6個):日本、韓國、菲律賓、馬來西亞、文萊和印度尼西亞 (3)與⑥ 既陸上相鄰,又隔海相望
領海范圍 從領海基線起算,向海上延伸到12海里
臨海 四海一洋:四海自北向南依次為⑦ 海、黃海、⑧ 海、南海;一洋即太平洋(臺灣島東岸直接瀕臨太平洋)
內海 渤海、⑨ 海峽
島嶼 ⑩ (我國第一大島)、海南島(我國第二大島)、崇明島(我國第三大島,我國最大的河口沖積島)
群島 舟山群島(我國最大的群島)、南沙群島、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等
3.行政區劃
(1)三級行政區劃:我國基本實行省(自治區、直轄市、特別行政區)、縣(市、自治縣)、鄉(鎮、民族鄉)三級行政區劃。
(2)34個省級行政區域:包括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和2個特別行政區。北京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
a.23個省的名稱、簡稱與行政中心
名稱 簡稱 行政中心
黑龍江省 黑 哈爾濱
吉林省 吉 長春
遼寧省 遼 沈陽
山東省     濟南
山西省 晉 太原
河北省 冀 石家莊
河南省 豫 鄭州
陜西省 陜或秦 西安
云南省 云或滇 昆明
貴州省 貴陽
四川省 川或蜀 成都
名稱 簡稱 行政中心
湖北省 鄂 武漢
湖南省 湘 長沙
安徽省 合肥
江西省 贛 南昌
江蘇省 蘇 南京
浙江省 浙 杭州
青海省 青    
臺灣省 臺 臺北
福建省 閩 福州
廣東省 粵 廣州
海南省 瓊 海口
甘肅省     蘭州
b.5個自治區的名稱、簡稱與行政中心
名稱 簡稱 行政中心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新 烏魯木齊
西藏自治區 藏 拉薩
內蒙古自治區 內蒙古 呼和浩特
(續表)
寧夏回族自治區 寧    
廣西壯族自治區 桂 南寧
c.4個直轄市的名稱、簡稱與行政中心
名稱 簡稱 行政中心
北京市 京 北京
天津市 津 天津
上海市 滬 上海
重慶市     重慶
d.2個特別行政區的名稱、簡稱與行政中心
名稱 簡稱 行政中心
香港特別行政區 港 香港
澳門特別行政區 澳 澳門
人口
1.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
(1)數量:我國是世界上的人口大國。根據2020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査,我國人口總數為14.12億(不包括港、澳、臺),約占世界人口的1/5。
(2)特點:人口基數大;實行計劃生育以來,我國人口增長速度大幅度降低。
(3)影響
a.積極影響:眾多的人口為社會經濟發展提供了充足的勞動力和消費市場。
b.消極影響:對食品、住房、教育、醫療、交通等的需求量巨大,給我國資源、環境和社會經濟帶來沉重的壓力。
(4)人口問題及對應政策
a.人口增長過快:為了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我國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實施 。
b.人口老齡化:我國從2016年起全面實施一對夫妻可生育兩個孩子的計劃生育政策,2021年開始實施一對夫妻可以生育 子女的政策,并配套支持措施。
2.人口分布
  我國人口分布圖
(1)特點:我國人口分布很不均勻,大致以 (黑龍江省)— (云南省)一線為界,此線東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疏。
(2)我國人口東多西少的原因
a.自然原因:東部多平原、丘陵,地勢低平,位于溫帶和亞熱帶季風氣候區,降水豐富,雨熱同期;西部地區多高山、高原和荒漠,大部分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和高原山地氣候,降水稀少,自然條件比較惡劣。
b.社會原因:東部地區由于優越的自然條件,工農業發達,交通運輸便利,歷史上開發較早;西部地區經濟落后,交通路線少,開發晚等。
民族
1.中華民族大家庭
民族構成 漢族人口最多,約占全國人口總數的91%
少數民族 少數民族有55個,人口較少,總共約占全國人口總數的9%
人口超過500萬 壯族、滿族、回族、苗族、維吾爾族、彝族、土家族、蒙古族、藏族
不到1萬人 赫哲族、珞巴族等
民族地位 民族不論大小,一律平等
民族政策 在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部分少數民族 的節慶活動 蒙古族——呼麥、摔跤、射箭、騎馬、那達慕節;維吾爾族——手鼓舞;藏族——鍋莊舞、雪頓節;朝鮮族——跳板、長鼓舞、蕩秋千;傣族——孔雀舞、潑水節、象腳鼓舞
2.民族分布特點
我國民族分布具有 “ ”的特點。漢族人口遍布全國各地,少數民族人口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東北地區。
答案:①北 ②東 ③北溫 ④海陸兼備 ⑤960萬 ⑥朝鮮、越南 ⑦渤 ⑧東 ⑨瓊州 ⑩臺灣島  魯
貴或黔  皖  西寧  甘或隴  銀川  渝  計劃生育  三個  黑河  騰沖  大雜居、小聚居、交錯居住
@重難點聚焦
我國的人口問題與人口政策
實施“三孩”政策的有利影響:優化人口結構;增加勞動力供給;緩解人口老齡化問題;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典例1】(2024郯城二模)當一個國家或地區65歲及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7%時為老齡化社會,當65歲及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14%時為深度老齡化社會。讀圖,完成(1)~(2)題。
(1)下列有關我國2016—2023年人口的敘述,錯誤的是(   )
A.人口總數不斷減少
B.2022年開始出現人口負增長
C.2021年人口總數達到最大
D.2021年進入深度老齡化社會
(2)為應對目前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問題,應該采取的措施有(   )
①完善養老服務體系
②適當放寬生育政策
③從國外大量移民
④樹立正確的人口發展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典例2】(2023河東一模)2023年國家統計局發布的人口數據顯示,2022年末全國人口為141 175萬人,比上年末減少85萬人,創下了自1962年以來的新低。下圖示意2012—2022年我國凈增人口數量統計。讀圖,完成(1)~(2)題。
(1)關于我國2012—2022年人口數量的特征,敘述正確的是(   )
A.2012年人口總數最多
B.2022年人口自然增長率低于零
C.人口總量逐年減少
D.2021年凈增人口最少
(2)導致我國出生人數不增反降的主要原因有(   )
①育齡婦女減少 ②生育觀念轉變
③人口出生率下降 ④國家政策支持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典例3】(2023沂南二模)國家統計局發布的人口數據顯示,我國2022年全年出生人口956萬人,人口出生率為6.77‰,死亡人口1 041萬人,人口死亡率為7.37‰。據此,完成(1)~(2)題。
(1)2022年我國的人口自然增長率為(   )
A.0.60‰ B.-0.60%
C.-0.60‰ D.14.14‰
(2)近20年來,我國生育政策進行了多次動態調整,如下圖所示。調整的主要目的有(   )
“雙獨二孩”→“單獨二孩”→“全面二孩”→
“全面三孩”
①迅速提高人口素質
②解決人口增長過快的問題
③促進人口與資源、環境的協調和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④應對人口老齡化帶來的問題
A.③④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我國的海洋權益
【典例4】(2024沂南二模)海洋是人類發展的資源寶庫。開發藍色國土,拓展生存和發展空間,已成為當今世界潮流。讀中國毗鄰海域簡圖,完成(1)~(3)題。
(1)我國大陸瀕臨的海洋中,緯度最高的是(   )
A.渤海 B.黃海 C.東海 D.南海
(2)我國發展海洋水產養殖的有利自然條件是(   )
A.海域遼闊,無臺風災害
B.沿海有寬廣的大陸架
C.多優良港灣,海運便利
D.水產養殖技術先進
(3)保護海洋生態系統的有效措施是(   )
A.休漁期繼續捕魚 B.完全人工養殖
C.做到捕養結合 D.飼養單一的品種魚
【典例5】(2023廣東中考)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2023年4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廣東省考察時強調:“中國是一個有著14億多人口的大國,解決好吃飯問題、保障糧食安全,要樹立大食物觀,既向陸地要食物,也向海洋要食物,耕海牧漁,建設海上牧場、‘藍色糧倉’。”
材料二:廣東省擁有我國最長海岸線,海域遼闊,海水優質,是我國重要的水產養殖、加工和出口基地。目前,廣東省發揮高校和科研機構眾多的優勢,著力加快培育萬億級現代化海洋牧場(海上牧場)產業群。
材料三:現代化海洋牧場是指采用科學技術,投放人工魚礁,為貝、藻、魚類提供棲息和繁育場所的特定海域。其養殖過程無須投喂人工餌料,養殖密度是傳統網箱的4~6倍,養殖周期縮短至3/4以內,受近岸海域生態環境影響較小。截至2022年底,廣東省已建成15個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牧場及周邊海域魚類的種類和數量均呈遞增趨勢。
材料四:下圖為廣東省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分布圖。
(1)列舉兩種海洋資源。
(2)簡述現代化海洋牧場養殖與傳統近海養殖相比的優勢。
(3)分析廣東省建設現代化海洋牧場的有利條件。
(4)簡述廣東省建設現代化海洋牧場的重要意義。第十章 從世界看中國
@考點解讀
課標主題 知識考點 命題趨勢
疆域 地理位置;海陸兼備;海洋權益 本章節內容是中考必考內容,大多通過地圖來考查學生相關知識的記憶。如我國行政區域的劃分,省級行政區域的簡稱、行政中心等
行政區劃 行政區劃;省級行政區域的分布、簡稱及行政中心
人口 人口分布;人口問題;人口政策
民族 民族分布
@考點梳理
遼闊的疆域
1.我國的地理位置及其優越性
(1)地理位置
a.半球位置:① 北 半球和② 東 半球。
b.經緯度位置:南北跨緯度很廣,大部分地區位于③ 北溫 帶,南部部分地區位于熱帶,沒有地區位于寒帶;東西跨經度廣,東西兩端的地方時相差4個多小時。
c.海陸位置:位于亞歐大陸東部、太平洋西岸,是一個④ 海陸兼備 的國家。
(2)地理位置的優越性
 位置優越 

海陸位置
位于亞歐大陸東部、太平洋西岸,海陸兼備
沿海多優良港灣,有利于發展海洋產業;陸上便于同鄰國發展邊境貿易
緯度位置
南北跨緯度廣,大部分位于中緯度地區
南北氣候差異大
為發展多種農業經濟、旅游業等提供了有利條件
2.海陸兼備的大國
陸地面積 陸地領土面積約⑤ 960萬 平方千米,僅次于俄羅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領土四至點 東 黑龍江省黑龍江與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線的匯合處(135°E附近)
西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帕米爾高原上(73°E附近)
北 黑龍江省漠河市北端的黑龍江主航道中心線上(53°N附近)
南 海南省南沙群島中的曾母暗沙(4°N附近)
陸上國界線 長達2.2萬多千米 海岸線 長1.8萬多千米
(續表)
鄰國 (1)陸上鄰國(14個):俄羅斯、朝鮮、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蒙古、印度、尼泊爾、不丹、緬甸、老撾、越南 (2)隔海相望的國家(6個):日本、韓國、菲律賓、馬來西亞、文萊和印度尼西亞 (3)與⑥ 朝鮮、越南 既陸上相鄰,又隔海相望
領海范圍 從領海基線起算,向海上延伸到12海里
臨海 四海一洋:四海自北向南依次為⑦ 渤 海、黃海、⑧ 東 海、南海;一洋即太平洋(臺灣島東岸直接瀕臨太平洋)
內海 渤海、⑨ 瓊州 海峽
島嶼 ⑩ 臺灣島 (我國第一大島)、海南島(我國第二大島)、崇明島(我國第三大島,我國最大的河口沖積島)
群島 舟山群島(我國最大的群島)、南沙群島、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等
3.行政區劃
(1)三級行政區劃:我國基本實行省(自治區、直轄市、特別行政區)、縣(市、自治縣)、鄉(鎮、民族鄉)三級行政區劃。
(2)34個省級行政區域:包括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和2個特別行政區。北京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
a.23個省的名稱、簡稱與行政中心
名稱 簡稱 行政中心
黑龍江省 黑 哈爾濱
吉林省 吉 長春
遼寧省 遼 沈陽
山東省  魯  濟南
山西省 晉 太原
河北省 冀 石家莊
河南省 豫 鄭州
陜西省 陜或秦 西安
云南省 云或滇 昆明
貴州省  貴或黔  貴陽
四川省 川或蜀 成都
名稱 簡稱 行政中心
湖北省 鄂 武漢
湖南省 湘 長沙
安徽省  皖  合肥
江西省 贛 南昌
江蘇省 蘇 南京
浙江省 浙 杭州
青海省 青  西寧 
臺灣省 臺 臺北
福建省 閩 福州
廣東省 粵 廣州
海南省 瓊 海口
甘肅省  甘或隴  蘭州
b.5個自治區的名稱、簡稱與行政中心
名稱 簡稱 行政中心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新 烏魯木齊
西藏自治區 藏 拉薩
內蒙古自治區 內蒙古 呼和浩特
(續表)
寧夏回族自治區 寧  銀川 
廣西壯族自治區 桂 南寧
c.4個直轄市的名稱、簡稱與行政中心
名稱 簡稱 行政中心
北京市 京 北京
天津市 津 天津
上海市 滬 上海
重慶市  渝  重慶
d.2個特別行政區的名稱、簡稱與行政中心
名稱 簡稱 行政中心
香港特別行政區 港 香港
澳門特別行政區 澳 澳門
人口
1.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
(1)數量:我國是世界上的人口大國。根據2020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査,我國人口總數為14.12億(不包括港、澳、臺),約占世界人口的1/5。
(2)特點:人口基數大;實行計劃生育以來,我國人口增長速度大幅度降低。
(3)影響
a.積極影響:眾多的人口為社會經濟發展提供了充足的勞動力和消費市場。
b.消極影響:對食品、住房、教育、醫療、交通等的需求量巨大,給我國資源、環境和社會經濟帶來沉重的壓力。
(4)人口問題及對應政策
a.人口增長過快:為了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我國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實施  計劃生育 。
b.人口老齡化:我國從2016年起全面實施一對夫妻可生育兩個孩子的計劃生育政策,2021年開始實施一對夫妻可以生育  三個 子女的政策,并配套支持措施。
2.人口分布
  我國人口分布圖
(1)特點:我國人口分布很不均勻,大致以  黑河 (黑龍江省)—  騰沖 (云南省)一線為界,此線東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疏。
(2)我國人口東多西少的原因
a.自然原因:東部多平原、丘陵,地勢低平,位于溫帶和亞熱帶季風氣候區,降水豐富,雨熱同期;西部地區多高山、高原和荒漠,大部分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和高原山地氣候,降水稀少,自然條件比較惡劣。
b.社會原因:東部地區由于優越的自然條件,工農業發達,交通運輸便利,歷史上開發較早;西部地區經濟落后,交通路線少,開發晚等。
民族
1.中華民族大家庭
民族構成 漢族人口最多,約占全國人口總數的91%
少數民族 少數民族有55個,人口較少,總共約占全國人口總數的9%
人口超過500萬 壯族、滿族、回族、苗族、維吾爾族、彝族、土家族、蒙古族、藏族
不到1萬人 赫哲族、珞巴族等
民族地位 民族不論大小,一律平等
民族政策 在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部分少數民族 的節慶活動 蒙古族——呼麥、摔跤、射箭、騎馬、那達慕節;維吾爾族——手鼓舞;藏族——鍋莊舞、雪頓節;朝鮮族——跳板、長鼓舞、蕩秋千;傣族——孔雀舞、潑水節、象腳鼓舞
2.民族分布特點
我國民族分布具有 “ 大雜居、小聚居、交錯居住 ”的特點。漢族人口遍布全國各地,少數民族人口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東北地區。
答案:①北 ②東 ③北溫 ④海陸兼備 ⑤960萬 ⑥朝鮮、越南 ⑦渤 ⑧東 ⑨瓊州 ⑩臺灣島  魯
貴或黔  皖  西寧  甘或隴  銀川  渝  計劃生育  三個  黑河  騰沖  大雜居、小聚居、交錯居住
@重難點聚焦
我國的人口問題與人口政策
實施“三孩”政策的有利影響:優化人口結構;增加勞動力供給;緩解人口老齡化問題;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典例1】(2024郯城二模)當一個國家或地區65歲及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7%時為老齡化社會,當65歲及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14%時為深度老齡化社會。讀圖,完成(1)~(2)題。
(1)下列有關我國2016—2023年人口的敘述,錯誤的是( A )
A.人口總數不斷減少
B.2022年開始出現人口負增長
C.2021年人口總數達到最大
D.2021年進入深度老齡化社會
(2)為應對目前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問題,應該采取的措施有( B )
①完善養老服務體系
②適當放寬生育政策
③從國外大量移民
④樹立正確的人口發展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典例2】(2023河東一模)2023年國家統計局發布的人口數據顯示,2022年末全國人口為141 175萬人,比上年末減少85萬人,創下了自1962年以來的新低。下圖示意2012—2022年我國凈增人口數量統計。讀圖,完成(1)~(2)題。
(1)關于我國2012—2022年人口數量的特征,敘述正確的是( B )
A.2012年人口總數最多
B.2022年人口自然增長率低于零
C.人口總量逐年減少
D.2021年凈增人口最少
(2)導致我國出生人數不增反降的主要原因有( C )
①育齡婦女減少 ②生育觀念轉變
③人口出生率下降 ④國家政策支持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典例3】(2023沂南二模)國家統計局發布的人口數據顯示,我國2022年全年出生人口956萬人,人口出生率為6.77‰,死亡人口1 041萬人,人口死亡率為7.37‰。據此,完成(1)~(2)題。
(1)2022年我國的人口自然增長率為( C )
A.0.60‰ B.-0.60%
C.-0.60‰ D.14.14‰
(2)近20年來,我國生育政策進行了多次動態調整,如下圖所示。調整的主要目的有( A )
“雙獨二孩”→“單獨二孩”→“全面二孩”→
“全面三孩”
①迅速提高人口素質
②解決人口增長過快的問題
③促進人口與資源、環境的協調和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④應對人口老齡化帶來的問題
A.③④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我國的海洋權益
【典例4】(2024沂南二模)海洋是人類發展的資源寶庫。開發藍色國土,拓展生存和發展空間,已成為當今世界潮流。讀中國毗鄰海域簡圖,完成(1)~(3)題。
(1)我國大陸瀕臨的海洋中,緯度最高的是( A )
A.渤海 B.黃海 C.東海 D.南海
(2)我國發展海洋水產養殖的有利自然條件是( B )
A.海域遼闊,無臺風災害
B.沿海有寬廣的大陸架
C.多優良港灣,海運便利
D.水產養殖技術先進
(3)保護海洋生態系統的有效措施是( C )
A.休漁期繼續捕魚 B.完全人工養殖
C.做到捕養結合 D.飼養單一的品種魚
【典例5】(2023廣東中考)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2023年4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廣東省考察時強調:“中國是一個有著14億多人口的大國,解決好吃飯問題、保障糧食安全,要樹立大食物觀,既向陸地要食物,也向海洋要食物,耕海牧漁,建設海上牧場、‘藍色糧倉’。”
材料二:廣東省擁有我國最長海岸線,海域遼闊,海水優質,是我國重要的水產養殖、加工和出口基地。目前,廣東省發揮高校和科研機構眾多的優勢,著力加快培育萬億級現代化海洋牧場(海上牧場)產業群。
材料三:現代化海洋牧場是指采用科學技術,投放人工魚礁,為貝、藻、魚類提供棲息和繁育場所的特定海域。其養殖過程無須投喂人工餌料,養殖密度是傳統網箱的4~6倍,養殖周期縮短至3/4以內,受近岸海域生態環境影響較小。截至2022年底,廣東省已建成15個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牧場及周邊海域魚類的種類和數量均呈遞增趨勢。
材料四:下圖為廣東省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分布圖。
(1)列舉兩種海洋資源。
海洋生物資源、海洋礦產資源等。
(2)簡述現代化海洋牧場養殖與傳統近海養殖相比的優勢。
效率高、周期短、污染小等。
(3)分析廣東省建設現代化海洋牧場的有利條件。
海域、灘涂、海水養殖等面積廣闊;經濟基礎雄厚,建設資金充足;水產養殖、工程技術、管理方式先進。
(4)簡述廣東省建設現代化海洋牧場的重要意義。
有利于減少對海洋資源的污染及破壞;增加漁民收入;等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鞍山市| 三穗县| 吉安市| 偃师市| 汾阳市| 封开县| 白玉县| 龙陵县| 长白| 宜兰县| 海丰县| 静安区| 手游| 宁强县| 时尚| 远安县| 醴陵市| 罗平县| 安康市| 泸定县| 华阴市| 雅江县| 绵竹市| 永平县| 建水县| 岳阳县| 桦川县| 黄浦区| 新竹县| 瑞昌市| 读书| 龙口市| 玛多县| 大城县| 广宁县| 遵义县| 独山县| 沾益县| 临潭县| 乃东县| 宜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