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十七章 西北地區@考點解讀課標主題 知識考點 命題趨勢西北地區 自然特征與農業;塔里木盆地 地理環境對生產、生活的影響;資源開發與生態保護 此部分多結合時事熱點以選擇題組、綜合題的形式考查某區域自然地理環境特征、工農業發展條件、環境問題等內容,圍繞某區域發展問題,分析該區域地理要素之間的內在聯系@考點梳理西北地區的自然特征與農業1.西北地區的自然特征位置 主要位于我國地勢的① 第二級 階梯,大體位于大興安嶺以西、長城和昆侖山—阿爾金山以北地形 以高原、盆地為主。東部主要是內蒙古高原,西部高山和盆地相間分布氣候 類型 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特征 冬冷夏熱,氣溫年較差、日較差② 大 ,降水較少且集中于夏季。西北地區典型的自然地理環境特征是③ 干旱 ,是我國干旱面積最廣的地區河流 氣候干旱導致西北地區河流稀少,且多為季節性河流,是我國④ 內流河 的主要分布區。我國最長的內流河是⑤ 塔里木河 植被 差異 西北地區草原、荒漠廣布,東部高原以⑥ 草原 為主,向西逐漸過渡為⑦ 荒漠草原 和⑧ 荒漠 ,西部盆地中有大面積的沙漠分布原因 自東向西距離海洋越來越遠,且受山脈阻隔,受海洋濕潤氣流的影響越來越小,受夏季風的影響也越來越小,降水量逐漸減少2.牧區和灌溉農業區(1)牧區新疆牧區 分界線: 賀蘭山 內蒙古牧區畜種 新疆細毛羊、伊犁馬 三河馬、三河牛、寧夏灘羊草場 高山草場(屬山地牧場) 呼倫貝爾草原、錫林郭勒草原等大型優質草場(屬溫帶草原牧場)成因 降水稀少,地表多戈壁、沙漠,但山地降水較多 降水較多,地表水資源比較豐富(2)灌溉農業區新疆綠洲 河西走廊 寧夏平原 河套平原灌溉水源 ⑨ 河水、地下水 黃河水發展條件 夏季氣溫高,晴天多,日照充足,利于棉花的生長和采摘;夏季晝夜溫差大,有利于瓜果和糖料作物糖分的積累特色農產品 哈密瓜、葡萄、長絨棉等干旱的寶地——塔里木盆地1.沙漠和戈壁廣布(1)位置:位于我國新疆南部,⑩ 天山 山脈和 昆侖 山脈之間,是我國面積最大的盆地。(2)氣候:氣候干旱,降水稀少。深居內陸,距海遙遠,周圍又有高大山脈環抱,來自海洋的氣流不易到達。(3)綠洲:分布在塔里木盆地邊緣的山麓地帶和河流沿岸。其水源主要來自 山地降水和冰雪融水 。(4)人口、城鎮、交通線:主要分布在盆地邊緣的 綠洲 上。2.油氣資源的開發(1)地位:塔里木盆地蘊藏著豐富的油氣資源,是我國最大的內陸含油氣盆地。(2)開發條件a.有利條件:儲量豐富,國家政策支持(西部大開發),交通運輸的建設等。b.不利條件:環境惡劣、生態脆弱、距市場遠、交通不便等。(3)環境保護:塔里木盆地生態環境脆弱,在開發利用油氣資源的同時,需要采取多種措施避免破壞生態環境,并加強綠洲的生態環境保護,做到經濟利益和環境利益雙贏。(4)西氣東輸線路 一線工程 二線工程起止點 西起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輪南油氣田,東至上海 主干線于新疆霍爾果斯口岸將從中亞進口的天然氣向南運至廣州途經地形區 塔里木盆地、黃土高原、長江中下游平原等 準噶爾盆地、黃土高原、長江中下游平原、東南丘陵等所經省級行政區域 新、甘、寧、陜、晉、豫、皖、蘇、滬 新、甘、寧、陜、豫、鄂、贛、粵意義 輸出地 a.發揮了西部地區的資源優勢,帶動相關產業發展;b.為當地提供了更多的就業機會;c.促進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縮小東西部地區的經濟差距輸入地 a.緩解我國東部地區能源供應緊張的局面;b.優化東部地區的能源結構;c.改善東部地區的環境質量答案:①第二級 ②大 ③干旱 ④內流河 ⑤塔里木河 ⑥草原 ⑦荒漠草原 ⑧荒漠 ⑨河水、地下水⑩天山 昆侖 山地降水和冰雪融水 綠洲@重難點聚焦西北地區獨特的自然環境及人地關系【典例1】(2024蘭陵一模)葡萄性喜光、喜暖、耐干燥、忌潮濕。下圖為銀川周邊葡萄酒生產區示意圖。讀圖,完成(1)~(2)題。(1)寧夏葡萄酒生產區主要位于賀蘭山以東地區,當地種植葡萄的有利條件是( C )A.黑土面積廣闊,土壤肥沃B.水源主要來自高山冰雪融水C.光照較好,熱量充足D.氣候濕潤,降水豐富(2)為促進當地經濟可持續發展,下列建議合理的是( D )A.對葡萄酒精心包裝,大幅提高葡萄酒價格B.增加勞動力,開墾荒地,擴大葡萄種植面積C.聯系海外市場,采摘葡萄大量出口D.提升葡萄品質,打造品牌酒業,提升產品附加值【典例2】(2024郯城二模)黑河,古稱弱水,是中國西北地區的第二大內陸河,是沿途綠洲及城市生產、生活的主要水源。讀圖,完成(1)~(3)題。(1)黑河的水源主要來自( C )A.青藏高原的冰雪融水B.內蒙古高原地區的降水C.祁連山脈的冰雪融水D.從黃河跨流域調水(2)黑河流域的綠洲是我國重要的玉米育種基地,該地適宜種植玉米的有利自然條件有( A )①夏季熱量充足②晝夜溫差大,光照充足③有穩定的灌溉水源④夏季風帶來豐沛降水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居延海在20世紀60年代后一度干涸,主要人為原因是( D )A.過度捕撈漁業資源B.溫室效應導致蒸發量增加C.移動沙丘掩埋湖泊D.上游工農業生產用水量大【典例3】(2024沂南一模)甘肅省是我國唯一跨四大地理區域的省級行政區域,河西走廊是我國古代“絲綢之路”和現在“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重要通道。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與甘肅省相鄰的省級行政區域A是青海省,其省會是 西寧 ,山脈B是 秦嶺 。甘肅省自然環境復雜多樣,地表景觀差異大。小明和小華暑假到該省游覽了圖中①②③④四地,并各自對其中某一地的景觀進行了描述。小明:在這里可以欣賞到大漠、綠洲,還有保存千年的洞窟壁畫。 小華:山上森林茂密,溪流淙淙;山下梯田層層,稻浪翻滾。(2)小明的描述與四地中 ① 地景觀符合,小華的描述與四地中 ④ 地景觀符合。(3)河西走廊是古代東西方貿易往來的重要通道。據圖分析,河西走廊為什么會成為古代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河西走廊有祁連山的冰雪融水,水資源較豐富;南、北兩側為山地、高原,地形崎嶇,河西走廊地勢平坦,交通便利。(4)2024年,甘肅天水的麻辣燙火出“圈”,當地的甘谷辣椒色澤鮮紅、味道香辣,請從氣候角度解釋甘谷辣椒品質優良的原因。光照充足,利于辣椒著色;晝夜溫差大,利于營養物質積累;生長期長,品質優。(5)和天水的“熱辣滾燙”一樣,淄博燒烤、爾濱冰雪等都火遍全國,大量游客紛至沓來。游客過于集中可能引發哪些問題?(從交通、環境方面回答兩條)交通擁堵、污染加劇、環境壓力大等。(6)請為游客過于集中影響旅游質量提供合理的解決措施。(至少兩條)錯峰旅游、文明旅游、理性消費、不跟風等。第十七章 西北地區@考點解讀課標主題 知識考點 命題趨勢西北地區 自然特征與農業;塔里木盆地 地理環境對生產、生活的影響;資源開發與生態保護 此部分多結合時事熱點以選擇題組、綜合題的形式考查某區域自然地理環境特征、工農業發展條件、環境問題等內容,圍繞某區域發展問題,分析該區域地理要素之間的內在聯系@考點梳理西北地區的自然特征與農業1.西北地區的自然特征位置 主要位于我國地勢的① 階梯,大體位于大興安嶺以西、長城和昆侖山—阿爾金山以北地形 以高原、盆地為主。東部主要是內蒙古高原,西部高山和盆地相間分布氣候 類型 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特征 冬冷夏熱,氣溫年較差、日較差② ,降水較少且集中于夏季。西北地區典型的自然地理環境特征是③ ,是我國干旱面積最廣的地區河流 氣候干旱導致西北地區河流稀少,且多為季節性河流,是我國④ 的主要分布區。我國最長的內流河是⑤植被 差異 西北地區草原、荒漠廣布,東部高原以⑥ 為主,向西逐漸過渡為⑦ 和⑧ ,西部盆地中有大面積的沙漠分布原因 自東向西距離海洋越來越遠,且受山脈阻隔,受海洋濕潤氣流的影響越來越小,受夏季風的影響也越來越小,降水量逐漸減少2.牧區和灌溉農業區(1)牧區新疆牧區 分界線: 賀蘭山 內蒙古牧區畜種 新疆細毛羊、伊犁馬 三河馬、三河牛、寧夏灘羊草場 高山草場(屬山地牧場) 呼倫貝爾草原、錫林郭勒草原等大型優質草場(屬溫帶草原牧場)成因 降水稀少,地表多戈壁、沙漠,但山地降水較多 降水較多,地表水資源比較豐富(2)灌溉農業區新疆綠洲 河西走廊 寧夏平原 河套平原灌溉水源 ⑨ 黃河水發展條件 夏季氣溫高,晴天多,日照充足,利于棉花的生長和采摘;夏季晝夜溫差大,有利于瓜果和糖料作物糖分的積累特色農產品 哈密瓜、葡萄、長絨棉等干旱的寶地——塔里木盆地1.沙漠和戈壁廣布(1)位置:位于我國新疆南部,⑩ 山脈和 山脈之間,是我國面積最大的盆地。(2)氣候:氣候干旱,降水稀少。深居內陸,距海遙遠,周圍又有高大山脈環抱,來自海洋的氣流不易到達。(3)綠洲:分布在塔里木盆地邊緣的山麓地帶和河流沿岸。其水源主要來自 。(4)人口、城鎮、交通線:主要分布在盆地邊緣的 上。2.油氣資源的開發(1)地位:塔里木盆地蘊藏著豐富的油氣資源,是我國最大的內陸含油氣盆地。(2)開發條件a.有利條件:儲量豐富,國家政策支持(西部大開發),交通運輸的建設等。b.不利條件:環境惡劣、生態脆弱、距市場遠、交通不便等。(3)環境保護:塔里木盆地生態環境脆弱,在開發利用油氣資源的同時,需要采取多種措施避免破壞生態環境,并加強綠洲的生態環境保護,做到經濟利益和環境利益雙贏。(4)西氣東輸線路 一線工程 二線工程起止點 西起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輪南油氣田,東至上海 主干線于新疆霍爾果斯口岸將從中亞進口的天然氣向南運至廣州途經地形區 塔里木盆地、黃土高原、長江中下游平原等 準噶爾盆地、黃土高原、長江中下游平原、東南丘陵等所經省級行政區域 新、甘、寧、陜、晉、豫、皖、蘇、滬 新、甘、寧、陜、豫、鄂、贛、粵意義 輸出地 a.發揮了西部地區的資源優勢,帶動相關產業發展;b.為當地提供了更多的就業機會;c.促進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縮小東西部地區的經濟差距輸入地 a.緩解我國東部地區能源供應緊張的局面;b.優化東部地區的能源結構;c.改善東部地區的環境質量答案:①第二級 ②大 ③干旱 ④內流河 ⑤塔里木河 ⑥草原 ⑦荒漠草原 ⑧荒漠 ⑨河水、地下水⑩天山 昆侖 山地降水和冰雪融水 綠洲@重難點聚焦西北地區獨特的自然環境及人地關系【典例1】(2024蘭陵一模)葡萄性喜光、喜暖、耐干燥、忌潮濕。下圖為銀川周邊葡萄酒生產區示意圖。讀圖,完成(1)~(2)題。(1)寧夏葡萄酒生產區主要位于賀蘭山以東地區,當地種植葡萄的有利條件是( )A.黑土面積廣闊,土壤肥沃B.水源主要來自高山冰雪融水C.光照較好,熱量充足D.氣候濕潤,降水豐富(2)為促進當地經濟可持續發展,下列建議合理的是( )A.對葡萄酒精心包裝,大幅提高葡萄酒價格B.增加勞動力,開墾荒地,擴大葡萄種植面積C.聯系海外市場,采摘葡萄大量出口D.提升葡萄品質,打造品牌酒業,提升產品附加值【典例2】(2024郯城二模)黑河,古稱弱水,是中國西北地區的第二大內陸河,是沿途綠洲及城市生產、生活的主要水源。讀圖,完成(1)~(3)題。(1)黑河的水源主要來自( )A.青藏高原的冰雪融水B.內蒙古高原地區的降水C.祁連山脈的冰雪融水D.從黃河跨流域調水(2)黑河流域的綠洲是我國重要的玉米育種基地,該地適宜種植玉米的有利自然條件有( )①夏季熱量充足②晝夜溫差大,光照充足③有穩定的灌溉水源④夏季風帶來豐沛降水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居延海在20世紀60年代后一度干涸,主要人為原因是( )A.過度捕撈漁業資源B.溫室效應導致蒸發量增加C.移動沙丘掩埋湖泊D.上游工農業生產用水量大【典例3】(2024沂南一模)甘肅省是我國唯一跨四大地理區域的省級行政區域,河西走廊是我國古代“絲綢之路”和現在“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重要通道。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與甘肅省相鄰的省級行政區域A是青海省,其省會是 ,山脈B是 。甘肅省自然環境復雜多樣,地表景觀差異大。小明和小華暑假到該省游覽了圖中①②③④四地,并各自對其中某一地的景觀進行了描述。小明:在這里可以欣賞到大漠、綠洲,還有保存千年的洞窟壁畫。 小華:山上森林茂密,溪流淙淙;山下梯田層層,稻浪翻滾。(2)小明的描述與四地中 地景觀符合,小華的描述與四地中 地景觀符合。(3)河西走廊是古代東西方貿易往來的重要通道。據圖分析,河西走廊為什么會成為古代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4)2024年,甘肅天水的麻辣燙火出“圈”,當地的甘谷辣椒色澤鮮紅、味道香辣,請從氣候角度解釋甘谷辣椒品質優良的原因。(5)和天水的“熱辣滾燙”一樣,淄博燒烤、爾濱冰雪等都火遍全國,大量游客紛至沓來。游客過于集中可能引發哪些問題?(從交通、環境方面回答兩條)(6)請為游客過于集中影響旅游質量提供合理的解決措施。(至少兩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十七章西北地區 - 學生版.docx 第十七章西北地區.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