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哈三中 2024-2025 學年度上學期 高一學年 12 月月考 地理 試卷第Ⅰ卷 選擇題一、選擇題:本題共 30 小題,每小題 2 分,共 60 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 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2016 年 9 月 25 日,有著“超級天眼 ”之稱的全球最大單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在貴州 大窩凼落成啟用。“天眼 ”探測范圍可達人類目前已知的宇宙邊緣,對探索地外文明具有 重要意義。據此完成 1~2 題。1.“天眼”可探測到的最高級別天體系統為A .可觀測宇宙 B .銀河系 C .太陽系 D .地月系2.“地外文明 ”所在星球若適合人類居住,可能是因為其①有適合生物呼吸的大氣 ②體積和質量較小③距恒星近,表面溫度高 ④有液態水的存在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北京時間 2024 年 4 月 23 日 13 時左右,太陽表面相隔數十萬公里的不同位置,幾乎 同時發生了四次罕見的耀斑,共覆蓋了太陽表面三分之一的面積,在人類觀測史上尚屬 首次。據此完成 3~4 題。3 .耀斑發生在太陽大氣層中的A .光球層 B .色球層 C . 日冕層 D .對流層4 .太陽耀斑爆發對地球帶來的影響可能有A .全球多地火山活動頻發 B .地表指南針指示方向更準C .赤道上空出現極光現象 D .影響多地無線電短波通信2022 年 11 月 27 日晚,世界最大的活火山——美國夏威夷冒納羅亞火山噴發,噴發 過程中產生了大量火山灰云。圖 1 示意地球圈層結構。據此完成5~6 題。圖 1高一地理 第 1 頁 共 8 頁5 .冒納羅亞火山噴發的巖漿在地球內部圈層遷移的順序是A .地核—下地幔—上地幔—地殼 B .莫霍面—軟流層—巖石圈—地殼C .地核—地幔—巖石圈—軟流層 D .軟流層—上地幔頂部—莫霍面—地殼6 .下列關于地球圈層結構的敘述,正確的是A . ①是大氣圈,隨海拔升高,大氣密度減小B . ②是水圈,即各種水體組成的不連續圈層 C . ③是地殼,大陸地殼較薄、大洋地殼較厚 D . ④是巖石圈,在地球圈層結構中最為活躍甘肅省和政縣地處青藏高原和黃土高原交會處,孕育了珍貴的古脊椎動物化石群。 圖 2 示意該地古生物化石地表分布。據此完成7~8題。圖 27 .該區域已發現化石指示的最早地質年代是A .元古宙 B .古生代 C .中生代 D .新生代8 .下列關于該區域古生物生存環境的敘述,正確的是A .恐龍繁盛時,被子植物興盛 B .三葉蟲曾生活在高山地區C .哺乳動物繁盛時,裸子植物興盛 D .該區域曾經歷過地殼抬升貴州省喀斯特地貌分布比重位列全國第一,圖 3 示意貴州省某地地質剖面。據此完 成 9~10 題。圖 39 .根據石灰巖的溶蝕程度,該地峰林、峰叢、孤峰演變順序依次為A .孤峰—峰叢—峰林 B .峰叢—峰林—孤峰C .孤峰—峰林—峰叢 D .峰叢—孤峰—峰林10 .喀斯特地貌對當地人們生產生活產生的影響有①土壤肥沃,種植業發展水平高 ②地表水資源豐富,取水便利③地貌景觀獨特,旅游資源豐富 ④地勢起伏大,交通建設困難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高一地理 第 2 頁 共 8 頁河流階地是沿河分布的階梯狀地形。地殼運動穩定期,河流以側向侵蝕為主,形成寬 闊的谷底或平原,地殼運動上升期,河流下切侵蝕強烈,原來的谷底或平原被抬升成為階 地。圖 4 示意黃河某河段河流階地剖面。據此完成 11~13題。圖 411 .河流階地形成的外力作用主要是A .流水堆積 B .流水侵蝕 C .冰川侵蝕 D .風力堆積12 .圖中河流階地形成時間最晚的是A .四級階地 B .三級階地 C .二級階地 D .一級階地13.與河漫灘相比,當地人們多選擇河流階地作為居住和耕作場所,主要是因為河流階地A .不易發生洪澇 B .地勢平坦 C .靠近水源 D .土壤肥沃2019 年 7 月 11 日上午,云南騰沖由于強降水引發泥石流災害,影響嚴重。圖 5 示 意騰沖地理位置。據此完成 14~15題。圖 514 .該日云南騰沖出現泥石流的主要原因有①降水量大且集中 ②地勢起伏大,疏松物質多③植被覆蓋率較低 ④地質不穩定,火山活動多發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15 .下列關于泥石流避災措施的敘述,正確的是A .在溝谷中躲避 B .順著溝谷往上跑C .向溝谷兩側高處躲避 D .順著溝谷往下跑高一地理 第 3 頁 共 8 頁地膜覆蓋是指以農用塑料薄膜覆蓋地表的一種措施,地膜覆蓋栽培的主要目的是提 高土壤溫度。圖 6 為農田地膜覆蓋景觀圖。據此完成 16~17 題。圖 616 .地膜覆蓋可有效提高土壤溫度,是因為地膜能夠A .增加太陽輻射 B .增加地面反射C .減少大氣輻射 D .截留地面輻射17 .下列現象與地膜覆蓋提高土壤溫度原理相似的是A .火山噴發后,白天溫度降低 B .夏季大棚覆蓋黑色尼龍網C .冬季積雪厚,利于作物越冬 D .硒砂瓜土地上增鋪砂礫層西安市“除霾塔”(圖 7)是大型太陽能城市空氣清潔系統,主體由空氣導流塔及玻 璃集熱棚兩部分構成。玻璃集熱棚內設置過濾網墻,地面鋪鵝卵石。據此完成 18~20 題。圖 718 .下列示意圖中能正確表示白天“除霾塔 ”內外空氣運動特征的是高一地理 第 4 頁 共 8 頁A .B .C .D .19 .玻璃集熱棚內地面鋪鵝卵石的主要目的是A .降低棚內建設成本 B .提高棚內升溫效果C .減小棚內晝夜溫差 D .改變棚內地面風向20.“除霾塔 ”工作效率最高的環境條件是A .晴朗的白天 B .晴朗的夜晚C .多云的白天 D .多云的夜晚圖 8 示意某山谷近地面局部環流,甲、乙兩地海拔相同。據此完成 21~23題。圖 821 .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 .等壓面數值自下往上遞增 B .甲地氣壓較乙地低C .等溫面數值自下往上遞增 D .甲地氣溫較乙地低22 .圖示時間及山谷上方的氣流運動狀況是A .白天、氣流上升 B .夜晚、氣流上升C .白天、氣流下沉 D .夜晚、氣流下沉23 .該山谷多霧,霧最濃的時段可能為A .正午前后 B . 日出前后 C .子夜時分 D . 日落前后為了讓學生直觀地認識水循環,某地理教師設計了水循環模擬實驗,并引導學生畫 出該實驗的示意圖(圖 9)。據此完成 24~26 題。圖 924 .下列關于水循環的敘述,正確的是A .水循環的主要動力是地熱能 B .水循環使全球水資源總量增加C .水循環一般只發生在外流區 D .水循環促進地球水體不斷更新25 .實驗中導管模擬的水循環環節是A .蒸發 B .降水 C .水汽輸送 D .地下徑流26 .若甲環節受阻,可能導致A .風浪加劇 B .風暴潮肆虐C .城市內澇 D .海平面上升高一地理 第 5 頁 共 8 頁2023 年 4 月 6 日,我國第 39 次南極科考圓滿完成。圖 10 示意雪龍 2 號科考船返程 航線。圖 11 示意不同緯度海區海水鹽度隨深度的變化。據此完成27~28題。圖 10 圖 1127 .科考船從甲地返回至丙地,沿途海域表層水溫變化大致是A .一直升高 B .一直降低 C .先升高后降低 D .先降低后升高28 .甲、乙、丙海域鹽度隨深度變化規律依次對應的曲線是A . ①②③ B . ①③② C . ③①② D . ③②①2024 年 10 月,海南省舉辦沖浪錦標賽,吸引了眾多隊伍參賽。圖 12 為當天比賽現 場照片。據此完成 29~30 題。圖 1229 .參賽者沖浪比賽時主要利用的海洋資源與海水運動形式分別是A .海洋空間資源、波浪 B .海洋空間資源、潮汐C .海洋生物資源、波浪 D .海洋生物資源、潮汐30 .下列關于海水運動的敘述,正確的是A .波浪具有周期性漲落特征 B .洋流可以減慢海水凈化速度C .潮汐具有穩定流速和流向 D .洋流對沿岸氣候有一定影響高一地理 第 6 頁 共 8 頁第Ⅱ卷 非選擇題二、非選擇題:本題共 2 小題,共 40 分。31 .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 分)2023 年 9 月 23 日~10 月 8 日,第 19 屆亞運會在中國浙江省杭州市舉行。亞運會期 間游客眾多,許多游客乘帆船出海游玩。圖 13 示意杭州灣地理位置。圖 13(1)錢塘江匯入杭州灣體現了水循環的 環節,該環節參與的是 (填水循環類型)。(4 分)(2)杭州灣附近海水等鹽度線 a 的數值 29(填“大于”或“小于”),主要影響 因素是 。(4 分)(3)錢塘江入海口附近海域海水鹽度和密度季節變化明顯,一般海水鹽度夏季 (填 “高于”或“低于”)冬季,海水密度夏季 (填“高于”或“低于”)冬季。 (4分)(4)圖 13 中洋流 b 為 (填“暖流”或“寒流”),舟山漁場的形成原因 是 。(4分)(5)圖 14 為該海域某日海水水位變化圖,根據潮汐和海陸風規律判斷,該日乘帆船出 海游玩的游客返程最佳時段是 (填選項),此時的風向為 (填“海風”或“陸風”)。(4 分)圖 14A .4~6 時 B .8~10 時 C .14~16 時 D .18~20 時高一地理 第 7 頁 共 8 頁32 .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 分)長江是我國第一長河,上、中、下游地貌景觀多樣。圖 15 示意長江流域,圖 16 示意 長江流域五種地貌類型。圖 15圖 16(1)①②⑤地貌中,流水侵蝕地貌有 ,流水堆積地貌有 。(填序號) (3分)(2)①②③地貌分別位于圖 15 中的甲、乙、丙三地,則 位于甲地、 位于 乙地、 位于丙地。(填序號)(3分)(3)②地貌中,M 地位于 (填“凹岸”或“凸岸”),受流水 (填“下切 侵蝕”或“側向侵蝕”或“溯源侵蝕”)作用而成。(4 分)(4)④地貌中,a 的名稱為 ,主要受流水 作用而成。(4 分)(5)⑤地貌的形成過程為 , 該地貌中最適宜耕作的位置是 (填“b”或“c”)。(6 分)哈三中2024-2025學年度上學期高一學年12月月考 地理 答案選擇題:本題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 2 3 4 5 6 7 8 9 10A B B D D A B D B C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B D A A C D C C B A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D C B D C C C D A D二、非選擇題:本題共2小題,共40分。31.(20分)(1)地表徑流 海陸間循環(4分)(2)小于 淡水匯入情況(4分)(3)低于 低于(4分)(4)寒流(2分)寒暖流交匯,海水受到擾動,可將下層營養鹽類帶到表層(或長江、錢塘江等帶來了豐富的營養鹽類),有利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為魚類提供了豐富的餌料。(2分)(5)C 海風(4分)32.(20分)(1)① ②⑤(3分)(2)① ③ ②(3分)(3)凹岸 側向侵蝕(4分)(4)石鐘乳 沉積(4分)(5)河流自山地流至山麓,因地形急劇變緩,流速劇減,所挾帶物質在溝谷出口處不斷堆積,形成沖積扇。(4分)c(2分)高一地理 第 8 頁 共 8 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