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七年級上冊語文文言文重點知識梳理一、《世說新語》二則文學(xué)常識《世說新語》是南朝宋臨川王劉義慶組織編寫的一部志人小說集,主要記載漢末至東晉士大夫的言談、逸事。字詞解釋《詠雪》內(nèi)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兒女:子女,這里泛指小輩,包括侄兒侄女。俄而:不久,一會兒。驟:急。欣然:高興的樣子。差可擬:大體可以相比。差,大體。擬,相比。未若:不如,不及。因:趁、乘。《陳太丘與友期行》期行:相約同行。期,約定。日中:正午時分。舍去:丟下(他)而離開。舍,舍棄。去,離開。尊君在不:令尊在不在?尊君,對別人父親的尊稱。不,同 “否”。相委而去:丟下我走了。相,表示動作偏指一方。委,舍棄。家君:對人謙稱自己的父親。引:拉,牽拉。顧:回頭看。重點句子翻譯《詠雪》謝太傅寒雪日內(nèi)集,與兒女講論文義。譯文:謝太傅在一個寒冷的雪天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跟小輩們談?wù)撐恼碌牧x理。撒鹽空中差可擬。譯文:把鹽撒在空中大體可以相比。未若柳絮因風起。譯文:不如比作柳絮乘風滿天飛舞。《陳太丘與友期行》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譯文:陳太丘和朋友相約同行,約定的時間是正午時分。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譯文:朋友感到慚愧,下了車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頭也不回地走進家門。內(nèi)容主旨《詠雪》通過描寫謝太傅一家雪天詠雪的故事,表現(xiàn)了謝道韞的文學(xué)才華和聰明機智,也展示了家庭文化生活的雅趣。《陳太丘與友期行》記述了陳元方與來客對話的場景,表現(xiàn)了陳元方的聰慧、方正,同時也告誡人們辦事要講誠信,為人要方正。二、《誡子書》文學(xué)常識作者諸葛亮,字孔明,三國時蜀漢政治家、軍事家。這篇文章是他寫給兒子諸葛瞻的一封家書,勸勉兒子勤學(xué)立志,修身養(yǎng)性。字詞解釋夫君子之行:助詞,用于句首,表示發(fā)端。靜以修身:屏除雜念和干擾,寧靜專一。儉以養(yǎng)德:培養(yǎng)品德。非淡泊無以明志:內(nèi)心恬淡,不慕名利。明,明確、堅定。非寧靜無以致遠:達到遠大目標。致,達到。淫慢則不能勵精:放縱懈怠。淫,放縱。慢,懈怠。勵精,振奮精神。險躁則不能治性:輕薄浮躁。險,輕薄。治性,修養(yǎng)性情。年與時馳:年紀隨同時光而疾速逝去。馳,疾行,指迅速逝去。意與日去:意志隨同歲月而喪失。遂成枯落:最終凋落,衰殘。比喻人年老志衰,沒有用處。多不接世:大多對社會沒有任何貢獻。接世,接觸社會,承擔事務(wù),對社會有益。悲守窮廬:窮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重點句子翻譯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譯文:君子的行為操守,以寧靜來修養(yǎng)身心,以節(jié)儉來培養(yǎng)品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譯文:不能內(nèi)心恬淡、不慕名利就無法明確志向,不能寧靜專一就無法達到遠大目標。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譯文:放縱懈怠就不能振奮精神,輕薄浮躁就不能修養(yǎng)性情。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fù)何及!譯文:年紀隨同時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隨同歲月而喪失。最終凋落,衰殘,大多對社會沒有任何貢獻,只能悲哀地坐守著那窮困的居舍,那時再悔恨又怎么來得及!內(nèi)容主旨文章強調(diào)了修身養(yǎng)性、治學(xué)做人的重要性,勸勉兒子要珍惜時光,努力學(xué)習(xí),立志成才,修身養(yǎng)德,不要虛度光陰,表達了諸葛亮對兒子的殷切期望和深深的愛。三、《狼》文學(xué)常識作者蒲松齡,字留仙,世稱聊齋先生,清代文學(xué)家。《狼》選自文言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字詞解釋止有剩骨:僅,只。綴行甚遠:連接、緊跟。屠懼,投以骨:把骨頭投給狼。以,把。一狼得骨止:停止。仍從:跟從。兩狼之并驅(qū)如故:并,一起。驅(qū),追隨、追趕。如故,跟原來一樣。屠大窘:處境困迫,為難。恐前后受其敵:攻擊。顧野有麥場:看,視。場主積薪其中:堆積柴草。薪,柴草。苫蔽成丘:覆蓋、遮蓋。弛擔持刀:解除,卸下。眈眈相向:兇狠注視的樣子。眈眈,兇狠注視的樣子。相,表示動作偏指一方。一狼徑去:徑直。其一犬坐于前:像狗似的。犬,名詞作狀語,像狗一樣。目似瞑:閉上眼睛。瞑,閉上眼睛。意暇甚:神情很悠閑。意,這里指神情、態(tài)度。暇,從容、悠閑。屠暴起:突然。又數(shù)刀斃之:殺死。一狼洞其中:洞穴,這里用作動詞,指挖洞。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通道,這里用作動詞,指從通道進入。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屁股。屠自后斷其股:大腿。乃悟前狼假寐:睡覺。這里是假裝睡覺的意思。寐,睡覺。蓋以誘敵:表示推測,大概,原來是。狼亦黠矣:狡猾。而頃刻兩斃:一會兒。禽獸之變詐幾何哉:巧變詭詐。幾何,多少,意思是能有多少。止增笑耳:罷了。重點句子翻譯途中兩狼,綴行甚遠。譯文:路上遇到兩只狼,緊跟著走了很遠。屠懼,投以骨。譯文:屠戶害怕了,把骨頭投給狼。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譯文:一只狼徑直離開,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目似瞑,意暇甚。譯文:眼睛好像閉上了,神情很悠閑。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數(shù)刀斃之。譯文:屠戶突然跳起,用刀劈狼的腦袋,又連砍幾刀把狼殺死。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譯文:才明白前面的狼假裝睡覺,原來是用來誘惑敵人的。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譯文: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會兒兩只狼都被殺死了,禽獸的詭詐手段能有多少???只是增加笑料罷了。內(nèi)容主旨文章通過描寫屠戶與狼斗智斗勇的過程,揭示了狼的貪婪、兇殘和狡詐的本性,同時也贊揚了屠戶的機智勇敢,告訴人們對待像狼一樣的惡勢力,要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才能取得勝利。四、《穿井得一人》文學(xué)常識本文選自《呂氏春秋》,又稱《呂覽》,是戰(zhàn)國末秦相呂不韋組織門客所撰的一部雜家代表著作。字詞解釋宋之丁氏:助詞,的。家無井而出溉汲:打水澆田。溉,澆灌、灌溉。汲,從井里取水。常一人居外:停留。及其家穿井:待,等到。穿,挖掘、開鑿。國人道之:講述。聞之于宋君:使知道。宋君令人問之于丁氏:向。丁氏對曰:應(yīng)答,回答。得一人之使:勞力。求聞之若此:傳聞。不若無聞也:不如。重點句子翻譯宋之丁氏,家無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譯文:宋國有個姓丁的人,家里沒有水井,需要出門去打水澆田,經(jīng)常派一人在外專管打水。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br/>譯文:等到他家打了水井的時候,他告訴別人說:“我家打水井得到了一個人。”國人道之,聞之于宋君。譯文:國都的人都在講述這件事,使宋國的國君知道這件事。宋君令人問之于丁氏。丁氏對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br/>譯文:宋國國君派人向姓丁的人問明情況。姓丁的人回答說:“得到一個人的勞力,并非在井內(nèi)挖到了一個活人?!?br/>求聞之若此,不若無聞也。譯文:像這樣聽到傳聞,還不如不聽。內(nèi)容主旨這則寓言通過講述丁氏打井得一人的傳聞被誤傳的故事,告訴人們對于傳聞要審慎分析、甄別,不要輕易相信、傳播未經(jīng)證實的消息,以免造成誤解和混亂。五、《杞人憂天》文學(xué)常識本文出自《列子》,內(nèi)容多為民間故事、寓言和神話傳說。字詞解釋杞國有人憂天地崩墜:倒塌,墜落。身亡所寄:無,沒有。寄,依附,依托。又有憂彼之所憂者:擔心。因往曉之:告知,開導(dǎo)。天,積氣耳:語氣詞,罷了。若屈伸呼吸:你。終日在天中行止:行動,活動。奈何憂崩墜乎:為何,為什么。地,積塊耳:聚積的土塊。充塞四虛:四方。若躇步跐蹈:踩、踏。舍然:消除疑慮的樣子。舍,同 “釋”,解除。重點句子翻譯杞國有人憂天地崩墜,身亡所寄,廢寢食者。譯文:杞國有個人擔憂天會塌地會陷,自己無處存身,便整天睡不好覺,吃不下飯。又有憂彼之所憂者,因往曉之。譯文:又有一個為他的憂愁而擔心的人,就去開導(dǎo)他。天,積氣耳,亡處亡氣。若屈伸呼吸,終日在天中行止,奈何憂崩墜乎?譯文:天不過是積聚的氣體罷了,沒有哪個地方?jīng)]有空氣。你一舉一動,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動,怎么還擔心天會塌下來呢?地,積塊耳,充塞四虛,亡處亡塊。若躇步跐蹈,終日在地上行止,奈何憂其壞?譯文:地不過是堆積的土塊罷了,填滿了四處,沒有什么地方是沒有土塊的。你行走跳躍,整天都在地上活動,怎么還擔心地會陷下去呢?其人舍然大喜,曉之者亦舍然大喜。譯文:那個杞國人消除疑慮,很高興;開導(dǎo)他的人也消除疑慮,很高興。內(nèi)容主旨這則寓言通過寫杞人擔憂天地崩墜而被人開導(dǎo)的故事,嘲笑了那種為不必要的或毫無根據(jù)的事情而憂慮的人,也告訴人們不要毫無根據(jù)地憂慮和擔心,要學(xué)會豁達開朗地生活。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yù)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