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考作文寫作素材:書信內容介紹書信是一種向特定對象傳遞信息、表達思想感情的應用文書。在古代,書信作為主要的通信方式,不僅寄托著人們對家鄉和親人的思念,也傳遞著國與國之間的重要信息,起到了文化交流的作用。今天,我們提筆給親朋好友寫信,既能傳達自己的內心思想,又能給收信人以“見字如面”的親切感。精品展示讓心靜下來林 良彤彤:前天,你媽媽告訴我說,你有一天告訴她:你回家做功課的時候,常常心情浮動,一顆心靜不下來。有一個詩人說:“只有平靜的湖面,才能反映岸上的風光。”如果湖上有風浪,我們就看不到這美景。做事、做功課也一樣,如果一顆心不平靜,一定也都做不好。我童年住在老家廈門,院子的角落有一口井,井里有水,但是有些渾濁。家里的傭人要洗衣服,都是在前一天打水,裝滿兩大缸,讓它先澄清。經過一夜的平靜,水中的雜質沉淀到缸底,缸中的水變得清澈,就用那清澈的水來洗衣服。可見要讓水中的雜質沉淀,必須先有一段平靜的時間才能完成。如果缸里的水一直被攪動,沒法子澄清,就不能洗衣服了。我也有這方面的經驗,可以說出來給你參考。比如說,去參加一個愉快的聚會,或者說,看了一場很感動人的電影,回到家里,明明安排好了要開始寫作一篇明天就要寄出去的稿子,但是總覺得心情浮動,靜不下來,工作沒法子進行,精神不容易集中。我的辦法是先坐下來,保持安靜,讓自己的情緒慢慢平復。這時候心里所想的,不再是剛才發生的事情,而是我眼前就要做的事情。情況好的時候,我甚至對所要做的事、所要寫的稿有了計劃,而且發生濃厚的興趣。除了靜坐以外,我還有一個方法,就是玩我的“小沙漏”。我的小沙漏是一個玩具,小小的,圓柱形,只有七公分高,是人造水晶做的。真正精致的小沙漏,就密封在那個水晶圓柱中,看得見,卻摸不到,這是怕細細的沙粒受潮,影響到流動。我玩的時候,是把水晶圓柱倒過來放,讓紅色的細沙都集中在上面的漏壺里,一粒一粒往下掉落,像一道細流。我在旁邊再放一個計時器,用來監看一壺細沙流光了需要多少時間。每一次計算,都是兩分鐘四十秒。依樣再做一次,又是一個兩分鐘四十秒。兩次合起來,就是五分鐘二十秒。我玩這個小沙漏做什么呢?就是要利用那五分多鐘的時間讓一顆心平靜下來,讓精神集中起來,為就要進行的工作做準備。五分多鐘的時間不算浪費,卻對我就要進行的工作有益。其實,使自己的一顆心靜下來的方法很多,不一定要靜坐,不一定要玩小沙漏,更有效的辦法是培養你的意志力和對功課的興趣。有了夠強的意志力,對功課有夠濃的興趣,你就能夠該做功課就做功課,而且興致勃勃地去做。“心情浮動”應該是可以克服的,你說對不對?祝你健康快樂!外公(選自《林良爺爺的30封信》,有刪改)賞讀本文以書信的形式,解答了孩子遇到的問題。文章先引用一個詩人的話,引導孩子對“平靜”進行思考;接著,作者講了自己童年的時候家里傭人等水“平靜”后洗衣服的故事,吸引孩子的興趣;緊接著又用自己的“經驗”給孩子展示了“安靜”下來的兩個方法,對第二個方法——玩“小沙漏”進行了詳寫,一下子就讓孩子找到了樂趣,引發了共鳴。地球就是地下室里的一個窄小的儲物間程田同學:你好!很高興你喜歡科幻小說,也很高興科幻能夠讓你有這樣多的想法。我一直相信,如果科幻小說能夠讓讀者向著更遠、更深的方向思考,那就是成功的。科幻小說是可能性的文學。它把各種各樣的可能性呈現出來讓讀者欣賞,但具體到哪種可能性最終會變為現實,不是科幻作者能夠指明的。準確地預測未來是十分困難的,我們的今天,就是過去所面對的“未來”,但無論是科幻作家還是未來學家,都沒有準確地預測到今天的樣子。地球生態圈是一個自組織的耗散系統,時時處于動態和不穩定之中,隨時可能發生巨大的變化,這有點像生病和衰老。更重要的是,同所有生命一樣,它的壽命是有限的。我們覺察不出地球生態圈的衰老,是因為與單個生命體相比,它太龐大了,它的壽命是以地質紀年來計算的。雖然漫長,但總有終結的時候。其實可能早在地球生態圈壽終正寢之前,氣候和海洋系統所發生的巨變,就已經使這顆行星的表面變得不適合人類生存了。所以,在長遠的未來,人類文明的唯一生路就是沖出地球搖籃,在太空中開拓生存空間。以人類目前的技術水平,恒星際航行還是一個遙遠的夢幻,但行星際航行的技術已經初步具備。大航海時代塑造了現代世界,而目前人類正處在第二次大航海時代的前夜,這就需要我們重新喚醒深藏在血液中的開拓精神,勇敢地到星空中尋找地球文明的未來,科幻小說正是這種精神在文學上的反映。我可以用一個笨拙的比喻來描述科幻小說:假想你所在的城市就是整個宇宙,銀河系就是你身處的那幢大樓,太陽系是大樓的地下室,而地球就是地下室里的一個窄小的儲物間,我們所有人都生活在這個儲物間里,儲物間的門鎖十分牢固,我們在有生之年不可能打開它。傳統的文學認為儲物間就是一切,專注于描寫儲物間里人們的生活,刻畫他們的愛恨情仇;科幻小說的不同之處在于,它知道大樓和整個城市的存在,雖然門仍然緊鎖著,但它用想象力走出了儲物間和地下室,走上樓頂,鳥瞰城市壯麗的風景,甚至走出大樓融入城市,逛商場和公園,結識各種各樣的人。它讓身處狹小空間的人意識到自己的渺小,讓他們的思想馳騁在廣闊的時空中,讓其中一部分人產生沖出儲物間的強烈欲望,這些人中又有一部分人會將這種欲望付諸行動。愿科幻給你帶來更多的思考以及行動的力量!至于宇宙的目的,它就像生活的意義一樣,從來就沒有標準答案,需要我們每個人用一生去探求!2017年2月(選自《見字如面:動人的中國書信》,有刪改)賞讀這封信是科幻作家劉慈欣寫給中學生馬程田的回信。作者對小讀者提到的“宇宙的目的究竟為何”等問題表達了自己的看法:科幻小說是可能性的文學,靠其準確預測未來是十分困難的,但如果科幻小說能夠啟發讀者向著更遠、更高的方向思考,那就是一種成功。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