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考作文模擬寫作:“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導寫及范文展示文題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K軾一本《紅樓夢》,經學家看見《易》,道學家看見淫,才子看見纏綿,革命家看見排滿,流言家看見宮闈秘事?!斞?br/>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羅丹請結合你對材料的理解,聯系生活實際,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要求:①表達意圖明確,內容具體充實;②自擬題目,文體特征鮮明;③文中請回避與你有關的人名、校名和地名。思路導航這是一道給材料的任務驅動型作文題。由材料可知,本文的立意點在于不同的眼光或換個角度看問題的啟迪與收獲,考生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構思:1.選好合適的過往和經歷。選材要聯系自身實際,這些事情在沒有換眼光、轉角度之前是怎樣的?你是如何看待的?轉換后又是怎樣的?寫作時應體現出自己情緒和行為上的變化,并與之前的表現形成對比,從而體現作文的主旨,帶給讀者啟發。2.寫清轉換的契機和理由。在說清楚事件的來龍去脈后,要有意識地將事件“矛盾化”,為換眼光、轉角度提供情緒上的“迫切感”,凸顯轉換的必要性,突出“換角度”的契機,讓此契機在情感的變化過程中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才能讓轉和換更有價值。3.細摹前后的變化和細節。轉換前對人物的表現抑或揚得越徹底,轉換后反差就越大,感染力就越強。人物的想法、態度、心情和表現要不吝筆墨,只有詳細的變化前、變化中、變化后描寫才能讓作文有水到渠成之感和柳暗花明之意。佳作展示無限風光在險峰那天,宅在家里玩游戲的我在媽媽的“威逼利誘”下一起去爬山。正值烈日炎炎,但這絲毫沒有影響人們爬山的興致。看著熙熙攘攘的人群,我嘆了口氣,和媽媽一起開始上山……因缺乏鍛煉,我沒爬多久就開始氣喘吁吁,感覺上一級臺階簡直比登天還難。旁邊的樹木不時地拉扯我。我開始對著媽媽抱怨起來:“不行了,我太累了,這爬山有什么好的?網上說,爬山會對膝蓋造成損傷,影響人的壽命……”我旁邊的一個婆婆聽了,笑著對我說:“你這孩子從哪兒看到的這說法?。磕悴虏挛矣卸嗌贇q了?”我先是吃了一驚,隨即扭頭端詳了她一會兒,說:“嗯……您老有五十多歲了吧?”她的笑意更濃了:“不對,我呀,今年七十多了!”我更吃驚了:七十多歲?那豈不是和我奶奶一樣大?她的身體看起來是這么硬朗……婆婆似乎看透了我的心思,說:“看起來不像吧?這一切都歸功于爬山啊!之前我身體有許多小毛病,醫生讓我多運動,家人便常帶我來爬山。剛開始我也很抵觸,后來看了這美景,心情都變好了,主要是身體也越來越好了。所以,凡事換個眼光和角度想想,你會有新發現的……”我愣住了!呆呆地看著她。婆婆拍了拍我的肩膀,繼續說:“山頂的風景真的很美喲!”說完,她繼續前行。我目送她遠去,看到山坡上綠意盎然,藍藍的天上飄著幾朵白云,空氣中彌漫著草木的氣息,我心中的不悅煙消云散了……“閨女,愣著干嘛,快走?。 眿寢寙拘蚜宋遥亿s忙跟上她的腳步。山路越來越陡,我也越來越小心,生怕自己一不小心就掉了下去摔得粉身碎骨。我又猶豫了,此時腦海中卻突然響起了那位婆婆的聲音:“凡事換個眼光和角度想想,你會有新發現的……”“山頂的風景真的很美喲”……我告訴自己:雖然山很高,爬山很累,但山頂的風景很美,既可以大飽眼福,還能克服自己的惰性與膽怯,何樂而不為呢?于是,我開始奮力向上爬。到山頂了!我瞬間呆住了——原來婆婆說的是真的。太陽近在咫尺,余暉夕照,給群山披了一件金衣;白云被映成一種無法言說的顏色,是那么溫暖。正所謂“無限風光在險峰”!生活中,許多種美好都隱藏在困難背后,走過柳暗,就會迎來花明。點評本文人物心理刻畫細膩生動,“我”的退縮與“婆婆”的積極對比鮮明;寫景如畫在目,為作文增添了生機和美感;情節連貫自然,主旨突出:“風光在險峰,哲思在心頭”;敘事完整,融理于事,景情結合;結尾化用“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詩句,充滿詩意,給人啟迪。風雪飄過愛常在抱怨身處黑暗,不如把燈前行。——題記那是一個寒冬,可我卻覺得它比以往的冬天都要暖……期末成績出來了。我滿心歡喜地查看試卷,可眼前的分數卻給我當頭一棒:曾經的“115”變成了“85”。曾經的我有多“輝煌”,現在的我就有多“羞愧”!回到教室,坐在位子上,試卷的一角被我捏得皺皺巴巴,教室里吵吵鬧鬧,很多人都在為自己的理想成績而慶祝,只有我顯得格格不入……走在回家的路上,天空飄起了雪花。我多么希望媽媽能來接我,安慰一下受傷的我??墒聦嵅⒎侨绱?,迎接我的只是沉默——媽媽可能已經知道了我的成績!一股辛酸和委屈涌上心頭,我再也忍不住了,推開房門跑了出去……外面大雪紛飛,街上空無一人,滿眼白茫茫。那一刻,感覺飛雪封住的不是這個五彩繽紛的世界,而是我的心。我獨自走在路上,寒風刮在我的臉上,我卻感覺不到疼痛。那時的我好似一葉孤舟在茫茫大海上游蕩——急需一個港灣靠岸!于是,我去了七年級時的班主任家——她是我最信賴的人。見到她的那一刻,我積壓了一天的情緒終于得到釋放,我哭著向她講明了事情的經過。她安慰我:“換一個角度想一想,父母都是為了你好啊!他們已經吃了沒有知識的虧,所以不想讓下一代重復他們的老路,才如此著急。但你記住,一次失敗并不能否定你所付出的所有努力,沒準這次考試是在給你敲警鐘呢……”聽了這話,我陷入了沉思:是啊,父母搞養殖,承包耕地,農閑時節還要打零工,為的是什么呢?不就是為了讓我和弟弟不再像他們那樣辛苦嗎?如果我換個角度想,他們的滿心希望變成了泡影,怎能不生氣呢?我怎能抱怨他們啊?回家的路上,雪勢未減。可我卻不再感到孤寂,而是發現了世界的另一種顏色——愛的真與純。沒有一個冬天不能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愛,就在前方那裊裊的炊煙中。點評感謝這場風雪,讓作者走過了迷惘,感悟了親情的真諦,揚起了向前的勇氣。作文選材恰當,敘事完整,情感真摯,語言流暢。那風雪中的彷徨,老師的語重心長,自我心結的轉換,恰切自然。結尾的“沒有一個冬天不能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一句,充滿詩意與哲理;“愛,就在前方那裊裊的炊煙中”一句,畫面感較強,讓讀者體會到了作者走過“風雪”后的心靈的凈化和思想的重生。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