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課《走進人工智能》教學設計【課標內容要求】通過生活中的人工智能應用,學生能認識和感受到人工智能的魅力,感受人工智能給人類社會帶來的深刻影響,知道人工智能的主要術語。【教學內容分析】本單元作為八年級下冊的第一單元,主要內容為人工智能及其發展歷程、人工智能的三大技術基礎,人工智能對人的影響以及人工智能面臨的風險挑戰和倫理問題,對人工智能進行基礎的了解和介紹。本課是本單元第一課,主要目的是初步認識人工智能,感受人工智能對未來發展的影響,為后續人工智能應用和技術基礎的學習做好鋪墊。【教學目標】1. 通過觀看視頻和進行討論了解人工智能的發展歷史 。2. 通過搜索、討論,了解我國人工智能的發展。3. 通過體驗人工智能,體會人工智能的魅力,感受人工智能對人類社會發展帶來的影響。重點:了解人工智能發展的三個階段和我國人工智能發展情況。難點:通過體驗人工智能,了解什么是人工智能和發展人工智能的意義【核心素養指向】提升學生信息意識:認識到互聯網和人工智能對社會發展的影響,善于利用信息科技解決學習和生活中的問題。提升學生數字化學習與創新能力:能運用信息科技高效的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信息社會責任:能正確認識人工智能對社會的影響,合理的使用人工智能。【學情分析】本節課面向的是初中二年級的學生,他們的思維處于形象思維為主、抽象思維逐漸形成的階段,有較強的學習愿望和興趣,善于表現,學習獨立性逐漸加強,可塑性強,是掌握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最佳時期。但其認知水平和分析能力有一定的局限。同時經過初一的學習,學生對于計算機基礎知識、信息技術基礎知識、計算機網絡基礎知識有所了解,并能熟練進行計算機基本操作,能使用辦公軟件處理數據。這些都是學生學習本課需要的基礎,他們具備熟練使用操作系統軟件、可視化應用軟件的能力。【設計構想】整體設想本節課設想從學生視角出發,在充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基礎上,通過體驗和自主探索的過程為主,幫助學生形成對人工智能的初步認識,感受人工智能的魅力。教法學法本節內容主要采用任務驅動法進行教學,學生在比拼、觀看視頻、搜索發現和討論的過程中完成系列活動任務,進而掌握人工智能的起源和發展,了解人工智能對人類社會的作用。情境與任務情境從人工智能熱點:ChatGPT入手。任務1.跟ChatGPT比一比知識問答準確度任務2:繪制人工智能發展的魚骨圖。任務3:搜索我國人工智能發展的主要過程和技術,討論發言任務4:結合人工智能的起源和發展過程,討論未來人工智能的局限性和可能的發展趨勢評價設計本節課對學生的評價包括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過程性評價主要是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參與程度,正確率,組織能力,終結性評價主要包括任務單的完成情況和匯報效果。學生課堂上能積極參與活動,形成自己的見解,并且最終能夠基本完成任務單,視為達到預計的教學目標。【教學環境及資源準備】設備:多媒體教學設備,互聯網環境。學生:準備教材。教師:準備好有關人工智能起源和人工智能發展的視頻、ChatGPT和百度識圖軟件;設計用于展示教學內容的演示文稿,設計教學用的任務單、評價表。【教學活動設計】表格式學習任務 (各環節) 學習過程 設計意圖(寫出一個環節的設計意圖,包括:本環節學生學習情況的檢測,核心素養的滲透,重難點的落實) 用時(單位:分鐘)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游戲導入 通過“人機大比拼”的游戲引入本節課的主題。 完成活動1.跟ChatGPT比一比知識問答準確度 通過游戲比拼的方式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在人機比拼過程中體驗人工智能,感受人工智能優勢。 4min新授 1.播放視頻(1):人工智能的起源。 2.提問:猜猜他是誰? 運用“百度識圖”的功能,認識“人工智能之父”圖靈及介紹圖靈測試。 3.播放視頻(2):人工智能的發展階段 4.引導學生搜索我國人工智能發展情況 1.觀看視頻。 2.思考人工智能出現的意義。 3.積極參與互動,觀察老師搜索過程。 觀看視頻,完成活動2:繪制人工智能發展的魚骨圖。 利用搜索引擎,完成活動3:搜索我國人工智能發展的主要過程和技術,并進行討論發言。 通過觀看視頻直觀快速的了解人工智能的起源 利用人工智能,查詢了解圖靈和圖靈測試,培養學生信息意識。 觀看視頻之后,繪制圖表幫助學生內化知識,掌握人工智能發展的三個階段和兩次低谷,提升數字化學習與創新能力。 通過查詢、討論和交流,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信息意識,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25min鞏固練習 引導學生結合人工智能的起源和發展過程,討論人工智能的局限和未來 完成活動4:討論未來人工智能的局限性和可能的發展趨勢 通過學生分組自由討論,加深學生對人工智能的理解 8小結 提問:通過本課的學習,你們了解了什么?學會了什么? 教師補充 思考本節課的學習內容,總結 通過學生回答,教師補充完成內容總結 3min板書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