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寓言四則——蚊子和獅子 學案【學習目標】1、了解寓言的文體特點及《伊索寓言》的有關文學常識。2、反復朗讀課文,體會語言的寓意。3、體會擬人手法的運用,通過續編、改編寓言,有效的進行想象思維訓練。4、理解“驕兵必敗”的道理,做到任何時候都能謹慎行事,不得意忘形。【學習重點】1、反復朗讀課文,體會語言的寓意。2、體會擬人手法的運用,通過續編、改編寓言,有效的進行想象思維訓練。【學習難點】通過續編、改編寓言,有效的進行想象思維訓練。【學習時間】1課時【學習過程】一、導入新課還記得小時候讀的《龜兔賽跑》的故事吧?我們從中獲得什么教益?不要以自己的長處去比別人的短處,也不能瞧不起比自己弱的人。不能自高自大,驕傲自滿,要腳踏實地。同樣古希臘寓言《伊索寓言》,中的《蚊子和獅子》也說明同樣的道理,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則寓言。二、有關資料1、什么是寓言寓言是文學作品的一種體裁,用具有諷刺性或哲理性的假托的故事來說明道理,給人以啟示。篇幅一般比較短小。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人格化的動植物或其他事物。主題多是借此喻彼,借遠喻近,借古喻今,使深奧的道理從簡單的故事中體現出來,具有鮮明的哲理性和諷刺性。在創作上常常運用夸張和擬人等表現手法。2、伊索和《伊索寓言》伊索,公元前6世紀的希臘寓言家,奴隸出身。他的寓言經后人加工,結集成《伊索寓言》,流傳于世?!兑了髟⒀浴穼嶋H上是古希臘流傳于民間的諷喻故事,共三百多篇。故事短小精悍,描寫形象生動,語言簡潔樸素,富有幽默感。三、預習設計1、文學常識填空⑴寓言是___________的一種體裁。用具有_________或_________的假托的故事來說明道理,給人以啟示。⑵《蚊子和獅子》選自《___________》,作者相傳是公元前6世紀的希臘寓言作家________。2、給加點字注音較( ) 量 凱( )歌 粘( )住3、解釋下列詞語⑴較量:⑵凱歌:⑶驕兵必敗:⑷揚長避短:4、這則寓言講了一個什么故事?四、整體感知1、朗讀課文,讀準字音。2、注意一下幾點:五、合作探究1、蚊子是怎樣打敗獅子的?為什么能打敗獅子?2、蚊子是怎樣敗給蜘蛛的?為什么會敗給蜘蛛?3、這則的寓言有什么寓意?4、試比較本文和《赫爾墨斯和雕像者》在結構和寫法上的異同。六、拓展探究㈠下面是改動情節后的寓言,討論思考這樣改動情節后寓意有沒有變化,并說明原因。蚊子和獅子蚊子徑直朝獅子飛過去,趁獅子沒有準備,張嘴就咬,而且專咬獅子鼻子周圍沒毛的地方。獅子氣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臉都抓破了,也沒抓到蚊子。蚊子戰勝了獅子,就吹著喇叭、唱著凱歌飛走了。㈡如果蚊子將要送命的一剎那,一陣風吹破了蜘蛛網,蚊子幸運地逃出來,蚊子會有怎樣的想法和經歷呢?請續編寓言故事。七、課堂總結1、結構圖解2、主題歸納3、寫作特色八、課堂檢測㈠閱讀課文,回答問題。蚊子飛到獅子面前,對他說:“我不怕你,你并不比我強。要說不是這樣,你到底有什么力量呢 是用爪子抓,牙齒咬嗎 女人同男人打架,也會這么干。我比你強得多。你要是愿意,我們來較量較量吧!”蚊子吹著喇叭沖過去,朝獅子臉上專咬鼻子周圍沒有毛的地方。獅子氣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臉都抓破了。蚊子戰勝了獅子,又吹著喇叭,唱著凱歌飛走,卻被蜘蛛網粘住。蚊子將要被吃掉時,嘆息說,自己同最大的動物都較量過,不料被這小小的蜘蛛消滅了。1.這則寓言的標題是《 》,選自《 》一書,相傳為古希臘寓言作家 所作。2.文中“粘”的讀者是__________;“不料”的含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_。3.加點的“這樣”一詞指代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這么”指代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4.文中“嘆息”一詞寫出了蚊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理。5.蚊子對獅子說這樣長的一番話,是因為( )。A.蚊子說話太羅嗦。 B.意思復雜,沒有這多話說不清楚。C.為了激怒獅子。 D.為了刺激獅子,炫耀自己。6.文中兩次寫“蚊子吹著喇叭”,對其正確的理解是( )。A.兩次描寫作用都是一樣的,表現了蚊子敢于向獅子進攻的無畏氣慨。B.兩次描寫作用是不一樣的,第一次表現蚊子的無畏、果敢;第二次表現蚊子的洋洋自得,不可一世。兩相對比,巧妙地點出了蚊子先勝后敗的原因。C.兩次描寫作用都是一樣的,表現了蚊子驕傲自大、洋洋自得的心態。7.用一則成語來概括這則寓言的寓意,恰當的一個是( )。A.驕兵必敗 B.夸夸其談 C.自食其果 D.紙上談兵㈡閱讀課外語段,回答問題工之僑得良桐焉,斫而為琴,弦而鼓之,金聲而玉應,自以為天下之美也。獻之太常,使國工視之,曰:“勿古?!边€之,工之僑以歸,謀諸漆工,作斷紋焉;又謀諸篆工,作古款焉;匣而埋諸土,期年出之,抱以適市,責人過而見之,易之以百金,獻之朝,樂官傳視,皆日:“希世之珍也!”工之僑聞之,嘆曰:“悲哉,世也!豈獨一琴哉 莫不然矣。” (選自劉基《郁離子》)1.請解釋下列加點詞的意思⑴期年出之 ⑵易之以百金2.下列句中加點“之”的用法不同類的是( )A.自以為天下之美也 B.期年出之C.獻之朝 D.工之僑聞之3.把下面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豈獨一琴哉 莫不然矣。4.工之僑的琴最初不被國工認可,后來為什么又被眾人視為珍寶 這一故事揭示了什么社會現象?八、布置作業熟讀課文,掌握生字詞。課外閱讀《伊索寓言》。參考答案三、1、⑴文學作品 諷刺性 哲理性⑵伊索寓言 伊索2、jiào kǎi zhān3、⑴通過比賽或斗爭的方式比本領、實力的高低。⑵打了勝仗所唱的歌。⑶驕傲的軍隊必定打敗仗。。⑷發揮或發揚優點或有利條件,克服或回避缺點或不利條件。4、蚊子戰勝了強大的獅子卻最終被蜘蛛吃掉的故事。四、⑴讀出角色感。如:蚊子的挑戰宣言“我不怕你”該怎么讀?我們來猜想一下這是一只怎樣的蚊子,是年老的蚊子還是年輕蚊子?⑵讀出蚊子的勇敢?!皩RА边@個詞該怎么讀?讀出重音。⑶讀出蚊子的沮喪。蚊子落入蛛網的嘆息應該怎么讀?五、1、蚊子:沖、咬;獅子:抓。揚長避短打敗獅子。2、蚊子:吹、唱;蜘蛛:粘。驕傲自滿敗給蜘蛛。3、寫蚊子在獅子面前夸口,終于戰勝獅子,正當它得意忘形時卻被蜘蛛吃掉了。諷刺了那些能夠戰勝強敵卻因得意反被弱者戰勝的人。4、相同點:結構相同,都是第一段講故事,第二段議論并得出道理。不同點:⑴表現方法不同,《赫》把神當作人來寫,而《蚊》則用擬人手法,賦予動物人的情感和性格。⑵描寫方法不同,《赫》主要運用語言、動作和心理描寫,《蚊》主要運用語言和動作描寫。⑶寓意不同,《赫》諷刺那些愛慕虛榮、自命不凡的人,《蚊》諷刺那些取得一點成績就得意忘形的人。六、㈠改動后的《蚊子和獅子》去掉了蚊子向獅子宣戰和取勝后得意忘形,撞在蜘蛛網上被蜘蛛吃掉這兩個情節,那么原文中諷刺蚊子的驕傲之意便不存在了。寓言的寓意是從故事情節中得來的,如果改動情節,那寓意相應也有變化。㈡故事續編一:蚊子幸運逃生后,邊飛邊說:“哈哈!蜘蛛,怎么樣,被我逃脫了吧。我告訴你吧:沒有一樣動物可以戰勝我的,我不僅強大,而且運氣無人能比!”蚊子又再次吹起了喇叭,昂著頭高傲地飛走了。這時,一只青蛙躍身而起,吐出了舌頭,蚊子一下子被舌頭卷住了,被青蛙吃進了肚子。故事續編二:蚊子幸運逃生后,心想:“哎,幸虧有這么一陣風,要不然我就會成為蜘蛛的盤中餐了。這都是我得意忘形的結果。我以后可要認真對待每一件事,否則后果將不堪設想。”從此,我們看到的是一只謙虛的蚊子。七、1、蚊子:沖、咬——揚長避短——勝——獅子:抓蚊子:吹、唱——驕傲自滿——敗——蜘蛛:粘2、這則寓言通過蚊子戰勝了強大的獅子卻最終被蜘蛛吃掉的故事,諷刺了那些取得成績就得意忘形、忽視自己短處的人。3、⑴情節波瀾起伏。這則寓言的情節大起大落,寫出了從一個極端到另一個極端的轉化。蚊子戰獅子,獅子比它強大很多倍,可它卻勝了;當蚊子以為自己天下無敵時,卻葬身蛛腹。⑵運用擬人,生動形象。采用擬人手法,賦予動物以人的情感和性格特征,用動物之間的關系來概括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顯得生動、形象。如把蚊子的叫聲說成是“吹起喇叭”“唱著凱歌”,極為形象貼切地寫出了其得意忘形之態。八、㈠1.蚊子和獅子 伊索寓言 伊索2.zhān 意想不到,表現蚊子從一個極端到另一個極端的轉折3.我不怕你,你并不比我強 用爪子抓,用牙齒咬4.懊悔而又無可奈何5.D 6.B 7.A㈡1.⑴周年,滿一年 ⑵買 2.A 3. 難道僅僅是一張琴嗎?整個世風無不如此啊。4.⑴原因:工之僑把他的琴仿古化制作了,他人以為此琴為古珍⑵揭示現象:很多人都習慣從事物外表判定事物好壞,而不看本質。譯文:工之僑得到一棵良好的桐樹,砍來作成一張琴,裝上琴弦彈奏起來,優美的琴聲好像金屬與玉石相互應和。他自己認為這是天下最好的琴,就把琴獻到主管禮樂的官府;官府的樂官讓國內最有名的樂師考察它,說:“不古老?!北惆亚偻诉€回來。工之僑拿著琴回到家,跟漆匠商量,在琴身漆上殘斷不齊的花紋;又跟刻工商量,在琴上雕刻古代文字;把它裝了匣子埋在泥土中。第二年挖出來,抱著它到集市上。有個大官路過集市看到了琴,就用很多錢買去了它,把它獻到朝廷上。樂官傳遞著觀賞它,都說:“這琴真是世上少有的珍寶?。 惫ぶ畠S聽到這種情況,感嘆道:“可悲啊,這樣的社會!難道僅僅是一張琴嗎?整個世風無不如此啊?!?。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