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核心素養目標政治認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樂于助人、關愛他人的傳統美德。道德修養:感受關愛的力量,增強關愛他人的意識。法治觀念:關愛他人要講究策略,增強安全防范和自我保護意識。健康人格:主動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關愛他人要講究策略。責任意識:在生活中自覺做到樂于助人,關愛他人.重點:關愛的意義難點:怎樣關愛他人;關愛他人的策略。教法:情景體驗式教學、活動實踐式、價值辨析式學法: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教學過程新課導入: 人,中文一撇一捺寫作人,這就是說作為一個人要有其他人的支持那才能稱作是人,你是人的一撇,其他人就是那一捺。每個人都要學會關愛他人。 (創設情境,初步形成關愛他人的意識引入課題。)講授新課:環節一:自主學習 課件展示預習提綱,引導學生預習教材并思考問題。 1.關愛的含義、表現。 2.關愛他人的意義。(為什么要關愛他人 ) 3.怎樣關愛他人 4.關愛他人如何講究策略 環節二:探究學習探究一:談感受 結合圖片,采訪學生,談關愛別人或者被關愛的經歷與感受。(另PPT) 學生回答,教師點撥歸納: 1.關愛的含義、表現、特點 (1)含義:關愛就是關心愛護。關愛無時不在,無處不在。 (2)表現:在長輩的呵護下,我們健康成長;在老師的鼓勵下,我們增強學習信心;同學之間相互幫助,我們更懂得友誼的珍貴……( 重視延伸家庭、學校以外,即陌生人的關愛) (聯系生活實際體驗得到他人關愛的感受,懂得關愛他人的含義和表現,感受關愛的力量。) (3)特點:關愛無時不在,無處不在探究二:種南瓜 思考:1、假如你種出了品質好、個頭大的南瓜,你會把自己的種子分享給鄰居嗎?(忠于自己的內心做出選擇) 2、上圖中,南瓜大王的做法對個人、鄰居和當地會產生怎樣的影響? 3、你更認同那種做法?為什么? 學生回答問題,教師點撥歸納: 關愛他人的重要意義 (為什么要關愛他人 ) a.關愛傳遞著美好情感給人帶來溫暖和希望,是維系友好關系的橋梁。(對他人) b.關愛他人,收獲幸福。一定意義上來說,關愛他人也是關愛和善待自己。(對自己)c.關愛是社會和諧穩定的潤滑劑和正能量。(對社會)探究三:獻愛心 思考: 1、在獻愛心的過程中,有人捐款是隨大流,你怎么看? 2、在獻愛心的過程中,有人表示捐款應該多多益善,你又怎么看? 3、在獻愛心的過程中,有人對別人多捐款的行為認為是出風頭,你又怎么看? 4、當你身邊遇到需要伸出援手的同學時,如有同學落水時,或者有同學與父母發生沖突時,你會怎么做? 學生回答,教師點撥歸納: 1怎樣關愛他人 關愛他人,要心懷善意 關愛他人,要盡己所能 關愛他人,要講究策略:(1)幫助他人時要考慮他人的內心感受不傷害他人的自尊心(2)面對復雜情形,要善于作出明智的判斷,增強安全防范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在保護自己不受傷害的前提下采取果敢和理智行動。探究四:小組搶答 【學習任務一】閱讀教材75頁運用你的經驗,進行角色體驗,分別談談小鳴、阿姨、候車乘客的內心感受? 【學習任務二】閱讀教材76頁探究與分享中的圖文資料,說明這個情境中哪些人物、哪些細節讓你感動?并結合自身實際,說說關愛他人對于社會發展的重要意義。 【學習任務三】閱讀教材76—77頁的探究與分享,思考小李這樣做的原因,并總結出關愛他人對于自己的意義。 【學習任務四】閱讀教材77—78頁探究與分享中的圖文資料,思考這一情境帶給自己的啟發。 【學習任務五】閱讀教材78頁拓展空間,擬寫關愛宣言。環節三:課堂小結 教師在學生歸納基礎上,呈現本節課的知識結構圖,明確本堂課重點、難點,引導學生把握知識結構。 點撥:本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是關愛,為什么關愛他人以及怎樣關愛他人。知道關愛他人是維系友好關系的橋梁,關愛是社會和諧穩定的潤滑劑和正能量,關愛他人、收獲幸福;懂得了關愛他人要心懷善意、盡己所能,還要講究策略。關愛他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們長期付出努力和共同行動。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社會就會充滿愛的陽光。環節四: 鞏固檢測環節五:作業布置教學后思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把教學內容的主題基調定在了溫情與和諧中。因為關愛他人的感覺是快樂和友善的,社會是充滿正能量的。所以在教學設計上,我就是要給學生傳達一種正面的情感體驗,讓他們感受到“關愛”是一種美好的情感,讓他們自覺的去融入到一種溫馨的氛圍中,做出自己的價值判斷,實現自我的改變和成長。但在問題的設置上的難易程度上,還存在不敢放手的問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