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祁縣第二中學2024-2025學年高二地理12月周測試題注意事項:1.本試題,滿分100分,時間75分鐘。2.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班級和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3.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標號?;卮鸱沁x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計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2023年12月22日,某旅行家在70°S某地拍攝不同時刻的太陽,并將拍攝的照片進行合成處理,得到該日該地的太陽高度日變化軌跡。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 下圖中能正確示意該日該地太陽高度日變化軌跡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2. 該日0時該地太陽的方位是( )A. 正南方向 B. 正北方向C. 東北方向 D. 東南方向深圳市某校地理研究性學習小組到我國東南沿海某地區進行野外地質考察,下圖為“某學生繪制的該地區地質剖面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3.關于圖中信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甲處的地質構造為背斜B.②處巖石經變質作用易形成片麻巖C.丙處易發現地下水資源D.③巖層比②巖層新4.該地區經歷的地質過程依次是A.巖漿侵入—巖層彎曲—巖層斷裂 B.巖層斷裂—巖漿侵入—巖層彎曲C.巖漿侵入—巖層斷裂—巖層彎曲 D.巖層彎曲—巖漿侵入—巖層斷裂風信子是一種多年草本球根類植物,野生風信子主要分布在海拔2600米以上涼爽濕潤的石灰巖地區。風信子喜冬季溫暖濕潤、夏季涼爽稍干燥、陽光充足的環境,因此,對降水十分敏感,有水則葉綠花開沒山遍野處于生長期,無水則葉黃花枯凋零成片處于休眠期態。下圖為北半球氣壓帶和風帶分布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5.推測風信子最適宜生長的氣候類型是A.熱帶草原氣候 B.地中海氣候 C.溫帶大陸性氣候 D.溫帶海洋性氣候6.從圖中氣壓帶和風帶上看,北半球風信子最適宜生長的地帶應為A.甲 B.乙 C.丙 D.丁7.北半球的風信子葉綠花開漫山遍野處于鼎盛狀態的時間大約在A.3~5月 B.6~8月 C.9~11月 D.12月~次年2月森格藏布(獅泉河)是印度河的上源,發源于岡底斯山主峰岡仁波齊北面的冰川湖。該流域氣候干燥,平均徑流深25mm,是西藏外流水系中單位面積產水率最低的河流。該流域源頭階地發育,多曲流、潛流;中游河水冬季很少封凍;下游河床切割較深,階地、灘地發育。據此完成8—10題。8.森格藏布的主要水源補給類型是( )①湖泊水②季節性積雪融水③冰川融水④大氣降水⑤地下水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9.冬季中游河水很少封凍的原因是( )A.落差大,流速快 B.有地下溫泉補給 C.海拔相對較低 D.鹽度相對較高10.森格藏布流域單位面積產水率低的主要原因是( )A.流域面積小 B.降水量少C.植被覆蓋率低 D.下滲量大額爾齊斯河發源于我國新疆阿爾泰山南坡,出現后流入哈薩克斯坦。我國境內的頗爾齊斯河經過70多年的開發,千克流控制性工程體系已基本形成,在水利水電工程調度運行的同時,也在適時、適量、適溫地下泄生態水量。下圖示意額爾齊斯河流域,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1.額爾齊斯河( )①為外流河 ②水系呈放射狀 ③流入大西洋 ④冬季結冰期較長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12.額爾齊斯河的補給來源為( )①雨水 ②季節性積雪融水 ③湖泊水 ④永久性冰川融水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元謀干熱河谷地處金沙江南岸,發育于沖溝中上游溝底的元謀土橋是干熱河谷內典型的侵蝕地貌之一。土橋發育演化過程分為4個階段:萌芽期、年輕期、成熟期、消亡期。下圖為元謀土橋發育的不同階段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13.下列關于元謀土橋發育演化階段的判斷正確的是A.甲—萌芽期 B.乙—消亡期C.丙—年輕期 D.丁—成熟期14.下列關于元謀土橋發育的說法,正確的是A.上軟下硬的土層結構利于土橋發育 B.地下潛蝕強度的季節變化不太顯著C.地下潛蝕洞道所在土層的膠結性好 D.垂直節理發育有利于產生地下潛蝕土壤是由氣候、植被、人類活動等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高黎貢山位于橫斷山區西南部,怒江的西岸。圖5示意高黎貢山土壤垂直分布。據此完成15—16題。15.高黎貢山土壤垂直分布呈現多種類型的主要原因是( )A.人類活動方式多樣 B.植被類型垂直變化顯著C.氣候類型復雜多樣 D.巖石類型垂直變化顯著16.在高黎貢山海拔3000—3500m的區域,其主要植被類型可能是( )A.草原 B.針葉林 C.荒漠 D.常綠闊葉林二.綜合題(共3個小題,52分)17.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位于漢江三角洲附近的濱江平原似弓形分布于兩山崗之間。研究發現,該濱江平原的形成經歷了江—洲—湖—陸的轉變過程(圖),是長江中沙洲并入河岸的產物。(1)據圖中信息,分析階段Ⅰ中②處河段寬闊且向右岸擴展的原因。(4分)(2)說明階段Ⅱ中,與①處相比,②處發育眾多江心洲的原因。(4分)(3)從“江—洲—湖—陸”角度,說明濱江平原的形成過程。(6分)18. 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在不同性質下墊面的影響下,氣壓帶和風帶的分布十分復雜,并帶來不同的天氣狀況。下圖為某日世界某區域海平面等壓線分布示意圖。(1)推測圖示氣壓狀況常出現的季節,并闡述判斷理由。(8分)(2)分別簡析圖中甲、乙、丙三個氣壓中心形成的主要原因。(6)(3)分別簡述乙、丙氣壓中心帶來的天氣狀況。(8分)19.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2022年暑期,某中學地理研學小組來到太行山研學考察。研學小組發現太行山東麓分布著眾多沖積扇。下圖為太行山東麓沖積扇的分布示意圖。(1)描述沖積扇的主要地貌特征,簡析沖積扇的形成過程。(8分)(2)太行山東麓沖積扇大小不一,分析影響沖積扇面積大小的因素。(4分)(3)該區域城市多分布在沖積平原上,分析沖積平原為城市的形成和發展提供的有利條件。(4分)參考答案:一.選擇題。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A D D B C D B B B題號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A A B D C B二.綜合題。17.(1)漢江三角洲形成,擠占原有河道;北側與南側受山崗束縛;長江在此向右岸側蝕,河道拓寬。(每點2分,答出2點得4分)(2)②處河面展寬,流速較緩,泥沙易堆積;①處江面狹窄,水流速度快,泥沙不易沉積;③處江面狹窄,壅高水位,頂托作用強。(每點2分,答出2點得4分)(3)初期,由于長江江面寬闊,水流速度緩,泥沙堆積,形成沙洲。中期,隨著堆積增強,沙洲變多,河道出現分漢;眾多沙洲擴大并彼此相連成單沙洲,(原分汊河道堵塞)洲、陸之間形成串珠狀湖泊。后期,沙洲不斷堆積,湖泊淤積,沙洲最終與河流右岸相連,形成濱江平原。(每點2分,答出3點得6分)18.(1)季節:南半球夏季。理由:同緯度陸地氣壓低于海洋,說明陸地氣溫高,為夏季;乙氣壓中心為副熱帶高氣壓帶一部分,其中心移動到30°S以南海域,說明太陽直射點在赤道以南,為南半球夏季。 (8分)(2)甲:夏季,大陸氣溫高于同緯度海洋,大陸上空氣受熱膨脹上升,形成低壓中心。 乙:陸地低壓將副熱帶高氣壓帶切斷,使其保留于海洋上,形成高壓中心。 丙:極地東風與盛行西風相遇,暖而輕的盛行西風氣流被迫抬升,形成低壓中心。 (6分)。(3)乙為高壓中心,盛行下沉氣流,以晴朗天氣為主;丙為低壓中心,盛行上升氣流,多陰雨天氣。(8分)。19.(1)地貌特征:呈扇狀;扇頂(西)高,扇緣(東)低(中間高,兩側低);沉積物由扇頂(西)到扇緣(東)逐漸變細(任答兩點,給4分)形成過程:在上游,河流流速快,挾帶了大量礫石和泥沙,出山口后,地勢趨于平緩,河道開闊,流速減緩,河流搬運的物質逐漸沉積,形成扇狀堆積體。(每點2分,共4分)(2)流量因素,地表徑流量大,沖積扇沉積物多;地形因素,落差大,河流流速快,侵蝕搬運碎屑物多,沖積扇面積大;巖性因素,巖性松軟易受侵蝕,侵蝕搬運碎屑物多,沖積扇面積大。(任答兩點,給4分)(3)河流可以提供充足的生產、生活用水;沖積平原土層深厚,土壤肥沃,利于耕作(或農業發達),可提供豐富的農副產品;沖積平原地勢平坦,利于城市建設。(任答兩點,給4分)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