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九年級社會作業檢查 12.12一、判斷題(本大題有 8小題,每小題 1 分,共 8 分。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正確的請將答題紙相應題號后的 T涂黑,錯誤的請將答題紙相應題號后的 F涂黑)1.斯巴達克起義雖然最終遭到鎮壓,但它沉重打擊了羅馬帝國的統治。( )2.巴黎公社是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權,是馬克思主義的偉大嘗試。( )3.印度民族大起義沉重打擊了英國殖民者,是一戰后亞洲民族解放運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4.列夫·托爾斯泰積極謳歌革命,被列寧稱為“俄國革命的鏡子”。( )5.新中國成立后,我國形成了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 )6.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也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 )7.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規范政府的行政權。( )8.加快構建以國際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二、選擇題(本大題有 20小題,每小題 2分,共 40 分。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9.歷史古跡是古代文明的見證。下列古跡屬于同一文明類型的是( )①金字塔 ②《漢謨拉比法典》石柱 ③帕特農神廟遺址 ④長城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0.下圖所示為小歷同學的課堂筆記。據此判斷,他學習的內容是( )時間:9世紀開始流行形式:獨立的自給自足的經濟和政治單位土地:“直領地”。“份地”A.希臘城邦 B.羅馬城邦 C.西歐莊園 D.西歐中世紀城市11.世界古代史上曾出現多個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其中,它對基督教、希臘羅馬的古典文化傳統,以及西亞、北非等地的東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創造出獨具特色的文化。“它”是( )A.羅馬帝國 B.拜占庭帝國 C.阿拉伯帝國 D.亞歷山大帝國12.在新航路開辟的過程中,最早到達東方的航海家是( )A.迪亞士 B.麥哲倫 C.達·伽馬 D.哥倫布13.比較和評價歷史人物,是歷史學科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克倫威爾、華盛頓、拿破侖作為資產階級政治家,其歷史作用的相同之處是( )A.推翻了封建統治 B.推翻了殖民統治 C.推動了政治民主化 D.贏得了民族獨立14.“這是個獨特的民族,他用戰車把宗教傳播到西亞、北非等地,……它又是文明使者,某種數字因此冠上它的大名。”下列文化成就屬于這個“獨特民族”的是( )A.《醫典》 B.《荷馬史詩》 C.《向日葵》 D.楔形文字15.假如你穿越時空隧道,回到中世紀的歐洲并成為一名大學生,你不可能遇到的事情是( )A.大學有免賦稅的特權、司法特權、教育自主權B.大學課程設置受到基督教會的影響C.學生有言論自由,可以發表與基督教會教義不一致的見解D.學生先學習基礎課程,后學習專業課程116.下列關于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A.爆發的根本原因在于資本主義國家之間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B.突發的薩拉熱窩事件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C.第一次世界大戰以法西斯國家的失敗而告終D.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凡爾登戰役有“絞肉機”之稱“開放”的中國,各國紛至沓來17.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后,中國與列強簽訂了一系列條約。第 17 題導致右圖漫畫中的狀況出現的是( )A.《馬關條約》 B.《凡爾賽條約》 C.《九國公約》 D.《辛丑條約》18.12.“中世紀城市逐漸造就了一個中間階級,他們已有的政治管理經驗和民主理念與實踐,使他們成長為可以與貴族相匹敵的中間階級。”這“中間階級”是指( )A.莊園領主 B.封建騎士 C.手工業者 D.市民階層19.改革開放 40 多年來,深圳發展成為現代化、國際化特大城市:城市面積變大了 6倍,GDP 總量超過了香港,外貿出口總額連續 29年蟬聯全國第一,深圳成為世界觀察“中國奇跡”的最好窗口。由此可以證明( )①改革開放推動中國走向繁榮富強 ②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③改革開放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 ④我國已經跨越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20.下列做法有助于解決現階段主要矛盾的有( )①養老機構建設陽光食堂,提升養老質量 ②老舊小區加裝電梯,改善居民住房條件③金華新增一批城市公園和綠地,改善人居環境 ④神舟十九號成功發射,再展大國實力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1.我們生活在一個民主的國家,厘清眾多的民主概念和懂得更多的民主知識,有助于我們培養民主意識。下列圖示對概念之間關系的理解,正確的是A B C D22.2024 年 1 月 19 日,“國家工程師獎”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工程師們堅定科技報國、為民造福理想,勇于突破關鍵核心技術。褒揚這些模范,旨在( )A.弘揚科技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 B.弘揚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民族精神C.踐行生態和經濟可持續發展戰略 D.弘揚敬業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23.電影《長安三萬里》中展現了盛唐美景,李白、杜甫、高適等詩壇頂流陸續登場,讓觀眾感受了中華文化的魅力,下面關于中華文化的認識正確的是( )①是當代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 ②是中華民族共同創造的精神家園③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 ④是中華民族發展壯大的精神支柱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24.我國不少地方積極倡導“135”出行:1公里以內步行,3公里以內騎自行車,5 公里左右乘坐公共交通王具。這一出行方式( )①有利于節約資源,保護環境 ②讓共享發展理念滲透到人們的日常生活細節之中2③是杜絕交通擁堵的根本之策 ④踐行了節能、環保、低碳、文明的綠色生活方式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5.2024 年 3 月 1日,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正式實施分線管理封關運行,允許符合條件的澳門居民攜帶熟肉、乳制品、蔬果等進入合作區,便利了澳門居民生活。此舉( )①豐富“一國兩制”的實踐探索 ②推動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③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④實現民族地區經濟快速發展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6.國家間不僅有合作,而且存在著競爭。當今世界國際競爭的實質是以______為基礎的綜合國力的較量。 ( )A.經濟和軍事實力 B.政治和經濟實力 C.科技和軍事實力 D.經濟和科技實力27.近日,巴以沖突再度升級,嚴重的沖突導致大量建設被毀,平民傷亡不斷增加。中國政府已經宣布將提供大量的人道主義援助和重建資金。中國的援助將為當地人民帶來新的希望和重建的動力。這體現了中國( )①積極參加聯合國維和行動 ②以平等貿易振興經濟③積極主動地承擔國際責任 ④致力于構建和諧世界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8.中國的發展之路,是一個不斷迎接挑戰、步步向前的過程。下列屬于我國面臨的風險和挑戰是( )①勞動力成本上升,“中國制造”需要轉型升級②受全球經濟大環境的影響,中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③一些國家因政府更迭而導致政策法規發生變化④中國提出的發展理念,在國際上得不到響應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三、綜合題(本大題有 5小題,共 52 分)29.(10 分)法治是人類社會的共同價值追求。某校學生圍繞“法治”這一主題開展了專題學習。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1)結合所學知識,請在年代尺的 A、B、C處填上對應的內容并概括材料一中法律文獻共同的階級本質。(5 分)材料二:雖然在各國歷史進程中,革命和改革是社會更替與變革的重要形式,但是一個國家在革命或者改革后是否能興盛不衰,最重要的因素是這個國家有沒有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法治體系。——[美]L·S·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從史前史到 21 世紀》(2)請結合 19 世紀美國的史實,對劃線內容加以闡述。(3分)(3)通過以上探究,談談你對法治建設的認識。(2分)330.(11 分)深化改革,推動文明發展。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某校九年級(1)班開展“改革·發展”相關聯的項目化學習,圍繞驅動性任務,撰寫“改革在人類文明中的作用”小論文。各小組分工協作,請你參與完成任務。任務一【探尋改革之源】這個古老國家的改革,營造了民主自由的政治氛圍,人的潛在的“那種主觀性精神的因素”得到充分的發揮。“她”在文學藝術、史學、哲學思想、體育等諸多領域都取得顯著成就,對現代西方文明產生了深遠影響。——摘編自斯塔夫里阿諾斯的《全球通史》(1)列舉圖片中人物的一項改革措施。結合所學知識,指出“這個古老國家”能取得上述這些成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任務二【聚焦改革之光】1920——1921 年,蘇俄遭遇大旱災,許多人死于饑餓。為此,當時的領袖說:“我們還不能實現從小生產到社會主義的直接過渡……所以我們應該利用資本主義作為小生產和社會主義的中間環節,作為提高生產力的手段、途徑、方法和方式。”(2)為解決材料中的危機,當時哪位領袖采取了什么政策?這一政策有何作用?(3分)任務三【書寫改革之路】(3)圍繞“順應時代潮流的改革能推動國家成功轉型”為主題,選擇上面材料中的相關信息寫一篇小論文。(6分)(溫馨提示:分層賦分,緊扣標題,邏輯嚴密,史論結合)431.(10 分)語言的傳播和發展,與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息息相關,可以反映歷史的變遷。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從英語的發展過程看,每一個重大歷史階段都會產生大量反映鮮明時代特征的新詞。不同時期英語新詞組別 時期 新詞1 組 15-17 世紀 potato;banana;maize(玉米)2組 19 世紀 telephone;telegraph(電報);light3 組 20 世紀初 Tank(坦克);gun;gas mask(防毒面具)示例組 20 世紀后期 e-mail;website(網站);blog(博客)材料二:17世紀初,英語作為英國的民族語言,第一次遠離歐洲本土,開始了征服全世界的旅程。伴隨著英帝國的殖民擴張,英語的地理平臺擴展到世界每一個角落,成為名副其實的“日不落英語”,英語的地理平臺語言霸權地位最終確立了起來。 ——摘編自郭薔《英語霸權的歷史演變研究》(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從 1、2、3組英語新詞中任選二組,指出該組新詞的出現與哪一重大歷史事件相關,并結合史實加以簡單說明。(4分)【示例】事件:第三次科技革命 說明: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隨著電子計算機的發明和普及(或互聯網的應用),與之相關的電子郵件、博客等新詞進入英語。(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要分析英國英語“地理平臺語言霸權地位”確立的主要原因。(6分)32.(11 分)某校九年級學生開展了以“青年學生要與新時代同心同向”的主題探究活動。以下是他們收集到的資料。請你參與其中,完成相關任務。【數讀中國十年】時間 2014 年 2023 年國內生產總值 64.3 萬億 126 萬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 46652 元 89358 元經濟總量占世界經濟比重 13.3% 18%以上綜合交通網絡 到 2023 年底我國建成全球最大高速鐵路網、高速公路網、世界級港口群(1)根據以上資料,概括中國這十年的發展成就。(4分)5【瞰見浙江十年】杭州——“數字經濟第一城” 諸暨-——“楓橋經驗"發源地杭州擁有完善的物流體系和電子商務生態系 “楓橋經驗”旨在擔住依靠群眾化解矛盾這條統,孕育了全國首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新電商 主線,抓住新時代“楓橋經驗”“群眾唱主角、干應用 5G,云計算、區塊鏈等新一代科技,形成了 部來引導、德法加智治、有事當地了”的實踐特征,線上線下相融合、產業多領域跨界應用的電商新形 探索形成了一大批根植基層實際的新典型、新做態、新模式,截至 2022 年底,杭州數字經濟增加 法。值總量突破 5000 億元。湖州嘉興——新時代“重走一大路” 安吉余村——全國美麗鄉村嘉興是紅船精神的發源地,為更好地講好紅船 余村是浙江省最早發展“農家樂”的地區之一。故事、傳承紅船精神,嘉興市利用科技將紅色文化 習近平總書記在此地首次提出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和旅游融合,讓參觀者沉浸體驗建黨歷程,創造出 山銀山”的科學論斷。十幾年來,余村廣大千部、了豐富的精神氣場,吸引更多游客,感受革命歷史, 群眾矢志綠色發展,開啟了引領浙江鄉村乃至全國增加正能量。 農村走向生態綠色發展道路的新征程。(2)根據【瞰見浙江十年】,提煉浙江追求高質量發展的成功經驗。(4分)(3)少年當與時代同頻共振。綜合上述材料,你將如何緊跟時代步伐,與祖國共成長?(3分)33.(10 分)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致力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板塊一:亞運展魅力 板塊二:論壇展活力 板塊三:外交展魄力杭州亞運會開幕式上 2023 年 10 月 18 日, 自巴以沖突以來,中國《煙雨染江南》這一節目 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 已向相關國家提供緊急人的演員以芭蕾舞動作為基 合作高峰論壇開幕。這十 道主義援助,包括醫療物礎發力,手部和上身采用 年中,一帶一路”倡議拉 資、食品等。中國積極開展更多中國元素,讓觀眾看 動近萬億美元投資規模, 外交斡旋和對話,為維護國到了東方神韻里的西方芭 形成 3000 多個合作項目, 際公平正義,展現了中國的蕾舞蹈,這個節目驚艷了 為相關國家創造超過 42 擔當。世界。 萬個工作崗位,讓將近4000 萬人擺脫貧困。(1)板塊一、板塊二分別體現了當今世界怎樣的基本特征?(2分)(2)結合板塊三,分析威脅世界和平的因素,并指出中國為推動解決巴以沖突發揮的作用。(3分)(3)根據三個板塊的內容概括全人類共同價值的內涵,并說說我國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如何貢獻中國力量的。(5分)6九年級社會作業檢查答案12.12判斷題(本大題有8小題,每小題1分,共8分。)1-5 FTFTT 6-8 FTF二、選擇題(本大題有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9-13 CCBCC 14-18 ACCCD 19-23 AAADB 24-28 BADDA三、綜合題(本大題有5小題,共52分)29.(1)《漢謨拉比法典》;《十二銅表法》、《拿破侖法典》(3分)階級本質:統治階級意志和利益的體現(維護統治階級利益)(2分)(2)美國在南北戰爭中,頒布了《宅地法》,調動了農民積極性,他們踴躍參軍作戰,扭轉了北方軍隊在戰場上的被動局面,推動了南北戰爭北方的取勝。(3分)(3)法治建設是隨著社會發展而不斷進步的;法治建設是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的重要保證;法治是社會進步的表現。(2分,符合題意即可)30.(1)建立津貼制度(或擴大了公民權利,公職人員幾乎都是從全體公民中抽簽產生;主席團輪流主持;公民大會是最高權力機構等)。(1分) 雅典民主制度能激發公民的積極性,有利于雅典城邦的發展。(1分)(2)列寧 新經濟政策。(2分)作用:調動了生產者的積極性,迅速緩解了危機,鞏固了工農聯盟,促使國民經濟穩步發展。(1分)(3)答案示例 標題:順應時代潮流的改革能推動國家成功轉型日本通過大化改新,發展成為一個中央集權制的封建國家,進入了封建社會;俄國通過1861年農奴制改革,廢除了農奴制,促使社會的各個方面出現了新氣象,推動俄國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日本通過明治維新,迅速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實現了富國強兵,開始躋身資本主義強國之列。中國通過社會主義三大改造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使中國進入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任意3點,6分)綜上所述,順應時代潮流的改革能推動國家成功轉型。(沒寫扣1分)31.(1)第1組事件:新航路開辟(或殖民擴張、哥倫布“發現”美洲)。說明:新航路開辟后,隨著歐洲殖民者的殖民擴張,土豆、香蕉、玉米等物種新詞進入英語。第2組事件:第二次工業革命。說明: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中,電力成為新能源進入生產生活領域,與此相關的電話、電報、電燈等新詞進入英語。第3組:第一次世界大戰 說明: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參戰各國將最新研制的武器裝備投入戰場,坦克、機關槍、防毒面具等新詞進入英語。(任意2點,4分)(2)政治方面,經過資產階級革命,逐漸確立君主立憲制;經濟方面,經過工業革命,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國家;國際關系方面,通過殖民擴張,建立“日不落帝國”;英語的“地理平臺語言霸權地位”隨之確立。(任意3點,6分)32.(1)中國經濟持續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是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穩定器和動力源,基礎設施不斷完善。(4分)(2)①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建立有利于創新的治理格局和協同機制,搭建有利于創新的平臺;依靠科技創新,轉變發展方式,轉換增長動力,提高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②完善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發展基層民主,構建良好社會秩序;③繼承革命文化,弘揚紅船精神,為經濟發展提供精神動力;④樹立綠色發展理念,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⑤因地制宜,利用區域優勢發展特色產業;等等。(4分)(3)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堅定文化自信,繼承革命文化;培養堅強的意志品質;增強民族復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兩點得2分,言之有理即可)33.(1)文化多樣性、經濟全球化。(各1分,順序錯不給分)(2)威脅世界和平的因素:局部戰爭、地區沖突、民族問題、宗教沖突。(寫出兩點即可,2分)作用:中國在推動解決巴以沖突中發揮了積極的建設性作用,展現了負責任的大國擔當。(1分)(3)全人類共同價值的內涵: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2分)堅持交流互鑒,建設一個開放包容的世界;堅持合作共贏,建設一個共同繁榮的世界;堅持對話協商,建設一個持久和平的世界。(3分,政治經濟文化角度言之有理即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九年級社會作業檢查12.12.pdf 九年級社會作業檢查答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