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合肥八中2024-2025學年第一學期高一年級期中檢測地理試題卷注意事項:1.你拿到的試卷滿分為100分,考試時間為75分鐘。2.試卷包括“試題卷”和“答題卷”兩部分,請務必在“答題卷”上答題,在“試題卷”上答題無效。第Ⅰ卷選擇題(共48分)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6小題,每小題3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2021年9月17日恰逢我國傳統節日中秋節,“賞滿月”(又稱望月)是節日期間的重要民俗。完成下面小題。1. 根據月相的變化規律,在天氣晴朗的夜空,當晚我們看到的月相最接近()A. B. C. D.2. 要在當晚晴朗的天空用相機記錄月相的完整運行軌跡,適宜選擇的時間段是()A. 子夜→清晨 B. 清晨→正午 C. 正午→日落 D. 日落→日出下圖中屋頂的黑色“硅板”是太陽能屋頂,風和日麗的白天,屋頂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把富余的電能送入電網。我國有關專家指出:上海沒有油田和煤礦,但有兩億平方米的屋頂,不能辜負了屋頂上這片免費的陽光。預計到2030年,上海市20%的用電將來自太陽能。讀圖,完成下面小題。3. 下列活動中,所利用的能源最終不是來自太陽輻射能的是()A. B.C. D.4. 上海市積極推廣“太陽能屋頂計劃”的主要原因是()A. 增大化石能源比重 B. 為我國太陽輻射最豐富的地區C. 太陽能為清潔能源 D. 能源需求量大,常規能源短缺人們通常稱地層和化石為記錄地球歷史的“書頁”和“文字”,研究地層和化石可以讀懂地球的歷史,探求生命發展的規律。下圖為“甲、乙兩地巖層分布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5. 關于兩地各地層形成時間描述正確的是()A. F、Y可能形成于同一時期 B. F地層形成時期聯合古陸形成C. F地層可能形成于晚古生代 D. B、W不可能形成于同一時期6. G地層形成的地質時代()A. 蕨類植物繁盛 B. 聯合古陸開始解體 C. 高大山脈形成 D. 是主要成煤期探空氣球(如下圖)是把探空儀器帶到高空進行溫度、大氣壓力、濕度、風速風向等氣象要素測量的氣球。完成下面小題。7. 假設我國海南三亞某氣象站釋放一探空氣球,該探空氣球飛行的最高高度約25km。則該探空氣球()A. 主要探測高層大氣數據 B. 在對流層飛行的垂直距離更長C. 可以探測平流層的頂部 D. 上升中氣球的體積會不斷減小8. 探空氣球一般飛行高度不超過40km,下列最適合探空氣球觀測的是()A. 華北某玉米種植區土壤濕度監測 B. 某地臭氧濃度隨垂直高度變化特征C. 某溫室大棚內的二氧化碳含量變化 D. 某地大氣電離層離子濃度變化監測高中學生實驗小組,在模擬驗證熱力環流原理時,采用下列做法:在一個六面都封閉的透明玻璃柜內,分別放置一個電爐(有導線連到柜外)和一大碗冰塊在底部兩側。在玻璃柜頂面和底面中部的內壁貼有紙片甲和紙片C(如圖所示)。電爐通電一段時間后,觀察紙片甲和紙片乙的偏動情況。完成下面小題。9. 在電爐通電一段時間后紙片甲和紙片乙出現了偏動,其偏向是()A. 紙片甲和紙片乙都向左偏 B. 紙片甲和紙片乙都向右偏C. 紙片甲左偏,紙片乙右偏 D. 紙片甲右偏,紙片乙左偏10. 當紙片擺動幅度最大時,下列圖中表示箱內底部等壓面正確的是()A. B. C. D.讀某區域兩個時刻等壓線示意圖(單位:hPa),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1. 14時,黃海地區風向是( )A. 偏東風 B. 偏西風 C. 偏北風 D. 偏南風12. 下列四地中,風力明顯加大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輻射表是測量各種輻射的工具,測量不同的輻射可以選擇不同的傳感器和安裝方式。下圖為某校地理社團研究大氣熱力作用所采用的輻射表及安裝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3. 圖中①~④四個輻射表的功能各不相同,正確的是()A. 地面輻射、大氣逆輻射、太陽輻射、地面反射的太陽輻射B. 太陽輻射、地面反射的太陽輻射、大氣逆輻射、地面輻射C. 太陽輻射、地面輻射、大氣逆輻射、地面反射的太陽輻射D. 大氣逆輻射、地面輻射、太陽輻射、地面反射的太陽輻射^14. 某日雪后,地表積雪,天氣轉晴且氣溫下降,各輻射表測得的輻射量變化情況是()A. ①—不變 B. ②一增加 C. ③—增加 D. ④—增加海水的性質影響著人類活動。下圖示意8月大西洋表層海水溫度、密度和鹽度隨緯度的變化。完成下面小題15. 曲線②表示的是()A. 海水表層溫度 B. 海水密度 C. 海水鹽度 D. 母水水質16. 關于曲線①、②、③所代表海水的性質的說法正確的是()A. 性質②在高緯海區隨深度增大而減小 B. 性質①會影響近海養殖C. 性質③是影響鹽場分布的主要因素 D. 性質①與②呈負相關第Ⅱ卷非選擇題(共52分)17. 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地球內部物質并不均勻,地球內部情況主要是通過地震波的記錄間接獲得的,并以此將地球內部劃定圈層結構。下圖示意地球部分區域地殼厚度變化(甲表示不連續界面)。(1)說出甲界面名稱及地震波向下經過該界面時波速變化特點。(2)描述圖示區域地殼厚度的分布規律并說出與甲界面埋深的關系。(3)圖中甲界面以下部分所屬圈層是______,并說出巖石圈的構成______。18. 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城市熱島強度指城區與郊區氣溫的差值。某中學地理興趣小組研究我國東部某濱海城市的熱島強度變化。圖左示意該城市多年平均和某次冬季強降雪后熱島強度變化情況,圖右示意該城市地理環境要素。(1)據圖,該城市6時風力比16時的風力______(大/小),在右圖畫出該城市6時城區和郊區之間的風向______。(2)圖中顯示,冬季強降雪后城市熱島強度較多年平均整體加強,分析其可能原因。(3)該城市同時受海陸風的影響,且某時段的風向有助于降低城市熱島強度。該時段應為(白天/夜晚),解釋其有助于降低城市熱島強度的原因。(4)從城市土地利用方式和空間布局的角度提出緩解城市熱島效應的合理措施。19. 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植被淺溝指在地表溝渠中種有植被的一種工程,它通過重力流收集雨水徑流。下圖示意城市植被淺溝的結構,a、b、c、d為水循環環節。(1)a、b、c、d代表的水循環環節是: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2)說明道路兩側布置植被淺溝對水循環環節的影響。(3)從水循環角度分析大量布置植被淺溝替代不透水地面對改善城市環境所起的積極作用。合肥八中2024-2025學年第一學期高一年級期中檢測地理試題卷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6小題,每小題3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答案】1. A2. D【答案】3. D4. D【答案】5. A6. C【答案】7. B8. B【答案】9. D10. A【答案】11. D12. C【答案】13. B14. B【答案】15. C16. B第Ⅱ卷非選擇題(共52分)17.【答案】(1)莫霍面;橫波和縱波在該界面速度明顯增大。(2)分布規律:青藏高原最厚,太平洋最薄,自青藏高原向四周減少;關系:地殼厚度與莫霍面埋深呈正相關。(3) ①. 地幔 ②. 地殼的全部和軟流層以上的地幔18.【答案】(1) ①. 大 ②.(2)強降雪后,郊區地面多被積雪覆蓋,對太陽輻射的反射較強,積雪融化吸收熱量,氣溫降幅較大;城區積雪清理較及時,人工制熱較多,氣溫降幅較小;城區與郊區之間的氣溫差值加大,因而城市熱島強度加大。(3)該時段應該為白天,白天吹海風,海風從氣溫較低的海洋吹來,對城區具有降溫作用,從而降低城市熱島強度。(4)土地利用方式:增加城市綠地、水體面積,建設城市綠色通風廊道;空間布局:分散城市中心人口、產業等19.【答案】(1) ①. 蒸發(蒸騰) ②. 地表徑流 ③. 下滲 ④. 地下徑流(2)促進地表徑流的匯集,減少地表徑流:增加下滲;增加地下徑流;蒸發(蒸騰)作用增強。(3)①相對于不透水地面,植被淺溝利于地表徑流的匯集,增加地表水的下滲,從而可以減少城市道路的地表徑流,緩解了城市內澇的發生;②大量布置的植被淺溝會使河流流量更加穩定,也增大蒸發量,使城市空氣更加濕潤清新。PAGE第7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