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潁上一中蒙城一中淮南一中懷遠一中渦陽一中2025屆高三第一次五校聯考地理試題命題學校:懷遠一中考試時間:2024年11月16日考生注意:1.本試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75分鐘。2.答題前,考生務必用直徑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將答題卡上項目填寫清楚。3.考生作答時,請將答案答在答題卡上。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非選擇題請用直徑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在答題卡上各題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試題卷、草稿紙上作答無效。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一位瑞典的植物學家在其居住的城市(約59.9°N,17.6°E)培植了一座“花鐘”(如圖)。“花鐘”上的花在24小時內陸續開放,根據開放的花的品種,就能判斷大致時間。但瑞典“花鐘”在北京報告時間時,卻存在誤差。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 北京的月光花(夏季傍晚7:00左右開花)剛盛開時,“花鐘”上正在開花的是()A. 鵝腸菜 B. 野薔薇 C. 芍藥 D. 半枝蓮2. “花鐘”在北京報時產生誤差的主要原因是兩地()①土壤肥力不同②地理位置不同③氣候條件的差異④生物豐富度不同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雷暴天氣是一種伴有雷擊和閃電的局部地區對流性天氣,它的形成條件必須包括充足的水汽和劇烈的對流運動。下圖示意我國最“招雷”的十大省級行政中心年平均雷暴日數(單位:日)。據此完成下面小題。3. 推測南寧比杭州更易“招雷”的原因可能是()①緯度較低②雨季集中③地形復雜④距海較近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4. 由材料推測,烏魯木齊雷暴天氣較少的原因是()A. 對流弱 B. 溫差大 C. 光照強 D. 距海遠“渠(通濟渠)有廣狹,若水闊而行緩,則沙伏而不利于舟,故其廣處束以木岸”。這是歷史記載宋代中期水利專家最早采取“木岸狹河”(將木樁打入河道兩側,中間填入泥土和砂石,形成木岸)來治理通濟渠的工程之一。讀“通濟渠位置及‘木岸狹河’工程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5. 宋代中期,治理前的通濟渠()A. 河道狹窄 B. 河床較高 C. 含沙量小 D. 流速較快6. 歷史上,“木岸狹河”的主要功能不包括()A. 加固堤岸 B. 清理河床 C. 提高船速 D. 攔蓄洪水氫能,被譽為“21世紀最具發展潛力的清潔能源”。但氫在地球上主要以化合態存在,需要消耗其他能源制成單質氫才能被利用,為此,廣東省出臺了氫能產業政策規劃。如圖示意制氫成本。據此完成下面小題。7. 根據資源狀況,最適宜廣東省的制氫方式()A. 煤炭制氫 B. 太陽能電解水制氫 C. 天然氣制氫 D. 風能電解水制氫8. 相對于西電東送,廣東省發展本地制氫及氫能利用的主要意義是()A. 減少污染排放,改善大氣質量 B. 縮短運輸距離,緩解交通擁堵C穩定能源供給,保障能源安全 D. 降低能源成本,提高經濟效益我國傳統上把二十四節氣的“立秋”作為秋季的起點,但立秋后常出現連日晴朗、短期炎熱天氣,民間稱之為“秋老虎”。如圖示意1991—2020年“立秋”后浙江省年平均高溫天數分布,據此完成下面小題。9. 圖中“秋老虎”的天數地域分布總體上()A. 南多北少,氣旋活動頻繁 B. 沿海多內陸少,城市熱島影響顯著C. 北多南少,反氣旋影響大 D. 內陸多沿海少,海陸分布影響明顯10. “秋老虎”的形成與副高的南移減弱關系密切,影響浙江省“秋老虎”的天數南北差異的主要因素是()A. 地形地貌 B. 海陸位置 C. 大氣環流 D. 地理緯度如圖示意華北某區域裸地和秸稈覆蓋情況下土壤的凍結過程狀況。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1. 與裸地相比,秸稈覆蓋地土壤凍結厚度較薄的主要原因是()A. 土壤吸收更多的太陽輻射 B. 土壤與大氣的熱量交換減弱C. 秸稈覆蓋使地面輻射增強 D. 大氣對土壤的保溫作用增強12. 與裸地相比,秸稈覆蓋地土壤融化時間較遲,主要是因為土壤()A凍結時間較遲 B. 獲得光照較少 C. 水分蒸發較弱 D. 水分含量大羊卓雍錯位于青藏高原,海拔4442米,面積638平方千米,平均深度20~40米,是一個高原內流湖,在入湖河口沖積扇上有種植業分布。圖示意羊卓雍錯及周邊地區。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3. 羊卓雍錯湖岸及鹽度特征是()①湖岸南緩北陡②鹽度南高北低③湖岸北緩南陡④鹽度南低北高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② D. ③④14. 羊卓雍錯對區域農作物生長的有利影響是()A. 減輕霜凍危害 B. 提供灌溉水源C. 緩解高溫災害 D. 增加冬季降水日可照時間是指一日內陽光可照時間之和。下圖為某地區1月份不同坡向的坡面舊可照時間隨坡度的變化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15. 1月份該地日可照時間最小區域可觀察到()A. 極夜現象 B. 日出東南 C. 樹木枝葉較茂盛 D. 正午陽光被遮擋16. 依據圖文信息,推測與1月份相比該地7月份日可照時間()A南坡0°~80°區域不變 B. 東(西)坡不受坡度影響C. 北坡所在區域增加較顯著 D. 坡度較小區域增加較顯著二、非選擇題:本題共3小題,共52分。17. 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4年9月17日,亞歐大陸腹地唯一全球大氣本底站——瓦里關站迎來建站30周年。該站位于青海省瓦里關山山頂,地處無人區,航空線路較少。海拔3816米,是世界海拔最高的本底大氣(全球或區域尺度范圍內大氣成分的平均狀態,要求大氣成分未受周邊影響且混合均勻)觀測站,也是具有全球尺度的國家級綜合觀測站。左圖為瓦里關站景觀圖,右圖瓦里關站監測的全球二氧化碳月均濃度變化記錄圖。(1)指出瓦里關站監測的大氣二氧化碳月平均濃度的變化特點及其反映的主要環境問題。(2)從地理位置和自然環境角度,分析瓦里關站成為全球大氣本底觀測站的原因。(3)結合瓦里關站的地理環境和觀測要求,簡述駐站人員在生活中需要注意的方面。18. 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孟加拉國國地形以平原為主,人口密度超過1100人/平方千米,經濟發展落后。2023年農業、工業和服務業三大產業占GDP的比重分別為12.65%、28.79%和54.63%。煤、石油、天然氣等礦產資源比較豐富,但人均碳排放量遠遠低于發達國家。如圖為孟加拉國國示意圖,下表為孟加拉國國全國發電總裝機容量構成。孟加拉國國全國發電總裝機容量構成天然氣 燃油 柴油 燃煤 光伏 進口電力 水電47.78% 26.55% 3.88% 14.18% 1.89% 4.78% 0.95%(1)簡述孟加拉國國電力結構特點。(2)從資源稟賦角度,說明該國發電總裝機容量構成中水電占比低的原因。(3)分析孟加拉國國人均碳排放低原因。19. 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鋰是一種重要的新型戰略資源,是制造動力電池的重要原料。全球鋰礦集中分布在玻利維亞、阿根廷和智利構成的“鋰三角”地區。地質時期,“鋰三角”地區曾是一片汪洋大海,伴隨安第斯山脈的隆起,該地區與海洋分離。“鋰三角”周邊山區富鋰巖石分布廣,由于地形變化導致氣候變化,該地區逐漸形成眾多富鋰鹽湖、鹽沼。目前“鋰三角”地區是全球礦業公司投資的熱點地區。下圖為南美洲鋰三角地區示意圖。(1)請從內外力作用的角度,分析“鋰三角”地區富鋰鹽湖、鹽沼形成過程。(2)簡析目前“鋰三角”地區是全球礦業公司投資熱點地區的原因。(3)請為“鋰三角”地區鹽湖鋰礦資源的開發利用提出合理化建議。潁上一中蒙城一中淮南一中懷遠一中渦陽一中2025屆高三第一次五校聯考地理試題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答案】1. A2. C【答案】3A4. D【答案】5. B6. D【答案】7. D8. C【答案】9. D10. C【答案】11. B12. B【答案】13. B14. A【答案】15. D16. C二、非選擇題:本題共3小題,共52分。17.【答案】(1)波動上升 ;全球變暖 (2)地處無人區且航空線路較少,受人類活動干擾小,監測數據科學準確;植被稀疏,土壤發育程度養,附近植被和土壤對大氣成分和變化影響小;位于山頂,四周開闊,氣流通暢,大氣流通條件好,利于大氣混合均勻。 (3)工作中:晝夜溫差大,設備易出現故障,需定期檢修;海拔較高,氣溫較低,需做好設備保暖工作;生活中:減少明火使用,避免污染物對觀測數據的影響;減少車輛使用,減輕汽車尾氣對觀測數據的影響。18.【答案】(1)電力結構單一,天然氣發電量比重高,燃煤燃油及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占比較低。(2)該國煤、石油、天然氣等礦產資源比較豐富,火電發展原料豐富;該國地勢低平,落差小,水能資源比較貧乏。(3)國民經濟中農業、服務業占比高,工業占比低,能耗少;經濟落后,消費水平低,能耗少;冬季不需19.【答案】(1)氣候炎熱干燥、蒸發旺盛,湖泊鹽分不斷富集,形成富鋰鹽湖、鹽沼。(2)鋰是一種重要的新型戰略資源,全球產量少且分布不均;“鋰三角”周邊山區富鋰巖石分布廣,富鋰鹽湖、鹽沼眾多,易于開發利用,投資空間大;該地區大部分屬于沒有勘查和開發的原始狀態,開發程度低;屬于發展中國家,采礦權取得容易,環保要求低。(3)發展鋰礦提煉技術,提高鋰礦開采、利用率;延長鋰礦產業鏈,增加附加值;適度開發,處理好資源開發利用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PAGE第8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