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2024-2025年人教版八年級上冊地理綜合訓練一、單選題1.對于我國種植業,敘述正確的是( )A.主要分布在400毫米年降水量線以西地區B.主要分布在半濕潤和濕潤地區C.小麥主要分布在秦嶺﹣淮河以南地區D.西北地區沒有種植業的分布2.目前我國初步形成了高新技術產業帶,主要有四大密集區,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以天津中關村科技園區為中心的環渤海高新技術產業密集區B.以上海高新區為中心的沿長江高新技術產業密集區C.以廣州高新區為中心的東南沿海高新技術產業密集區D.以蘭州高新區為中心的沿亞歐大陸橋高新技術產業密集區3.我國土地資源的多樣性是由多種因素決定的,其中主導因素是( )A.氣候的復雜多樣B.地形的復雜多樣C.氣候、地形的復雜多樣相互疊加D.跨緯度、經度范圍大4.關于種植業的相關敘述中,錯誤的是( )A.我國的種植業集中分布于東部季風區 B.種植業是我國農業生產的最主要類型C.種植業受地形、土壤和水熱條件影響大 D.我國西部非季風區內沒有種植業分布5.讀我國四個重要的鐵路樞紐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①鐵路線是隴海線B.②鐵路線是京九線C.③鐵路樞紐是成都D.④鐵路樞紐是浙江省的行政中心6.我國面積在500平方米以上的島嶼有6500多個,下列屬南海諸島島嶼的是A.金門島 B.黃巖島 C.釣魚島 D.澎湖列島7.下列哪一宗貨物的運輸適宜海陸聯運( )A.5000噸煤從大同運往蘭州B.1萬噸鐵礦石從澳大利亞運往上海C.800噸水果從臺北運往南昌D.10千克黃金首飾從香港運到長沙8.下列省級行政區與簡稱、行政中心搭配不正確的一組是 ( )A.廣東—粵—廣州 B.江西—贛—南昌C.福建—閩—福州 D.廣西—桂—南京9.下列少數民族與其主要聚居的省區組合正確的是( )A.壯族-寧夏 B.維吾爾族-新疆 C.回族-廣西 D.蒙古族-西藏10.省級行政區③的簡稱是( )A.皖 B.浙 C.瓊 D.黑11.讀“我國主要鐵路干線分布示意圖”,暑假期間,家住衡陽的小明想到蘭州去旅游,應選擇的鐵路干線是( )A.隴海線、蘭新線 B.京九線、京廣線C.京滬線、隴海線 D.京廣線、隴海線12.我國的人口地理分界線是( )A.秦嶺—淮河一線 B.黑河—騰沖一線C.漠河—騰沖一線 D.第一、二階梯分界線13.下圖的各省級行政區中,位于我國北方地區的是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②④14.關于“母親河”黃河的敘述,正確的是( )A.發源于青藏高原,曲折東流注入東海B.流經的主要地形區有四川盆地、黃土高原、華北平原C.全長5000多千米,長度居我國第二位D.下游河寬水深,航運價值大15.離北京最近的直轄市是( )A.上海市 B.天津市 C.成都市 D.重慶市16.人民幣是中國的名片,第四套5元人民幣(如下圖)上的人物肖像刻畫的是藏族同胞和回族同胞,這兩個民族最主要的聚居區分別是( )A.青海和廣西 B.西藏和寧夏 C.新疆和甘肅 D.內蒙古和陜西17.下列四位同學對家鄉因地制宜利用土地資源的敘述,錯誤的是( )A.我家在東北平原,這里地勢平坦,熱量條件好,一年可種植三季作物B.我家在內蒙古呼倫貝爾草原,牧草豐茂,產三河牛、三河馬C.我家在福建山區,這里地形崎嶇,不宜耕種,卻有利于林業的發展D.我家在新疆,這里氣候干旱、荒漠廣布,綠洲農業較為發達18.目前,不屬于我國土地利用中存在的問題的是( )A.水土流失嚴重 B.土地荒漠化C.亂占耕地 D.退耕還林東數西算是指將東部地區所產生的數據傳輸到西部地區進行存儲和計算。持續的電能供應、溫度穩定在20℃~25℃、相對濕度穩定在40%~50%的潔凈環境是數據中心服務器的運行要求。讀圖,回答下面小題。19.把東部的部分數據傳輸到西部進行存儲和計算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價格的因素 B.國防安全的需要 C.能源與環境考量 D.數據保密的需要20.實施“東數西算”工程的主要意義是( )A.以數據為紐帶,促進區域協同發展 B.加快京津冀地區的能源開發C.進一步發揮長江的運輸功能 D.減少粵港澳大灣區的人口壓力讀“我國直轄市輪廓圖”,完成下面小題。 21.四個直轄市中,最“年輕”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22.四個直轄市與簡稱對應正確的是( )A.甲-津 B.乙-渝 C.丙-京 D.丁-滬二、非選擇題23.讀圖“我國四城市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完成下列問題。(1)從圖中可知,我國冬季南北溫差 (較大或較小),其主要影響因素是__________(緯度或地形)因素。四城市中的氣溫年較差最大的是 。(2)四城市中,年降水量最大的是 ,夏季降水量占全年比重最大的是 。(3)由圖可知,我國東部地區年降水量空間分布 規律是 (南多北少或南少北多)。24.讀下圖,完成下列問題。(1)哈大高鐵北起_____________,南抵大連。該鐵路沿線的主要糧食作物是_____________。(2)上圖表示我國東部_____________工業帶。圖中陰影部分是我國著名的四大工業基地。我國首都北京位于_____________工業基地,我國最大的商業中心上海位于_____________工業基地。(3)哈大高速鐵路經過我國的_____________工業基地。該工業基地發展工業的有利條件有哪些 (從資源、交通、工業基礎三個角度分析)。25.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學習強國”平臺推出“坐著高鐵看中國”專題報道,開設了京廣高鐵、京滬高鐵等有代表性的線路,涉及全國24個省(區、市)。某中學八年級地理興趣小組,利用假期乘坐高鐵開展了研學旅行。研學中他們觀察、思考的問題如下:(1)從分布特點看,我國高速鐵路線密集的地區主要位于我國地勢第 階梯上,在東部平原地區建設高速鐵路多采用高架方式——以橋代路,主要是為了 。(2)哈大高鐵線上的遼中南工業區重點發展了煤炭、化工、鋼鐵等重工業,發展這些工業最有利的條件是 。目前東北經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傳統工業受到了嚴峻挑戰,請你為振興中國東北工業基地提出合理化建議 (1條即可)。(3)乘坐京滬高鐵,可以到達我國經濟最發達的長江三角洲地區。請以長江為例說明河流對長江三角洲發展的重要作用 ;“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是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的基本思路,其中長江上游需要解決的生態和環境問題主要是 。(4)沿 高鐵,走進珠江三角洲,可以感受粵港澳大灣區的蓬勃活力。26.根據圖中“我國四個城市降水量變化柱狀圖”,完成下列問題。(1)四地降水量大于100毫米各是哪幾個月 ①哈爾濱 ,②廣州 ,③北京 ,④武漢 。(2)四地降水量年變化的共同特點是 。(3)四地年降水量最多的是 ,最少的是 ,這是因為 。27.為了更好地理解中國人口現狀和人口政策,老師要求全班同學繪制自己的“家譜”,圖甲是小明同學的作業。圖乙為中國歷次人口普查結果變化折線圖,圖丙為中國不同年齡人口變化曲線圖,讀圖,完成下列問題。(1)從圖甲中家庭子女數量的變化可以看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中國先經歷了人口的 (填“快速”或“緩慢”)增長階段,結合圖乙可知,到1982年中國人口總數達到 億人,后期人口增速逐步變慢。(2)眾多的人口為中國經濟發展提供了豐富的勞動力資源,但同時也會對 和經濟發展帶來人口巨大壓力,也影響了人民生活水平的進一步提高。自20世紀70年代開始,中國把 作為一項基本國策,所以班里大部分同學和小明一樣是 。(3)結合圖甲和圖丙,小明發現,中國目前出現了兒童人口比重 ,老年人口比重上升的現象,我國正面臨日益嚴重的人口老齡化問題,這將會引發什么社會問題 ?28.根據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不包括港、澳、臺人口)材料二:中國人口密度分布圖⑴根據材料一可知,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我國大陸人口達13.39億,居世界第_______位;2000年至 2010年的10年間,我國人口增加了_______億。與1990年至2000 年的10年間增加的人口數相比較,我國近十多年來,人口增長速度明顯_________(上升或下降),這說明我國實行的________________政策(人口國策)成效顯著。⑵根據材料二可知,我國人口分布不均勻。圖中虛線黑龍江黑河——云南_______一線,是我國一條重要的人口分界線。該線東南地區人口_________,西北地區人口 ________(填“稀疏”或“稠密”);為促進西部大開發,我國能否從東部向西部大規模移民?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近年來,我國每年仍增加入口800萬左右,其主要原因是______。A.人口死亡率低B.人口出生率高C.人口基數大D.擴大城市人口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參考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B C D C B C D B D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D B D C B B A D C A題號 21 22答案 A D23.(1)較大 緯度 哈爾濱(2)廣州 北京(3)南多北少24.(1)哈爾濱 小麥(2)沿海 京津唐 長江三角洲(3)遼中南豐富的煤、鐵、石油等資源,便利的海陸交通和良好的工業基礎。25.(1) 三 減少土地占用,保護耕地等(2) 礦產資源豐富 調整產業結構,發展第三產業、服務業,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3) 提供便利的水運;提供豐富的水源;形成沖積平原,提供肥沃的土壤等 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4)京廣26. 7 4、5、6、7、8、9 7、8 4、5、6、7、8 夏秋季多雨 廣州 哈爾濱 我國降水量從東南向西北遞減27.(1) 快速 10.32(2) 資源、環境 計劃生育 獨生子女(3) 下降 國防兵源不足;勞動力短缺;社會養老負擔加重等社會問題。28.⑴ 一 0.73億 下降 計劃生育⑵ 騰沖 稠密 稀疏 不能 西部地區生態環境脆弱,經濟發展水平低,環境承載量小⑶ C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