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0張PPT)4.2 權利行使 注意界限第四課 侵權責任與權利界限第一單元 民事權利與義務(統編版)思想政治1234567核心素養新課導入問題導引講授新課本課小結課堂練習1核心素養政治認同:堅持權利義務統一原則,行使權利不得損害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或他人合法權益。科學精神:辨清不同民事權利的法定界限,明確作品的合理使用與法定許可使用的條件。公共參與:有限制地行使民事權利;處理好相鄰關系2新課導入義務在前 權利在后責任比幸福重要,不要為了追求幸福忘了你的責任3問題導引1.民事主體行使民事權利時要恪守什么界限?2.民法給名譽權設定了什么界限?3.法律對著作權的限制有哪些?4.相鄰關系的實質是什么?主要類型有哪些?5.法律規定相鄰關系有什么意義(作用)?6.如何處理相鄰關系?4.2 權利行使 注意界限2講授新課(一)、民事權利有限制1.民事權利的保護與正確行使(1)民法強調對權利的保護,而權利通常意味著人們按照自己的意愿實施某一行為的自由。 (2)民事主體行使民事權利時不能超過正當的界限。不得濫用民事權利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權益。(義務)遵循誠信原則;不違法;不違背公序良俗2講授新課2、不同民事權利的界限:(1)民法對名譽權(人身權)設定的界限:①對經營者的產品質量或者服務質量進行批評、評論,就不能認定為侵害名譽權。但借機以誹謗、詆毀、侮辱等方式損害對方利益的,則構成侵權。②行為人為公共利益實施新聞報道、輿論監督等行為,影響他人名譽的,不承擔民事責任;但是,有下列情形除外: 捏造、歪曲事實;對他人提供的嚴重失實內容未盡到合理核實義務;使用侮辱性言辭等貶損他人名譽的,則構成侵權。2講授新課合作探究 林某在某電商平臺注冊了一家店鋪,并通過了實名認證。云某通過網絡在該店鋪訂購了一條某品牌的褲子。收到貨品后,云某發現貨品與網頁宣傳不符,就發表了買家評論并給予差評。之后,雙方為此產生爭議,云某又追加評論,談了自身感受。林某對此大為不滿,以云某惡意差評,侵犯該店名譽權為由,向人民法院起訴云某侵害名譽權。 你認為云某的行為是否構成侵權?什么是民事權利?行使民事權利要注意什么?2講授新課 根據最高法公報案例:網絡交易中買家給“差評”若不是出于惡意詆毀商業信譽的目的,則不屬于侮辱誹謗行為。案例中云某對商品質量及經營者服務的評價僅是個人對商品及服務的情感表達,并沒有誹謗、詆毀、損害等違反法律的行為,不構成侵權。給不滿意的商品和服務打差評是我們每個消費者的權利,同時,我們給評價也不能“太任性”,要遵守誠實信用原則。在互聯網時代買家、賣家要共同遵守相關法律規定和網絡道德規范。 本案主要有兩點需要審查,一是被告是否存在惡意差評的情形?二是是否已實際損害原告商家名譽? 法院審理后認為,對于第一點,雖然被告的評價是自身感受,且沒有反復給出差評,故法院認為被告尚不構成惡意差評;對于第二點,原告并無證據證明被告的一條差評已實際損害商家名譽。原告作為經營者,對消費者的批評本也應予以適度容忍。本案告訴我們行使民事權利時不能超過正當界限。2講授新課合作探究 某報社發表多篇文章,如《礦泉壺的“神力”有待商榷》《當心礦泉壺的副作用》《礦泉壺也有害》等,稱有關研究表明,礦泉壺的礦化、磁化、滅菌裝置有害,提醒消費者“慎用”“當心”,并對幾家礦泉壺生產企業的廣告提出批評。被點名批評的企業向法院起訴,認為報社的行為侵犯了其名譽權。 報社是否侵犯了礦泉壺生產企業的名譽權?行為人為公共利益實施新聞報道、輿論監督等行為,影響他人名譽的,不承擔民事責任。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①捏造、歪曲事實;②對他人提供的嚴重失實內容未盡到合理核實義務;③使用侮辱性言辭等貶損他人名譽。此案件中報社是否侵犯了企業的名譽權,關鍵要弄清報社報道內容是否屬實。若屬實則不構成侵權,否則構成侵權。2講授新課講授新課主要表現 具體情形合理使用 在特定的情形中,使用作品不需要著作權人同意,也不必支付使用費 ①為個人學習、研究或者欣賞,使用他人已經發表的作品②為介紹、評論某一作品或者說明某一問題,在作品中適當引用他人已經發表的作品③為報道時事新聞,在報紙、期刊、廣播電臺、電視臺等媒體中不可避免地再現或者引用已經發表的作品④為學校課堂教學或者科學研究,翻譯或者少量復制已經發表的作品,供教學或者科研人員使用;等等法定許可使用 在某些情形中,除非權利人事先聲明不許使用,他人可以不經著作權人同意,直接使用著作權人的作品,但應當按照規定支付使用費 ①報刊轉載其他報刊上發表的作品②在為實施九年義務教育和國家教育規劃而編寫出版的教科書中,匯編已經發表的作品片段或者短小的文字作品、音樂作品;等等在合理使用和法定許可使用的情況下,仍須指明作者和作品出處(2)民法對著作權的限制:作品的合理使用和法定許可使用。(知識產權)2講授新課合作探究在作業中引用他人文章的一大段話。從同學那里拷貝一份應用軟件,安裝到自己的電腦上。從網上找到一首流行歌曲,下載到自己手機上。中學語文教材書中收錄一篇某當代作家的散文。用于個人學習使用他人作品不侵權。屬合理使用。拷貝原裝軟件,自己用,屬合理使用。用于個人欣賞不侵權。屬合理使用。屬法定許可使用,不侵權。 以上行為是否侵犯著作權?為什么?2講授新課合作探究張某和李某各買了一張音樂CD。張某用來自己欣賞,有時也借給好朋友聽;李某經營一家酒吧,他在營業時間播放CD,作為背景音樂。 張某和李某的行為是否侵犯了著作權?為什么?①張某播放CD供自己和朋友欣賞,不構成侵權。因為根據著作權法的規定,出于個人學習、研究、欣賞的目的而使用他人作品,屬于合理使用。②李某在營業時間播放CD,作為酒吧的背景音樂,構成侵權。因為用于營業場所播放,具有商業性,不屬于合理使用。2講授新課(二)妥善處理相鄰關系1.相鄰關系的實質:相鄰關系是對不動產所有權的限制或延伸。(1)相鄰用水、排水,(2)相鄰通行,(3)相鄰不動產利用與管線安設,(4)相鄰通風、采光、日照,(5)相鄰有害物質排放,等等。2.相鄰關系的主要類型注意:相鄰關系的內容是相鄰人之間的權利、義務,任何一方都不可以濫用權利。2講授新課(1)法律規定相鄰關系的意義(作用)——為什么:法律規定相鄰關系,對于保護相鄰不動產權利人的合法權益,穩定社會秩序,具有重要意義。3、正確處理相鄰關系2講授新課(2)怎樣正確處理相鄰關系——怎么辦①民法典規定,不動產的相鄰權利人應當按照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則,正確處理相鄰關系;②法律依據: 法律、法規對處理相鄰關系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法律、法規沒有規定的,可以按照當地習慣; ③相鄰關系一方在為自己便利行使權利時,應當照顧到相鄰方的利益。例如:民法典規定,不動產權利人應當為相鄰權利人用水、排水、 通行等提供必要的便利;不動產權利人因用水、排水、 通行等利用相鄰不動產的,應當盡量避免對相鄰的不動產權利人造成損害。【易混易錯】正確處理相鄰關系,不一定都是按照法律規定處理。 《民法典》第二百八十九條【處理相鄰關系的法律依據】法律、法規對處理相鄰關系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法律、法規沒有規定的,可以按照當地習慣。2講授新課小陸家的西側是某公司的經營場所,中間隔一條寬15米左右的公共通道。該公司為給其東面展廳的外部環境照明,在展廳圍墻邊安裝了4個照明燈,每晚7時至次日晨5時開啟。照明燈高度與小陸家的陽臺持平,最近處離居室20米左右,其間沒有任何物體遮擋。照明燈開啟后,燈光除照亮展廳外,還照射到周圍住宅的外墻上及小陸家的居室內。夜間從陽臺上目視照明燈燈光,非常刺眼。小陸家要求該公司停用照明燈,但該公司認為安裝使用照明燈是其正常需要,而且該照明燈也有利于周圍居民夜間行走,故不同意停用。 上述情形似乎“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請你斷一斷這起鄰里糾紛案。提示: 民法典規定:不動產的相鄰權利人應當按照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則,正確處理相鄰關系。該公司安裝照明燈,夜間開啟后照到小陸家的居室內,給小陸家的生活帶來不便,違背了民法典的規定,該公司應該停止侵害、排除妨礙、賠償損失。雙方可以通過協商方式解決,如協商不成,可向人民法院提出民事訴訟,要求法院判決該公司停止侵害。合作探究2講授新課合作探究徐某在住宅樓三層的自家陽臺上搭建了鴿舍,飼養、放飛信鴿。鴿糞給樓下住戶造成嚴重的污染,放飛的信鴿也嚴重地影響鄰居的休息。幾戶鄰居與徐某協商無效后,將他告上人民法院,要求其停止侵權行為并進行賠償。徐某則認為自己有權在自家陽臺養信鴿。 徐某應當承擔法律責任嗎 請說明你的判斷理由。提示:(1)徐某應承擔民事法律責任。(2)理由: ①公民在從事民事活動時,必須遵循公平原則、綠色原則、不得違背公序良俗。徐某在自家陽臺搭建鴿舍,卻給鄰居帶來了嚴重污染,并嚴重影響鄰居休息,這違背了公平原則,也不符合社會公德的要求。 ②民法典規定,不動產的相鄰權利人應當按照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則,正確處理相鄰關系。相鄰關系一方在為自己便利行使權利時,應當照顧到相鄰方的利益。徐某在處理相鄰關系時,沒有貫徹這一原則,因此徐某應該立即拆除,并適當承擔責任。4本課小結權利行使 注意界限 1、相鄰關系的實質2、相鄰關系的類型3、正確處理相鄰關系妥善處理相鄰關系民事權利有限制1、民事權利的保護與行使2、民事權利行使的界限(要求、義務)3、不同民事權利的界限意義要求(1)民法對人身權的限制———名譽權(2)民法對知識產權的限制——著作權4課堂練習1.李老師在期中考試題目中引用王某的一幅漫畫,王某向法院提起訴訟。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①李老師引用某乙的一幅漫畫命題,屬于作品的合理使用,一般情況下不構成侵權;②應該在命題時注明作者的姓名和作品的出處,否則也會形成侵權。③李老師引用王某的漫畫,未經王某同意,構成侵權。④李老師引用王某漫畫未向王某付費,構成侵權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A【解析】為課堂教學使用作品,屬于作品的合理使用,不構成侵權,但引用時應注明作者的姓名和作品的出處,否則也會形成侵權。故選A。4課堂練習2.甲村和乙村相鄰,一條小河流經甲乙兩村,一年天旱,上游的甲村便在小河上筑起水壩,將水截住,乙村對此不滿,兩村發生糾紛。關于此事說法正確的是( )A.甲村位于河道的上游,有權截水自用乙村不能干涉B.甲村將水截住違反了民法典關于正確處理相鄰關系的原則C.甲村用水須經乙村許可D.乙村用水須經甲村許可B【解析】《民法典》【用水排水相鄰關系】不動產權利人應當為相鄰權利人用水、排水提供必要的便利。對自然流水的利用,應當在不動產的相鄰權利人之間合理分配。對自然流水的排放,應當尊重自然流向。4課堂練習3.村民甲認為乙的房子蓋得比自己的高,影響自己房子的采光,與乙發生爭執,并將乙打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①甲侵犯了乙的人身權②甲、乙應以團結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則處理糾紛③甲的認識錯誤,個人的房子想怎么蓋就怎么蓋④甲、乙之間因“相鄰關系”發生爭執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D4課堂練習4.甲因家中失火,在情急之中,甲將乙曬在外面的被子泡濕,披在身上搶救家中物品。后來,乙以該被子是其結婚紀念物為由向甲索賠1萬元。乙的行為( )A.是合法的,財產權被侵犯理應索賠B.是符合社會公德和國家政策的C.是不合法的,不能因維護財產權而濫用權利D.是不合法的,甲因緊急避險占用他人財產不承擔賠償責任C4課堂練習5.甲與乙是某村村民,甲栽種的一棵樹木離乙的房子很近,今年大風季節,甲的樹木碰壞了乙的房子,影響到乙的生活,乙屢次跟甲交涉未果,終將甲告上法庭。第二年初甲建房時,需要在乙的使用地上搭建腳手架,乙堅決反對,致使兩家矛盾進一步惡化。 甲乙兩人的糾紛屬于什么糾紛?處理這種糾紛應該堅持什么原則?甲乙各自應該負什么責任? ①實質是相鄰關系糾紛;②處理這種糾紛應該堅持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則。③依據民法典的規定,甲應該伐掉自家樹木,消除危害,并賠償乙的損失。乙應該給對方建房提供方便,允許對方在自家用地上搭建腳手架。4課堂練習6.張某為了給自家院子種植的蔬菜提供充足的水源,在與鄰家房屋墻基鄰近的地方開挖了一個水池,常年蓄水。這不僅造成了鄰家房屋內潮濕發霉,而且還導致了墻基松動。在訴訟中,法院判決張某填平水池,并賠償鄰居的損失。 民法典規定,不動產權利人應當為相鄰權利人用水、排水等提供必要的便利。為何材料中的張某需賠償損失? 不動產權利人因用水、排水、通行等利用相鄰不動產的,應當盡量避免對相鄰的不動產權利人造成損害。4課堂練習7.某小區某樓為七層住宅,其中的一單元14戶業主,經三分之二以上業主同意,向有關部門提出加裝電梯的申請,當地街道為此發布公告,稱對加裝電梯持有不同意見者,可以書面形式向街道辦事處反映。該單元底層的住戶吳某提出了異議。之后,相關部門對住戶加裝電梯的申請進行了審查,形成了原則同意的意見,并形成《專題會議紀要》。當該單元要求加裝電梯的業主委托專業公司開始施工時,吳某阻止施工并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被告(加裝電梯的各業主)排除妨礙、恢復原狀及賠償其經濟損失。問:電梯到底能不能安裝?4課堂練習答案:(1)能安裝解析: 2021年1月1日實施的《民法典》,根據目前加裝電梯的現實困境及處理相鄰關系的原則,對申請加裝電梯進一步放低了“門檻”。其中規定,由專有部分面積占比三分之二以上的業主且人數占比三分之二以上的業主參與表決,并應當經參與表決專有部分面積四分之三以上的業主且參與表決人數四分之三以上的業主同意,就可以申請加裝電梯。加裝電梯的阻力主要來自底層業主,實事求是說,加裝電梯確實可能對他們通行、通風、采光等造成影響,從而導致其利益受損,對此,該怎么辦?答案是不能因此阻撓加裝電梯的施工,但可以要求“得利”的業主予以賠償。法院經審理認為,原告作為相鄰業主,應按照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則,正確、妥善處理相鄰關系。被告建造電梯符合法律規定,安裝電梯并沒有給原告造成妨礙及損害,駁回了原告的起訴。4課堂練習答案:(2)法律依據:本案法院判決依據是民法典關于相鄰關系的相關規定。解析:因為各業主的訴求不一致,在加裝電梯過程中必定會產生利益糾葛,這就需要從法律層面進行規范和調整。從法律上說,各業主作為不動產的相鄰權利人,應當按照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則,正確處理相鄰關系。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