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單元 我們的守護者 1.感受生活中的法律第三課時【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簡單了解法律的分類;理解和掌握法律在社會生活中的基本作用。2、能力目標:樹立“知法、懂法、守法和用法”意識;提升學生合作探究能力。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感受法律的尊嚴,領悟法律的作用;逐步樹立“知法、懂法、守法和用法”的科學法律意識。【教學重點】法律在社會生活中的基本作用。引導學生樹立“知法、懂法、守法和用法”的科學法律意識。【教學難點】引導學生樹立“知法、懂法、守法和用法”的科學法律意識。【教學方法】先學后教,當堂訓練【教學工具】多媒體課件、導學案【教學過程】一、情景導入:師:同學們好,前些日子,鄰居家的的王鵬哥哥由于厭學離家出走,在蘭州的一個飯店打工,他父母找到他后卻不能帶他回家,因為他已經和飯店簽訂了半年的合同并預支了工資,他的父母多次和老板多次協商都沒有解決,那么同學們,王鵬的父母該通過什么途徑帶孩子回家,讓這孩子重新回到學校?(法律)可見,法律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我們應該了解法律,懂得法律的作用,學會用法律武器保護我們自己的合法權益。本節課我們就來探討“法律的作用”。(板書課題)二、學習新知【第一環節】展示學習目標,指導學生自學,并完成學案的自主學習部分。1.多媒體出示自學目標,找學生讀;2.教師指導自學方法:首先通讀教材,(包括小字部分)了解本節課的主要內容并用鋼筆勾畫本節重要知識點,然后根據教材填寫學案并標出解決不了的問題。同時要把握時間(8分鐘),爭取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自學任務。(教師巡視并糾正學生的不良學習習慣)3.組長檢查自學情況,并將本組疑難匯總給老師,教師叫個別同學上講臺展示自學情況;【第二環節】解決疑難,構建知識框架。1.各組對疑難問題進行交流,教師點撥糾錯。(各組互幫解決)2.如果學生沒有疑難就有老師提出問題學生解答。(學生用自學到的知識分析教材案例,說出法律的“調節”和“制裁、保護”的兩個作用。)老師:同學們剛才通過自學得到的知識比較零散,不系統,如果不加整理就會只見樹木不見森林。下面請同學們小組合作,歸納梳理本課的知識點,構建本節課的知識結構。具體做法:大家把自己收獲到的知識點匯總到一起交給小組長并展示。3、由各小組討論并構建本課知識框架,在學生整合的基礎上教師板書。(板書:法律的作用:規范作用、協調作用,制裁和保護作用。)教師:通過剛才的自學,同學們已經掌握了本節基本知識,下面就到了我們對知識的應用環節,用我們所學的知識來分析一些熱點和焦點話題。【第三環節】:指導小組合作下面材料分析,突破重難點。材料分析:《搶鹽風波》1.把四個問題分給不同的四個小組,合作完成并展示;2.教師點撥歸納并出示答案要求學生將答案整理在學案上。具體要求:1、分析材料:要讀懂材料,能概括材料的主要內容;思考并聯系所學知識,找到與所學知識的鏈接點并用準確的政治術語表達。下面請同學們閱讀材料:(看幻燈片)2、小組合作:A、要分工明確,由小組長負總責,記錄員做好記錄,展示員負責展示。B、要求每個組員都要發表意見,最后形成本組統一答案(注意:把握好時間)。C、在完成本組任務后認真思考其他組的問題。3、小組展示:由一個小組展示,另一個小組補充不同意見,意見一致不必重復。其他組注意傾聽,也可以發表不同意見。把統一后的答案寫在學案上。三、拓展延伸下面我們再回到課前王鵬的問題,你們說要通過法律途徑讓王鵬重新回到學校,那么王鵬和老板誰違法了,用你學到的法律知識說說。這體現了法律的什么作用?教師總結:通過對本材料的分析,我們不僅進一步的了解了法律的作用,而且能用一些學到的法律知識分析現實生活中的一些焦點問題,讓我們從小就能夠承擔對他人、社會、國家的義務和責任。【第四環節】本課所得:要求學生用一句話概括本節課的收獲。1.學生自由發言,說說本節課的收獲。2.教師點評并總結本節課。四、總結: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懂得了法律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并發揮著重要作用,作為中學生我們要與法律同行,做一個學法、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公民。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