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愛心的傳遞者》教學設計【教材分析】《愛心的傳遞者》是統編教材《道德與法治》三年級下冊第三單元《我們的公共生活》的第三課,從公共生活中具象的“物”,過渡到公共生活中抽象的規范,最后落腳在充滿關愛、同情精神的公共生活上。本課在前兩課的基礎上進行教學,旨在通過故事引導學生探索關愛他人的方法,明白關愛他人首先需要了解他人的需要。本課由兩個板塊組成。第一個板塊的話題是“我們都有愛心”,第二個板塊的話題是“善于幫助別人”。【學情分析】關愛同情的社會性情感因素,是學生公共生活必備的情感,但在關愛內涵,關愛方式上,三年級學生并沒有深入理解。在現實中,學生會以為只有在某種特殊時刻或突發重大事件情況下,才需要獻愛心。認識不到關愛,就在平常生活中,就在他人需要時,更多的是自己能夠為他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教師要將課堂教學與學生的日常生活對接,學生在其生活中都有一些關愛他人或被他人關愛的經歷,通過回顧這些經歷進一步激發學生幫助他人的意愿。由于學生的生活閱歷較少,雖然他們愿意在日常生活中幫助他人,但是缺乏關愛他人的方法,這可能會導致他們在關愛他人時遭遇挫折,甚至出現無意中傷害他人的情況,在這個過程中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課時目標】1.通過討論交流、情境表演、小組討論等教學形式,開展說、演、議等多元活動,培養學生樂于助人、善于助人的價值觀。2.通過情境演繹、學生討論、教師啟發等活動給學生樹立平等、尊重的法治意識教育。3.通過小組討論等活動,使學生初步具有為人民服務的思想,能關懷身邊的人,具有一定的參與能力和責任意識。4.通過情境演繹等活動形式,培養學生能夠理解、尊重、關愛、關心他人, 并能從他人的意愿和需要出發以恰當的方式幫助他人的健全人格。【評價任務】【教學過程】導入:師:同學們,在第五屆跨國公司領導人青島峰會上,青島市委書記曾贊榮向世界遞出了青島的城市名片。我校決定舉辦“爭做文明城市小使者,打造島城文明新名片”實踐活動,前兩節課中同學們已經成功摘得講文明獎章、守規則獎章。這節課讓我們一起摘取懂愛心獎章吧!老師給大家帶來了禮物,請同學們打開看一看你拿到的愛心上是什么內容,讀一讀里面的話,你的心情如何?你來?高興嗎?3.師:看來這些溫暖友好的話語,可以讓大家變得心情愉悅。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里面有一個詞語特別適合今天要學的主題,誰知道?生:友善師:是的,一個友善的人也一定是一位有“愛心”的人(教師比愛心手勢),今天就讓我們去發現愛、感受愛、傳遞愛(讀課題板書課題:愛心的傳遞者)【設計意圖】:巧用小禮物,調動學生的熱情,激發學習興趣,初步感知愛心。活動一: 訪心聲,感“幫之有樂”過渡語:友人之愛,親人之愛,陌生人之愛,愛就在我們的身邊,我們的生活離不開愛,我們在關愛中成長。同學們,你在生活中得到過別人的關愛嗎 讓我們開啟愛心小鏡頭,一起看一看說一說你得到或者看到過哪些別人的關心和幫助,當時又有什么樣的感受?1.愛心小鏡頭:說一說,你得到過別人什么關心或幫助?你當時有何感受?預設:摔倒了,同學把自己扶起來,自己心里很感動;沒拿筆,同桌借給自己,自己心里很感激他;雨了,沒有傘,同學送我回家,自己很感謝他的付出;我感受過老師的關愛。有一-次我生病了,老師送我上醫院;有些愛顯而易見,有些愛卻不露痕跡,請你們想一想,在我們周圍還有哪些隱藏著的愛心?學生小組討論分享預設:爸爸媽媽、老師、少先隊檢查員、學校的保安叔叔、學校的物業阿姨、醫生、環衛工人、陌生人......教師追問:你有什么想對他們說的?看到他們的付出我們應該做些什么?3.親人、朋友、同學都可能遇到過困難或傷心的事,你一定關心幫助過他們吧!回想一下,你又曾給過別人什么關心或幫助 與大家分享一下。預設:同學生病了,好幾天沒來學校。當他身體恢復健康回到學校后,我把自己的筆記本借給他,主動幫他補課;我主動幫對門的李奶奶拿青菜上樓,李奶奶夸我真懂事,我的心里甜滋滋的。撿到錢包,歸還失主等。師:你們真是懂事的孩子,把你們的愛心獻給了需要幫助的人。師相機追問感受 ,學生回答:開心、幸福、快樂、溫暖、感激等師:看同學們在講述自己得到別人幫助的時候,都很感動和開心;在講述自己幫助他人的時候,也很開心幸福。可見,助人為樂不僅能溫暖他人,也能帶給自己幸福。(板書:溫暖快樂)我們班有這么多助人為樂的孩子,我們是一個積極向上、正能量滿滿的班集體,老師為你們點贊。平凡的生活平凡的愛,傷心時的一句問候,天冷時媽媽給披上的一件衣服,遇到困難的一句鼓勵,愛不分大小,就在我們身邊。恭喜你們,獲得“愛心觀察員”稱號。【設計意圖】 教學內容的生活化,融入了兒童的生活經驗,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關愛就在身邊,感受關愛帶來的幸福和關愛別人的快樂,在活動中體驗感知,注重培養學生的情感。活動二:剖案例,探“幫之有道”過渡:同學們,我們不僅是學生,也是城市的小主人。青島作為全國文明城市,也需要小朋友們為良好的城市形象添磚加瓦。旅游旺季快到了,各位愛心小使者,你們愿意和老師一起去五四廣場用實際行動傳遞愛心嗎?傳遞愛心可不是大家想的那么簡單。這不,有兩位同學在幫助別人的時候遇到了困難。1.情景劇場:我來幫你出示情境聽錄音:情境一:嘿嘿,個子矮拿不著吧,我來幫你吧!情境二:瞧你走路真費勁兒,我看著就難受,我去幫你買飯吧!圖中有兩位同學都遇到了困難,可是面對“我來幫你”的話語都拒絕了,這是為什么呢?哪個詞語讓人聽了特別刺耳?(因為要幫助他人的人說了傷這兩個同學自尊心的話:說人個子矮……)如果坐上時空穿梭機,時間倒流,他們都回到事情發生的地點,他們該怎么說、怎么做?我們以小組為單位,選擇一個內容討論并安排角色演一演,一會兒分享給大家。學生表演大家看,他們這樣說,這兩個同學都愉快地接受了幫助,被幫助的同學快樂,幫助人的同學也快樂,其樂融融。總結:通過這個活動,我們明白了一個道理:我們在關心和幫助他人的時候要以平等的態度對待需要幫助的人,以友善與熱誠的態度幫助他們,用他們能夠接受、樂于接受的方式幫助他們。不能傷別人的自尊。(板書:平等尊重)【設計意圖】通過兩個被幫助人的不同反應,告誡學生在幫助別人的時候也要講究方式方法,不能傷害他人的自尊心。給學生樹立平等、尊重的法治意識教育。2.同學們上課認真,獎勵大家聽一段單口相聲。演員方清平在相聲里講了一個怎樣的笑話?(小學生學雷鋒做好事,見老人,就把她扶過馬路,結果導致老人半天回不了家的笑話)同學們別看這是笑話,生活中還真有類似的事情,請大家看一則新聞,想想:為什么老奶奶不開心?(過度洗腳)志愿者應該怎么做?(問問老奶奶的需要)我來扮演老奶奶,誰來當志愿者問問我?(老師手拿志愿者黃帽,給每位回答問題的同學戴上)從這事上你得到什么啟發?幫助別人要了解需要( 板書:了解需要)這樣的事情,你身上發生過嗎?如果事情可以重來,你會怎么做?學生分享交流【設計意圖】通過聽相聲、看新聞使學生受到啟發,知道幫助別人也要了解別人的需要。3.接下來我們來玩一個“最強大腦”的游戲。(1)著名書法家王羲之的書法天下聞名,但是他不輕易給人寫字。有一天,王羲之在路上遇見了一位貧苦的老婆婆,提著一籃竹扇在集市旁叫賣,卻沒有什么人去買。你們猜王羲之是怎么做的?(2)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一位老人正在吃飯,突然看到門外有一位年輕人在他門前徘徊,面露饑色。老人觀察了年輕人很久,又看到了家門前擺著一堆沒用的木頭,突然有了主意。(3)在鄭州大學,有一些學生明明家里很貧困,卻不好意思去接受和申請學校的補助。不吃學校有菜有肉的愛心午餐,寧愿自己啃饅頭,喝免費的湯。看著面黃肌瘦的學生,學校很著急:怎么樣才能讓這些孩子吃飽呢?恭喜三位“最強大腦”的冠軍!(板書:講究策略)師:我們在幫助人的時候,要注意方式方法。①以平等的態度對待需要幫助的人;②尊重他們的隱私和意愿;③感同身受地了解他們的需要;④以友善與熱誠的態度幫助他們。學生齊讀兒歌:送關愛,有門道,護自尊,懂需要。講智慧,講道義,不斷學,要幫好。4:恭喜同學們,獲得“愛心智多星”的稱號【設計意圖】通過游戲的方式,讓學生思考如何去幫助別人,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達成助人為樂的共識,學會關愛他人的一些方法和智慧。活動三:愛心在傳遞過渡語:同學們掌握了幫助別人的方法,一定能夠更好地傳遞愛心。接下來到了實踐的時候,各位青島的小市民,請你們用善于發現的眼睛,發現我們身邊需要幫助的人,幫老師策劃一下,我們可以在五四廣場進行哪些傳遞愛心的活動呢?讓我們將愛繼續傳遞下去,把自己的愛心變成行動吧!1.愛心活動計劃會以小組為單位,策劃開展一次獻愛心活動請你記錄好在活動中的感受。你們打算開展怎樣的獻愛心活動呢?你們發現哪些人是需要并且適合你們來幫助的呢?在活動中,你們打算做些什么?預設:愛心義賣、當志愿者、撿垃圾保護環境等2.同學們真是既有愛心又有創意。在我校校風、校訓的指導與鞭策下,同學們做了很多的善舉。你們看!有些同學已經行動起來了,有請參與活動的小朋友上臺分享。①我們在太平角公園開辦了跳蚤市場,把自己閑置的玩具拿來義賣,然后把義賣的錢全部捐給了貧困地區的小朋友。這是我們當時的照片。②我們參與了“逐夢揚帆 共享美好”的全國助殘日主題活動,教特殊兒童們體驗非遺拓印,感受拓印的魅力。在這個過程中,特殊兒童不僅學到了非遺拓印的技藝,更感受到了來自同齡人的關愛與陪伴;孩子們不僅感受到了非遺文化的獨特魅力,更在互動中增進了彼此之間的友誼與理解。孩子們,你們可真了不起,親愛的同學們,讓我們也一起把愛心的種子播撒到四方,做愛心的傳遞者。老師宣布,你們每個人都是愛心傳遞者,為你們點亮“小小慈善家”稱號。【設計意圖】:本環節意在通過小組討論和多種多樣的小組匯報,緊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學生。將愛繼續傳遞下去,把自己的愛心變成行動。總結:青島為我,我為青島!打造文明島城,需要每一位青島市民都成為文明城市共同建造者!通過本單元的實踐,你拿到成為文明城市小使者的秘籍了嗎 數一數,你獲得了幾枚勛章,激活“文明城市小使者”通行證吧!【作業設計】【板書設計】【教學反思】本節課目標設計以核心素養培育為導向,融入單元大概念。幫助學生形成關愛、同情的社會性情感,知道以尊重他人人格、滿足他人所需的關愛方式,才是對他人真正的關愛。(責任意識、健全人格)創設真實情境,設計單元大任務。設計了“爭做文明城市小使者,打造島城文明新名片”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努力在真實的情境和任務中進行探究學習,以回應課標要求。教學內容生活化,根據教學需要,結合本班學生情況替換事例,將課堂教學與學生的日常生活對接。豐富了課程資源,有利于實現教學目標,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教學活動的多樣化,教學過程中綜合運用參與式、合作式、情境式、探究式、啟發式等教學方法,引導學生自主參與,合作探究,通過找找、說說、演演等技能技法,培養學生探究、發現、參與、認知的精神,提升思想情感,提高擔當意識,從而達成“核心素養目標”,突破重難點。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