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階段檢測卷(二)(七年級·下冊)(時間:60分鐘 滿分:100分) 一、選擇題(本大題有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答案題號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答案 讀亞洲圖,回答1~4題。1.圖中甲、乙、丙、丁所代表的地理事物錯誤的是( )A.甲——紅海B.乙——日本海C.丙——阿拉伯半島D.丁——德干高原2.根據①~⑧河流的流向,判斷亞洲地勢的特點是( )A.中部高,四周低 B.中部低,四周高C.北高南低 D.東高西低3.A國的傳統民居多用輕質材料修建,原因是( )A.處在亞歐板塊與非洲板塊交界處B.處在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交界處C.處在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交界處D.處在太平洋板塊與印度洋板塊交界處4.丁所處國家經常發生旱澇災害的主要原因是( )A.全年高溫多雨B.經濟落后,沒有防旱澇災害的水利工程C.高原面積廣大,排水系統不暢D.西南季風不穩定導致年降水量不穩定杰瑞這樣描述他的家鄉:東臨印度洋,居民大都是黑種人,種有大面積的咖啡、油棕等作物,主要靠出售這些經濟作物得來的錢購買糧食。據此回答5~6題。5.圖示反映杰瑞家鄉的經濟優勢和特點是( )A.原料豐富,過分依賴初級農礦產品生產的經濟B.技術成熟,工業為主的經濟C.人口稠密,以加工貿易為主的經濟D.科技發達,屬于進口——加工——出口型經濟6.下列屬于杰瑞家鄉所在大洲的景觀有( )①濕熱茂密的雨林 ②廣闊無垠的草原 ③星羅棋布的冰山 ④一望無際的沙漠 ⑤曲折幽深的峽灣 ⑥懸崖壁立的裂谷A.①③⑤⑥ B.②④⑤⑥ C.①②④⑤ D.①②④⑥中國的方便面,印度尼西亞的棕櫚果,新加坡的民用電,三件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事情如何聯系起來的呢?下圖為探究小組的手繪地圖報告與探究小組調查的世界棕櫚油生產國產量占比情況。據此完成7~9題。圖1 圖27.世界最大的棕櫚油生產國( )A.位于北溫帶 B.與中國接壤C.為赤道上的島國 D.平原面積較廣闊8.新加坡進口棕櫚殼用來發電,這樣做的好處是( )①減輕石油的進口壓力 ②增加可再生資源利用 ③提高資源利用率④完全沒有環境污染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9.棕櫚果將三個國家聯系在一起,可以( )A.減少中國方便面消費 B.增加新加坡燈具出口C.解決全球性能源問題 D.實現互利并協同發展下圖為甲、乙兩國位置及輪廓示意圖,讀圖完成10~12題。10.有關甲國地理特征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地跨亞洲和歐洲,人口和城市主要集中在歐洲部分B.地處中、高緯度地區,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C.森林資源豐富,擁有世界上面積最大的針葉林區D.交通運輸發達,尤其水運最為突出,其次是鐵路和公路11.有關乙國地理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A.地跨北美洲和大洋洲,領土包括本土和兩個海外州B.本土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氣候受地形影響較小C.是以農業為主的國家,農業生產專門化和現代化程度高D.是典型的移民國家,以混血種人為主12.關于兩國共同地理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海岸線漫長 ②國土面積廣大 ③都與我國接壤 ④工業基礎雄厚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印度是發展中國家,軟件產業發達,人口僅次于中國。日本是個多山的國家,經濟高度發達,對外依賴性強。讀圖,完成13~15題。 印度軟件外包業務市場分布圖13.兩國發展農業生產相似的自然條件是( )A.水熱條件好B.地形平坦C.自然災害少D.地處高緯度14.對比兩國工業( )A.印度軟件外包市場主要面向發達國家B.印度工業區主要分布在北部C.日本工業區主要分布在內陸D.日本工業產品主要銷往國內15.日本工業生產需要大量原材料,從印度東部沿海滿載貨物駛往日本的貨輪上,最有可能裝載的是( )A.木材 B.鐵礦石 C.石油 D.大豆2024年4月29日,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與卡塔爾能源集團在北京舉行18艘全球最大27.1萬立方米超大型液化天然氣運輸船建造項目簽約儀式。該項目創下全球最大單筆造船訂單紀錄。圖1為卡塔爾位置示意圖,讀圖,完成16~18題。 16.卡塔爾位于亞洲的( )A.中部 B.東部 C.南部 D.西部17.圖中石油集中分布在( )A.波斯灣及其沿岸地區 B.阿拉伯海及其沿岸地區C.紅海及其沿岸地區 D.地中海及其沿岸地區18.圖2為多哈氣候資料圖,由此判斷多哈的氣候類型是( )A.地中海氣候 B.熱帶草原氣候C.熱帶雨林氣候 D.熱帶沙漠氣候下圖為南美洲部分地區地形示意圖。讀圖,完成19~20題。19.同學們手繪了南美洲南部沿40°S的剖面示意圖,其中最接近實際的一幅是( )20.關于甲乙兩地的敘述,正確的是( )A.兩地均地勢平坦,以高原山地為主B.乙地降水豐富,地處安第斯山脈迎風坡C.甲地位于中緯地區,氣候溫暖濕潤D.甲地適合種植水稻,乙地畜牧業發達溫州某學校組織一批學生去M國的甲、乙兩個農業帶研學。結合右圖,回答21~23題。21.M國( )A.東臨印度洋B.屬于大洋洲C.地處高緯度D.位于西半球22.出發前,學生上網查到乙農業帶附近某城市的氣候特征是“冬暖夏涼,全年降水較多且季節分配較均勻”。符合此氣候特征的是( ) 23.比較圖中甲、乙兩農業帶的畜牧業,發現甲農業帶( )①生產的經濟效益高 ②潛在的生態威脅大 ③天然草場的面積廣④氣候濕潤降水量大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4.我國和世界上的許多國家都在南極建立了科學考察站,主要原因是南極地區( )A.嚴寒、烈風、白色荒漠,自然環境惡劣B.能考察到極晝、極夜、極光等自然現象C.不受地震、火山等活動的影響,地殼較穩定D.礦產資源、生物資源、水資源豐富,且擁有原始的自然環境25.下列框圖體現了南極地區自然要素間的相互關系,①②③④處用詞準確的一項是( )A.①低 ②低 ③高 ④減弱 B.①高 ②低 ③高 ④加劇C.①高 ②低 ③低 ④減弱 D.①高 ②高 ③低 ④加劇二、綜合題(本大題有4小題,共50分)26.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9分)材料一:下圖是俄羅斯及北歐部分地區簡圖。 材料二:濕地泛指暫時或長期覆蓋水深不超過2米的低地,土壤充水較多的草甸,以及低潮時水深不超過6米的沿海地區。(1)A 平原,B 湖,C (城市),D (礦產地)。(4分)(2)俄羅斯森林面積約占全國總面積的一半,擁有世界上面積最大的 (植被)。(1分)(3)挪威沿海幽深曲折的峽灣、芬蘭成千上萬的湖泊等大都是 作用的產物。(1分)根據挪威海岸線特點,分析對其經濟發展的有利影響。(至少回答一點,1分)(4) 說明西西伯利亞平原多沼澤濕地的原因。(至少回答兩點,2分)27.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10分)材料一:下圖為世界局部區域圖。 圖1 圖2 圖3材料二:位于阿拉伯海的索科特拉島(見圖2)已與大陸隔離了約1 800萬年,島上超過1/3的物種是其特有的。如沙漠玫瑰(見圖3),又名瓶子樹,樹干粗大,枝葉稀疏。(1)圖1中A 海,B 海峽,C (國家);圖2中D 半島。(4分)(2)圖示區域是阿拉伯人的主要聚居地區之一,居民主要使用 (語言);農業在埃及國民經濟中所占份額較大,尤以盛產 (農作物)而著稱。(2分)(3)埃及旅游業發達,國際旅游收入是外匯收入的重要來源。簡要分析埃及旅游業發達的原因。(至少回答兩點,2分)(4)據材料及所學知識,分析瓶子樹特征與當地自然環境的關系。(從兩個方面回答,2分)28.網絡歌曲《帶你去旅行》中唱道:“我想要帶你去浪漫的土耳其,然后一起去東京和巴黎,其實我特別喜歡邁阿密和洛杉磯……”歌詞中提到了五個世界著名的旅游地,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4分)(1)①城市是土耳其首都安卡拉,該地屬于地中海氣候。在土耳其旅游,適合使用的地圖是( )(2分)A.世界政區圖 B.亞洲地形圖 C.土耳其交通旅游圖 D.土耳其資源圖(2)②城市是日本首都東京。對照新潟與東京的氣候統計圖,結合兩地的海陸位置和地形圖,分析日本東西兩側的降水差異及其原因。(4分) (3)據圖2景觀判斷③城市是 ,(1分)其所在的大洲西部是世界旅游業發達地區之一,請寫出該地區旅游業發達的原因。(4分)(4)美國大片《好萊塢往事》的拍攝地點最有可能是④⑤兩城市中的⑤;(填序號,1分) 城市④所在地區被稱為“陽光地帶”,說出該地區發展工業的有利條件。(2分)29.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17分)截至2024年6月,中緬原油管道(國內段)投產已滿7周年,為西南區域經濟發展注入能源新動力的同時,進一步加深中緬兩國的能源合作,造福兩國人民。中緬原油管道的起點在皎漂市的馬德島港,沿途穿過眾多山脈、河流、高原等,終點到我國重慶市,是我國從西亞進口石油,避開馬六甲海峽的又一個運輸通道。圖1示意中緬原油管道走向,圖2示意西亞石油東線運輸路線。 (1)說出我國從西亞進口石油,通過中緬原油管道運輸與通過馬六甲海峽海運相比較具有的優點。(6分)(2)簡析地形對中緬原油管道工程建設產生的不利影響。(6分)(3)中緬雙方共建皎漂工業園,該合作被稱為南南合作。(1分)簡要說明在合作過程中,中緬雙方各自的優勢條件。(4分)階段檢測卷(二)(七年級·下冊)(時間:60分鐘 滿分:100分) 一、選擇題(本大題有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答案 B A B D A D C A D D A D A題號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答案 A B D A D B C B D C D B 讀亞洲圖,回答1~4題。1.圖中甲、乙、丙、丁所代表的地理事物錯誤的是(B)A.甲——紅海B.乙——日本海C.丙——阿拉伯半島D.丁——德干高原2.根據①~⑧河流的流向,判斷亞洲地勢的特點是(A)A.中部高,四周低 B.中部低,四周高C.北高南低 D.東高西低3.A國的傳統民居多用輕質材料修建,原因是(B)A.處在亞歐板塊與非洲板塊交界處B.處在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交界處C.處在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交界處D.處在太平洋板塊與印度洋板塊交界處4.丁所處國家經常發生旱澇災害的主要原因是(D)A.全年高溫多雨B.經濟落后,沒有防旱澇災害的水利工程C.高原面積廣大,排水系統不暢D.西南季風不穩定導致年降水量不穩定杰瑞這樣描述他的家鄉:東臨印度洋,居民大都是黑種人,種有大面積的咖啡、油棕等作物,主要靠出售這些經濟作物得來的錢購買糧食。據此回答5~6題。5.圖示反映杰瑞家鄉的經濟優勢和特點是(A)A.原料豐富,過分依賴初級農礦產品生產的經濟B.技術成熟,工業為主的經濟C.人口稠密,以加工貿易為主的經濟D.科技發達,屬于進口——加工——出口型經濟6.下列屬于杰瑞家鄉所在大洲的景觀有(D)①濕熱茂密的雨林 ②廣闊無垠的草原 ③星羅棋布的冰山 ④一望無際的沙漠 ⑤曲折幽深的峽灣 ⑥懸崖壁立的裂谷A.①③⑤⑥ B.②④⑤⑥ C.①②④⑤ D.①②④⑥中國的方便面,印度尼西亞的棕櫚果,新加坡的民用電,三件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事情如何聯系起來的呢?下圖為探究小組的手繪地圖報告與探究小組調查的世界棕櫚油生產國產量占比情況。據此完成7~9題。圖1 圖27.世界最大的棕櫚油生產國(C)A.位于北溫帶 B.與中國接壤C.為赤道上的島國 D.平原面積較廣闊8.新加坡進口棕櫚殼用來發電,這樣做的好處是(A)①減輕石油的進口壓力 ②增加可再生資源利用 ③提高資源利用率④完全沒有環境污染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9.棕櫚果將三個國家聯系在一起,可以(D)A.減少中國方便面消費 B.增加新加坡燈具出口C.解決全球性能源問題 D.實現互利并協同發展下圖為甲、乙兩國位置及輪廓示意圖,讀圖完成10~12題。10.有關甲國地理特征的敘述,不正確的是(D)A.地跨亞洲和歐洲,人口和城市主要集中在歐洲部分B.地處中、高緯度地區,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C.森林資源豐富,擁有世界上面積最大的針葉林區D.交通運輸發達,尤其水運最為突出,其次是鐵路和公路11.有關乙國地理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A)A.地跨北美洲和大洋洲,領土包括本土和兩個海外州B.本土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氣候受地形影響較小C.是以農業為主的國家,農業生產專門化和現代化程度高D.是典型的移民國家,以混血種人為主12.關于兩國共同地理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D)①海岸線漫長 ②國土面積廣大 ③都與我國接壤 ④工業基礎雄厚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印度是發展中國家,軟件產業發達,人口僅次于中國。日本是個多山的國家,經濟高度發達,對外依賴性強。讀圖,完成13~15題。 印度軟件外包業務市場分布圖13.兩國發展農業生產相似的自然條件是(A)A.水熱條件好B.地形平坦C.自然災害少D.地處高緯度14.對比兩國工業(A)A.印度軟件外包市場主要面向發達國家B.印度工業區主要分布在北部C.日本工業區主要分布在內陸D.日本工業產品主要銷往國內15.日本工業生產需要大量原材料,從印度東部沿海滿載貨物駛往日本的貨輪上,最有可能裝載的是(B)A.木材 B.鐵礦石 C.石油 D.大豆2024年4月29日,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與卡塔爾能源集團在北京舉行18艘全球最大27.1萬立方米超大型液化天然氣運輸船建造項目簽約儀式。該項目創下全球最大單筆造船訂單紀錄。圖1為卡塔爾位置示意圖,讀圖,完成16~18題。 16.卡塔爾位于亞洲的(D)A.中部 B.東部 C.南部 D.西部17.圖中石油集中分布在(A)A.波斯灣及其沿岸地區 B.阿拉伯海及其沿岸地區C.紅海及其沿岸地區 D.地中海及其沿岸地區18.圖2為多哈氣候資料圖,由此判斷多哈的氣候類型是(D)A.地中海氣候 B.熱帶草原氣候C.熱帶雨林氣候 D.熱帶沙漠氣候下圖為南美洲部分地區地形示意圖。讀圖,完成19~20題。19.同學們手繪了南美洲南部沿40°S的剖面示意圖,其中最接近實際的一幅是(B)20.關于甲乙兩地的敘述,正確的是(C)A.兩地均地勢平坦,以高原山地為主B.乙地降水豐富,地處安第斯山脈迎風坡C.甲地位于中緯地區,氣候溫暖濕潤D.甲地適合種植水稻,乙地畜牧業發達溫州某學校組織一批學生去M國的甲、乙兩個農業帶研學。結合右圖,回答21~23題。21.M國(B)A.東臨印度洋B.屬于大洋洲C.地處高緯度D.位于西半球22.出發前,學生上網查到乙農業帶附近某城市的氣候特征是“冬暖夏涼,全年降水較多且季節分配較均勻”。符合此氣候特征的是(D) 23.比較圖中甲、乙兩農業帶的畜牧業,發現甲農業帶(C)①生產的經濟效益高 ②潛在的生態威脅大 ③天然草場的面積廣④氣候濕潤降水量大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4.我國和世界上的許多國家都在南極建立了科學考察站,主要原因是南極地區(D)A.嚴寒、烈風、白色荒漠,自然環境惡劣B.能考察到極晝、極夜、極光等自然現象C.不受地震、火山等活動的影響,地殼較穩定D.礦產資源、生物資源、水資源豐富,且擁有原始的自然環境25.下列框圖體現了南極地區自然要素間的相互關系,①②③④處用詞準確的一項是(B)A.①低 ②低 ③高 ④減弱 B.①高 ②低 ③高 ④加劇C.①高 ②低 ③低 ④減弱 D.①高 ②高 ③低 ④加劇二、綜合題(本大題有4小題,共50分)26.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9分)材料一:下圖是俄羅斯及北歐部分地區簡圖。 材料二:濕地泛指暫時或長期覆蓋水深不超過2米的低地,土壤充水較多的草甸,以及低潮時水深不超過6米的沿海地區。(1)A東歐平原,B貝加爾湖,C摩爾曼斯克(城市),D庫爾斯克(礦產地)。(4分)(2)俄羅斯森林面積約占全國總面積的一半,擁有世界上面積最大的針葉林(植被)。(1分)(3)挪威沿海幽深曲折的峽灣、芬蘭成千上萬的湖泊等大都是冰川作用的產物。(1分)根據挪威海岸線特點,分析對其經濟發展的有利影響。(至少回答一點,1分)多港灣,海運發達,有利于發展漁業。(至少答出一點,共1分)(4) 說明西西伯利亞平原多沼澤濕地的原因。(至少回答兩點,2分)①地勢平坦低洼,排水不暢。②緯度高,太陽輻射弱,蒸發量少。③地下凍土分布廣,夏季冰雪融水難以下滲,形成沼澤。(至少答出其中兩點,每點1分,共2分)27.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10分)材料一:下圖為世界局部區域圖。 圖1 圖2 圖3材料二:位于阿拉伯海的索科特拉島(見圖2)已與大陸隔離了約1 800萬年,島上超過1/3的物種是其特有的。如沙漠玫瑰(見圖3),又名瓶子樹,樹干粗大,枝葉稀疏。(1)圖1中A紅海,B霍爾木茲海峽,C伊朗(國家);圖2中D索馬里半島。(4分)(2)圖示區域是阿拉伯人的主要聚居地區之一,居民主要使用阿拉伯語(語言);農業在埃及國民經濟中所占份額較大,尤以盛產長絨棉(農作物)而著稱。(2分)(3)埃及旅游業發達,國際旅游收入是外匯收入的重要來源。簡要分析埃及旅游業發達的原因。(至少回答兩點,2分)①有金字塔、獅身人面像等名勝古跡。②尼羅河美麗風光。③沙漠風光等。(至少答出其中兩點,每點1分,共2分)(4)據材料及所學知識,分析瓶子樹特征與當地自然環境的關系。(從兩個方面回答,2分)①瓶子樹樹干粗,生長在索科特拉島,島上面積小,沒有儲水的河湖,瓶子樹樹干可以儲水。(1分)②此地氣候炎熱,蒸發量大,所以瓶子樹樹葉稀疏。(1分)28.網絡歌曲《帶你去旅行》中唱道:“我想要帶你去浪漫的土耳其,然后一起去東京和巴黎,其實我特別喜歡邁阿密和洛杉磯……”歌詞中提到了五個世界著名的旅游地,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4分)(1)①城市是土耳其首都安卡拉,該地屬于地中海氣候。在土耳其旅游,適合使用的地圖是(C)(2分)A.世界政區圖 B.亞洲地形圖 C.土耳其交通旅游圖 D.土耳其資源圖(2)②城市是日本首都東京。對照新潟與東京的氣候統計圖,結合兩地的海陸位置和地形圖,分析日本東西兩側的降水差異及其原因。(4分) 差異:東側夏季降水多,西側冬季降水多。(2分)原因:東側位于夏季風的迎風坡,西側位于冬季風的迎風坡。(2分)(3)據圖2景觀判斷③城市是巴黎,(1分)其所在的大洲西部是世界旅游業發達地區之一,請寫出該地區旅游業發達的原因。(4分)①居民生活水平高,休閑時間多,旅游成為人們休息放松的主要方式。(1分)②自然和人文旅游資源異常豐富。(1分)③有龐大的交通運輸網絡,出行方便。(1分)④歐盟成員國之間跨境方便。(1分)(4)美國大片《好萊塢往事》的拍攝地點最有可能是④⑤兩城市中的⑤;(填序號,1分) 城市④所在地區被稱為“陽光地帶”,說出該地區發展工業的有利條件。(2分)①地價低廉。(1分)②勞動力充足。(1分)29.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17分)截至2024年6月,中緬原油管道(國內段)投產已滿7周年,為西南區域經濟發展注入能源新動力的同時,進一步加深中緬兩國的能源合作,造福兩國人民。中緬原油管道的起點在皎漂市的馬德島港,沿途穿過眾多山脈、河流、高原等,終點到我國重慶市,是我國從西亞進口石油,避開馬六甲海峽的又一個運輸通道。圖1示意中緬原油管道走向,圖2示意西亞石油東線運輸路線。 (1)說出我國從西亞進口石油,通過中緬原油管道運輸與通過馬六甲海峽海運相比較具有的優點。(6分)①縮短了運輸距離。(2分)②減輕了對馬六甲海峽的依賴。(2分)③實現石油進口途徑多元化。(2分)(2)簡析地形對中緬原油管道工程建設產生的不利影響。(6分)①沿線地區穿越眾多河流和山脈,地表崎嶇,地質復雜。(2分)②沿線斷裂帶密布,地震活動頻繁。(2分)③雨季崩塌、滑坡等地質災害頻發,加大了工程建設的難度,增大了鋪設成本。(2分)(3)中緬雙方共建皎漂工業園,該合作被稱為南南合作。(1分)簡要說明在合作過程中,中緬雙方各自的優勢條件。(4分)緬甸:資源豐富,勞動力較多。(2分)中國:技術較發達,資金豐富等。(2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階段檢測卷(七年級下冊) - 學生版.docx 階段檢測卷(七年級下冊).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