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2025湘教版高中地理選擇性必修第3專題強化練2 生物多樣性 (2024浙江寧波期中)落羽杉原產于美國東南部的淡水沼澤地區,如今在美國東部、南部地區,一度繁盛的落羽杉林由于水質變化嚴重萎縮,科學家們正努力恢復落羽杉棲息地。下面圖1為美國本土落羽杉林分布圖,圖2為落羽杉膝狀根景觀圖。讀圖,完成下面三題。1.以下關于落羽杉樹木特征,說法正確的是( )A.喜暖濕和陽光充足,耐水濕B.主要分布在湖泊周圍的淤泥沼澤C.為避免動物啃食長有膝狀根D.表皮為革質蠟質,樹木四季常青2.美國東部、南部沿岸的落羽杉林大面積消失的原因可能是( )A.不合理采伐,生物多樣性破壞B.氣候變暖,濕地鹽度上升C.龍卷風頻繁,落羽杉被風吹倒D.降水增多,沼澤面積擴大3.以下關于恢復落羽杉棲息地的做法,可行的是( )A.尋找樹種替代品 B.修建水庫恢復濕地C.建立自然保護區 D.大范圍引種落羽杉 小龍蝦喜食河底的污泥及死亡的小魚和其他水中生物,原產于美國的路易斯安那州,20世紀80年代入侵我國,分布在長江流域的眾多水體中,小龍蝦養殖現已成為我國重要的淡水養殖項目,“蝦稻共作”是其主要的養殖模式。下圖示意小龍蝦在我國的擴散路線。據此完成下面三題。4.根據小龍蝦在我國境內的擴散路線推測,小龍蝦原產地的自然環境為( )A.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B.氣候暖濕,水系密集C.土壤肥沃,水稻土廣布D.河流短小湍急5.小龍蝦在我國的空間擴散特點是( )A.主要沿長江擴散B.從長江上游向下游擴散C.方向為單向擴散D.只在群落內部擴散6.小龍蝦的“入侵”對長江中下游地區的影響是 ( )A.稻田水質逐漸惡化 B.增加生物多樣性C.帶動養殖區經濟發展 D.利于生態環境保護答案與分層梯度式解析第一章 資源、環境與人類活動專題強化練2 生物多樣性1.A 根據題意,具體分析如下:材料信息 推導過程 結論落羽杉曾繁盛于美國東部、南部地區 這些地區溫暖濕潤,陽光充足 A正確、 B錯誤該樹種原產于“淡水沼澤地區”(不是淤泥沼澤) 落羽杉耐水濕落羽杉長有膝狀根 膝狀根多為排水不暢地區,樹木為方便進行呼吸而生出的根 C錯誤圖中落羽杉林多分布于美國東部、南部地區,在35°N以北(溫帶)地區也有大量分布,且其名字中有“落羽”二字 革質蠟質為地中海氣候區植被的特征;結合落羽杉林的分布區和名字,可知其冬季落葉 D錯誤知識拓展 特殊的植物根系1.儲藏根:根體肥大多汁,形狀多樣,貯藏大量養分,如胡蘿卜、人參、木薯等。2.支柱根:是由莖節上長出的一種具有支持作用的變態根。如甘蔗和玉米莖基部的節上生長出許多不定根,伸入土壤中有支持作用,可防止倒伏。又如我國南方的榕樹,其樹枝上常生長出許多須狀的不定根,垂直向下,到達地面后即插入土壤中,形成強壯的木質支柱,猶如樹干,起支持和吸收作用。3.呼吸根:通常植物的根總是向泥土里生長的,但一些生長在湖沼或熱帶海灘地帶的植物,為解決泥土里缺氧的問題,有部分根垂直向上伸出地面,暴露于空氣之中。4.板狀根:在熱帶雨林中,常見某些木本植物的基部,由粗大的側根發育而來的扁平板狀根,外露土面,有時高達數米。2.B 根據材料“一度繁盛的落羽杉林由于水質變化嚴重萎縮”可知,美國東部、南部沿岸的落羽杉林大面積消失的原因是水質的惡化,只有B符合題意。3.C 尋找樹種替代品不是恢復原有樹種的方式,A錯誤;修建水庫恢復濕地有可能會增大區域濕地鹽度,水體流動性變差可能影響水質,B錯誤;建立自然保護區,減少人類活動干預,有利于恢復落羽杉棲息地,C正確;落羽杉林大面積消失的原因是環境的變化(水質惡化),大范圍引種落羽杉并不能改變環境,D錯誤。4.B 根據小龍蝦在我國境內的擴散路線可知,其最先進入江淮地區,分布在長江流域的眾多水體中,這里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氣候暖濕,河湖眾多,故可推測小龍蝦原產地的自然環境為氣候暖濕,水系密集,B正確。5.A 小龍蝦在我國的空間擴散特點是主要沿長江擴散,A正確;小龍蝦擴散路徑為從長江下游向上游擴散,B錯誤;小龍蝦擴散方向既有單向擴散,也有反向和相互擴散,C錯誤;小龍蝦不只在群落內部擴散,也在群落間擴散,D錯誤。6.C 材料顯示,小龍蝦喜食河底的污泥及死亡的小魚和其他水中生物,在稻田中養殖小龍蝦,可以凈化稻田水質,A錯誤;小龍蝦生命力頑強,且喜食其他水中生物,其“入侵”會減少生物多樣性,B錯誤;小龍蝦養殖已成為我國重要的淡水養殖項目,可以帶動養殖區經濟發展,C正確;小龍蝦的到來屬于外來物種入侵,不利于生態環境保護,D錯誤。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