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2025湘教版高中地理選擇性必修第3第二章 自然資源與國家安全第五節 海洋空間資源與國家安全基礎過關練題組一 海洋空間資源的開發 (2024陜西西安期中改編)海洋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第二空間。海洋空間利用就是將海域上空、海面及水體、海底和海岸帶用作交通、生產、軍事、居住和娛樂場所的海洋開發活動。據此完成下面兩題。1.與陸地空間相比,海洋空間所具有的優點是( )A.能顯示先進的技術 B.資金投入大,風險高C.地價便宜,搬遷人口少 D.隱蔽性好2.下列海洋的空間利用方式屬于對海底空間利用的是( )A.航空航線 B.跨海大橋C.海水養殖 D.海底城市 (2024湖南岳陽月考)2022年7月13日,溫嶺海洋牧場示范區首次投放480個人工魚礁(可為魚類提供繁殖、生長、索餌的場所),其將提升當地海域生物多樣性,改善與修復海洋生態環境。下圖為溫嶺投放人工魚礁圖。據此完成下面兩題。3.海洋牧場投放的人工魚礁是利用海洋的( )A.空間資源 B.礦產資源C.生物資源 D.交通資源4.投放人工魚礁的直接目的是( )A.增加捕撈數量 B.抑制浮游生物繁殖C.保護幼魚生長 D.減少藻類附著生長 讀下圖,完成下面三題。5.該海峽建有目前世界上最長的海底隧道,與其開發利用海洋空間資源類型相同的是( )A.近海養殖 B.跨海大橋C.海底城市 D.航空航線6.此海峽在海洋能開發方面具有突出優勢的是( )A.潮汐能 B.波浪能 C.鹽差能 D.溫差能7.圖中島國從其東部海域海洋開發中獲利最大的兩種資源為( )A.石油、海鹽 B.淡水、溴C.石油、魚類 D.錳結核、天然氣 (2024湖南三湘創新發展聯盟期初改編)福建省安溪縣某酒企生產的海底窖藏白酒,是中國第一種采用海底窖藏工藝生產的高端白酒,海底窖藏的發明改變了中國白酒單一的陸地窖藏方式,創造了中國白酒窖藏的新紀元。據此完成下面兩題。8.相對于陸地窖藏,海底窖藏的優點有( )①溫度較穩定 ②壓力較大③水體振蕩 ④環境黑暗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9.福建安溪將白酒窖藏在海底有利于( )A.擴大沿海地區土地面積B.降低沿海地區投資風險C.提高安溪縣白酒年產量D.緩解沿海地區人地矛盾題組二 海洋空間資源與國家安全(2024山東青島期中改編)趕海是指當海灘上的海水退去,人們在海灘上拾撿扇貝、海螺或鮑魚等貝類軟體動物,或者是捕捉螃蟹、龍蝦、鰻魚等水生動物,是徒手捕撈的一種形式。如圖為青島海灘上人們趕海情景。據此完成下面兩題。10.趕海是人們充分利用( )A.人類排干海岸的積水B.洋流大規模定向流動C.海浪長周期進退現象D.潮汐周期性漲落現象11.過度趕海活動會造成( )A.海岸生態環境破壞 B.海岸環境污染加劇C.海洋生物大量滅絕 D.海洋環境污染加劇 (2024江西吉安期中)浙江省舟山市總面積2.22萬平方千米,其中海域面積2.08萬平方千米。近年來,舟山市社會經濟快速發展,人口迅速增加,正積極嘗試開發利用更多的海洋空間資源。下圖為舟山市地理位置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兩題。12.關于舟山市海洋空間資源利用方式,說法不正確的是( )A.海島開發,擴大領海范圍B.臨近海港,發展海洋運輸C.耕海牧漁,建立海洋牧場D.填海造陸,增加土地資源13.填海造陸可以維護( )A.食品安全 B.國土安全C.生態安全 D.文化安全 (2024河北保定重點高中期初)海域地名是指人類為一定界限內海洋區域賦予的特定名稱。中國擁有廣闊的海域空間和悠久的海洋開發、利用歷史,中國先民在認識海洋、利用海洋的過程中,較早地對海域空間進行了命名,留下了豐富的海域地名遺產,其中許多海域地名至今仍在使用。受政治、社會、地理等因素的影響,唐宋以后中國經濟重心總體呈現出南移的趨勢,對依賴航海文化和海洋交流的核心區域影響深遠。下圖示意對220條海域地名所處的地域進行統計,得出的我國沿海各省級行政區海域地名數量(單位:條)。讀圖,完成下面三題。14.圖中甲省級行政區較( )A.天津海域面積小 B.廣西海岸線長C.江蘇優良海港少 D.海南海水年均溫高15.推測北方沿海地區海域地名數量豐富度遠低于南方沿海地區的原因有( )①北方沿海地區海域深度較淺,島嶼數量偏少②南方沿海地區海岸線較短,遠洋漁業出口高度發達③唐宋以后南方地區經濟發達,沿海地區海洋活動頻繁④北方地區物產貧乏,海陸交通較滯后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16.我國許多海域地名沿用至今,有利于( )A.增加漁業捕撈 B.維護海洋權益C.保護生態環境 D.豐富人類活動能力提升練題組一 海洋空間資源開發方式 (2024河南周口五校期末聯考)2023年3月31日,我國首個商用海底數據中心在陵水正式下水運營。海底數據中心的核心裝備“海底數據艙”應用水深超過30米,重量達1 300噸,相當于約1 000輛小汽車,罐體直徑達3.6米,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海底數據艙。據此完成下面兩題。1.與陸地數據中心相比,海底數據中心( )A.運營能耗較高B.受外界環境干擾較大C.對市場需求的響應較快D.對建設技術的要求較高2.海底數據中心運營中,需要避免的海洋環境危害最可能是( )A.廢氣污染 B.熱污染C.噪聲污染 D.引發赤潮 (2023湖北十堰期中)隨著全球氣候變化與人口的增長,沿海城市陸域面積逐漸不足。有國家計劃在沿海建造“漂浮城市”代替傳統的填海造地方式。“漂浮城市”由社區浮塊組成,在岸上進行預制,再運到最終場地停泊。社區浮塊有機組合為村落、城市(如圖)。不同浮塊可以在適當的時機進行重組,以適應發展需求。據此完成下面兩題。3.與傳統填海造地相比,“漂浮城市”( )A.設計難度小 B.生態影響小C.材料要求低 D.承載能力強4.不同浮塊在適當的時機進行重組,能夠優化“漂浮城市”的( )A.環境質量 B.人口容量C.功能布局 D.產業結構 (2024陜西咸陽期末)水下餐廳可分為全水下式和半水下式。挪威一水下餐廳位于多巖石的挪威海海岸,流線型的建筑物被封裝在具有粗糙表面的混凝土外殼中,半沉式入海(如圖)。它的墻壁略微彎曲,厚約半米,在外圍添加了許多巖石。附著在餐廳墻壁表面的藻類和軟體動物使其像一座人造貝礁,可以凈化水質并吸引更多的海洋生物。據此完成下面兩題。5.與全水下式餐廳相比,半水下式餐廳更有利于( )A.維護海洋生態平衡 B.充分利用自然光線C.開發海洋生物資源 D.維持穩定的室內溫度6.下列關于該水下餐廳的說法,正確的是( )A.粗糙的混凝土表面可增強建筑的穩定性B.流線型設計可降低海浪的沖擊強度C.略微彎曲的墻壁利于增強建筑美感D.外圍添加的巖石利于減弱海浪侵蝕7.(2024黑龍江綏化期中)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我國香港位于珠江口以東,陸地面積約1 106.34平方千米,總人口約750萬人,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之一。香港地形主要為山地和丘陵,巖石以火山巖和花崗巖為主,出露地表易受外力侵蝕。香港是一座高度繁榮的自由港和國際大都市,集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和國際創新科技中心于一體。維多利亞海峽地處香港島與九龍半島之間,自然條件得天獨厚,港闊水深,可以停泊遠洋巨輪。目前,香港主要依賴填海來擴展土地,填海土地面積已超過香港總面積的6.5%,深刻影響著香港的發展。下圖為香港示意圖。(1)分析香港填海造陸的必要性與可行性。(7分)(2)在圖中對應的虛線框內繪斜線表示最可能用于機場建設的填海區域,并說明判斷理由。(8分)題組二 海洋空間資源開發對國家安全的影響 (2024山西運城教育發展聯盟期中聯考)半島工程是指通過橋梁、海堤及促淤造地等方式,將海島與陸地相連接的綜合工程。1955年,連島海堤的建成讓廈門島成為半島,鐵路和國道得以連入廈門。21世紀以來,廈門開始啟動拆堤建橋工程。下圖示意廈門島位置。據此完成下面兩題。8.廈門半島工程建設的主要目的是( )A.促進工業轉型 B.增加城市功能C.增加城市用地 D.促進旅游業發展9.廈門拆堤建橋是為了( )A.改善交通安全 B.降低維護成本C.促進海洋運輸 D.修復海洋生態 (2024湖南邵東期中)永暑礁是南沙群島一大型環礁,隸屬海南省三沙市。礁坪在落潮至水位最低時出露海面,潟湖水體與外海海水不易交換,只有高潮時外海海水才能漫入潟湖。潟湖內浮游生物的豐富度遠高于礁坪。2014年8月—2015年4月,我國完成了在永暑礁西南陸域上的吹沙填海作業(即永暑島),永陸面積達2.8平方千米。島上建有機場、港口、醫院等基礎設施,其已成為中國在南沙最大的物資集散中心。下圖方永暑礁簡圖。據此完成下面兩題。10.潟湖內浮游生物豐富度遠高于礁坪,主要原因是潟湖( )A.地勢低,水體較穩定B.緯度低,太陽輻射強C.水域淺,生物光合作用強D.面積較大,儲水空間大11.我國吹填永暑島的主要意義包括( )①維護國家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②發展海洋牧業,增加漁民收入③為航行于南海的各國船只提供必要的服務④為海洋科研、氣象觀察、環境保護等提供相應的服務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答案與分層梯度式解析第二章 自然資源與國家安全第五節 海洋空間資源與國家安全基礎過關練1.D 海洋空間開發對技術的要求高,但這不是海洋空間具有的優點,A錯誤;資金投入大,風險高,屬于海洋空間具有的缺點,B錯誤;海洋中并無常住人口,開發海洋空間時無須搬遷人口,C錯誤;海洋面積大、海底黑暗,隱蔽性好,D正確。2.D 航空航線屬于對海域上空空間的利用,跨海大橋屬于對海面及水體空間的利用,海水養殖屬于對海岸帶空間的利用,海底城市屬于對海底空間的利用。故選D。3.A 人工魚礁可以為海洋生物營造良好的棲息地,人們將其投放到海洋中,占據了海洋的空間資源,A正確。知識拓展 海洋牧場 海洋牧場是指在一定海域內,采用規模化漁業設施和系統化管理體制,利用自然的海洋生態環境,將人工放流的海洋經濟生物聚集起來,像在陸地放牧牛羊一樣,對魚、蝦、貝、藻等海洋資源進行有計劃和有目的的海上放養。這種生產方式可以充分利用海洋空間資源、生物資源,有效提高水產產量。4.C 人工魚礁能夠促進藻類、浮游生物等生長與繁殖,B、D錯誤;浮游生物增多,可以促進漁業資源增多,從而增加捕撈數量,提高經濟效益,故A項為最終目的,不是直接目的,A錯誤;人工魚礁可以改善海洋生態系統,提高生物多樣性,為幼魚生長提供良好的環境和穩定的食物供應,C正確。5.C 海底隧道開發利用的是海底空間資源,與其開發利用海洋空間資源類型相同的是海底城市,C正確;近海養殖利用的是近海淺水區的水體,跨海大橋利用了海面及水體,航空航線利用了海域上空的空間,均與修建海底隧道利用的海洋空間資源類型不同,A、B、D錯誤。6.B 根據海陸輪廓及經緯度可知,圖中海峽為英吉利海峽,位于西風帶,風浪大,波浪能開發具有突出優勢,B正確;潮汐能、鹽差能、溫差能在該海域沒有突出優勢,A、C、D錯誤。7.C 圖中島國為英國,其東部海域為北海,擁有北海油田和北海漁場,具有豐富的石油資源和魚類資源,C正確。8.A 海底相對于陸地,溫度較穩定,利于白酒的發酵,①正確;海底壓力較大,水體振蕩,利于白酒內部分子發生化學反應,②③正確;環境黑暗對發酵過程沒有影響,④錯誤。故選A。知識拓展 海底窖藏 海底窖藏一般是將白酒投放于水深20米以下的海底,在這里可實現海底微生物與陸地微生物的結合,克服了陸地溫度對白酒酯化水解反應的影響,海洋環境以及海底的自然壓力,使得分子間碰撞概率加大,酒中大分子芳香酯類更容易形成。9.D 海底窖藏利用的是海底空間資源,并沒有擴大沿海地區土地面積,A錯誤;此舉與沿海地區投資風險并無直接關系,B錯誤;將白酒窯藏在海底僅改變了白酒的儲藏空間,并不影響白酒的產量,C錯誤;利用海底空間資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沿海地區的人地矛盾,D正確。10.D 結合材料可知,趕海是人們在已退去海水的海灘上進行的徒手捕撈活動,海水退去是一種自然現象,不是人類排干了海岸的積水,A錯誤;洋流和海浪不會導致海灘大面積裸露,B、C錯誤;潮汐是海水周期性的漲落現象,退潮時海灘會大面積裸露,利于人們趕海,D正確。11.A 趕海活動發生于海岸地帶,人們過度捕撈海灘的軟體動物和水生動物,可能會破壞海岸生態環境。故選A。12.A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我國領海是以領海基線為基準向外延伸12海里的海域范圍,海島開發不會擴大領海范圍,A項符合題意;舟山擁有港口優勢,靠近我國沿海航線,可以發展海洋運輸,B項不符合題意;舟山市及周邊海島漁業資源豐富,可綜合利用深水網箱、人工魚礁等現代海洋工程技術,耕海牧漁,建立海洋牧場,C項不符合題意;舟山市人口增長迅速,人多地少,可通過填海造陸,增加土地資源,D項不符合題意。13.B 填海造陸,可以擴大國土面積,維護國土安全;填海造陸與食品安全、生態安全和文化安全基本沒有關系。14.B 我國共有14個沿海省級行政區,結合圖可推測甲省級行政區應為廣東。讀圖可知,甲省級行政區(廣東省)海域地名數量最多,進一步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廣東海域面積較天津大、海岸線較廣西長、海岸線較江蘇曲折,多優良港灣、水溫較海南低。知識拓展 海岸類型 根據物質組成,海岸可以分為基巖海岸、砂礫質海岸和淤泥質海岸。類型 成因 特點 利用 方式 典例基巖 海岸 陸地山脈或丘陵延伸入海的邊緣 地勢陡峻、坡陡水深、海岸線曲折 港口、 旅游 山東半島、遼東半島砂礫質 海岸 礫石、沙子堆積而成 堆積物顆粒較粗,海灘寬闊平坦 海濱浴場 臺灣島西側海岸淤泥質 海岸 平原河流挾帶的淤泥沉積而成 堆積物顆粒較細,海岸寬度大,坡度小,海岸線平直 灘涂養殖 江蘇15.C 北方離岸較近的海域分布著較多沙洲,海水較淺,航海條件欠佳,遠離海岸的海域島嶼數量少,缺乏海域命名的自然環境依據,①正確;南方沿海地區海岸線較北方沿海地區長,且南方沿海地區氣溫較高,魚易腐爛,古代保鮮條件差,遠洋漁業出口少,②錯誤;唐宋以后,我國經濟重心南移,南方沿海地區物產豐富,經濟發達,海上經濟活動頻繁,③正確;北方地區地形總體較南方地區平坦,陸路交通較南方地區發達,海運較南方地區落后,④錯誤。故選C。16.B 海域地名是中國海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見證了中國海洋文明的發展歷程,具有定位功能、屬權功能和文化功能,在維護海洋權益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海域地名沿用至今不會增加漁業捕撈,和生態環境保護無關,對豐富人類活動影響也不大。故選B。能力提升練1.D 數據中心(類似于電腦機房)的運營會產生很多熱量,散熱需要消耗大量電能,水下溫度低,利于設備自然散熱冷卻,運營能耗較低,A錯誤;與陸地數據中心相比,海底數據中心受外界環境干擾較小,B錯誤;與陸地數據中心相比,海底數據中心對市場的響應較慢,靈活性較差,C錯誤;數據中心在水下運營,對建設技術要求較高,D正確。2.B 數據中心主要負責存儲和處理電子數據,其運營過程中不會產生廢氣和噪聲,A、C錯誤;計算設備運行過程中會發熱,產生大量廢熱,故海底數據中心運營中,需要避免的海洋環境危害最可能是熱污染,B正確;赤潮是氮、磷等營養物質過剩引起的海水富營養化現象,與數據中心運營無關,D錯誤。3.B “漂浮城市”浮在水面上,其設計建造難度更大,A錯誤;與傳統填海造地相比,“漂浮城市”沒有明顯破壞海洋環境,對海洋生物棲息地的影響小,B正確;“漂浮城市”需要承載城市主要功能區及人口、相關設施等,浮塊浮力要大,對材料的要求高,C錯誤;“漂浮城市”面積有限,資源、環境承載能力不強,D錯誤。4.C 結合材料可知,“漂浮城市”由社區浮塊組成,不同浮塊承載的功能可能不同,則其重組可以優化城市的功能布局,C正確。不同浮塊重組,并未增加“漂浮城市”中綠地的比重(也未減少工業用地比重),不能優化環境質量,A錯誤;也不能增加人口容量,B錯誤;浮塊重組只改變了產業用地的分布位置,并未改變產業結構,D錯誤。5.B 全水下式和半水下式餐廳對海洋生態均有一定的負面影響,而且影響程度差別不大,A錯誤;與全水下式餐廳相比,半水下式餐廳可以充分利用自然光線,B正確;建水下餐廳并不是對海洋生物資源的開發利用,而是對海洋空間資源的開發利用,C錯誤;與全水下式餐廳相比,半水下式餐廳受外界氣溫的影響明顯,不利于維持穩定的室內溫度,D錯誤。6.B 該水下餐廳粗糙的混凝土表面并不能增強建筑的穩定性,但可以為海洋生物營造生存環境,A錯誤;水下餐廳的流線型設計可減小水流阻力,降低海浪的沖擊強度,B正確;設計略微彎曲的墻壁不是為了增強建筑美感,而是為了給海洋生物營造生存環境,C錯誤;外圍添加巖石不是為了減弱海浪侵蝕,而是為了給海洋生物營造生存環境,D錯誤。7.答案 (1)必要性:人多地少;山地丘陵多,平地少;經濟發達,建設用地需求量大。可行性:香港經濟發達,資金雄厚;科技水平高,填海技術高;多山地、丘陵,地質條件較穩定;巖石便于開采,填海材料充足。(2)繪圖如下:理由:機場占地廣,該地可利用土地面積大;該地遠離市區,對居民日常生活影響小,飛行安全系數高;該處地勢開闊,后續發展空間充足。解析 (1)結合區域地理知識可知,香港人多地少,且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平地面積小,經濟發達,建設用地占地面積較大,用地緊張,所以有必要填海造陸。香港經濟發達,科技水平高,填海所需的資金、技術雄厚,多山地、丘陵,巖石便于開采,填海材料充足,為填海造陸提供了條件。(2)對比三個候選地址,并結合機場建設所需要的條件,分析如下:機場建設所需條件 候選地址分析機場占地廣,所需土地面積大 北部虛線框區域,附近多山地,可利用面積受山地、丘陵的限制,地形不開闊遠離居民區,減少對居民生活的影響,并能提高飛行安全系數 右下角虛線框區域,臨近維多利亞海峽,人口多,距離城區過近后續機場擴建,需留有發展空間 左下虛線框區域,土地面積大;遠離市區;周圍地勢開闊,后續發展空間充足8.C 廈門半島工程的修建,使得廈門島與陸地相連,增加了城市用地,C正確;該工程不能促進工業轉型,也不會增加廈門的城市功能,A、B錯誤;該工程有助于促進廈門旅游業的發展,但這不是其建設的主要目的,D錯誤。9.D 海堤阻隔了海水運動,對沿海地區的生態環境造成很大影響,拆堤建橋可以修復海洋生態,D正確。改善交通條件和促進海洋運輸都不是廈門拆堤建橋的主要目的,且為了這兩個目的,也沒有必要將海堤拆除,完全可以在廈門島或者其他海濱地帶選址設立新港口,A、C錯誤;大橋的維護成本要比海堤的維護成本高,B錯誤。10.A 由圖可知,潟湖地勢較礁坪低,水域較深,且該處與外海水體交換少,水體較穩定,利于生物生存,A正確;潟湖與礁坪相比緯度差異不大,B錯誤;圖示潟湖的深度遠大于礁坪,C錯誤;潟湖相對于礁坪面積較小,D錯誤。11.C 吹填永暑島,有助于我國加強對整個南海海域的監控,維護國家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①正確;發展海洋牧業,增加漁民收入,不是吹填永暑島的主要意義,②錯誤;該島嶼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成為重要物資集散中心,可以為航行于南海的各國船只提供必要的服務,也可以為我國海洋科研、氣象觀察、環境保護等提供相應的服務,③④正確。故選C。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