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2025湘教版高中地理選擇性必修第3第三章 生態環境保護與國家安全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碳捕捉和碳封存是指在燃燒化石能源的設施中,分離出二氧化碳,并將其輸送、壓縮、密閉封存到地下的技術。遼河油田采用地質封存和化學封存兩種途徑,在遼河深部鹽水層注入二氧化碳,使其存儲在巖石孔隙間、溶解在水中;部分二氧化碳與地下巖石礦物緩慢發生反應,形成碳酸鹽固化在地層中。下圖示意二氧化碳封存途徑。據此完成下面兩題。1.遼河油田地質封存二氧化碳對油企的有利影響是( )A.降低生產成本 B.緩解地面沉降C.減輕環境污染 D.提高原油采收率2.碳封存技術若能在全球大規模應用,則可極大地緩解全球( )A.氣候變暖 B.大氣污染C.水體污染 D.物種減少 森林生物量的變化反映了森林演替、人類活動以及環境變化的結果,是衡量森林生態系統穩定性及健康程度的重要指標。森林碳儲量是研究森林與大氣間碳交換的基本參數,下圖示意陜西省碳儲量及碳密度空間分布。讀圖,完成下面三題。3.陜西省高碳密度區主要分布于( )A.陜北高原 B.漢江沿岸C.黃河沿岸 D.秦巴山區4.研究表明,渭南市南部部分區域碳密度較低,其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A.水源短缺 B.經濟建設開發C.地表崎嶇 D.人口密度較低5.為保障陜西省森林可持續發展,首先應( )A.開展防護林工程 B.增加耕地面積C.擴大天然林面積 D.種植多種果樹 汞是一種毒性較高的重金屬元素,在河水中多與懸浮物結合。海水中汞濃度受海水運動、河流分布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注入格但斯克灣的河流是陸地汞進入其附近海洋的主要路徑,其中單條河流中維斯瓦河汞負荷最大。如圖示意格但斯克灣的位置。據此完成下面兩題。6.格但斯克灣甲、乙、丙、丁四地中汞污染程度最低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7.河流中的汞進入格但斯克灣后會( )A.隨懸浮物沉入海底 B.全部被海洋植物吸收C.隨海水蒸發快速被稀釋 D.隨洋流運動不斷富集我國科考隊發現青藏高原的大氣污染物主要來自跨境傳輸,通過研究慕士塔格冰芯、珠峰東絨布冰芯、納木錯湖芯三個監測點黑碳(簡稱BC)濃度和通量數據,發現三地樣本中的BC與西風帶氣候區、季風氣候區(南亞)、青藏高原內陸區密切相關。如圖示意三地BC濃度(通量)變化。(黑碳:石油、煤、柴草等不完全燃燒生成的含碳顆粒物,多呈黑色)。據此完成下面兩題。8.如果BC濃度保持上升,推測下列關于納木錯水位和水質的變化,說法正確的有( )①納木錯水量增加,水位升高 ②納木錯水量減少,水位降低③納木錯水質變差 ④納木錯水質變好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9.為避免上述跨境污染物引發的國際矛盾,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A.污染物輸出國控制和減少污染物的排放B.污染物輸出國給予適度經濟補償或生態修復技術C.中國加強監測預警,通過工程措施切斷污染物來源D.中國及時控制污染影響,做好生態恢復工作巴音布魯克濕地發育于天山山脈中部大、小尤爾都斯盆地中。盆地內河流蜿蜒,流向區外。冬季嚴寒,年平均氣溫為-4.7℃。巴音布魯克濕地內有國家級天鵝自然保護區,棲息著大量的野生天鵝。濕地周圍草場廣闊,是傳統畜牧業區。20世紀中后期,出現過度放牧現象;同時,每年都有大量的畜種群進入自然保護區,嚴重干擾了天鵝的生存與繁衍。如圖為“巴音布魯克地區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兩題。10.下列關于巴音布魯克濕地的形成原因,敘述錯誤的是( )A.地下凍土發育,阻滯水分下滲 B.地形崎嶇,排水不暢C.補給水源充足,河流眾多 D.氣溫較低,蒸發微弱11.下列對巴音布魯克濕地內國家級天鵝自然保護區的保護,說法正確的有( )①保護濕地,嚴禁人類活動對天鵝棲息地的干擾和破壞②加強宣傳教育,提高公眾的環保意識③合理放牧,防止草場退化,恢復天然植被④加強對濕地周邊地區的管理,禁止放牧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2021年10月,我國宣布正式成立三江源國家公園、大熊貓國家公園、東北虎豹國家公園、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和武夷山國家公園等第一批國家公園。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位于海南島中部山區,總面積4 400余平方千米,約占海南島總面積的1/7,涵蓋霸王嶺在內的5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海南霸王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是海南長臂猿及其棲息地、熱帶雨林及其生態系統,是集自然保護與管理、宣傳教育、科學研究、生態旅游等功能于一體的自然保護區。如圖為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部分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兩題。12.建設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的原因有( )①維護國家生態安全 ②禁止一切人類的干擾活動③保護稀有熱帶雨林系統 ④保障熱帶物種資源的合理開發A.①②③ B.①③④C.①②④ D.②③④13.自然保護區的內部結構一般由三部分組成,其中最適宜開展旅游活動的是( )A.一般控制區 B.緩沖區C.核心保護區 D.無法確定 生態保護紅線所圈定的空間范圍是具有重要生態功能、必須強制性保護的區域。根據《河南省生態保護紅線劃定方案》,河南省生態保護紅線區面積33 094.16 km2,占河南省總面積的19.98%,主要分布于北部的太行山區,西部的熊耳山、伏牛山和外方山區,南部的桐柏山和大別山區,丹江口水庫等大型水庫,南水北調中線干渠、黃河干流和淮河干流沿線。2023年11月,河南省生態環境廳關于《河南省生態保護紅線生態環境監督辦法(試行)(征求意見稿)》面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據此完成下面三題。14.河南省生態環境廳公開征求意見主要運用的手段是( )A.行政手段 B.法律手段C.經濟手段 D.宣傳教育手段1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將阻礙河南城市化進程B.生態保護紅線區兼有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C.劃定生態保護紅線目的是保障糧食安全D.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可以促進工業化進程16.河南省保障生態環境安全可采取的措施有( )①加快土地資源開發利用,增強經濟產出能力②確保人口、經濟布局與環境承載力相適應③大力發展傳統經濟和生態產業④加強生態保護紅線區的動態監管和監測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二、非選擇題(本題共3大題,共52分。)17.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在工業化及城鎮化發展過程中,人類對土地的利用和改造是全球大氣中含碳量迅速增加的重要原因。近年來,福建省土地利用凈碳排放量整體呈遞增的態勢,其中建設用地的碳排放強度最大。下圖為2018年福建省土地利用碳排放量空間分布圖。(1)概括福建省2018年土地利用碳排放量空間分布特征。(4分)(2)推測廈門市土地利用碳排放量低于周邊城市的原因。(6分)(3)請為降低福建省土地利用碳排放量提出合理建議。(6分)18.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8分)國家公園是指由國家批準設立并主導管理、邊界清晰,以保護具有國家代表性的大面積自然生態系統為主要目的,實現自然資源科學保護和合理利用的特定陸地或海洋區域。福建武夷山國家公園是我國首批設立的國家公園,其境內保存著我國最完整的中亞熱帶原生性森林生態系統,且是眾多河流發源地。下圖為福建武夷山國家公園自然保護區三大功能區劃圖。(1)分析福建武夷山國家公園保存有我國最完整的中亞熱帶原生性森林生態系統的原因。(6分)(2)指出福建武夷山國家公園自然保護區功能區劃分布特征。(6分)(3)簡述建立武夷山國家公園的意義。(6分)1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2021年4月,山東省、河南省簽訂《黃河流域(豫魯段)橫向生態保護補償協議》,根據協議:若水質全年均值達到Ⅲ類標準,互不補償;水質年均值在Ⅲ類基礎上每改善一個水質類別,山東省給予河南省6 000萬元補償資金;每惡化一個水質類別,河南省給予山東省6 000萬元補償資金。2022年4月,根據跨省級界監測:2021年度入魯水質為Ⅱ類,與上年度持平;但部分水質指標同比略有下降。測算后,山東省應補償河南省5 005萬元。未來,跨省、市、縣的黃河生態保護補償協議將逐漸推廣。(1)簡述河南省為落實協議應采取的措施。(10分)(2)說明該協議推廣后對黃河流域生態保護的積極意義。(8分)答案與解析1.D 根據題意,分析如下:分析 結論油企需要對二氧化碳進行封存,成本增加 A錯誤地面沉降主要與人為過度抽取地下水而導致含水層系統受壓縮有關,二氧化碳注入難以修復地下含水層結構,所以無法緩解地面沉降 B錯誤二氧化碳不屬于大氣污染物質,減排二氧化碳無法減輕環境污染 C錯誤將二氧化碳注入地下,可以通過有效降低黏度,膨脹地層原油,提高原油采收率 D正確2.A 對二氧化碳進行封存,不排入大氣中,可使得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減少,從而減輕溫室效應,緩解全球氣候變暖,A正確;二氧化碳不屬于大氣污染物質,減排二氧化碳無法緩解大氣污染,B錯誤;減排二氧化碳對水體污染沒有影響,C錯誤;減排二氧化碳對物種數量影響不大,D錯誤。3.D 森林生態系統擁有較高的生產力,可形成高碳密度區。由圖可知,陜西省高碳密度區集中分布于陜西南部山地(秦嶺、大巴山),秦巴山區森林覆蓋率高,因而碳密度較高,D正確。4.B 讀圖可知,渭南市南部位于西安市附近,水源條件良好,部分區域碳密度較低可能是受人類活動(長期耕作、經濟建設開發等)干預強烈,從而導致許多原生植被破壞嚴重,被其他次生林植被或人工林所代替,B正確、A錯誤;渭南市南部地形較為平坦,C錯誤;距西安近,開發程度較高,說明人口密度較高,D錯誤。5.A 由材料“森林生物量的變化反映了森林演替、人類活動以及環境變化的結果,是衡量森林生態系統穩定性及健康程度的重要指標”可知,為保障陜西省森林可持續發展,首先需要開展退耕還林及防護林工程建設,有效增加碳儲量,A正確;讀圖并結合已學知識可知,天然林更新慢,碳儲量更少,C錯誤;增加耕地面積會減少森林生物量,從而減少碳儲量,B錯誤;種植多種果樹主要考慮的是經濟效益,不是為了保障森林的可持續發展,D錯誤。6.D 甲地河流注入多,從陸地上帶來的汞物質多,且外圍有半島阻擋,海水交換慢,汞污染物富集度高,污染嚴重;乙地距離河流入海口較近,污染程度高;丙地靠近汞負荷最大的維斯瓦河,汞污染物的富集度最高,污染嚴重;丁地沒有河流注入,汞污染物較少,且海域開闊,水體更新速度快,汞污染程度最低。故選D。7.A 由材料可知,汞在河水中多與懸浮物結合,河流中的汞進入格但斯克灣后會隨著懸浮物沉入海底,或者被海洋植物吸收固定,但并不會全部被海洋植物吸收;汞為液態金屬,靠蒸發稀釋難度大;河流中的汞進入格但斯克灣后會隨著洋流擴散,格但斯克灣的汞濃度會降低。故選A。8.A 根據材料信息可知,黑碳是指石油、煤、柴草等不完全燃燒生成的含碳顆粒物,因此,當BC(黑碳)濃度上升時,會使得冰雪表面BC含量增加,從而降低冰川和積雪的反射率,加快冰川和積雪消融,使得納木錯水源補給量增加,水量增加,水位升高,①正確,②錯誤;但BC會隨著冰雪融水進入納木錯,使得納木錯水質變差,③正確,④錯誤。故選A。9.C 根據題意,分析如下:分析 結論對于跨境污染物的傳播,污染物輸出國應加強對污染物的控制和減少污染物的排放 A不符合題干要求當污染物出現跨境轉移時,污染物輸出國要給予適度的經濟補償或生態修復技術 B不符合題干要求我國應加強監測和預警,加強國際合作,促進污染物輸出國的污染治理,減少污染物的跨境轉移,但是通過工程措施無法切斷污染物的所有來源 C符合題干要求我國需要做好控制污染影響的相關工作,做好生態恢復工作 D不符合題干要求10.B 巴音布魯克濕地發育于天山山脈中部大、小尤爾都斯盆地中,年平均氣溫低,地下凍土層發育,阻滯水分下滲,A不符合題意;盆地內地形平坦,排水不暢,B符合題意;該地有較多的冰雪融水、大氣降水和地下水補給,河流眾多,C不符合題意;該地氣溫較低,蒸發微弱,D不符合題意。故選B。11.D 保護濕地,嚴禁人類活動對天鵝棲息地的干擾和破壞,有利于對自然保護區的保護,①正確;加強宣傳教育,提高公眾的環保意識,有利于對自然保護區的保護,②正確;合理放牧,防止草場退化,恢復天然植被,有利于對自然保護區的保護,③正確;濕地周圍草場廣闊,是傳統畜牧業區,不能禁止放牧,④錯誤。故選D。12.B 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的建設可以保護自然生態系統,從而維護國家生態安全,①正確;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的建設能夠保護我國稀有的熱帶雨林生態系統,保護生物多樣性(珍稀動植物),③正確;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的建設能夠提供科學研究區域,保障合理的科學研究(教學活動),科學研究的進行能夠促進熱帶物種資源的合理開發,④正確;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可以進行適度開發(如旅游活動),并沒有禁止一切人類的干擾活動,②錯誤。故選B。13.A 在一般控制區,可以進行一定的人類活動,包括旅游活動、基礎設施建設、林業及生物資源合理采集等,A正確;核心區外圍可以劃出一定面積的緩沖區,只允許從事科學研究觀測活動,B錯誤;核心保護區從生物保護角度出發,應嚴格保護熱帶雨林及生物(多樣性)資源,在獲得審批后,可合理進行科學研究,以保護為主,研究開發為輔,C錯誤;最適宜開展旅游活動的區域為一般控制區,是可以確定的,D錯誤。14.A 河南省生態環境廳公開征求意見是政府部門采用的行政手段,是政府履行職能的表現,A正確。15.B 劃定生態保護紅線的區域主要是山區、河流沿線,對城市化進程影響較小,A錯誤;生態保護紅線區重點是生態環境的保護,但同時對經濟發展也有促進作用,因此兼有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B正確;劃定生態保護紅線的目的是保障生態環境安全,C錯誤;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可能會對工業化進程有一定的制約,D錯誤。16.C 加快土地資源開發利用,不利于生態保護,①錯誤;確保人口、經濟布局與環境承載力相適應,可協調人地關系,②正確;大力發展傳統經濟不利于經濟可持續發展,③錯誤;加強生態保護紅線區的動態監管和監測,有利于確保生態保護紅線區生態環境安全,④正確。故選C。17.答案 (1)總體分布不均;(2分)呈現東高西低的分布特征。(2分)(2)廈門市地域狹小,土地利用率高;城市空間結構優化,綠化用地多;社會經濟發達,能源利用效率高;產業結構調整升級,部分產業轉移;等。(任答三點得6分)(3)加強區域聯系,促進區域協同發展;優化城鎮用地結構,減少土地利用的碳排放;構建完善公園城市體系,增加碳匯量;建立健全法律法規,嚴格管制土地用途,嚴厲打擊企業等超標碳排放的行為。(任答三點得6分)解析 (1)福建省2018年土地利用碳排放量空間分布特征可從總體和局部兩方面回答。由圖可知,總體上分布不均,具體而言則是東高西低。(2)碳排放量的高低與區域面積、主導產業類型、產業結構等有關。廈門市社會經濟發達,科技水平高,產業結構調整升級和能源利用效率提高,導致土地單位碳排放減少;社會經濟發達,城市空間結構優化,綠化用地增加,減少了土地碳排放量;據圖可知,廈門市地域狹小,土地利用率高,導致其土地利用碳排放量相較周邊城市低。(3)降低福建省土地利用碳排放量,需要加強區域聯系,促進區域協同發展,減少建設用地無序占用;優化城鎮用地結構,減少碳源,減少土地利用的碳排放;構建完善公園城市體系,增加植被覆蓋度,增加碳匯量;建立健全法律法規,嚴格管制土地用途,嚴厲打擊企業等超標碳排放的行為。18.答案 (1)位于亞熱帶地區,水熱條件豐富;(2分)垂直高度大,可滿足多種森林植被生長;(2分)保護力度大,人為干擾較少;(2分)等。(2)三大功能區相間分布;核心區主要分布于東北部和西南部,緩沖區和實驗區分布于中部;核心區分布面積最大,緩沖區分布面積最小;核心區分布較集中連片,實驗區分布較為分散;等。(任答三點得6分)(3)拯救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保護生物多樣性;提供生態監測和科學研究基地,實現自然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保護河流上游水源地,為人類活動提供安全的用水資源;有利于科普與宣傳環境保護,提高公眾的環境保護意識;等。(任答三點得6分)解析 (1)福建武夷山國家公園位于亞熱帶地區,溫度和降水條件適宜,這為森林的生長提供了基礎,豐富的水熱資源可以滿足眾多植物物種的生長需求,促進其生長發育和繁衍。武夷山有較大的海拔落差,不同海拔氣候、土壤等條件不同,這就使得各種適應不同環境的森林植被類型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生存的區域,從而形成豐富多樣且完整的森林生態系統。國家公園有嚴格的保護措施和管理規定,限制了人類的過度開發和破壞活動,比如亂砍濫伐、大規模建設等,這使得森林生態系統能夠相對自然地發展和維持完整性。(2)讀圖可知,從整體上看,三大功能區相間分布。從局部看,核心區主要分布于東北部和西南部,緩沖區和實驗區分布于中部。從分布面積上看,核心區分布面積最大,緩沖區分布面積最小。從集中程度上看,核心區分布較集中連片,實驗區分布較為分散。(3)通過保護大面積的自然生態系統,為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提供棲息地,確保它們的生存和物種多樣性的維持,這是建立國家公園的首要意義之一。廣闊的區域和豐富的生態環境為科研提供了理想場所,有助于深入了解生態規律,為自然資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科學依據,從而實現可持續發展。武夷山是眾多河流的發源地,保護這里的生態環境能確保水源的質量和供應,對下游地區的用水安全至關重要。國家公園可以吸引游客和公眾,通過展示和教育活動,讓人們更直觀地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和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從而提高公眾的環保意識和參與度。19.答案 (1)在河南省黃河干支流沿線,增設水質監測站,加強水質監測;(2分)增強生活污水處理能力,嚴控達標排放;(2分)加強生態農業建設,減少農藥、化肥使用量;(2分)加強工業清潔生產,減少污水排放;(2分)擴大濕地面積,提高植被覆蓋率,增強水體自凈能力。(2分)(2)獎罰分明,有利于提高黃河流域水污染治理的積極性;(2分)改善黃河水環境,有利于保護生物多樣性;(2分)減少水污染,改善黃河水質;(2分)有利于促進黃河流域的高質量發展。(2分)解析 (1)河南省為落實協議,改善黃河水質,可以從治理污染,減少污水排放,加強水質監測,提高水體自凈能力等方面來開展工作。(2)該協議的推廣會提高黃河流域的水污染治理積極性,從而改善黃河水環境、保護生物多樣性,最終促進黃河流域的高質量發展。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