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2025湘教版高中地理選擇性必修第3第三章 生態環境保護與國家安全第二節 自然保護區與生態安全基礎過關練題組一 自然保護區設立的依據和意義 (2023山東菏澤期中)2023年3月,山東昆崳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成為全國首批、省內首個擁有“戶口本”的生態空間。此次“登記上戶”將具有重要生態價值的自然保護地在國土空間上予以精準落地,清晰界定了生態空間內各類自然資源產權主體以及不同自然資源之間的邊界。下表示意昆崳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自然資源統計。據此完成下面兩題。類型 面積(公頃)森林 11 572.54河湖 268.15濕地 0.43草原 25.06荒地 535.19其他 557.231.昆崳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對應自然保護區分類體系中的類型是( )A.森林生態系統 B.水域生態系統C.草原生態系統 D.地質遺跡類型2.自然資源“登記上戶”在自然保護區運行管理中的作用有( )①摸清自然資源分布和數量②提高保護區的監管效率③增強公眾的環境保護意識④利于保護工作的分類施策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24江蘇百校大聯考改編)江西鄱陽湖區域共有11個自然保護區,其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有2個。近十年來,受長江上游干支流水庫群汛后蓄水影響,鄱陽湖連續出現枯水時間提前、枯水期延長、水位超低等情況,嚴重影響了湖泊區域社會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為此,江西省計劃建設鄱陽湖水利樞紐工程。該工程采用開放式全閘,汛期閘門全開,枯水期通過閘門進行水位調節。讀圖,完成下面兩題。3.江西鄱陽湖區域自然保護區重點保護( )A.濕地生態系統 B.大氣環境質量C.豐富旅游資源 D.社會經濟發展4.按保護對象江西鄱陽湖區域自然保護區屬于( )A.野生生物類 B.自然生態系統類C.自然遺跡類 D.海洋和海岸生態系統類 (2024陜西咸陽實驗中學月考)2023年4月22日,我國生態保護紅線的劃定工作已經全面完成。生態保護紅線所圈定的空間范圍是指具有重要生態功能、必須強制性保護的區域。下圖示意深圳市生態保護紅線。據此完成下面兩題。5.地理信息技術在劃定深圳市生態保護紅線中的應用是( )A.RS分析生態區服務價值B.BDS確定生態區類型C.GIS圖層疊加分析輸出數據D.GIS直接獲取生態區的邊界6.生態保護紅線的劃定對深圳市的環境意義是( )A.調節城市氣候,增大晝夜溫差B.影響城市水循環,減少城市徑流量C.凈化城市空氣,改善城市水質D.改變植被類型,保護生態多樣性題組二 自然保護區與生態安全 (2024河北衡水武強中學期中)種質資源(又稱遺傳資源)庫是利用儀器設備控制貯藏環境,長期貯存作物種質的倉庫,又稱基因庫。某集團在綜合近幾十年保護、引種、馴化、開發沙漠種質資源的基礎上,在庫布齊沙漠地區建成了我國西北地區最大的種質資源庫。據此完成下面三題。7.庫布齊沙漠地區種質資源庫重點保護的種質資源是( )A.瀕危沙生植物 B.耐寒植物C.普通沙生喬木 D.水生植物8.物種一旦滅絕,很難再次出現,庫布齊沙漠地區種質資源庫的建設意義重大,這說明生態安全具有( )A.整體性 B.不可逆性C.戰略性 D.局部性9.庫布齊沙漠地區種質資源庫的科研成果進行了生態技術輸出,其生態技術輸出的重點工程可能是( )A.新疆塔里木生態修復工程B.黃河三角洲生態修復工程C.吉林長白山生態修復工程D.貴州喀斯特生態修復工程 (2024河南駐馬店期中)野生大鯢的棲息地有較多的深洞暗流,河水常年清澈,水質礦化高。野外調查發現,在17~22℃范圍內,大鯢的分布和活動與溫度呈負相關。湖北省竹溪縣萬江河大鯢自然保護區是我國成立較早的大鯢自然保護區之一,這里的大鯢9—10月活動減少,進入冬眠,當春雷乍動、萬物生機盎然時大鯢開始蘇醒。據此完成下面兩題。10.下列各省級行政區都有野生大鯢分布,其中野生大鯢分布區相對較少的是( )A.貴州 B.云南 C.四川 D.江西11.下列關于大鯢的保護措施合理的是( )①開展大鯢增殖放流前,務必明確其遺傳背景,實行就近放流②在現有大鯢種群數量較多的保護區內開展一些旅游活動促進保護③針對氣候變化可能對大鯢造成的影響,建議根據物種分布模型結果識別保護空缺,調整保護區④建議建立一些非原生地大鯢保護區,作為遷地種群保護的種質資源儲存庫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能力提升練題組一 自然保護區設立的依據和意義 (2024山東德州期中)甘肅興隆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于青藏高原東緣,其主要保護對象野生馬麝已極度瀕危。在自然和人為因素綜合影響下,馬麝適宜生境主要分布在北部的興隆山和南部馬銜山的低海拔區(下圖)。完成下面兩題。1.圖中區域劃分對應正確的是( )A.I核心區?、蚓彌_區?、髮嶒瀰^B.I緩沖區?、蚝诵膮^ Ⅲ實驗區C.I實驗區?、蚓彌_區?、蠛诵膮^D.I緩沖區 Ⅱ實驗區?、蠛诵膮^2.研究區域內的七里河區為山谷地帶,未能成為馬麝保護區的主要影響因素是( )A.氣候 B.地形 C.河流 D.人類活動 (2024北京豐臺期中)國家公園是由國家批準設立并主導管理、以保護大面積自然生態系統為主要目的的特定區域。在昆明召開的第15次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上,中國正式宣布設立首批國家公園,下表為我國首批國家公園及其所在位置統計表。據此完成下面兩題。國家公園名稱 位置①三江源國家公園 青海省長江源園區、黃河源園區、瀾滄江源園區②東北虎豹國家公園 黑龍江省、吉林省交界老爺嶺南部③大熊貓國家公園 甘肅省白水江片區、四川省岷山片區、邛崍山-大相嶺片區、陜西秦嶺片區④武夷山國家公園 福建省北部、江西省鉛山縣南部⑤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 海南省中部3.首批國家公園中( )A.①—濕地遍布、凍土發育B.②—水熱充足、物種豐富C.④—全年溫和、降水豐富D.⑤—地勢平坦、草原廣袤4.建設大熊貓國家公園的主要目的是( )A.增加娛樂場所,提高經濟效益B.合理開發資源,擴大保護區面積C.禁止人類活動,保護瀕危物種D.提高生態安全,豐富生物多樣性題組二 自然保護區與生態安全 (2023河南新鄉名校聯考)2022年4月18日,國家植物園在北京正式揭牌,它由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南園)和北京市植物園(北園)擴容增效有機整合而成,總規劃面積近600公頃。國家植物園堅持國家代表性和社會公益的理念,充分發揮植物遷地保護和科學研究的核心功能。計劃重點收集三北地區(東北、華北、西北)鄉土植物、北溫帶代表性植物、全球不同地理分區的代表植物及珍稀瀕危植物3萬種以上,收藏五大洲代表性植物標本500萬份,建成20個特色專類園、7個系統進化植物展示區和1個原生植物保育區。據此完成下面三題。5.國家植物園就地保護的植物多屬于( )A.北溫帶植物 B.熱帶植物C.南溫帶植物 D.寒帶植物6.與就地保護相比,遷地保護的優勢有( )A.綜合投入少B.便于集中管理C.能夠防止物種入侵D.生態系統更加穩定7.成立國家植物園的主要目的是( )A.保護生物多樣性B.提高公民的環保意識C.發展旅游觀光業D.擴大植物的分布范圍 (2023遼寧名校大聯考)近幾年,東北虎野生種群數量明顯增加,其活動范圍逐步擴大。下圖中陰影部分示意琿春東北虎自然保護區。據此完成下面兩題。8.琿春自然保護區成為東北虎理想棲息地的原因是( )A.森林繁茂,不受人類干擾B.地形復雜,利于東北虎捕食C.生物資源豐富,食物充足D.水系發達,便于東北虎棲息9.琿春實現保護東北虎與經濟協調發展的途徑是 ( )A.加強宣傳,發展生態旅游B.開發水能資源,實現電力外送C.重視規劃,種植名貴木材D.發展林下經濟,進行人工養殖10.(2024廣東茂名五校聯考)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近年來,由于人類不合理的活動,區域生態環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土地荒漠化和沙化、草場退化、水土流失等生態環境問題日益突出,對區域內物種的正常遷徙和物質交換造成極大的威脅。研究表明,建立生態網絡為物種遷徙以及物質交換提供通道,對維護區域生態安全,促進區域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下圖示意內蒙古自治區土默特左旗生態廊道構建。(1)指出土默特左旗生態廊道的分布特點,并說明原因。(6分)(2)說明土默特左旗生態廊道構建的生態意義。(8分)答案與分層梯度式解析第三章 生態環境保護與國家安全第二節 自然保護區與生態安全基礎過關練1.A 讀表可知,山東昆崳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中森林面積最大,應對應自然保護區分類體系中的森林生態系統,A正確;水域面積、草原面積較小,材料沒有顯示地質遺跡分布的相關信息,B、C、D錯誤。2.C 自然資源“登記上戶”在自然保護區運行管理中的作用是摸清自然資源分布和數量、提高保護區的監管效率、利于保護工作的分類施策,①②④正確;增強公眾的環境保護意識主要通過宣傳教育,與自然資源“登記上戶”關系不大,③錯誤。故選C。3.A 江西鄱陽湖區域自然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為珍稀瀕危候鳥及湖泊濕地生態系統,A正確;大氣環境質量不屬于自然保護區的保護范圍,B錯誤;旅游資源與社會經濟不屬于自然保護內容,C、D錯誤。4.B 江西鄱陽湖區域自然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為珍稀瀕危候鳥及湖泊濕地生態系統,屬于自然生態系統類。5.C 利用GIS對圖層進行疊加分析后輸出數據,能夠作為深圳市劃定生態保護紅線范圍的依據,C正確;RS用于信息獲取、傳輸、存儲和處理等環節,分析生態區的服務價值需要用GIS,A錯誤;BDS是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主要功能是定位、導航,不能用于確定生態區類型,B錯誤;GIS不能直接獲取生態區的邊界,D錯誤。6.C 根據題意,分析如下:分析 結論劃定生態保護紅線,有利于調節城市氣候,縮小晝夜溫差 A錯誤生態保護紅線會影響城市水循環,使得生態環境變好,徑流更平穩,地表徑流變化幅度減小,但不會明顯減少城市徑流量 B錯誤生態保護紅線的劃定能夠提高環境的自凈能力,凈化城市空氣,改善城市水質 C正確植被類型主要由熱量和水分決定,生態保護紅線的劃定能在一定程度上調節當地氣候,但不會使氣候類型發生明顯變化,不會改變植被類型 D錯誤7.A 庫布齊沙漠地區氣候干旱,瀕危沙生植物是其重點保護的種質資源,A正確;瀕危沙生植物瀕臨滅絕,比普通的沙生喬木更應該受到重點保護,C錯誤;庫布齊沙漠地區為溫帶大陸性氣候,冬寒夏熱,耐寒植物應該是氣候更加寒冷地區重點保護的種質資源,B錯誤;水生植物應該是濕潤地區重點保護的種質資源,D錯誤。8.B 物種一旦滅絕,很難再次出現,意味著生態環境一旦被破壞,可能難以恢復,這說明生態安全具有不可逆性,B正確;這個現象不能說明生態安全具有整體性、戰略性,A、C錯誤;生態安全不具有局部性特征,D錯誤。9.A 由材料可知,庫布齊沙漠地區的種質資源庫主要研究“保護、引種、馴化、開發沙漠種質資源”的相關技術,塔里木盆地為干旱沙漠地區,庫布齊沙漠地區種質資源的技術研究可以為其生態修復工程提供技術支持,A正確。黃河三角洲、吉林長白山、貴州喀斯特地區的自然環境與我國西北地區差異較大,庫布齊沙漠地區種質資源庫的科研成果不能為這三個地區的生態修復工程提供相應的技術支持,B、C、D錯誤。10.B 大鯢生存在水溫較低的區域,云南所處緯度較低,水溫偏高,大鯢分布區相對較少。四川、貴州、江西多山,且緯度相對較高,水溫較低,大鯢分布區較多。故選B。11.C 規范增殖放流程序,開展大鯢增殖放流前,務必明確其遺傳背景,實行就近放流,①正確;建議在現有大鯢種群數量較多的保護區(特別是核心區)內取締一切旅游活動,并嚴格禁止挖沙、捕魚等行為,②錯誤;針對氣候變化可能對大鯢造成的影響,建議根據物種分布模型結果識別保護空缺,調整保護區,③正確;建議建立一些非原生地大鯢保護區,作為遷地種群保護的種質資源儲存庫,④正確。故選C。名師點睛 生物多樣性的保護方法 一是就地保護,大多是建自然保護區,比如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等;二是遷地保護,大多轉移到動物園或植物園,比如水杉種子帶到南京的中山陵植物園種植等;三是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科學研究,制定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法律和政策;四是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方面的宣傳和教育。其中最重要的是就地保護,就地保護可以節省人力、物力和財力,對人和自然都有好處。就地保護利用原生態的環境使被保護的生物能夠更好生存,不用再花時間去適應環境,還可以保留動物和植物原有的特性。能力提升練1.A 結合所學知識,自然保護區內部最中間的位置,禁止一切開發活動,屬于核心區,對應I;最外圍的地區,在保護的前提下,允許開展動植物資源的馴化、繁殖和培養、生態環境監測、科普教育以及生態旅游等活動,屬于實驗區,對應Ⅲ;位于兩者中間的區域只能開展科學研究活動,屬于緩沖區,對應Ⅱ。A正確。2.D 結合圖中信息可知,七里河區為山谷地區,氣候條件較為適宜,地形較為平坦,有河流流經,水源充足,自然條件好,適合人類和馬麝生存,因此最有可能是人類活動較為密集,使得生態環境遭受破壞,從而未能成為馬麝保護區,D正確。3.A 三江源地區被稱為高原濕地,海拔高,凍土廣布,A正確;東北虎豹國家公園位于黑龍江省東南部和吉林省東部,為長白山支脈,緯度高,海拔高,熱量不足,B錯誤;武夷山國家公園位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C錯誤;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地處海南省中部,此處為山地地形,起伏大,林地廣布,D錯誤。4.D 建設大熊貓國家公園,加大對大熊貓等生物的保護,可以提高生態安全,豐富生物多樣性,D正確。其目的并不是增加娛樂場所,也不是開發相關資源,A、B錯誤。大熊貓國家公園并沒有禁止人類活動,C錯誤。5.A 北京地處北溫帶,就地保護的植物多屬于北溫帶植物。6.B 遷地保護指人們將需要保護的植物遷離其原生存地,集中遷移到自然或人為創設的適合其生長的環境中,可以達到方便集中管理的效果,B正確;與就地保護相比,遷地保護需要投入更多的建設成本,以創設適合生物生長的環境,投入較高,A錯誤;生物入侵指生物由原生存地經自然的或人為的途徑侵入到另一個新的環境,對入侵地的生物多樣性、農林牧漁業生產以及人類健康造成經濟損失或生態災難的過程,遷地保護與物種入侵無關,C錯誤;與就地保護相比,遷地保護所形成的生態系統較多受到人類活動的影響,不一定更加穩定,D錯誤。7.A 由材料可知,國家植物園的核心功能是“植物遷地保護和科學研究”,故其成立的主要目的在于保護珍稀瀕危植物,從而保護生物多樣性,A正確;B、C是成立國家植物園可以達到的效果,但并非其主要目的;成立國家植物園并不能擴大植物的分布范圍,D錯誤。8.C 讀圖可知,琿春東北虎自然保護區地處河流源頭,應為山地地形,這里人類活動少,對東北虎的人為干擾少,A錯誤;地形復雜,利于其他動物躲避,不利于東北虎捕食,B錯誤;溫帶森林中食草動物較多,東北虎的食物充足,C正確;河流不是東北虎的棲息地,水系發達提供的主要是水源,D錯誤。9.A 琿春實現保護東北虎與經濟協調發展,要注意保護性開發??梢酝ㄟ^加強宣傳,提高人們的生態保護意識,在此基礎上發展生態旅游,A正確;開發水電、種植名貴木材以及發展林下經濟,都會對東北虎的生存、繁育造成影響,不利于保護東北虎,B、C、D錯誤。10.答案 (1)分布特點:北部生態廊道較為集中,東部與南部生態廊道較為匱乏;總體連通水平較低。原因:北部區域生態源地面積較大且較為密集,東部與南部缺少生態源地或生態源地面積較小。(2)構建生物遷徙與擴散的最佳路徑;促進生物的遷徙和移動;擴大生物的棲息活動范圍;提高連通性,利于保護生物多樣性。解析 (1)由圖中生態廊道分布可知,北部生態廊道數量較多,形成網狀,較為集中,東部與南部生態廊道單一,較為匱乏,總體生態廊道數量較少,連通水平較低。從圖中生態源地分布可知,北部區域生態源地面積較大且較為密集,東部與南部缺少生態源地或生態源地面積較小,生態廊道需求南北不均,故呈現北多南少的局面,生態源地分布集中,缺失區域多,總體連通水平較低。(2)生態廊道的建設能夠構建生物遷徙與擴散的最佳路徑,對生物生存和擴散意義重大;減少人類活動對生物的影響,促進生物的遷徙和移動;擴大生物的棲息活動范圍,改善生物生存條件;提高連通性,保持不同區域物種的交流和繁衍,利于保護生物多樣性。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