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2025湘教版高中地理選擇性必修第3第三章 生態環境保護與國家安全第三節 污染物跨境轉移與環境安全基礎過關練題組一 污染物跨境轉移 (2024河南洛陽期中)近年來,蒙古國沙塵頻繁席卷我國北方,對空氣質量造成了嚴重影響。據此完成下面兩題。1.蒙古國沙塵跨境轉移的方式和頻發的季節分別是( )A.污染物的跨境傳輸 春季B.廢棄物的跨境轉移 夏季C.懸浮物的跨境傳輸 秋季D.含有毒有害物質的產品貿易 冬季2.嚴重的沙塵天氣給北京帶來的影響有( )①飛機正常起降受限 ②植物光合作用受阻③呼吸道病人增加 ④空氣質量指數下降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24山西長治期中)“洋垃圾”是社會上的一種俗稱,一般情況下,特指以走私、夾帶等方式進口國家禁止進口的固體廢物,或未經許可擅自進口屬于限制進口的固體廢物。2017年以來,我國海關連續7年組織開展“藍天”專項打擊行動,堅決將“洋垃圾”封堵在國門之外。據此完成下面兩題。3.“洋垃圾”跨境轉移的實質是( )A.污染后果和治理責任的轉移 B.不同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C.全球交通可達性良好的表現 D.發達國家不遵守國際環境法規4.我國將“洋垃圾”封堵在國門之外的主要目的是 ( )A.降低病毒傳播風險 B.提高我國國際地位C.提升資源回收效率 D.保護國家生態環境 (2024江蘇徐州期中改編)加納首都附近的阿格博格布洛西地區最初是一片沼澤地,后來漸漸成了貧民窟,現在是世界最大的電子垃圾末端處理地區之一。歐美發達國家每年都有高達21萬噸的電子垃圾運往該地,每年大約有4萬加納人通過處理電子垃圾來維持生計。圖1為加納某電子垃圾小鎮,圖2為阿格博格布洛西地區的位置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三題。圖15.阿格博格布洛西地區接收大量來自發達國家的電子垃圾,主要是因該地區( )A.海陸交通便利 B.閑置土地較多C.環境標準較低 D.工業原料緊缺6.7月在盛行風的作用下,當地焚燒垃圾產生的煙塵的擴散方向主要是( )A.東南 B.西南 C.東北 D.西北7.下列關于跨境污染物轉入對阿格博格布洛西的影響,說法正確的是( )A.損害自然環境的服務功能,區域發展潛力下降B.污染物處理主要污染大氣,對水源影響較小C.產品零部件回收利用,提高資源利用效率D.通過獲取高價值的回收品,促進當地經濟發展題組二 國際合作應對污染物跨境轉移 (2024河南鄭州期中)2023年9月,上海外高橋港區海關工作人員在對一批超期滯港貨物查驗時發現,該批貨物為舊衣物,共計23.41噸,衣物表面有明顯褶皺、起球,且有大片污漬、口袋內有紙巾殘留等。經鑒定,該批貨物屬于“洋垃圾”。據此完成下面三題。8.下列有關材料中污染物跨境轉移的敘述,正確的是( )A.不會帶來危害,可以洗凈消毒后再銷售B.少量的舊衣物入境不會帶來環境問題C.可以促進貿易往來,減少進口成本D.舊衣物的來源不明,存在安全隱患9.下列國家最有可能替代中國成為此類“洋垃圾”接收國的是( )A.韓國 B.日本C.尼日利亞 D.新加坡10.我國禁止“洋垃圾”跨境轉移宜采取的有效措施有( )①嚴禁有毒有害物質超標嚴重的產品入境②嚴格打擊走私高污染固體廢物的行為③加強海關對入境固體廢物的專項管理④加強國際協作,降低廢物處理標準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4北京海淀期末)近年,甲國發生數次嚴重霧霾事件。有研究認為該事件的主要污染物來自乙國。下圖為甲國位置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兩題。11.可作為推測甲國大氣污染物來自乙國的證據是該事件多發生于( )A.工作日早晚高峰期B.晴朗且風力小的夜間C.盛行夏季風的時期D.東部海域出現氣旋時12.該類事件可能對國家環境安全造成影響,甲國政府應對的合理措施是( )A.加強國家間協商與合作B.立法禁止污染物入境C.優化本國能源消費結構D.沿海岸線建造防護林 大氣污染可以跨國界傳輸,使周圍國家受害,引起國際糾紛,影響國家安全。酸雨是一種跨越國境的污染,污染物可以隨大氣轉移到1 000千米以外甚至更遠的地區。讀圖,完成下面兩題。歐洲造成酸雨的主要工業廢氣排放擴散示意圖13.歐洲北部曾經深受酸雨的危害,其主要原因是 ( )A.歐洲北部的污染物排放量大B.受中緯西風影響,污染物輸入C.為盆地地形,污染物不易擴散D.為溫帶大陸性氣候,干燥少雨14.為了有效防治酸雨,歐洲可采取的科學合理措施有( )①使用風能、水能、生物能等清潔能源②使用廢氣凈化設備,減少酸性氣體排放③加強國際交流,提供資金、技術支持④提高公眾環保意識,減少私家車使用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③④能力提升練題組一 污染物跨境轉移的原因 (2023云南玉溪一中期末)2011年日本大地震導致的核泄漏突發環境事件,影響到了多個國家。下圖是日本福島核電站泄漏后前10天輻射范圍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三題。1.導致日本福島核電站核泄漏后核輻射范圍向東擴展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風向 B.洋流、海陸分布C.地形、海陸分布 D.風向、洋流2.隨著核輻射物質的擴散,下列海域最可能發現畸形魚的是( )A.馬來西亞西部海域 B.加拿大西部海域C.美國東部海域 D.智利西部海域3.日本核泄漏影響到了多個國家,這是污染物跨境轉移類型中的( )A.貿易污染物跨境轉移B.投資污染物跨境轉移C.污染物走私跨境轉移D.污染物因自然因素跨境轉移題組二 污染物跨境轉移的危害及應對措施 (2024山東日照期末改編)多瑙河流經德國、奧地利、斯洛伐克等國家,注入黑海。2000年2月,羅馬尼亞邊境城鎮奧拉迪亞(下圖)一座金礦發生氰化物廢水泄漏,污水隨支流由匈牙利進入多瑙河,造成嚴重的環境災難。據此完成下面三題。4.此次事件中污染物跨境轉移的方式為( )A.污染物跨境傳輸B.含有毒有害物質的產品貿易C.廢棄物跨境轉移D.水體污染物以人為方式轉移5.奧拉迪亞金礦氰化物廢水泄漏并流入河流帶來的影響有( )①使河流上游河段魚類死亡②沿岸自來水廠關閉③萊茵河河水受到污染④引發國家間外交爭端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該事件對防治跨境水污染事件的啟示有( )①各國均衡出資防治污染②強化污染治理,及早消除危害③通過媒體發起輿論批評④建立水質實時監測、預警機制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024山西呂梁期中)近年來,英國等歐洲國家向其他國家大量傾倒塑料垃圾。其中,土耳其是英國等歐洲國家“最大的塑料垃圾場”。下圖為土耳其地理位置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三題。7.英國等歐洲國家向其他國家傾倒塑料垃圾,主要是因為英國等歐洲國家( )A.環境保護的標準低 B.垃圾處理技術落后C.資源環境承載力低 D.垃圾處理成本較高8.土耳其成為歐洲“最大的塑料垃圾場”,主要原因有( )①距離歐洲較近 ②垃圾處理能力強③國土面積較大 ④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較低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9.成為歐洲“最大的塑料垃圾場”對土耳其的主要影響是( )A.帶來嚴重環境污染問題,威脅人體健康B.緩解工業原料不足狀況,促進工業發展C.垃圾占用大量土地,減緩其城鎮化進程D.加大與歐洲的貿易往來,促進經濟發展10.(2024山東濰坊期中)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放射性同位素碘-129是一類致癌物,具有環境滯留時間長、高揮發、多種態的特點。監測發現,青藏高原南部地區地表的碘-129放射性水平比同緯度的我國內陸地區高110倍以上,其主要來源是印度核燃料處理廠污染物排放(下圖)。(1)判斷碘-129向青藏高原南部傳輸的主要季節,并簡述其傳輸過程。(6分)(2)針對通過自然過程產生影響的跨國污染,簡述我國可采取的措施。(6分)答案與分層梯度式解析第三章 生態環境保護與國家安全第三節 污染物跨境轉移與環境安全基礎過關練1.A 蒙古國的沙塵主要通過風沙活動向我國傳輸,沙塵屬于顆粒狀污染物,因此蒙古國沙塵跨境轉移的方式是污染物的跨境傳輸,偏北風盛行的、干燥的冬春季節,蒙古國沙塵易跨境傳輸至我國,沙塵不是廢棄物,也不是含有毒有害物質的產品。故A正確。2.A 嚴重的沙塵天氣會通過影響大氣能見度等方式影響飛機飛行,導致飛機正常起降受限,①正確;嚴重的沙塵天氣會使光照變差,植物光合作用受阻,②正確;嚴重的沙塵天氣,導致空氣中沙塵增加,沙塵中部分可吸入顆粒物進入人體,會使得呼吸道病人增加,③正確;空氣質量指數高代表空氣質量差,嚴重的沙塵天氣,空氣污染嚴重,空氣質量指數應上升,④錯誤。故選A。3.A “洋垃圾”跨境轉移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行為,它反映了某些國家在全球環境治理中的自私和逃避責任的態度以及對污染后果和治理責任的轉移,其他選項都不是“洋垃圾”跨境轉移的實質,故A正確。4.D 我國將“洋垃圾”封堵在國門之外的主要目的是減少有害固體廢物對我國環境的破壞,保護國家生態環境,D正確;我國將“洋垃圾”封堵在國門之外,也會降低病毒傳播風險,但不是主要目的,A錯誤;我國將“洋垃圾”封堵在國門之外不是為了提高我國國際地位、提升資源回收效率,并且也起不到這些作用,B、C錯誤。5.C 根據材料可知,阿格博格布洛西地區最初是一片沼澤地,故該地區閑置土地不多、海陸交通不便,A、B錯誤;加納處理電子垃圾的技術水平低,從中獲取的工業原料有限,故該地區接收大量來自發達國家的電子垃圾與該地區工業原料緊缺無關,D錯誤;加納屬于發展中國家,其環境標準遠低于發達國家,因此接收了大量來自發達國家的電子垃圾,C正確。6.C 由圖可知,該地位于赤道北部的幾內亞灣沿岸,夏季氣壓帶、風帶北移,南半球的東南信風越過赤道向右偏轉成西南風,受其影響,當地焚燒垃圾產生的煙塵應向東北方向擴散。7.A 跨境污染物轉入該地會加劇當地的生態環境問題,損害自然環境的服務功能,使得區域發展潛力下降,A正確;電子垃圾處理不僅會污染大氣,還會對水源產生污染,B錯誤;電子垃圾末端處理是提取金屬資源,很少會對其他零部件回收利用,也無法獲取高價值的回收品,C、D錯誤。知識拓展 洋垃圾給我們帶來的危害 (1)洋垃圾中的電子垃圾和塑料垃圾等是不可降解的,尤其是電子垃圾,其中包含1 000多種不同成分,會釋放出大量有毒有害物質,存在潛在的、長期性的影響。(2)污染環境:洋垃圾加工利用產業,主要依靠人工分揀、手工拆解。曾經廣東貴嶼等地,以原始落后的“酸洗”“燒板”等方法拆解電子垃圾,廢氣、廢液未經處理直接排放,導致河水被污染,土壤中重金屬含量超標,等。(3)危害健康:洋垃圾攜帶的病毒、細菌等有毒有害物質可能直接感染從業人員,加工利用所產生的環境污染也會損害當地人們的身體健康。8.D 材料中提到的舊衣物被歸類為“洋垃圾”,這是因為這些舊衣物可能攜帶細菌、病毒或其他有毒有害物質,而且來源不明,因此存在安全隱患,簡單地洗凈和消毒可能無法完全去除潛在的安全風險,A錯誤、D正確;處理不當的舊衣物可能會成為新的環境污染源,帶來環境問題,B錯誤;污染物跨境轉移并不能促進貿易往來,C錯誤。9.C 一些發展中國家可能由于缺乏嚴格的環保法規、監測能力,加上經濟利益驅動,而成為發達國家轉移“洋垃圾”的目的地。選項中尼日利亞為發展中國家,可能因為需要廉價的原材料或者回收物資,以及缺乏對“洋垃圾”潛在危害的認識,而成為“洋垃圾”的接收國。C項正確。10.A 嚴禁有毒有害物質超標嚴重的產品入境,可以防止這些物質對環境和公眾健康造成危害,①正確;高污染固體廢物會導致嚴重的環境問題,所以要嚴格打擊走私高污染固體廢物的行為,②正確;加強海關對入境固體廢物的專項管理,通過更嚴格的檢查和監管,確保禁止進口的廢物不進入國內,③正確;加強國際協作,降低廢物處理標準可能導致環境質量下降和健康風險增加,不是我國禁止“洋垃圾”跨境轉移宜采取的措施,④錯誤。故選A。11.D 根據題意,分析如下: 分析 結論工作日早晚高峰期汽車尾氣造成的污染為本地污染物 A錯誤晴朗且風力小的夜間,大氣降溫快,有利于水汽液化形成霧,與大氣污染物擴散無關 B錯誤由經緯網可知,甲、乙兩國位于南亞,夏季盛行西南風,不會將乙國污染物擴散至甲國 C錯誤當東部海域出現氣旋時,甲、乙兩國在氣旋的西側,水平氣壓梯度力指向東,在地轉偏向力及摩擦力的共同作用下向右偏轉成西北風,乙國在甲國的上風向,產生的大氣污染物隨西北風擴散到甲國 D正確12.A 該類事件隨大氣運動而擴散,甲國政府應加強國家間協商與合作,減少異地污染物的產生才能減少類似事件對其環境安全的影響,A正確;立法不能阻斷大氣的運動,因此禁止不了大氣污染物入境,B錯誤;優化本國能源消費結構只能減少本地污染物,異地產生的污染物仍可能隨風擴散過來,C錯誤;沿海岸線建造防護林可以削減近地面風浪,可起到吸煙滯塵的作用,但不能阻斷大氣污染物隨風擴散過來,D錯誤。13.B 讀圖可知,某些歐洲西部國家是工業廢氣的排放源,歐洲北部為擴散、受影響地區,A錯誤;歐洲北部主要位于中緯西風帶,盛行西南風,西南風把歐洲西部排放的大氣污染物吹送到歐洲北部,造成酸雨污染,B正確;歐洲北部并不是盆地地形,其氣候為溫帶海洋性氣候,C、D錯誤。14.D 酸雨形成與人類燃燒大量礦物燃料,排放酸性氣體有關。使用清潔能源、凈化廢氣、減少私家車使用等措施都可以減少酸性氣體排放,國際合作可以共同應對酸雨問題,故①②③④正確,選D。能力提升練1.D 讀圖可知,日本核泄漏后核輻射范圍自日本本土經太平洋向東擴展到北美等地,這與西風及北太平洋暖流的延伸方向一致,核輻射范圍向東擴展與地形和海陸分布無關。2.B 據所學知識可知,核輻射物質可隨日本暖流、北太平洋暖流向東擴散至北美洲西岸,從而使得加拿大西部海域的魚類受到核輻射影響而變得畸形,B正確;因源自日本的洋流很難運動到馬來西亞西部海域、美國東部海域和智利西部海域,故此三地受到核輻射物質的影響較小,A、C、D錯誤。3.D 日本核泄漏產生的放射性物質主要通過風力和洋流影響其他國家,這屬于污染物因自然因素跨境轉移。4.A 結合下面分析,選A。5.C 結合下面分析,選C。分析 結論奧拉迪亞金礦氰化物廢水泄漏并流入河流,污染物質會隨水流流向河流下游,造成河流下游河段河水污染,導致河流下游河段魚類死亡 ①錯誤奧拉迪亞金礦氰化物廢水泄漏并流入河流,會污染河水,導致沿岸自來水廠關閉 ②正確結合材料可知,污水隨支流由匈牙利進入多瑙河,萊茵河河水不會受到污染 ③錯誤奧拉迪亞金礦氰化物廢水泄漏并流入河流,可能引發跨境污染物輸出國與輸入國之間的矛盾或外交爭端 ④正確6.B 結合下面分析,選B。分析 結論在出資防治污染方面,每個國家應根據污染物的排放比例來確定,均衡出資不合理 ①錯誤結合材料可知,多瑙河流經多個國家,流域內國家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出現河流污染問題,將會污染整個流域,造成嚴重的環境災難,因此應強化污染治理,及早消除危害 ②正確通過媒體發起輿論批評是在污染事件發生之后,且其對防治跨境水污染沒有作用 ③錯誤建立科學有效的實時監控體系,監測并對河流水質安全進行預警,提高突發性水污染事件處理能力,有利于防治跨境水污染事件 ④正確7.D 由所學知識可知,英國等歐洲國家為發達國家,重視生態環境質量,環境保護的標準高,垃圾處理成本較高,于是向其他國家傾倒塑料垃圾,D正確、A錯誤;英國等歐洲發達國家的科技水平高,垃圾處理技術先進,B錯誤;由于經濟發達、對外開放程度高等,英國等歐洲國家資源環境承載力高,C錯誤。8.C 讀圖可知,土耳其距離歐洲較近,垃圾運輸成本低,①對;土耳其屬于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較低,環保要求低,為了利用資源、發展經濟而進口塑料垃圾,④對;與歐洲國家相比,土耳其的科技水平低,垃圾處理能力弱,②錯;土耳其成為歐洲“最大的塑料垃圾場”與國土面積關系不大,③錯。故選C。9.A 由所學知識可知,塑料垃圾的有害物質多,處理不當會帶來嚴重的大氣污染、水污染等環境問題,威脅人體健康,A正確;雖然進口垃圾的成本更低,但其不一定是為了緩解工業原料不足的狀況,B錯誤;城鎮化的進程主要取決于當地第二、三產業的發展,與垃圾占用大量土地關系不大,C錯誤;塑料垃圾的進口,對土耳其來說弊大于利,土耳其為治理環境將付出更大的經濟代價,且隨著環保要求的逐漸提高以及國際社會對歐洲垃圾轉移的關注度提高,垃圾的進口會逐漸減少,D錯誤。10.答案 (1)夏季。印度夏季盛行西南季風,碘-129隨夏季風傳輸至青藏高原南部地區,受地形阻擋,隨氣流上升凝結沉降至高原表面。(2)加強監測預警,通過國際合作機制促進污染物來源國的污染治理;一旦發生跨國污染事件,及時采取應急響應,控制影響范圍,消除危害;做好生態恢復、賠償損失等善后處理工作。解析 (1)據圖示可知,印度核燃料處理廠位于青藏高原監測點的西南方向,我國青藏高原監測點能監測到碘-129,說明有外力作用搬運大氣污染物沉降在監測點,據所學知識可知印度夏季盛行西南季風,碘-129隨夏季風傳輸至青藏高原南部地區,青藏高原海拔高,濕潤的挾帶碘-129的西南季風受地形阻擋,隨氣流上升凝結沉降至高原表面。(2)由于污染源是在鄰國,無法根除,所以應密切監測印度的相關核燃料廢棄物排放情況,加強監測預警,通過國際合作機制促進污染物來源國的污染治理;受國家政治關系影響,一旦發生跨國污染事件,應立即采取應急響應,嚴格控制污染物影響范圍,消除危害;污染物對環境的影響存留時間長,應做好相應的生態恢復、賠償損失等善后處理工作。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