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演唱)鐵路修到苗家寨》教案教材內容教學目標審美感知通過學唱《鐵路修到苗家寨》,感受歌曲歡快的節奏和濃郁的民族風格,培養音樂感知能力。藝術表現引導學生準確演唱歌曲,把握歌曲的旋律、節奏和情感,能夠自信地進行藝術表現。創意實踐鼓勵學生用苗族木鼓為歌曲創編伴奏,通過創意實踐提高學生的音樂表現力和創造力。文化理解了解苗族文化,體會歌曲中反映的鐵路建設給苗族人民生活帶來的變化,增強文化認同感。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學生能夠準確地演唱歌曲《鐵路修到苗家寨》,包括節奏、旋律和歌詞的掌握。教學難點指導學生運用苗族木鼓進行歌曲的伴奏創編,體會歌曲中的民族特色。教學方法講授法、演示法、練習法、討論法、啟發法。教學過程導入(5 分鐘)教師:同學們,今天老師要帶你們去一個美麗的地方,那里住著一群熱情好客的人。(播放苗族風光視頻)大家知道這是哪里嗎?學生:苗族。教師:對啦,苗族有非常獨特的文化。今天我們要學習一首和苗族有關的歌曲《鐵路修到苗家寨》。在學唱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這首歌的背景。(簡單介紹歌曲創作背景)學唱歌曲(30 分鐘)教師范唱教師:老師先給大家唱一遍這首歌,同學們仔細聽,感受一下歌曲的旋律和節奏。(教師深情演唱)節奏練習教師:我們一起來看看這首歌的節奏。(在黑板上寫出歌曲中的典型節奏型,帶領學生拍手打節奏)旋律學習教師:現在我們跟著鋼琴,一句一句地學唱旋律。(教師彈一句,學生唱一句,反復練習)歌詞學習教師:大家旋律唱得很不錯了,現在我們把歌詞加進去。(帶領學生逐句學唱歌詞)歌曲處理(20 分鐘)情感分析教師:同學們,這首歌表達了苗族人民對鐵路修到家鄉的喜悅之情,我們在演唱的時候要把這種情感表現出來。比如在唱 “青山掛起銀飄帶” 這句時,要唱出那種歡快和自豪。演唱技巧教師:在演唱過程中,我們可以運用一些演唱技巧,比如強弱對比。像歌曲中的高潮部分,我們可以唱得強一些。(示范強弱對比演唱)創編伴奏(30 分鐘)介紹苗族木鼓教師:苗族有一種很有特色的樂器 —— 木鼓。(展示木鼓圖片,介紹木鼓的構造和發聲原理)鼓點學習教師:我們來看一下課本上給我們的苗族木鼓鼓點。(帶領學生學習課本上的鼓點節奏)分組創編教師:現在同學們分成小組,用苗族木鼓為歌曲創編伴奏。大家可以討論一下,怎樣的鼓點能更好地襯托歌曲。(學生分組討論、練習,教師巡回指導)教師啟發式提問:你們覺得在歌曲的前奏部分,用什么樣的鼓點能營造出歡快的氛圍呢?在歌曲的高潮部分,鼓點是要更密集還是更稀疏呢?展示與評價每個小組上臺展示創編的伴奏,其他小組進行評價,教師總結評價。文化拓展(15 分鐘)教師:這首歌反映了鐵路建設給苗族人民帶來的變化。同學們想一想,鐵路的修建對苗族人民的生活還有哪些影響呢?(組織學生討論)教師總結:鐵路的修建不僅方便了人們的出行,還促進了苗族地區的經濟發展和文化交流。課堂總結(5 分鐘)教師:今天我們學習了《鐵路修到苗家寨》這首歌曲,同學們學會了演唱,還能用苗族木鼓為歌曲創編伴奏,非常棒!希望大家通過這首歌,能更加了解苗族文化。板書歌曲名:《鐵路修到苗家寨》典型節奏型:[寫出歌曲中的節奏型]歌詞重點句:[寫出幾句具有代表性的歌詞]苗族木鼓:[畫出簡單的木鼓示意圖,標注鼓點節奏]—1——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