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聽賞)苗嶺連北京》教案教材內容教學目標審美感知通過聆聽《苗嶺連北京》,讓學生感受歌曲的旋律美,體會苗族音樂風格的獨特韻味。藝術表現引導學生用簡單的動作表現歌曲,培養學生的節奏感和表現力,鼓勵學生嘗試合唱部分。創意實踐啟發學生對歌曲進行簡單改編,如歌詞改編或節奏變化,激發學生的音樂創作靈感。文化理解讓學生了解苗族文化和歌曲創作背景,感受苗漢一家親的深厚情誼,增強民族文化認同感。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引導學生感受歌曲旋律特點,理解歌曲表達的情感,能夠哼唱歌曲的主要旋律。教學難點幫助學生掌握合唱部分的節奏和音準,體會歌曲中的民族音樂特色。教學方法講授法、演示法、練習法、討論法、情境教學法教學過程導入(5 分鐘)師:同學們,今天老師要帶大家去一個神秘而美麗的地方。(播放一段苗族風景視頻)大家猜猜這是哪里?生:(觀看視頻后回答)好像是少數民族的地方。師:對啦,這是苗族聚居地。苗族有著非常獨特的文化和音樂,今天我們就來欣賞一首苗族風格的歌曲《苗嶺連北京》。新授(15 分鐘)介紹歌曲背景師:這首歌是由李懷德、彭承標作詞,白誠仁作曲。它講述了苗族人民對北京的向往和熱愛。同學們知道北京對我們國家意味著什么嗎?生:(思考后回答)北京是我們的首都。師:沒錯,北京是我們國家的心臟,苗族人民對北京充滿了向往之情,讓我們一起來聽聽他們是怎么表達這種感情的。聆聽歌曲師:(播放歌曲《苗嶺連北京》)同學們,在聽的時候,注意感受歌曲的旋律是怎樣的?生:(安靜聆聽)師:(歌曲播放完畢)哪位同學能說一說,你聽了這首歌有什么感受?生:感覺很歡快。生:我覺得旋律很有民族特色。師:大家說得都很好。這首歌的旋律確實具有鮮明的苗族音樂風格,節奏明快,旋律優美。學習歌曲旋律師:現在我們來看看這首歌的樂譜。(展示樂譜)同學們,先看一下這首歌的調號是 1 = bB,速度是慢速,情緒是深情地。我們跟著老師來哼一哼旋律。(教師哼唱旋律,學生跟唱)生:(跟唱旋律)練習(20 分鐘)分段練習師:這首歌分為女高、女低和齊唱部分,我們先從女高部分開始練習。(教師帶領學生練習女高部分旋律,重點糾正音準和節奏)生:(認真練習)師:女高部分同學們練習得很不錯,接下來我們練習女低部分。(用同樣方法練習女低部分)生:(繼續練習)師:最后我們練習齊唱部分,齊唱的時候大家要注意聲音的和諧。(練習齊唱部分)生:(全體練習)合唱練習師:現在我們把女高、女低和齊唱部分合起來,進行合唱練習。(組織學生進行合唱,及時調整合唱效果)生:(進行合唱練習)拓展(15 分鐘)動作表現師:同學們,音樂除了用聲音表現,還可以用動作來表現。大家想一想,怎樣用動作來表現這首歌的歡快和苗族風格呢?(給學生幾分鐘思考時間)生:(紛紛舉手發言)可以模仿苗族的舞蹈動作。師:非常好,那我們就來試試。(教師引導學生根據歌曲節奏和旋律設計簡單的舞蹈動作,學生跟隨音樂表演)歌詞改編師:我們能不能對這首歌的歌詞進行一些改編呢?比如把我們自己對北京的感情融入進去。(分組討論歌詞改編)生:(分組討論,積極創作)師:(每組選代表展示改編的歌詞,進行全班分享和評價)總結(5 分鐘)師:今天我們學習了《苗嶺連北京》這首歌,了解了苗族的音樂風格,還通過動作和歌詞改編方式對這首歌進行了創意表現。大家有什么收獲呢?生:我學會了這首歌。生:我知道了苗族音樂的特點。師:同學們都很棒!希望大家課后繼續欣賞不同民族的音樂,感受我們國家豐富多彩的音樂文化。教學評價課堂表現評價觀察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度,包括聆聽時的專注度、跟唱時的準確度、合唱時的協調性以及在創意實踐環節中的表現,對表現積極的學生給予表揚和鼓勵。作品評價對學生改編的歌詞和設計的舞蹈動作進行評價,主要從創意、與歌曲主題的契合度、表現力方面進行評價,選出優秀作品進行展示和分享。板書《苗嶺連北京》歌曲背景:苗族人民對北京的向往旋律特點:1 = bB,慢速,深情地演唱形式:合唱(女高、女低、齊唱)創意實踐:動作表現、歌詞改編—1——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