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七單元 《分數的初步認識(一)》 單元復習講義(講義)三年級數學上冊專項精練(知識梳理+素養目標+易錯集錦+典例精講+專項精練)(導圖高清,放大更清晰。)1、核心素養目標:在本單元的學習中,學生將通過實際操作和數學探究活動,培養對分數的初步認識和理解。學生應能夠識別和描述分數的基本概念,理解分數表示整體中的一部分,并能將分數與實際情境相聯系。此外,學生將通過比較、排序和簡單的分數運算,發展邏輯思維和問題解決能力。學生還應學會用數學語言準確表達自己的思考過程,培養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在日常生活中應用分數知識的意識。2、學習目標:(1)認識分數,理解分數表示的是整體被等分后的一部分。(2)能夠識別和書寫簡單的分數,如、、 等,并知道它們的含義。(3)通過實際操作,切分實物和使用分數條,直觀感受分數的大小。(4)能夠比較不同分母的分數大小,并能進行簡單的分數排序。(5)在具體情境中應用分數,如描述物品的分配、時間的分割等。(1)把一個物體或圖形平均分成2份,無論每份的形狀如何,每份都是它的。(2)分數各部分的名稱:分數中間的短橫線叫作分數線,分數線下面的數叫作分母,上面的數叫作分子。(3)把一個物體或圖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幾分之一來表示,分的份數越多,其中的一份就越小;分的份數越少,其中的一份就越大。即:分子是1的分數,分母越大,分數越小;分母越小,分數越大。(1)把一個物體或一個圖形平均分成幾份,分母就是幾;表示這樣的幾份,分子就是幾。(2)比較分母相同的分數的大小的方法:分母相同的分數相比較,分子大的分數大,分子小的分數小。(1)同分母分數加法的計算方法:分母不變,分子相加。(2)同分母分數減法的計算方法:分母不變,分子相減。(1)在搶1以及清0的活動中,感受幾分之一、幾分之幾與“1”的內在聯系,豐富并加深對分數的理解。(2)在活動中初步感受時間的隨機性,逐步增強對分數大小的判斷能力,豐富解決問題的經驗,鍛煉思維的靈活性。八大易錯知識點1、用分數表示的前提是平均分。2、不論一個圖形形狀如何,只要是把它平均分成幾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幾分之一。3、同一個物體或圖形,平均分成的份數越多,每一份反而越小。4、寫分數時,分母表示的是平均分的總份數,分子表示的是這樣的幾份。5、把一個整體平均分成若干份,取其中的幾份,就是這個整體的幾分之幾,所分的份數做分母,所取的份數做分子。6、同一個物體或圖形,平均分成的份數越多,每一份反而越小。7、分子和分母(0除外)相同的分數可以用1來表示。8、同分母分數相加減,分母不變,分子相加減。【典例精講1】(22-23三年級上·江蘇淮安·期末)把一張紙對折3次,每一部分是這張紙的。【答案】【分析】把一張紙對折1次,這張紙就被平均分成了2份,每份是這張紙的。把一張紙對折2次,這張紙就被平均分成了4份,每份是這張紙的。把一張紙對折3次,這張紙就被平均分成了8份,每份是這張紙的。【詳解】由分析得,把一張紙對折3次,每一部分是這張紙的。【典例精講2】(23-24三年級上·山西大同·期末)如圖所示,一塊巧克力。可以平均分成( )塊,每份是份,也就是這塊巧克力的。【答案】8;;【分析】一塊巧克力看成一個整體,平均分成8份,其中的一份是份,也就是這塊巧克力的,據此解答即可。【詳解】一塊巧克力。可以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塊,也就是這塊巧克力的。【典例精講3】(22-23三年級上·河南洛陽·期末)每組有兩張同樣的紙條,把涂色部分對應的分數填入括號。【答案】,;,【分析】把這個整體平均分為若干份,這樣的一份或幾份都可以用分數來表示,這樣的一份表示整體的幾分之一,這樣的幾份表示整體的幾分之幾。分數的比較大小:分母相同的分數,分子大的就大;分子相同的分數,分母小的分數反而較大。【詳解】上面紙條涂色部分是,下面紙條涂色部分是,那么>;左上圖紙條涂色部分是,右上圖紙條涂色部分是,那么>。【點睛】此題考查分數的初步認識。把一個整體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數表示,分母是分成的份數,分子是要表示的份數。【典例精講4】(23-24三年級上·廣西防城港·期末)在括號里填上“>”或“<”。500克( )5千克 3千克( )2900克( ) ( )【答案】 < > > <【分析】(1)1千克=1000克,5千克是5個1000克,等于5000克,500克<5000克,所以500克<5千克;(2)1千克=1000克,3千克是3個1000克,等于3000克,3000克>2900克,所以3千克>2900克;(3)分子是1的分數,分母大,分數就小;(4)同分母分數,分子大的分數就大。【詳解】5千克=5000克,500克<5000克,所以500克<5千克3千克=3000克>2900克><【典例精講5】(23-24三年級上·山西大同·期末)看圖寫算式。( )-( )=( )【答案】【分析】根據分數的意義,將圖中圖形平均分為5份,其中的1份用分數表示是,圖一中陰影部分占其中的4份,用分數表示即,圖二中拿去了其中的2份,即拿去了,剩下了其中的2份,即。【詳解】-=學校: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班級:___________填空題1.(22-23三年級上·江蘇徐州·期末)在括號里填上“>”“<”或“=”。120÷2÷4( )120÷6 ( )1 ( ) 7千克( )700克2.(23-24三年級上·山東淄博·期末)比較大小看,在括號中填上“>”“<”或“=”。( ) ( )1 ( ) ( )3.(23-24三年級上·湖南湘潭·期末)在下面的括號里填上“>”“<”或“=”。( ) ( ) 1( )4.(23-24三年級上·河南平頂山·期末)在括號里填“>”“<”或“=”。( ) 3千克( )3000克 ( )5.(23-24三年級上·河南周口·期末)一個蛋糕平均分成3份,其中的2份可以用分數( )表示,在這個分數中,分子是( )。6.(23-24三年級上·山西大同·期末)把一根木頭平均鋸成6段,其中4段是這根木頭的。7.(23-24三年級上·江蘇徐州·期末)小紅把一張長方形紙對折兩次,這張紙被平均分成了( )份,要把這張紙的四分之一涂色顏色,應該涂( )份。8.(22-23三年級上·貴州畢節·期末)把一塊面包平均分成5塊,小明吃了其中的3塊,小明吃了這塊面包的( )。9.(23-24三年級上·江蘇揚州·期末)把一張長方形紙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這張長方形紙的( ),5份是這張長方形紙的( )。10.(23-24三年級上·江蘇淮安·期末)把同一筐蘋果的分給一年級的同學,分給二年級的同學,分給三年級的同學,( )年級分得的蘋果最多。11.(23-24三年級上·海南海口·期末)用分數表示圖中的涂色部分是( ),讀作( )。12.(23-24三年級上·江蘇南京·期末)4個是,再添上( )個就是1。13.(23-24三年級上·山西臨汾·期末)同樣多的作業,明明完成了,小亮完成了,( )完成得多。14.(23-24三年級上·甘肅天水·期末)把12個蘋果平均分成3份,這樣的一份是總數的( ),是( )個蘋果。15.(23-24三年級上·江蘇蘇州·期末)如圖所示是用邊長1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的。圖中涂色部分占長方形的 ,涂色部分的周長是 厘米。16.(23-24三年級上·安徽合肥·期末)如圖,陰影部分用分數表示是,再涂( )個小三角形,陰影部分可以用表示。17.(23-24三年級上·河南洛陽·期末)媽媽把一張餅平均分成8小塊,小明吃了1小塊,爸爸吃了3小塊。小明吃了這張餅的( ),爸爸吃了這張餅的( )。18.(23-24三年級上·河南平頂山·期末)甲、乙兩人加工同樣多的電子手表,甲用了小時,乙用了小時,則( )做得快。19.(23-24三年級上·湖南邵陽·期末)下圖中涂色部分占整個長方形的,再涂( )塊,涂色部分就占整個長方形的。20.(23-24三年級上·河南平頂山·期末)玩搶“1”游戲,空白處再鋪( ),就正好鋪滿直條“1”。21.(23-24三年級上·江蘇徐州·期末)如圖所示,兩個相同的正方形,有一部分重疊在一起構成了一個小正方形,重疊(陰影)部分占整個圖形的。22.(23-24三年級上·江蘇徐州·期末)1瓶牛奶正好倒滿3杯,路路喝了其中的2杯牛奶,路路喝了這瓶牛奶的。23.(23-24三年級上·山西大同·期末)圖中的涂色部分用分數表示是( ),空白部分用分數表示是( )。24.(23-24三年級上·江蘇泰州·期末)一本故事書,小明第一天看完全書的,第二天和第一天看的頁數相同,兩天一共看了全書的。25.(23-24三年級上·江蘇鹽城·期末)一塊蛋糕,小紅吃去了它的,小明吃去了它的, 兩人一共吃了這塊蛋糕的。26.(23-24三年級上·江蘇南京·期末)( )個是;里有( )個;5個( )是。27.(23-24三年級上·安徽蚌埠·期末)把一張長方形紙連續對折3次,折痕將長方形紙平均分成( )份,其中的3份用分數表示( )。28.(22-23三年級上·江蘇鹽城·期末)冬冬家有一塊菜地,其中的種青菜,種蘿卜,種白菜。青菜和蘿卜一共占這塊地的,白菜比蘿卜多占這塊地的。29.(22-23三年級上·江蘇徐州·期末),表示( )個減去( )個,等于( )個,結果是( )。30.(23-24三年級上·安徽蚌埠·期末)在本學期的“好書共讀”活動中,玲玲、青青和凡凡同一天開始看同一本書,3天后,玲玲看了這本書的,青青還剩這本書的,凡凡看了這本書的。三個人中,( )看的書最多。31.(22-23三年級上·河南平頂山·期末)如圖,涂色部分用分數表示是( ),比空白部分少( )。32.(22-23三年級上·江蘇鹽城·期末)如圖所示,涂色部分占大正方形的,再涂出大正方形的,所剩下的空白部分占大正方形的。 33.(22-23三年級上·江蘇鎮江·期末)如圖,涂色部分可以用分數( )表示。34.(22-23三年級上·江蘇泰州·期末)如圖,涂色部分占整個圖形的( )(填分數),如果涂色部分表示18,那么大三角形表示( )。有( )個白色三角形平移后能和涂色三角形重合。35.(22-23三年級上·江蘇鎮江·期末)是( )個,再加上3個是。36.(23-24三年級上·江蘇徐州·期末)把一根木料鋸4次,每次鋸成同樣的長的小段,能鋸成( )段,其中3段占這根木料的( )。37.(22-23三年級上·江蘇鹽城·期末)7個是( );( )個是。38.(22-23三年級上·江蘇徐州·期末)把一根繩子等距離的剪了3次,剪成相等的小段,每段是全長的( )。39.(23-24三年級上·廣西防城港·期末)涂色部分是,空白部分是。40.(23-24三年級上·江蘇南京·期末)一張長方形紙對折三次后打開,把其中3份涂上紅色,4份涂上綠色,其余涂上黃色。涂紅色部分占這張紙的,涂黃色部分占這張紙的。41.(23-24三年級上·湖南邵陽·期末)用分數表示下面每個圖里的涂色部分。( ) ( )42.(23-24三年級上·湖南邵陽·期末)把一根木料鋸成同樣長的小段,共鋸6次,每段是這根木料的( )。43.(23-24三年級上·江蘇蘇州·期末)左圖涂色部分用分數表示,這個長方形中的涂色部分用分數表示。44.(23-24三年級上·河南平頂山·期末)6天看完一本書,平均每天看這本書的( ),( )天看這本書的。45.(23-24三年級上·山西太原·期末)小麗過生日,全家一起吃蛋糕。爸爸把蛋糕平均切成6份,小麗吃了其中的3份,媽媽吃了這塊蛋糕的,剩下的爸爸全部吃完。爸爸吃了這塊蛋糕的,媽媽吃了其中的( )份。46.(23-24三年級上·江蘇泰州·期末)媽媽把一塊蛋糕平均分成8份,給了哥哥3份,哥哥分得這塊蛋糕的( );剩下的蛋糕由媽媽和妹妹全部吃完,媽媽比妹妹多吃1份,妹妹吃了這塊蛋糕的( )。(請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分數)47.(23-24三年級上·江蘇徐州·期末)如圖,涂色部分可以用分數表示為,涂色部分有( )個。48.(23-24三年級上·江蘇徐州·期末)小紅把一塊巧克力平均分成8小塊,第一天吃了2小塊,第二天吃了剩下的二分之一,兩天他一共吃了這塊巧克力的( )。49.(23-24三年級上·湖南邵陽·期末)把20塊餅干平均分給4個小朋友,每個小朋友分得這些餅干的( )(填分數),每個小朋友分得( )塊餅干。50.(23-24三年級上·江蘇徐州·期末)一個分數的分母是9,分子是5,這個分數是,它是由( )個組成的。51.(23-24三年級上·山西太原·期末)媽媽把一張餅(見下圖)平均分成9小塊,樂樂吃了1小塊,爸爸吃了剩下的一半。樂樂吃了這張餅的,爸爸吃了這張餅的。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第七單元 《分數的初步認識(一)》 單元復習講義(講義)三年級數學上冊專項精練(知識梳理+素養目標+易錯集錦+典例精講+專項精練)(導圖高清,放大更清晰。)1、核心素養目標:在本單元的學習中,學生將通過實際操作和數學探究活動,培養對分數的初步認識和理解。學生應能夠識別和描述分數的基本概念,理解分數表示整體中的一部分,并能將分數與實際情境相聯系。此外,學生將通過比較、排序和簡單的分數運算,發展邏輯思維和問題解決能力。學生還應學會用數學語言準確表達自己的思考過程,培養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在日常生活中應用分數知識的意識。2、學習目標:(1)認識分數,理解分數表示的是整體被等分后的一部分。(2)能夠識別和書寫簡單的分數,如、、 等,并知道它們的含義。(3)通過實際操作,切分實物和使用分數條,直觀感受分數的大小。(4)能夠比較不同分母的分數大小,并能進行簡單的分數排序。(5)在具體情境中應用分數,如描述物品的分配、時間的分割等。(1)把一個物體或圖形平均分成2份,無論每份的形狀如何,每份都是它的。(2)分數各部分的名稱:分數中間的短橫線叫作分數線,分數線下面的數叫作分母,上面的數叫作分子。(3)把一個物體或圖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幾分之一來表示,分的份數越多,其中的一份就越小;分的份數越少,其中的一份就越大。即:分子是1的分數,分母越大,分數越小;分母越小,分數越大。(1)把一個物體或一個圖形平均分成幾份,分母就是幾;表示這樣的幾份,分子就是幾。(2)比較分母相同的分數的大小的方法:分母相同的分數相比較,分子大的分數大,分子小的分數小。(1)同分母分數加法的計算方法:分母不變,分子相加。(2)同分母分數減法的計算方法:分母不變,分子相減。(1)在搶1以及清0的活動中,感受幾分之一、幾分之幾與“1”的內在聯系,豐富并加深對分數的理解。(2)在活動中初步感受時間的隨機性,逐步增強對分數大小的判斷能力,豐富解決問題的經驗,鍛煉思維的靈活性。八大易錯知識點1、用分數表示的前提是平均分。2、不論一個圖形形狀如何,只要是把它平均分成幾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幾分之一。3、同一個物體或圖形,平均分成的份數越多,每一份反而越小。4、寫分數時,分母表示的是平均分的總份數,分子表示的是這樣的幾份。5、把一個整體平均分成若干份,取其中的幾份,就是這個整體的幾分之幾,所分的份數做分母,所取的份數做分子。6、同一個物體或圖形,平均分成的份數越多,每一份反而越小。7、分子和分母(0除外)相同的分數可以用1來表示。8、同分母分數相加減,分母不變,分子相加減。【典例精講1】(22-23三年級上·江蘇淮安·期末)把一張紙對折3次,每一部分是這張紙的。【答案】【分析】把一張紙對折1次,這張紙就被平均分成了2份,每份是這張紙的。把一張紙對折2次,這張紙就被平均分成了4份,每份是這張紙的。把一張紙對折3次,這張紙就被平均分成了8份,每份是這張紙的。【詳解】由分析得,把一張紙對折3次,每一部分是這張紙的。【典例精講2】(23-24三年級上·山西大同·期末)如圖所示,一塊巧克力。可以平均分成( )塊,每份是份,也就是這塊巧克力的。【答案】8;;【分析】一塊巧克力看成一個整體,平均分成8份,其中的一份是份,也就是這塊巧克力的,據此解答即可。【詳解】一塊巧克力。可以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塊,也就是這塊巧克力的。【典例精講3】(22-23三年級上·河南洛陽·期末)每組有兩張同樣的紙條,把涂色部分對應的分數填入括號。【答案】,;,【分析】把這個整體平均分為若干份,這樣的一份或幾份都可以用分數來表示,這樣的一份表示整體的幾分之一,這樣的幾份表示整體的幾分之幾。分數的比較大小:分母相同的分數,分子大的就大;分子相同的分數,分母小的分數反而較大。【詳解】上面紙條涂色部分是,下面紙條涂色部分是,那么>;左上圖紙條涂色部分是,右上圖紙條涂色部分是,那么>。【點睛】此題考查分數的初步認識。把一個整體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數表示,分母是分成的份數,分子是要表示的份數。【典例精講4】(23-24三年級上·廣西防城港·期末)在括號里填上“>”或“<”。500克( )5千克 3千克( )2900克( ) ( )【答案】 < > > <【分析】(1)1千克=1000克,5千克是5個1000克,等于5000克,500克<5000克,所以500克<5千克;(2)1千克=1000克,3千克是3個1000克,等于3000克,3000克>2900克,所以3千克>2900克;(3)分子是1的分數,分母大,分數就小;(4)同分母分數,分子大的分數就大。【詳解】5千克=5000克,500克<5000克,所以500克<5千克3千克=3000克>2900克><【典例精講5】(23-24三年級上·山西大同·期末)看圖寫算式。( )-( )=( )【答案】【分析】根據分數的意義,將圖中圖形平均分為5份,其中的1份用分數表示是,圖一中陰影部分占其中的4份,用分數表示即,圖二中拿去了其中的2份,即拿去了,剩下了其中的2份,即。【詳解】-=學校: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班級:___________填空題1.(22-23三年級上·江蘇徐州·期末)在括號里填上“>”“<”或“=”。120÷2÷4( )120÷6 ( )1 ( ) 7千克( )700克【答案】 < = > >【分析】先計算算式的得數,再比較數據大小;同分母分數的加法計算,分母不變,分子相加,計算出結果再比較大小;根據千克和克之間的進率,1千克=1000克,進行轉化再比較大小。【詳解】120÷2÷4=60÷4=15<120÷6=20=1=1=1>7千克=7000克>700克2.(23-24三年級上·山東淄博·期末)比較大小看,在括號中填上“>”“<”或“=”。( ) ( )1 ( ) ( )【答案】 > < > <【分析】(1)同分子分數,分母越大的分數反而越小;(2)1可以看作,再根據同分母分數,分子越大,對應的分數越大,據此進行比較;(3)(4)同分母分數,分子越大,對應的分數越大。【詳解】> 1=,所以<1 > <3.(23-24三年級上·湖南湘潭·期末)在下面的括號里填上“>”“<”或“=”。( ) ( ) 1( )【答案】 > < >【分析】分子相同時,分母小的分數大;分母相同時,分子大的分數大。【詳解】(>) (<) 1(>)4.(23-24三年級上·河南平頂山·期末)在括號里填“>”“<”或“=”。( ) 3千克( )3000克 ( )【答案】 < = <【分析】(1)同分子分數比較大小,分母小的分數大。(2)1千克=1000克,則3千克=3000克。(3)同分母分數比較大小,分子大的分數大。【詳解】9>8,則<3千克=3000克22<23,則<5.(23-24三年級上·河南周口·期末)一個蛋糕平均分成3份,其中的2份可以用分數( )表示,在這個分數中,分子是( )。【答案】 2【分析】把一個整體平均分成幾份,占有其中的幾份,分數表示為幾分之幾,分母為分成的份數,分子為占有的份數,據此即可解答。【詳解】一個蛋糕平均分成3份,其中的2份可以用分數表示,在這個分數中,分子是2。6.(23-24三年級上·山西大同·期末)把一根木頭平均鋸成6段,其中4段是這根木頭的。【答案】【分析】把一根木頭看作整體“1”,平均鋸成6段,每段就是這根木頭的,其中的4段是這根木頭的,據此作答。【詳解】根據上述分析可得:把一根木頭平均鋸成6段,其中4段是這根木頭的。7.(23-24三年級上·江蘇徐州·期末)小紅把一張長方形紙對折兩次,這張紙被平均分成了( )份,要把這張紙的四分之一涂色顏色,應該涂( )份。【答案】 4 1【分析】把一張長方形紙對折一次,就把長方形平均分成2份,再對折一次,就把長方形平均分成了4份,據此作答。【詳解】對折一次平均分為2份,對折兩次平均分為4份,涂四分之一即涂其中的1份。【點睛】本題主要考查圖形的折疊以及分數的初步認識。8.(22-23三年級上·貴州畢節·期末)把一塊面包平均分成5塊,小明吃了其中的3塊,小明吃了這塊面包的( )。【答案】【分析】根據分數的意義分析解答。【詳解】把一塊面包看作單位“1”,把單位“1”平均分成5塊,每塊是這塊面包的,小明吃了其中的3塊,即吃了這塊面包的。所以,把一塊面包平均分成5塊,小明吃了其中的3塊,小明吃了這塊面包的。9.(23-24三年級上·江蘇揚州·期末)把一張長方形紙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這張長方形紙的( ),5份是這張長方形紙的( )。【答案】【分析】將這張長方形紙看作整體,平均分成8份,則每份是這張長方形紙的,再計算出5份是多少,據此解答。【詳解】根據對分數的認識,把一張長方形紙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這張長方形紙的,5份是這張長方形紙的。10.(23-24三年級上·江蘇淮安·期末)把同一筐蘋果的分給一年級的同學,分給二年級的同學,分給三年級的同學,( )年級分得的蘋果最多。【答案】一【分析】根據同分子分數的大小比較,分子相同的分數,分母越小的分數越大,據此解答。【詳解】根據分析得:>>所以一年級分得的蘋果最多。11.(23-24三年級上·海南海口·期末)用分數表示圖中的涂色部分是( ),讀作( )。【答案】 八分之二【分析】將這個圖形平均分成8份,其中1份是,2份是。分數的讀法:先讀分母,再讀“分之”,最后讀分子。據此讀出這個分數。【詳解】用分數表示圖中的涂色部分是,讀作八分之二。12.(23-24三年級上·江蘇南京·期末)4個是,再添上( )個就是1。【答案】;5【分析】將整體1平均分為9份,其中1份是,4個即其中的4份;9-4即可求出添上幾個就是1。【詳解】4個是;9-4=5,即再添上5個就是1。13.(23-24三年級上·山西臨汾·期末)同樣多的作業,明明完成了,小亮完成了,( )完成得多。【答案】小亮【分析】同樣多的作業,一個完成,一個完成,求誰完成得多,即比較和的大小即可。【詳解】>小亮完成得多。14.(23-24三年級上·甘肅天水·期末)把12個蘋果平均分成3份,這樣的一份是總數的( ),是( )個蘋果。【答案】 4【分析】根據分數的意義將12個蘋果看作一個整體,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總數的,用除法即可求出每一份有多少個蘋果。【詳解】12÷3=4(個)把12個蘋果平均分成3份,這樣的一份是總數的,是4個蘋果。15.(23-24三年級上·江蘇蘇州·期末)如圖所示是用邊長1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的。圖中涂色部分占長方形的 ,涂色部分的周長是 厘米。【答案】 12【分析】根據分數的意義,將大長方形平均分成8份,其中的一份為,涂色部分占其中的5份,即;涂色部分的多邊形周長可以通過平移線段得到跟長方形一樣的圖形,根據長方形周長=(長+寬)×2即可求得涂色部分的周長。【詳解】(4+2)×2=6×2=12(厘米)圖中涂色部分占長方形的,涂色部分的周長是12厘米。16.(23-24三年級上·安徽合肥·期末)如圖,陰影部分用分數表示是,再涂( )個小三角形,陰影部分可以用表示。【答案】;2【分析】根據分數的意義,圖中正方形被平均分成8個小三角形,每個三角形占其中的,涂色部分為3個三角形,即,即涂5個三角形,再涂(5-3)個即可。【詳解】5-3=2陰影部分用分數表示是,再涂2個小三角形,陰影部分可以用表示。17.(23-24三年級上·河南洛陽·期末)媽媽把一張餅平均分成8小塊,小明吃了1小塊,爸爸吃了3小塊。小明吃了這張餅的( ),爸爸吃了這張餅的( )。【答案】【分析】根據分數的意義,將這張餅平均分成8小塊,其中的1塊用分數表示是,其中的3塊用分數表示是。據此填空即可。【詳解】媽媽把一張餅平均分成8小塊,小明吃了1小塊,爸爸吃了3小塊。小明吃了這張餅的,爸爸吃了這張餅的。18.(23-24三年級上·河南平頂山·期末)甲、乙兩人加工同樣多的電子手表,甲用了小時,乙用了小時,則( )做得快。【答案】甲【分析】同分子分數比較大小,分母小的分數大。據此比較和的大小,誰用時少,誰做得快。【詳解】8>6,則<。甲做得快。19.(23-24三年級上·湖南邵陽·期末)下圖中涂色部分占整個長方形的,再涂( )塊,涂色部分就占整個長方形的。【答案】;4【分析】根據分數的意義,將長方形平均分為8份,其中的1份用分數表示是,涂色部分占3份用分數表示是;再涂7-3=4份,涂色部分就占整個長方形的。【詳解】涂色部分占整個長方形的,再涂4塊,涂色部分就占整個長方形的。20.(23-24三年級上·河南平頂山·期末)玩搶“1”游戲,空白處再鋪( ),就正好鋪滿直條“1”。【答案】【分析】如圖所示,將這個直條平均分成8份,空白部分占1份,占整個直條的。【詳解】玩搶“1”游戲,空白處再鋪,就正好鋪滿直條“1”。21.(23-24三年級上·江蘇徐州·期末)如圖所示,兩個相同的正方形,有一部分重疊在一起構成了一個小正方形,重疊(陰影)部分占整個圖形的。【答案】【分析】根據題目可知重疊部分的部分也為正方形,每個正方形的邊長相同,據此作答。【詳解】陰影部分正方形的邊長是原正方形邊長的一半,因此占了原正方形的四分之一,整個圖形可以看做2個四份即8份,但有一份重疊了,重疊后的圖形只能算作7份。因此重疊的陰影部分占整個圖形的。22.(23-24三年級上·江蘇徐州·期末)1瓶牛奶正好倒滿3杯,路路喝了其中的2杯牛奶,路路喝了這瓶牛奶的。【答案】【分析】根據題意,1瓶牛奶正好倒滿3杯,根據分數的意義,可知每份占這瓶牛奶的,路路喝了其中的2杯牛奶,也就是喝了其中的2份,據此作答即可。【詳解】1瓶牛奶正好倒滿3杯,路路喝了其中的2杯牛奶,路路喝了這瓶牛奶的。23.(23-24三年級上·山西大同·期末)圖中的涂色部分用分數表示是( ),空白部分用分數表示是( )。【答案】【分析】根據分數的意義,將題目中的大長方形看作一個整體,平均分為10份,其中的1份用分數表示是,涂色部分占其中的7份,用分數表示即,空白部分占其中的3份,用分數表示即。【詳解】圖中的涂色部分用分數表示是,空白部分用分數表示是。24.(23-24三年級上·江蘇泰州·期末)一本故事書,小明第一天看完全書的,第二天和第一天看的頁數相同,兩天一共看了全書的。【答案】【分析】根據題意,小明第一天看完全書的,第二天也看了全書的,將兩天看的量相加即可解答。【詳解】+=所以兩天一共看了全書的。25.(23-24三年級上·江蘇鹽城·期末)一塊蛋糕,小紅吃去了它的,小明吃去了它的, 兩人一共吃了這塊蛋糕的。【答案】【分析】用小紅吃了這塊蛋糕的幾分之幾加上小明吃了這塊蛋糕的幾分之幾,即可求出兩人一共吃了這塊蛋糕的幾分之幾;據此解答。【詳解】+=即兩人一共吃了這塊蛋糕的。26.(23-24三年級上·江蘇南京·期末)( )個是;里有( )個;5個( )是。【答案】 4 4【分析】根據題意,+++=,所以4個是;=+++,所以4個是;++++=,所以5個是。【詳解】由分析知,4個是;里有4個;5個是。27.(23-24三年級上·安徽蚌埠·期末)把一張長方形紙連續對折3次,折痕將長方形紙平均分成( )份,其中的3份用分數表示( )。【答案】 8【分析】把一張長方形紙對折1次,它被平均分成了2份,對折2次,它被平均分成了4份,對折3次,它被平均分成了8份;每份就是這張紙的是,3份就是,據此作答。【詳解】根據上述分析可得:把一張長方形紙連續對折3次,折痕將長方形紙平均分成8份,其中的3份用分數表示。28.(22-23三年級上·江蘇鹽城·期末)冬冬家有一塊菜地,其中的種青菜,種蘿卜,種白菜。青菜和蘿卜一共占這塊地的,白菜比蘿卜多占這塊地的。【答案】;【分析】求青菜和蘿卜一共占這塊地的幾分之幾,就是求與的和;白菜比蘿卜多占這塊地的幾分之幾,就是求與的差。據此解答即可。【詳解】+=-=即青菜和蘿卜一共占這塊地的,白菜比蘿卜多占這塊地的。29.(22-23三年級上·江蘇徐州·期末),表示( )個減去( )個,等于( )個,結果是( )。【答案】 5 3 2【分析】表示5個,表示3個,那么減即為2個,2個是。【詳解】,表示5個減去3個,等于2個,結果是。30.(23-24三年級上·安徽蚌埠·期末)在本學期的“好書共讀”活動中,玲玲、青青和凡凡同一天開始看同一本書,3天后,玲玲看了這本書的,青青還剩這本書的,凡凡看了這本書的。三個人中,( )看的書最多。【答案】凡凡【分析】根據題意可知,玲玲看了這本書的,青青還剩這本書的,凡凡看了這本書的。青青還剩這本書的,意味著青青看了這本書的1-=,要求三個人中誰看的書最多,我們需要比較三個分數的大小,即、、的大小,最大的看的書最多,據此解答即可。【詳解】由題意得:1-=<<所以在本學期的“好書共讀”活動中,玲玲、青青和凡凡同一天開始看同一本書,3天后,玲玲看了這本書的,青青還剩這本書的,凡凡看了這本書的。三個人中,凡凡看的書最多。31.(22-23三年級上·河南平頂山·期末)如圖,涂色部分用分數表示是( ),比空白部分少( )。【答案】【分析】把一個圖形平均分成幾份,占其中的幾份,分數表示幾分之幾,分母為分成的份數,分子為占有的份數;長方形平均分成了8份,涂色部分占3份,分數表示為,涂色部分比空白部分少2份,所以涂色部分比空白部分少。【詳解】根據分析可知,涂色部分用分數表示是,比空白部分少。32.(22-23三年級上·江蘇鹽城·期末)如圖所示,涂色部分占大正方形的,再涂出大正方形的,所剩下的空白部分占大正方形的。 【答案】;【分析】把一個圖形平均分成幾份,涂色部分占其中的幾份,用分數表示為幾分之幾;表示白色部分占其中的2份,據此計算出需要再涂幾分之幾。【詳解】大正方形平均分成了9塊,4塊涂了色,故涂色部分占整個圖形的;9-2=7(塊)7-4=3(塊)即再涂出大正方形的,所剩下的空白部分占大正方形的。33.(22-23三年級上·江蘇鎮江·期末)如圖,涂色部分可以用分數( )表示。【答案】【分析】根據對分數的初步認識可知,分母表示平均分的總份數,分子表示涂色的份數,依此填空。【詳解】此圖被平均分成了6份,涂色部分為其中的1份,因此涂色部分可以用分數表示。34.(22-23三年級上·江蘇泰州·期末)如圖,涂色部分占整個圖形的( )(填分數),如果涂色部分表示18,那么大三角形表示( )。有( )個白色三角形平移后能和涂色三角形重合。【答案】 162 5【分析】根據對分數的初步認識可知,分母表示平均分的總份數,分子表示涂色的份數,依此填空即可。涂色部分為1個小三角形,因此用1個小三角形表示的數乘大三角形中小三角形的個數即可。平移是指在同一個平面內,如果一個圖形上的所有點都按照某個直線方向做相同距離的移動,那么這樣的圖形運動就叫做圖形的平移運動,簡稱平移,平移不改變圖形的形狀和大小;依此即可解答。【詳解】涂色部分為9等份中的1份,即涂色部分占整個圖形的;18×9=162,如果涂色部分表示18,那么大三角形表示162。根據圖示可知,有5個白色三角形平移后能和涂色三角形重合。35.(22-23三年級上·江蘇鎮江·期末)是( )個,再加上3個是。【答案】4;【分析】將一個整體平均分成9份,1份是,4份是,則是4個。4個加上3個,得到7個,也就是。【詳解】是4個,再加上3個是。36.(23-24三年級上·江蘇徐州·期末)把一根木料鋸4次,每次鋸成同樣的長的小段,能鋸成( )段,其中3段占這根木料的( )。【答案】 5【分析】鋸的段數=次數+1,則把一根木料鋸4次,可以鋸成5段。把一根木料平均鋸成5段,1段占這根木料的,3段占這根木料的。【詳解】4+1=5(段)把一根木料鋸4次,每次鋸成同樣的長的小段,能鋸成5段,其中3段占這根木料的。37.(22-23三年級上·江蘇鹽城·期末)7個是( );( )個是。【答案】 1 5【分析】將一個整體平均分成7份,其中1份是,2份是2個,即,7份是7個,即,也就是1。將一個整體平均分成10份,其中1份是,是其中的5份。【詳解】7個是(1);(5)個是。38.(22-23三年級上·江蘇徐州·期末)把一根繩子等距離的剪了3次,剪成相等的小段,每段是全長的( )。【答案】【分析】根據對分數的認識,將一段繩子看作整體,等距離就是平均分,剪了3次,剪成相等的小段,即總共被平均分成4段,據此可以知道每段是全長的幾分之幾。【詳解】根據題意,等距離剪了3次,即將這根繩子看作整體,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所以每段是全長的。39.(23-24三年級上·廣西防城港·期末)涂色部分是,空白部分是。【答案】;【分析】把圖形看作一個整體,平均分成了7份,分母是分成的份數,分子是要表示的份數。涂色部分占4份,用分數表示是,未涂色部分占3份,用分數表示是。【詳解】涂色部分是,空白部分是。40.(23-24三年級上·江蘇南京·期末)一張長方形紙對折三次后打開,把其中3份涂上紅色,4份涂上綠色,其余涂上黃色。涂紅色部分占這張紙的,涂黃色部分占這張紙的。【答案】;【分析】把長方形的紙看成一個整體,對折1次,被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對折2次被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對折3次,被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它的,把其中3份涂上紅色,就是,4份涂上綠色,就是,剩下的1份涂上黃色,就是,據此解答即可。【詳解】一張長方形紙對折三次后打開,把其中3份涂上紅色,4份涂上綠色,其余涂上黃色。涂紅色部分占這張紙的,涂黃色部分占這張紙的。41.(23-24三年級上·湖南邵陽·期末)用分數表示下面每個圖里的涂色部分。( ) ( )【答案】 /【分析】根據分數的認識,把一個整體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幾份就是幾分之幾。把左圖看作一個整體,把它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它的,其中4份涂色,表示;或者把它平均分成5份,其中2份涂色,表示把右圖看作一個整體,把它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其中3份涂色,就是。【詳解】42.(23-24三年級上·湖南邵陽·期末)把一根木料鋸成同樣長的小段,共鋸6次,每段是這根木料的( )。【答案】【分析】根據分數的意義,把一個物體平均分成了幾份,每份是它的幾份之一;木料鋸了6次,平均分成了(6+1)段,每段就是這根木料的。【詳解】6+1=7(段)把一根木料鋸成同樣長的小段,共鋸6次,每段是這根木料的。43.(23-24三年級上·江蘇蘇州·期末)左圖涂色部分用分數表示,這個長方形中的涂色部分用分數表示。【答案】;【分析】把一個圖形平均分成幾份,分母就是幾;涂色部分占幾份,分子就是幾。據此解答。,此圖看作被平均分成4份,涂色部分占其中的1份,用分數表示為;,此圖看作被平均分成6份,涂色部分占其中的1份,用分數表示為;據此解答。【詳解】根據分析可得:左圖涂色部分用分數表示,這個長方形中的涂色部分用分數表示。44.(23-24三年級上·河南平頂山·期末)6天看完一本書,平均每天看這本書的( ),( )天看這本書的。【答案】 5【分析】6天看完一本書,將這本書平均分成6份,平均每天看1份,即平均每天看這本書的。5天看5份,就是看這本書的。【詳解】6天看完一本書,平均每天看這本書的,5天看這本書的。45.(23-24三年級上·山西太原·期末)小麗過生日,全家一起吃蛋糕。爸爸把蛋糕平均切成6份,小麗吃了其中的3份,媽媽吃了這塊蛋糕的,剩下的爸爸全部吃完。爸爸吃了這塊蛋糕的,媽媽吃了其中的( )份。【答案】;2【分析】媽媽吃了這塊蛋糕的,即媽媽吃了6份中的2份,小麗吃了其中的3份,小麗吃了這塊蛋糕的,1減再減,即可求出爸爸吃了這塊蛋糕的幾分之幾。【詳解】1--=-=小麗過生日,全家一起吃蛋糕。爸爸把蛋糕平均切成6份,小麗吃了其中的3份,媽媽吃了這塊蛋糕的,剩下的爸爸全部吃完。爸爸吃了這塊蛋糕的,媽媽吃了其中的2份。46.(23-24三年級上·江蘇泰州·期末)媽媽把一塊蛋糕平均分成8份,給了哥哥3份,哥哥分得這塊蛋糕的( );剩下的蛋糕由媽媽和妹妹全部吃完,媽媽比妹妹多吃1份,妹妹吃了這塊蛋糕的( )。(請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分數)【答案】【分析】把一個整體平均分成幾份,占有其中的幾份,用分數表示為幾分之幾,分母是分成的份數,分子是占有的份數,據此即可解答。【詳解】媽媽把一塊蛋糕平均分成8份,給了哥哥3份,哥哥分得這塊蛋糕的;還剩下5份,剩下的蛋糕由媽媽和妹妹全部吃完,媽媽比妹妹多吃1份,故媽媽吃了3份,妹妹吃了2份,妹妹吃了這塊蛋糕的。47.(23-24三年級上·江蘇徐州·期末)如圖,涂色部分可以用分數表示為,涂色部分有( )個。【答案】;4;9【分析】把一個整體平均分成幾份,涂色其中的幾份,涂色部分占這個整體的幾分之幾,其中平均分成的份數為分母,涂色部分為分子;一個分數中分子為幾,就有幾個幾分之一。據此解答。【詳解】如圖,這個三角形被平均分成了9份,涂色4份,涂色部分可以用分數表示為,涂色部分有4個。48.(23-24三年級上·江蘇徐州·期末)小紅把一塊巧克力平均分成8小塊,第一天吃了2小塊,第二天吃了剩下的二分之一,兩天他一共吃了這塊巧克力的( )。【答案】【分析】根據題意,第一天吃了2小塊,也就是吃了這塊巧克力的,用8-2=6塊,求出剩下的塊數,第二天吃了剩下的二分之一,即6÷2=3塊,也就是吃了這塊巧克力的,用第一天吃的加上第二天吃的,即可求出兩天吃了這塊巧克力的幾分之幾。【詳解】8-2=6(塊)6÷2=3(塊)+=小紅把一塊巧克力平均分成8小塊,第一天吃了2小塊,第二天吃了剩下的二分之一,兩天他一共吃了這塊巧克力的。49.(23-24三年級上·湖南邵陽·期末)把20塊餅干平均分給4個小朋友,每個小朋友分得這些餅干的( )(填分數),每個小朋友分得( )塊餅干。【答案】 5【分析】把一個量平均分成幾份,每份是它的幾分之一,寫作;平均分用除法,用20÷4可求出每個小朋友分得幾塊餅干。【詳解】20÷4=5(塊)把20塊餅干平均分給4個小朋友,每個小朋友分得這些餅干的(),每個小朋友分得(5)塊餅干。50.(23-24三年級上·江蘇徐州·期末)一個分數的分母是9,分子是5,這個分數是,它是由( )個組成的。【答案】;5;【分析】一個分數的分母是9,表示把一個整體平均分成9份,每份是,取其中的5份,用分數表示為;分子是取的份數,即的個數;據此解答。【詳解】根據分析可得,一個分數的分母是9,分子是5,這個分數是,它是由(5)個組成的。51.(23-24三年級上·山西太原·期末)媽媽把一張餅(見下圖)平均分成9小塊,樂樂吃了1小塊,爸爸吃了剩下的一半。樂樂吃了這張餅的,爸爸吃了這張餅的。【答案】;【分析】根據對分數的初步認識可知,分母表示平均分的總份數,分子表示吃的份數,依此填空即可。【詳解】9-1=8(塊)8÷2=4(塊)樂樂吃了這張餅的,爸爸吃了這張餅的。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七單元《分數的初步認識(一)》(填空題篇五大題型)單元復習講義(知識梳理+素養目標+易錯集錦+典例精講+專項精練)-2024-2025學年三年級數學上冊(蘇教版)(學生版).docx 第七單元《分數的初步認識(一)》(填空題篇五大題型)單元復習講義(知識梳理+素養目標+易錯集錦+典例精講+專項精練)-2024-2025學年三年級數學上冊(蘇教版)(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