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七單元 《分數的初步認識(一)》 單元復習講義(講義)三年級數學上冊專項精練(知識梳理+素養目標+易錯集錦+典例精講+專項精練)(導圖高清,放大更清晰。)1、核心素養目標:在本單元的學習中,學生將通過實際操作和數學探究活動,培養對分數的初步認識和理解。學生應能夠識別和描述分數的基本概念,理解分數表示整體中的一部分,并能將分數與實際情境相聯系。此外,學生將通過比較、排序和簡單的分數運算,發展邏輯思維和問題解決能力。學生還應學會用數學語言準確表達自己的思考過程,培養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在日常生活中應用分數知識的意識。2、學習目標:(1)認識分數,理解分數表示的是整體被等分后的一部分。(2)能夠識別和書寫簡單的分數,如、、 等,并知道它們的含義。(3)通過實際操作,切分實物和使用分數條,直觀感受分數的大小。(4)能夠比較不同分母的分數大小,并能進行簡單的分數排序。(5)在具體情境中應用分數,如描述物品的分配、時間的分割等。(1)把一個物體或圖形平均分成2份,無論每份的形狀如何,每份都是它的。(2)分數各部分的名稱:分數中間的短橫線叫作分數線,分數線下面的數叫作分母,上面的數叫作分子。(3)把一個物體或圖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幾分之一來表示,分的份數越多,其中的一份就越小;分的份數越少,其中的一份就越大。即:分子是1的分數,分母越大,分數越小;分母越小,分數越大。(1)把一個物體或一個圖形平均分成幾份,分母就是幾;表示這樣的幾份,分子就是幾。(2)比較分母相同的分數的大小的方法:分母相同的分數相比較,分子大的分數大,分子小的分數小。(1)同分母分數加法的計算方法:分母不變,分子相加。(2)同分母分數減法的計算方法:分母不變,分子相減。(1)在搶1以及清0的活動中,感受幾分之一、幾分之幾與“1”的內在聯系,豐富并加深對分數的理解。(2)在活動中初步感受時間的隨機性,逐步增強對分數大小的判斷能力,豐富解決問題的經驗,鍛煉思維的靈活性。八大易錯知識點1、用分數表示的前提是平均分。2、不論一個圖形形狀如何,只要是把它平均分成幾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幾分之一。3、同一個物體或圖形,平均分成的份數越多,每一份反而越小。4、寫分數時,分母表示的是平均分的總份數,分子表示的是這樣的幾份。5、把一個整體平均分成若干份,取其中的幾份,就是這個整體的幾分之幾,所分的份數做分母,所取的份數做分子。6、同一個物體或圖形,平均分成的份數越多,每一份反而越小。7、分子和分母(0除外)相同的分數可以用1來表示。8、同分母分數相加減,分母不變,分子相加減。【典例精講1】(23-24三年級上·山西大同·期末)下面圖形中的涂色部分不能用表示的是( )。A. B. C.【答案】C【分析】將一個圖形平均分成3份,其中涂色部分占其中1份,涂色部分就可以表示成,據此分析作答。【詳解】A.圓形被平均分成3份,其中涂色部分占其中1份,涂色部分表示;B.將兩個涂色的三角形拼成一個小正方形,即長方形被平均分成3份,其中涂色部分占其中1份,涂色部分表示;C.如圖所示,將三角形平均分成3份,涂色部分超過1份,所以涂色部分不能表示。故答案為:C【典例精講2】(23-24三年級上·江蘇南京·期末)下面的長條表示1,涂色部分可以用分數( )來表示。A. B. C. D.【答案】C【分析】把這個整體平均分為若干份,這樣的一份或幾份都可以用分數來表示,這樣的一份表示整體的幾分之一,這樣的幾份表示整體的幾分之幾。【詳解】如上圖:把整個長條平均分成6份,涂色部分占了其中的1份,涂色部分可以用分數表示。故答案為:C【典例精講3】(22-23三年級上·江蘇鹽城·期末)甲、乙兩支鉛筆一樣長,一個月后,甲用去,乙用去,剩下的( )多。A.甲 B.乙 C.甲、乙一樣多【答案】A【分析】根據實際可知,誰用去的最少,誰剩下的就越多,因此可直接比較用去部分的長度即可。分母相同的分數比較大小,分子大的分數大;依此比較。【詳解】<,即甲用得少,乙用得多,因此甲剩下的多。故答案為:A【典例精講4】(23-24三年級上·江蘇徐州·期末)兩根同樣長的繩子,第一根繩子分成每段長米。第二根繩子分成每段長米,那么( )繩子分得段數多。A.第一根 B.第二根 C.兩根一樣多【答案】B【分析】兩根繩子同樣長,哪條繩子被分成的每段長度越短,那條繩子分得段數越多。同分子分數比較大小,分母小的分數大。據此解答。【詳解】5<6,則>。第二根繩子分得段數多。故答案為:B【典例精講5】(23-24三年級上·山西大同·期末)三年級一班的同學把教室后面黑板的用來展覽優秀作文,黑板的用來展覽硬筆書法作品。展覽硬筆書法作品的部分比展覽優秀作文的部分多占這塊黑板的( )。A. B. C.【答案】A【分析】用展覽硬筆書法作品的部分占這塊黑板的幾分之幾減去展覽優秀作文的部分占這塊黑板的幾分之幾,即可算出展覽硬筆書法作品的部分比展覽優秀作文的部分多占這塊黑板的幾分之幾。【詳解】-=展覽硬筆書法作品的部分比展覽優秀作文的部分多占這塊黑板的。故答案為:A學校: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班級:___________選擇題1.(23-24三年級上·江蘇泰州·期末)我國很早就有了分數,最初用算籌表示,例如可以表示成( )。A. B. C.2.(23-24三年級上·江蘇徐州·期末)兩根同樣長的繩子,第一根繩子分成每段長米。第二根繩子分成每段長米,那么( )繩子分得段數多。A.第一根 B.第二根 C.兩根一樣多3.(22-23三年級上·江蘇連云港·期末)下面( )可以用分數來表示。A. B. C.4.(22-23三年級上·河南平頂山·期末)涂色部分不能用表示的是( )。A. B. C.5.(22-23三年級上·河南新鄉·期末)我國很早就有了分數,最初用( )表示。A.數字 B.算籌 C.分數線6.(22-23三年級上·江蘇宿遷·期末)小明、小方和小剛三人同看一本書。一個星期以后,小明看了書的,小方看了書的,小剛看了書的,他們中,( )看得最多。A.小明 B.小方 C.小剛7.(22-23三年級上·江蘇南通·期末)下面圖形中涂色部分不能用表示的是( )。A. B. C.8.(22-23三年級上·安徽合肥·期末)一塊蛋糕平均分成8份,小明吃了其中的3份,小明吃了這塊蛋糕的( )。A. B. C.9.(22-23三年級上·江蘇徐州·期末)圖中陰影部分,用分數表示不正確的是( )。A. B. C.10.(22-23三年級上·江蘇徐州·期末)如圖陰影部分表示分數的意義,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A.3個 B.3個 C.3個11.(22-23三年級上·貴州畢節·期末)圖中涂色部分不能用表示的是( )。A. B. C.12.(19-20三年級上·全國·期末)把一張正方形紙對折3次,每份是這張紙的( )。A. B. C.13.(23-24三年級上·江蘇南通·期末)下面圖形中的涂色部分不能用表示的是( )。A. B. C.14.(23-24三年級上·江蘇南通·期末)小明和小芳兩人做同樣的口算題。兩個人都做了5分鐘,小明完成了,小芳完成了。兩人的速度相比,( )。A.小明的速度快 B.小芳的速度快 C.一樣快15.(23-24三年級上·安徽合肥·期末)如圖涂色部分能用表示的是( )。A. B. C.16.(23-24三年級上·河南平頂山·期末)圖中的涂色部分是整個長方形的( )。A. B. C.17.(23-24三年級上·江蘇泰州·期末)下面陰影部分哪個可以用來表示?( )A. B. C.18.(23-24三年級上·江蘇鹽城·期末)張昊和吳越看同樣的童話書,張昊已經看了這本書的,吳越看了這本書的,( )剩下的多。A.張昊 B.吳越 C.不能確定誰19.(23-24三年級上·江蘇鹽城·期末)下面圖形中的陰影部分用分數表示是( )。A. B. C.20.(23-24三年級上·江蘇徐州·期末)兩位同學看同一本故事書,小英看了這本書的,小娟看了之后還剩這本書的,看的最快的同學是( )。A.小英 B.小娟 C.無法確定21.(22-23三年級上·江蘇泰州·期末)>,□里最小可以填( )。A.9 B.8 C.122.(22-23三年級上·江蘇徐州·期末)一瓶飲料,張輝喝了它的,杜暢喝的比張輝少一些,杜暢可能喝了這瓶飲料的( )。A. B. C.23.(22-23三年級上·山西太原·期末)用分數表示下面涂色部分,正確的是( )。A. B. C.24.(22-23三年級上·河南周口·期末)把一根繩子剪5次,剪成同樣長的小段,其中的2段是這根繩子的( )。A. B. C.25.(22-23三年級上·湖南株洲·期末)下面圖形中,涂色部分不能用表示的是( )。A. B. C.26.(23-24三年級上·廣西北海·期末)把一張正方形紙對折兩次后,把其中的3份涂上紅色,涂紅色部分占這張正方形紙的( )。A. B. C.27.(22-23三年級上·河南平頂山·期末)兩個數的和比其中一個數大,比另一個數大,這兩個數的和是( )。A. B. C.28.(22-23三年級上·江蘇鹽城·期末)甲、乙兩支鉛筆一樣長,一個月后,甲用去,乙用去,剩下的( )多。A.甲 B.乙 C.甲、乙一樣多29.(22-23三年級上·河南平頂山·期末)兩張紙條露出的部分一樣長,第一張露出部分占整張紙條的,第二張露出部分占整張紙條的,這兩張紙條相比( )。A.第一張長 B.第二張長 C.無法確定30.(22-23三年級上·江蘇徐州·期末)把一根繩子剪了6次,剪成同樣長的小段,其中的兩段是這根繩子的( )。A. B. C.31.(23-24三年級上·山西大同·期末)三年級一班的同學把教室后面黑板的用來展覽優秀作文,黑板的用來展覽硬筆書法作品。展覽硬筆書法作品的部分比展覽優秀作文的部分多占這塊黑板的( )。A. B. C.32.(22-23三年級上·江蘇徐州·期末)玲玲看了一本書的,毛毛看了另一本書的,兩人都看了12頁,( )看的書總頁數多。A.玲玲 B.毛毛 C.無法確定33.(22-23三年級上·江蘇南京·期末)下面各圖的涂色部分能用表示的是( )。A. B. C.34.(22-23三年級上·江蘇南京·期末)小軍和小剛兩人在看同一本書,小軍看了這本書的,小剛看了這本書的,誰( )剩下的多一些。A.小軍 B.小剛 C.無法確定35.(21-22三年級上·江蘇徐州·期末)用一塊地的種白菜,種青菜,剩下的地與種( )的地一樣多。A.白菜 B.青菜 C.白菜和青菜的總和36.(23-24三年級上·江蘇·課后作業)任何一個正方形的邊長是這個正方形周長的( )。A. B. C.不能確定37.(23-24三年級上·海南海口·期末)小明、小玲、小方三人是同班同學,他們完成同樣的數學作業小明用了小時,小玲用了小時,小方用了小時。誰完成作業的速度最快?( )A.小明 B.小玲 C.小方38.(23-24三年級上·湖南邵陽·期末)下列說法錯誤的( )。A.平行四邊形是軸對稱圖形 B.一根繩子對折3次,每段是全長的 C.320×5的積的末尾有2個039.(23-24三年級上·山西臨汾·期末)把一個燒餅平均切成6塊,小新吃了2塊。他吃了這個燒餅的( )。A. B. C.40.(23-24三年級上·廣西防城港·期末)涂色部分可以用表示的是( )。A. B. C.41.(23-24三年級上·湖南邵陽·期末)有3位同學分別畫圖用陰影部分或指定線段表示,表示錯誤的是( )。A. B. C.42.(23-24三年級上·湖南邵陽·期末)下面圖形中,涂色部分能用表示的是( )。A. B. C.43.(23-24三年級上·江蘇徐州·期末)下面的彩帶哪根長( )?A.甲彩帶長 B.乙彩帶長 C.兩根彩帶一樣長44.(23-24三年級上·江蘇徐州·期末)把一張長方形紙連續對折3次,得到的圖形是整張紙的( )。A.三分之一 B.六分之一 C.八分之一45.(23-24三年級上·安徽馬鞍山·期末)一張正方形的白紙對折三次后,每一小部分是這張白紙的( )。A. B. C.46.(23-24三年級上·廣西防城港·期末)一袋香瓜子原價12元。現在按半價出售,買3袋這樣的香瓜子要用( )元。A.4 B.18 C.36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第七單元 《分數的初步認識(一)》 單元復習講義(講義)三年級數學上冊專項精練(知識梳理+素養目標+易錯集錦+典例精講+專項精練)(導圖高清,放大更清晰。)1、核心素養目標:在本單元的學習中,學生將通過實際操作和數學探究活動,培養對分數的初步認識和理解。學生應能夠識別和描述分數的基本概念,理解分數表示整體中的一部分,并能將分數與實際情境相聯系。此外,學生將通過比較、排序和簡單的分數運算,發展邏輯思維和問題解決能力。學生還應學會用數學語言準確表達自己的思考過程,培養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在日常生活中應用分數知識的意識。2、學習目標:(1)認識分數,理解分數表示的是整體被等分后的一部分。(2)能夠識別和書寫簡單的分數,如、、 等,并知道它們的含義。(3)通過實際操作,切分實物和使用分數條,直觀感受分數的大小。(4)能夠比較不同分母的分數大小,并能進行簡單的分數排序。(5)在具體情境中應用分數,如描述物品的分配、時間的分割等。(1)把一個物體或圖形平均分成2份,無論每份的形狀如何,每份都是它的。(2)分數各部分的名稱:分數中間的短橫線叫作分數線,分數線下面的數叫作分母,上面的數叫作分子。(3)把一個物體或圖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幾分之一來表示,分的份數越多,其中的一份就越小;分的份數越少,其中的一份就越大。即:分子是1的分數,分母越大,分數越小;分母越小,分數越大。(1)把一個物體或一個圖形平均分成幾份,分母就是幾;表示這樣的幾份,分子就是幾。(2)比較分母相同的分數的大小的方法:分母相同的分數相比較,分子大的分數大,分子小的分數小。(1)同分母分數加法的計算方法:分母不變,分子相加。(2)同分母分數減法的計算方法:分母不變,分子相減。(1)在搶1以及清0的活動中,感受幾分之一、幾分之幾與“1”的內在聯系,豐富并加深對分數的理解。(2)在活動中初步感受時間的隨機性,逐步增強對分數大小的判斷能力,豐富解決問題的經驗,鍛煉思維的靈活性。八大易錯知識點1、用分數表示的前提是平均分。2、不論一個圖形形狀如何,只要是把它平均分成幾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幾分之一。3、同一個物體或圖形,平均分成的份數越多,每一份反而越小。4、寫分數時,分母表示的是平均分的總份數,分子表示的是這樣的幾份。5、把一個整體平均分成若干份,取其中的幾份,就是這個整體的幾分之幾,所分的份數做分母,所取的份數做分子。6、同一個物體或圖形,平均分成的份數越多,每一份反而越小。7、分子和分母(0除外)相同的分數可以用1來表示。8、同分母分數相加減,分母不變,分子相加減。【典例精講1】(23-24三年級上·山西大同·期末)下面圖形中的涂色部分不能用表示的是( )。A. B. C.【答案】C【分析】將一個圖形平均分成3份,其中涂色部分占其中1份,涂色部分就可以表示成,據此分析作答。【詳解】A.圓形被平均分成3份,其中涂色部分占其中1份,涂色部分表示;B.將兩個涂色的三角形拼成一個小正方形,即長方形被平均分成3份,其中涂色部分占其中1份,涂色部分表示;C.如圖所示,將三角形平均分成3份,涂色部分超過1份,所以涂色部分不能表示。故答案為:C【典例精講2】(23-24三年級上·江蘇南京·期末)下面的長條表示1,涂色部分可以用分數( )來表示。A. B. C. D.【答案】C【分析】把這個整體平均分為若干份,這樣的一份或幾份都可以用分數來表示,這樣的一份表示整體的幾分之一,這樣的幾份表示整體的幾分之幾。【詳解】如上圖:把整個長條平均分成6份,涂色部分占了其中的1份,涂色部分可以用分數表示。故答案為:C【典例精講3】(22-23三年級上·江蘇鹽城·期末)甲、乙兩支鉛筆一樣長,一個月后,甲用去,乙用去,剩下的( )多。A.甲 B.乙 C.甲、乙一樣多【答案】A【分析】根據實際可知,誰用去的最少,誰剩下的就越多,因此可直接比較用去部分的長度即可。分母相同的分數比較大小,分子大的分數大;依此比較。【詳解】<,即甲用得少,乙用得多,因此甲剩下的多。故答案為:A【典例精講4】(23-24三年級上·江蘇徐州·期末)兩根同樣長的繩子,第一根繩子分成每段長米。第二根繩子分成每段長米,那么( )繩子分得段數多。A.第一根 B.第二根 C.兩根一樣多【答案】B【分析】兩根繩子同樣長,哪條繩子被分成的每段長度越短,那條繩子分得段數越多。同分子分數比較大小,分母小的分數大。據此解答。【詳解】5<6,則>。第二根繩子分得段數多。故答案為:B【典例精講5】(23-24三年級上·山西大同·期末)三年級一班的同學把教室后面黑板的用來展覽優秀作文,黑板的用來展覽硬筆書法作品。展覽硬筆書法作品的部分比展覽優秀作文的部分多占這塊黑板的( )。A. B. C.【答案】A【分析】用展覽硬筆書法作品的部分占這塊黑板的幾分之幾減去展覽優秀作文的部分占這塊黑板的幾分之幾,即可算出展覽硬筆書法作品的部分比展覽優秀作文的部分多占這塊黑板的幾分之幾。【詳解】-=展覽硬筆書法作品的部分比展覽優秀作文的部分多占這塊黑板的。故答案為:A學校: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班級:___________選擇題1.(23-24三年級上·江蘇泰州·期末)我國很早就有了分數,最初用算籌表示,例如可以表示成( )。A. B. C.【答案】C【分析】分數最初的表示法跟現在不一樣,下面有幾根分母就是幾,上面有幾根,分子就是幾。據此解答。【詳解】我國很早就有了分數,最初用算籌表示。例如把表示成,把表示成。故答案為:C2.(23-24三年級上·江蘇徐州·期末)兩根同樣長的繩子,第一根繩子分成每段長米。第二根繩子分成每段長米,那么( )繩子分得段數多。A.第一根 B.第二根 C.兩根一樣多【答案】B【分析】兩根繩子同樣長,哪條繩子被分成的每段長度越短,那條繩子分得段數越多。同分子分數比較大小,分母小的分數大。據此解答。【詳解】5<6,則>。第二根繩子分得段數多。故答案為:B3.(22-23三年級上·江蘇連云港·期末)下面( )可以用分數來表示。A. B. C.【答案】A【分析】把一個圖形、一個整體、一些物體等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的一份或幾份的數叫做分數。【詳解】A. 平均分成3份,涂色部分是其中1份,用表示;B.分成2份,不是平均分,不能用分數表示;C. 分成3份,不是平均分,不能用分數表示。故答案為:A【點睛】此題考查的是分數的意義,解題關鍵是理解把一個圖形、一個整體、一些物體等平均分才能用分數表示。4.(22-23三年級上·河南平頂山·期末)涂色部分不能用表示的是( )。A. B. C.【答案】C【分析】根據分數的認識,將一個整體平均分成9份,其中4份用表示。據此解答。【詳解】A.圖形被平均分成9份,涂色部分占4份,用表示。B.圖形被平均分成9份,涂色部分占4份,用表示。C.圖形被平均分成9份,涂色部分占6份,用表示。故答案為:C【點睛】此題考查分數的認識,把一個整體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數表示,分母是分成的份數,分子是要表示的份數。5.(22-23三年級上·河南新鄉·期末)我國很早就有了分數,最初用( )表示。A.數字 B.算籌 C.分數線【答案】B【詳解】我國很早就有了分數,最初用算籌表示。例如把表示成,把表示成。故答案為:B6.(22-23三年級上·江蘇宿遷·期末)小明、小方和小剛三人同看一本書。一個星期以后,小明看了書的,小方看了書的,小剛看了書的,他們中,( )看得最多。A.小明 B.小方 C.小剛【答案】B【分析】小明、小方和小剛三人同看一本書,直接比較三人看的分數的大小即可。【詳解】因為,所以小方看的最多。故答案為:B【點睛】本題考查了同分子分數大小比較的應用。7.(22-23三年級上·江蘇南通·期末)下面圖形中涂色部分不能用表示的是( )。A. B. C.【答案】C【分析】把一個圖形、一個整體、一些物體等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的一份或幾份的數叫做分數。分母表示平均分的份數,分子表示其中的幾份。【詳解】A.把一個三角形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用表示;B.把一個長方形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用表示;C.把一個三角形分成了4份,但不是平均分,其中的一份不能用來表示。故答案為:C【點睛】把一個圖形、一個整體、一些物體等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的一份或幾份的數叫做分數。要明確“平均分”這一前提條件。8.(22-23三年級上·安徽合肥·期末)一塊蛋糕平均分成8份,小明吃了其中的3份,小明吃了這塊蛋糕的( )。A. B. C.【答案】B【分析】把這塊蛋糕看作一個整體,把它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它的,3份是這塊蛋糕的。【詳解】一塊蛋糕平均分成8份,小明吃了其中的3份,小明吃了這塊蛋糕的。故答案為:B【點睛】此題是考查分數的初步認識。把一個整體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數表示,分母是平均分成的份數,分子是要表示的份數。9.(22-23三年級上·江蘇徐州·期末)圖中陰影部分,用分數表示不正確的是( )。A. B. C.【答案】C【分析】根據題圖可知,將這個圓平均分成6份,其中2份占這個圓的。也可以看作將這個圓平均分成3份,其中1份占這個圓的。據此解答。【詳解】圖中陰影部分用或表示,不能用表示。故答案為:C10.(22-23三年級上·江蘇徐州·期末)如圖陰影部分表示分數的意義,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A.3個 B.3個 C.3個【答案】C【分析】把整個圖形的面積看作一個整體,把它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它的,其中3份涂色,表示3個。【詳解】如圖:如圖陰影部分表示分數的意義,上列描述正確的是3個。故答案為:C11.(22-23三年級上·貴州畢節·期末)圖中涂色部分不能用表示的是( )。A. B. C.【答案】B【分析】表示把單位“1”平均分成2份,涂色部分占其中的一份,注意要平均分。【詳解】A、C涂色部分平移旋轉以后正好是圖形的一半,也就是;B不是平均分。故答案為:B。12.(19-20三年級上·全國·期末)把一張正方形紙對折3次,每份是這張紙的( )。A. B. C.【答案】A【分析】根據分數的初步認識:一個整體被平均分成幾份,其中的1份占這個整體的幾分之一。據此解答。【詳解】將正方形紙對折一次,就是將正方形紙平均分成2份,其中一份占它的將正方形紙對折兩次,就是將正方形紙平均分成4份,其中一份占它的將正方形紙對折三次,就是將正方形紙平均分成8份,其中一份占它的故答案為:A13.(23-24三年級上·江蘇南通·期末)下面圖形中的涂色部分不能用表示的是( )。A. B. C.【答案】B【分析】根據分數的意義,將每個圖片平均分為2份,其中的1份即代表,據此選擇即可。【詳解】A.將正方形平均分為4個小三角形,涂色部分占其中的一半,表示的分數是;B.圖形不是平均分,不能用分數表示;C.可以利用割補法把上面的陰影割補到圓的下面,正好是一個半圓,也就是圓的。故答案為:B14.(23-24三年級上·江蘇南通·期末)小明和小芳兩人做同樣的口算題。兩個人都做了5分鐘,小明完成了,小芳完成了。兩人的速度相比,( )。A.小明的速度快 B.小芳的速度快 C.一樣快【答案】A【分析】同樣的口算題,小明完成了,小芳完成了,即比較和,哪個數大則代表完成的多,即速度快。分子相同,分母越小分數越大。【詳解】4<5,>,所以小明的速度快。故答案為:A15.(23-24三年級上·安徽合肥·期末)如圖涂色部分能用表示的是( )。A. B. C.【答案】C【分析】根據分數的意義,將一個整體平均分為4份,每一份則占其中的,3份則占其中的,據此選擇即可。【詳解】A.沒有平均分,不符合;B.沒有平均分,不符合;C.平均分為4份,涂色部分占3份,即表示,符合。故答案為:C16.(23-24三年級上·河南平頂山·期末)圖中的涂色部分是整個長方形的( )。A. B. C.【答案】C【分析】觀察這個圖形,將右邊的小三角形移到左邊后,可知這個圖形被平均分成6份,涂色部分共1份,占整個長方形的。【詳解】圖中的涂色部分是整個長方形的。故答案為:C17.(23-24三年級上·江蘇泰州·期末)下面陰影部分哪個可以用來表示?( )A. B. C.【答案】B【分析】把一個整體平均分成幾份,每份是它的幾分之一,據此即可解答。【詳解】A.三角形分成3份,陰影部分占其中的1份,但不是平均分,所以不能用表示。 B.把長方形平均分成3,陰影部分占其中的1份,可以用表示。 C.把長方形分成3份,陰影部分占其中的1份,但不是平均分,所以不能用表示。 故答案為:B18.(23-24三年級上·江蘇鹽城·期末)張昊和吳越看同樣的童話書,張昊已經看了這本書的,吳越看了這本書的,( )剩下的多。A.張昊 B.吳越 C.不能確定誰【答案】B【分析】用1減看了的就是剩下的,然后按照同分子分數比較,分母大的分子小,把兩人剩下的量比大小即可。【詳解】1-=1-=<,則吳越剩下的多。故答案為:B19.(23-24三年級上·江蘇鹽城·期末)下面圖形中的陰影部分用分數表示是( )。A. B. C.【答案】B【分析】如圖表示,將一個長方形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它的,2份涂色,陰影部分占其中的2份,陰影部分是這個長方形的;也可以看作把這個長方形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它的,1份涂色,陰影部分占其中的1份,陰影部分是這個長方形的,據此作答。【詳解】根據上述分析可得:下面圖形中的陰影部分用分數表示是或。故答案為:B20.(23-24三年級上·江蘇徐州·期末)兩位同學看同一本故事書,小英看了這本書的,小娟看了之后還剩這本書的,看的最快的同學是( )。A.小英 B.小娟 C.無法確定【答案】B【分析】小娟看了之后還剩這本書的,用1減可以求出小娟看了這本書的,再把與,這兩個分數的分子都是1,比較分母,分母越小分數越大,哪個分數大,就是誰看的多。【詳解】1-=<,小娟看的快;故答案為:B21.(22-23三年級上·江蘇泰州·期末)>,□里最小可以填( )。A.9 B.8 C.1【答案】A【分析】同分子分數比較大小,分母大的,分數就小,□里的數要比8大,據此解答即可。【詳解】根據分析可知:□里的數要比8大,比8大的數最小是9。故答案為:A【點睛】此題考查的是同分子分數比較大小,關鍵是理解同分子分數比較大小分母大的那個分數小。22.(22-23三年級上·江蘇徐州·期末)一瓶飲料,張輝喝了它的,杜暢喝的比張輝少一些,杜暢可能喝了這瓶飲料的( )。A. B. C.【答案】C【分析】杜暢喝得比張輝少一些,即杜暢喝的這瓶飲料的幾分之幾小于張輝喝的這瓶飲料的,將各選項中分數與比較大小,選擇小于的分數即可。【詳解】A.>B.>C.<故答案為:C【點睛】解答此題關鍵是將比較喝飲料的多少轉化到分數的大小比較上來。23.(22-23三年級上·山西太原·期末)用分數表示下面涂色部分,正確的是( )。A. B. C.【答案】C【分析】把一個整體平均分成若干份,這樣的一份或幾份可以用分數來表示。據此解答。【詳解】A.不把這個圓平均分成4份,所以其中的一份不能用表示,原題錯誤。B.不是把這個三角形平均分成3份,所以其中的一份不能用表示,原題錯誤。C.把這個正方形平均分成8份,陰影占其中的5份,用分數表示為,原題正確。故答案為:C【點睛】此題主要考查分數的初步認識,注意用分數表示的前提是平均分,并且分的總份數做分母,表示的份數做分子。24.(22-23三年級上·河南周口·期末)把一根繩子剪5次,剪成同樣長的小段,其中的2段是這根繩子的( )。A. B. C.【答案】B【分析】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占其中的幾份就是幾分之幾。段數=次數+1,據此解答。【詳解】把一根繩子剪5次,剪成同樣長的小段,就是剪成了5+1=6段,其中的2段是這根繩子的。故答案為:B【點睛】熟練掌握分數的意義是解答本題的關鍵,注意段數=次數+1。25.(22-23三年級上·湖南株洲·期末)下面圖形中,涂色部分不能用表示的是( )。A. B. C.【答案】C【分析】把一個圖形看作一個整體,將它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表示其中3份涂色。【詳解】A.把正方形看作一個整體,將它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其中3份涂色,涂色部分能用表示;B.把三角形看作一個整體,將它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其中3份涂色,涂色部分能用表示;C.把圓形分成4份,其中3份涂色,由于不是平均分,涂色部分不能用表示。故答案為:C【點睛】此題主要考查分數的初步認識,把一個整體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數表示,分母是分成的份數,分子是要表示的份數。26.(23-24三年級上·廣西北海·期末)把一張正方形紙對折兩次后,把其中的3份涂上紅色,涂紅色部分占這張正方形紙的( )。A. B. C.【答案】C【分析】把一張正方形紙對折1次,被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對折2次被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把其中的3份涂上紅色,涂紅色部分占這張正方形紙的,據此作答。【詳解】根據上述分析可得:把一張正方形紙對折兩次后,把其中的3份涂上紅色,涂紅色部分占這張正方形紙的。故答案為:C27.(22-23三年級上·河南平頂山·期末)兩個數的和比其中一個數大,比另一個數大,這兩個數的和是( )。A. B. C.【答案】C【分析】兩個數的和比其中一個數大,則另一個數是。兩個數的和比另一個數大,則其中一個數是。再將兩個數相加求和。【詳解】+=則這兩個數的和是。故答案為:C【點睛】本題考查同分母分數的加法計算,關鍵是明確這兩個數分別是幾。28.(22-23三年級上·江蘇鹽城·期末)甲、乙兩支鉛筆一樣長,一個月后,甲用去,乙用去,剩下的( )多。A.甲 B.乙 C.甲、乙一樣多【答案】A【分析】根據實際可知,誰用去的最少,誰剩下的就越多,因此可直接比較用去部分的長度即可。分母相同的分數比較大小,分子大的分數大;依此比較。【詳解】<,即甲用得少,乙用得多,因此甲剩下的多。故答案為:A29.(22-23三年級上·河南平頂山·期末)兩張紙條露出的部分一樣長,第一張露出部分占整張紙條的,第二張露出部分占整張紙條的,這兩張紙條相比( )。A.第一張長 B.第二張長 C.無法確定【答案】A【分析】把第一張紙條平均分成5份,露出部分占1份,第一張紙條露出部分占整張紙條的,說明第一張紙條的長度是露出部分的5倍;把第二張紙條平均分成4份,露出部分占1份,第二張紙條露出部分占整張紙條的,說明第二張紙條的長度是露出部分的4倍;所以第一張紙條比第二張長,據此即可解答。【詳解】根據分析可知,兩張紙條露出的部分一樣長,第一張露出部分占整張紙條的 ,第二張露出部分占整張紙條的 ,第一張紙條比第二張長。故答案為:A30.(22-23三年級上·江蘇徐州·期末)把一根繩子剪了6次,剪成同樣長的小段,其中的兩段是這根繩子的( )。A. B. C.【答案】C【分析】根據題意,剪1次,則分成了2段,剪6次,剪成同樣長的小段,則分成了6+1=7段,把一根繩子看作一個整體,把它平均分成了7份,每一份占這根繩子的;其中的兩段是這根繩子的,由此解答即可。【詳解】把一根繩子剪了6次,剪成同樣長的小段,其中的兩段是這根繩子的。故答案為:C31.(23-24三年級上·山西大同·期末)三年級一班的同學把教室后面黑板的用來展覽優秀作文,黑板的用來展覽硬筆書法作品。展覽硬筆書法作品的部分比展覽優秀作文的部分多占這塊黑板的( )。A. B. C.【答案】A【分析】用展覽硬筆書法作品的部分占這塊黑板的幾分之幾減去展覽優秀作文的部分占這塊黑板的幾分之幾,即可算出展覽硬筆書法作品的部分比展覽優秀作文的部分多占這塊黑板的幾分之幾。【詳解】-=展覽硬筆書法作品的部分比展覽優秀作文的部分多占這塊黑板的。故答案為:A32.(22-23三年級上·江蘇徐州·期末)玲玲看了一本書的,毛毛看了另一本書的,兩人都看了12頁,( )看的書總頁數多。A.玲玲 B.毛毛 C.無法確定【答案】A【分析】表示將一本書的總頁數平均分成了3份,看了其中的1份為12頁,用12乘3計算出玲玲看的書的總頁數;表示將一本書的總頁數平均分成了2份,看了其中的1份為12頁,用12乘2計算出毛毛看的書的總頁數;再比較兩本書的總頁數即可,據此解答。【詳解】根據分析:玲玲看的書的總頁數:12×3=36(頁),毛毛看的書的總頁數:12×2=24(頁),36>24,所以玲玲看的書總頁數多。故答案為:A33.(22-23三年級上·江蘇南京·期末)下面各圖的涂色部分能用表示的是( )。A. B. C.【答案】B【分析】一個整體被平均分成幾份,其中的1份占這個整體的幾分之一。據此逐項分析解答。【詳解】A.圖形被平均分成3份,涂色部分共1份,占圖形的;B.圖形被平均分成4份,涂色部分共1份,占圖形的;C.圖形不是被平均分成4份,涂色部分共1份,不占圖形的。故答案為:B34.(22-23三年級上·江蘇南京·期末)小軍和小剛兩人在看同一本書,小軍看了這本書的,小剛看了這本書的,誰( )剩下的多一些。A.小軍 B.小剛 C.無法確定【答案】B【分析】根據題意可知,誰看得最少,誰剩下的就最多。分子都是1的分數比較大小,分母小的分數大;依此選擇。【詳解】>,因此小剛剩下的多一些。故答案為:B35.(21-22三年級上·江蘇徐州·期末)用一塊地的種白菜,種青菜,剩下的地與種( )的地一樣多。A.白菜 B.青菜 C.白菜和青菜的總和【答案】A【分析】把整塊地看成一個整體,用1減去再減去求出剩下的地占整塊地的幾分之幾,再與種白菜的地、種青菜的地比較即可解答。【詳解】1--=--=則剩下的地與種白菜的地一樣多。故答案為:A【點睛】“1”可以看成分母和分子相同的分數(0除外),同分母分數相減時,分母不變,分子相減。36.(23-24三年級上·江蘇·課后作業)任何一個正方形的邊長是這個正方形周長的( )。A. B. C.不能確定【答案】A【分析】正方形四條邊都相等,把正方形的周長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正方形的邊長,是正方形周長的。【詳解】任何一個正方形的邊長是這個正方形周長的。故答案為:A【點睛】此題是考查分數的意義。把一個整體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數表示,分母是分成的份數,分子是要表示的份數。37.(23-24三年級上·海南海口·期末)小明、小玲、小方三人是同班同學,他們完成同樣的數學作業小明用了小時,小玲用了小時,小方用了小時。誰完成作業的速度最快?( )A.小明 B.小玲 C.小方【答案】B【分析】根據同分子分數,分母小的分數就大,分數小的用時少,速度最快,即可解題。【詳解】由分析可知:因為2<3<4, 所以>>,小玲用的時間少,完成作業的速度最快。故答案為:B38.(23-24三年級上·湖南邵陽·期末)下列說法錯誤的( )。A.平行四邊形是軸對稱圖形 B.一根繩子對折3次,每段是全長的 C.320×5的積的末尾有2個0【答案】A【分析】A.把一個圖形沿著一條直線對折,這條直線兩邊的圖形能夠完全重合,這個圖形就是軸對稱圖形,對于平行四邊形,找不到一條直線,使得沿這條直線對折兩邊的圖形能夠完全重合;B.將一根繩子對折3次,將這根繩子平均分成8段,其中的1段就是;C.求出320與5的積,再看積的末尾有幾個0即可。【詳解】A.平行四邊形是軸對稱圖形,這句話說法不對;B.一根繩子對折3次,每段是全長的,這句話說法正確;C.320×5=1600,320×5的積的末尾有2個0,這句話說法正確;故答案為:A39.(23-24三年級上·山西臨汾·期末)把一個燒餅平均切成6塊,小新吃了2塊。他吃了這個燒餅的( )。A. B. C.【答案】A【分析】把一個整體平均分成幾份,每份是它的幾分之一,幾份就是它的幾分之幾,分母為分成的份數,分子為占有的份數,據此即可解答。【詳解】根據分析可知,把一個燒餅平均切成6塊,小新吃了2塊。他吃了這個燒餅的。故答案為:A40.(23-24三年級上·廣西防城港·期末)涂色部分可以用表示的是( )。A. B. C.【答案】B【分析】把總體看作單位“1”,平均分成的4份作分數的分母,涂色部分所占的1份作分數的分子。【詳解】A和C都不是把總體平均分成的4份,所以涂色部分不能用分數表示,只有B是把總體平均分成的4份,涂色部分所占1份,可以用表示。故答案為:B41.(23-24三年級上·湖南邵陽·期末)有3位同學分別畫圖用陰影部分或指定線段表示,表示錯誤的是( )。A. B. C.【答案】B【分析】表示將一個整體平均分成4份,陰影部分或指定線段占其中的1份;據此解答。【詳解】根據分析:A.是將一個大三角形平均分成了4份,陰影部分占其中的1份,用來表示;B.不是將一個圓平均分成了4份,所以陰影部分不能用來表示;C.是將一條線段平均分成了4份,指定線段占其中的1份,用來表示;所以表示錯誤的是。故答案為:B42.(23-24三年級上·湖南邵陽·期末)下面圖形中,涂色部分能用表示的是( )。A. B. C.【答案】A【分析】把一個圖形平均分成幾份,分母就是幾;涂色部分占幾份,分子就是幾,用分數表示為幾分之幾。【詳解】A.,涂色部分能用表示;B.,沒有平均分,不能用分數表示;C.,涂色部分能用表示;故答案為:A43.(23-24三年級上·江蘇徐州·期末)下面的彩帶哪根長( )?A.甲彩帶長 B.乙彩帶長 C.兩根彩帶一樣長【答案】B【分析】觀察題目,發現甲彩帶的與乙彩帶的相等,且甲彩帶被遮住的部分為1-=,乙彩帶被遮住的部分為1-=,根據分數大小比較可知,甲彩帶被遮住的部分沒有外面露出的部分大(>),乙彩帶露出的部分和遮住的部分一樣長,所以乙彩帶被遮住的部分比甲彩帶被遮住的部分長。據此解答。【詳解】由分析可知,甲彩帶被遮住的部分沒有乙彩帶被遮住的部分長,且兩條彩帶露出的部分都一樣長,所以乙彩帶比甲彩帶長。故答案為:B44.(23-24三年級上·江蘇徐州·期末)把一張長方形紙連續對折3次,得到的圖形是整張紙的( )。A.三分之一 B.六分之一 C.八分之一【答案】C【分析】把這張長方形紙對折1次,這張長方形紙被平均分成了2份,每份是這張長方形紙的二分之一,對折2次,被平均分成了4份,每份是這張長方形紙的四分之一,對折3次,被平均分成了8份,每份是這張長方形紙的八分之一;據此解答。【詳解】把一張長方形紙連續對折3次,得到的圖形是整張紙的八分之一。故答案為:C45.(23-24三年級上·安徽馬鞍山·期末)一張正方形的白紙對折三次后,每一小部分是這張白紙的( )。A. B. C.【答案】B【分析】一張紙,對折一次,把紙平均分成2份,再對折一次,把紙平均分成4份,對折三次,就是把紙平均分成8份,那么每一小部分是這張紙的。【詳解】由分析可知,一張正方形的白紙對折三次后,每一小部分是這張白紙的。故答案為:B46.(23-24三年級上·廣西防城港·期末)一袋香瓜子原價12元。現在按半價出售,買3袋這樣的香瓜子要用( )元。A.4 B.18 C.36【答案】B【分析】香瓜子現在按半價出售,也就是售價是原價的,用原價除以2,求出售價是多少元,再乘3即可求出買3袋這樣的香瓜子要用多少元。【詳解】12÷2×3=6×3=18(元)買3袋這樣的香瓜子要用18元。故答案為:B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七單元《分數的初步認識(一)》(選擇題篇五大題型)單元復習講義(知識梳理+素養目標+易錯集錦+典例精講+專項精練)-2024-2025學年三年級數學上冊(蘇教版)(學生版).docx 第七單元《分數的初步認識(一)》(選擇題篇五大題型)單元復習講義(知識梳理+素養目標+易錯集錦+典例精講+專項精練)-2024-2025學年三年級數學上冊(蘇教版)(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