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專題十六 中國的分區(四)青藏地區基礎作業 神奇的雪域高原,令人神往。下圖為西藏地區部分地理事物分布圖。據此回答1~2題。1.在西藏可以品嘗到的當地特產有 ( ) A.牦牛肉、青稞酒 B.芒果干、枸杞子C.山楂糕、酥油茶 D.哈密瓜、葡萄干2.西藏面積廣大,而主要糧食作物青稞多種植于河谷地帶,根本原因是河谷地帶( )A.土壤肥沃,降水豐富B.靠近河流,水源充足C.海拔較低,氣溫較高D.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素養作業3.青藏鐵路不僅是青藏地區重要的交通要道,還是一條美麗的雪域景觀大道。圖1是青藏高原區域圖。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碧波蕩漾——青海湖】(1)青海湖四周雪山連綿,冰川廣布,由此推測湖水水量最大的季節是 ;湖畔綠茵如毯,碧波倒映著藍天白云,由此推測湖水含沙量 (大/小)。 【鹽的世界——聚寶盆】 柴達木盆地是鹽的世界,有察爾汗鹽湖、萬丈鹽橋等景點;途經該地的青藏公路、青藏鐵路修建在干鹽灘上,這里的機場跑道也是用鹽和鹵水修建而成。(2)指出鹽湖的開發利用方向。【中華水塔——三江源】這里是江河的源地,野生動物的天堂,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積最大的高原濕地保護區。圖2為途經三江源保護區的青藏鐵路景觀。(3)簡述青藏鐵路多采取高架橋通過三江源保護區的原因。(4)如果三江源地區冰川不斷消退,湖泊沼澤不斷萎縮,草場不斷退化,將會給黃河帶來的影響可能有 。 【高寒河谷——特色農業】雅魯藏布江谷地的農產品穗大粒飽,品質優良。(5)雅魯藏布江谷地主要的糧食作物有 和小麥等;從日照和溫差等條件,分析該地農產品品質優良的原因。 參考答案1.A 2.C3.(1)夏季 小(2)發展旅游業,提供建筑材料,提供工業原料,等等。(3)減少對野生動物生活的干擾,保護濕地生態,保障鐵路運行安全,等等。(4)流量減少,河流含沙量增加,等等。(5)青稞 光照充足,利于光合作用;晝夜溫差大,利于養分積累。專題十六 中國的分區(三)西北地區基礎作業 (2024·河北)2024年5月,在新疆塔里木盆地萬畝沙漠溫室內,科研人員在水稻試驗區采用垂直立體無土栽培方式,試種快速繁育水稻獲得成功。據此回答1~3題。1.建設沙漠溫室利用的土地屬于 ( ) A.居住用地 B.工礦用地C.牧草地 D.難利用土地2.發展沙漠溫室農業,塔里木盆地的突出自然優勢有 ( )①光熱充足 ②降水豐沛 ③土壤肥沃④土地面積大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在沙漠溫室,試種快速繁育水稻獲得成功的關鍵因素是 ( )A.資金 B.交通 C.技術 D.市場 近年來,內蒙古自治區各地群眾參與冰雪運動的熱情日益高漲。下圖示意內蒙古自治區部分城市位置。據此回答4~6題。4.內蒙古自治區發展冰雪運動的有利條件是 ( )A.草原面積廣闊 B.水網密布C.冰雪資源豐富 D.地勢低平5.下列城市中,戶外積雪時間最長的是 ( )A.包頭 B.呼倫貝爾C.烏海 D.鄂爾多斯6.呼和浩特市民在河湖冰面上滑冰車,宜選擇 ( )A.1月 B.4月C.7月 D.10月素養作業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李白的《關山月》描繪了阿克蘇的壯闊景象。阿克蘇因水得名,人們擇水而居,依水而生,獨特的地理環境孕育了高甜度的冰糖心蘋果。下圖為塔里木盆地的綠洲、城鎮和交通線路分布圖。據此回答7~8題。7.阿克蘇冰糖心蘋果甜度高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技術先進,品種優良B.夏季晴天多,晝夜溫差大C.黑土廣布,沃野千里D.交通便利,機械化水平高8.“擇水而居,依水而生”體現了塔里木盆地的城鎮多分布在 ( )A.盆地邊緣的綠洲上B.盆地東部的沼澤內C.盆地內部的沙漠中D.盆地周圍的山峰上9.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塔里木盆地位于我國新疆南部,深居內陸,其內部的塔克拉瑪干沙漠極度干旱,85%的區域為流沙,動植物資源稀少。白尾地鴉是生活在塔克拉瑪干沙漠中的一種特有鳥類,其羽毛以沙黃色和烏白色為主,鼻孔有須,嘴長而尖,善于奔跑,以昆蟲、植物根莖、種子和果實為主要食物,屬雜食性鳥類。圖1為塔里木盆地示意圖,圖2為白尾地鴉照片。(1)分析塔克拉瑪干沙漠極度干旱的原因。(2)從材料中選擇白尾地鴉的一個生物特征或習性,說明該特征或習性與沙漠環境的適應性。(3)由于沙漠晝夜溫差 ;白尾地鴉一般在氣溫適宜的清晨或傍晚覓食。有時白尾地鴉會在臨近的城鎮覓食,塔里木盆地的城鎮主要分布在 。盆地的河流是白尾地鴉覓食的重要水源,這些河流下游往往消失于沙漠中,屬于 河。 參考答案1.D 2.B 3.C 4.C 5.B 6.A 7.B 8.A9.(1)深居亞歐大陸腹地,周圍有高大山脈環抱,海洋濕潤氣流不易到達,降水稀少,氣候干旱。(2)白尾地鴉的嘴峰較長,有利于挖掘和埋食的功能,適應沙漠食物少的環境。鼻孔被稠密的羽毛覆蓋,非常適應荒漠干旱的環境。白尾地鴉的全身羽毛主要沙褐色,形成與沙漠顏色相似的保護色。(3)大 盆地邊緣 內流專題十六 中國的分區(一)北方地區基礎作業 “風吹麥浪穗飄香,遍地金黃收割忙”。2024年5月末華北平原夏麥豐產豐收,為我國糧食安全提供了堅實支撐。華北平原易發生春旱,為緩解北方地區嚴重缺水的狀況,我國實施了南水北調工程。圖1為華北平原某地多年平均各月氣溫和降水量圖,圖2為南水北調工程線路示意圖。據此回答1~2題。圖1圖21.華北平原發生春旱的原因有 ( )①春季氣溫回升快,蒸發量大 ②春季降水較少 ③人口稀疏,工農業需水量小 ④氣候全年炎熱干燥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關于南水北調工程敘述正確的是 ( )A.中線工程從丹江口水庫引水,北達北京B.西線方案利用京杭運河輸水C.徹底解決了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的問題D.東線工程補充西北地區的水資源 2024年元旦前后,哈爾濱冰雪旅游火出圈,帶動了周邊更多城市和景區都火起來。春節期間,煙臺的小明隨家人也到東北地區享受了一場冰雪盛宴。結合哈爾濱氣候統計圖(左圖),回答3~6題。3.小明一家游覽了哈爾濱冰雪大世界(右圖)。哈爾濱打造冰雪文化景觀的自然條件優勢有 ( )①地形崎嶇多山地,冰雕造型豐富 ②冬季寒冷而漫長,展覽時間長 ③冬季多降雪,方便就地取材 ④河流較多,原材料豐富廉價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4.旅行中,小明在長白山區拍攝了一張當地傳統民居“地窨(yìn)子”的照片(如圖)。據悉,“地窨子”以前是當地漁獵民族冬季的居所,一般靠山臨水而建,屬于地穴或半地穴建筑。結合圖片推測“地窨子” ( )①通常位于山地北坡 ②一般南向開門,北向有窗 ③以木材為主要建筑材料 ④有利于防寒保暖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5.此次旅行小明一家還可以體驗的當地特色有 ( )①欣賞林海雪原 ②看到風吹草低見牛羊景觀 ③喝酥油茶、品牦牛肉 ④感受火墻、火炕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6.小明一家此次東北之行,來回行程最快捷的交通運輸方式是 ( )A.鐵路 B.公路 C.水運 D.航空 祖國的首都北京是我國著名的古都和歷史文化名城。圖為北京的舊城示意圖。據此回答7~8題。7.有關北京舊城的描述錯誤的是 ( )A.道路呈放射狀布局B.呈現獨特的“凸”字形輪廓C.中軸線縱貫舊城的南北D.面向南方的布局有利于避寒采光8.以下不屬于現代北京的城市職能的是 ( )A.經濟中心 B.政治中心C.科技創新中心 D.文化中心素養作業 東北地區既是我國的“北大倉”,又是“新中國工業的搖籃”。下圖為東北地區略圖。據此回答9~10題。9.三江平原濕地開發經歷了從“北大荒”到“北大倉”的階段,后來國家決定停止開荒。國家決定停止開荒的原因是 ( )A.開發礦產資源B.擴大工業用地C.保護環境,恢復生態D.面臨水資源不足的問題10.東北地區是我國重工業的搖籃,發展中面臨資源枯竭、設備技術落后以及優質人才外流等問題。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應該 ( )①更新設備 ②發展高新技術產業③提高資源利用率 ④依托資源大力發展重工業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4年是京津冀協同發展10周年。天津市寶坻區依托京津中關村科技城建設,形成了“創新研發在北京,成果轉化在寶坻”的合作模式。如圖為寶坻區位置示意圖。據此回答11~12題。11.京津中關村科技城可重點發展 ( )A.金屬冶煉 B.食品加工C.紡織服裝 D.生物醫藥12.北京和寶坻間的高效聯動得益于 ( )A.良好的生態環境B.便捷的交通通信C.龐大的消費市場D.充足的勞動人口13.圖1示意我國北方局部區域,圖2為濟南氣候資料圖。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甲省級行政區的簡稱是 ;乙河流名稱是 ;丙所在地形區名稱是 。 (2)華北平原是我國重要的棉花產區。請列舉兩種以棉花為原料的工業產品。(3)華北平原春季(3—5月)正值冬小麥返青。請結合氣候資料圖,簡述華北平原春旱的成因。太行山脈是京、津、冀地區眾多河流的發源地,風沙的屏障。三十多年來,太行山區的森林覆蓋率由13.1%提升到30%,太行山的生態環境效益日益顯著。(4)簡要說明對京津冀地區而言,太行山脈發揮的生態環境效益。參考答案1.A 2.A 3.B 4.B 5.D 6.D 7.A 8.A9.C 10.A 11.D 12.B13.(1)魯 黃河 黃土高原(2)棉布、棉紗、服裝等。(3)冬小麥返青需水量大;春季降水少,升溫快,蒸發旺盛。(4)涵養水源,保持水土,防風沙,凈化空氣,調節氣候,等等。專題十六 中國的分區(二)南方地區基礎作業 跳蹬橋是用條石在水中筑起石磴,形成的堤梁式石橋。如圖為某攝影師拍攝的跳蹬橋照片,回答1~2題。1.下列地形區中,跳蹬橋分布最多的是 ( ) A.黃土高原 B.華北平原C.四川盆地 D.阿爾泰山2.該地形區典型的土壤是 ( )A.黑土 B.紫色土C.黃土 D.荒漠土 2023年5月28日,我國自主研制的世界一流大型客機C919完成首次商業飛行。結合C919相關資料圖,回答3~6題。3.我國大型客機制造產業的特點是 ( )A.投入資金少 B.參與企業眾多C.分布范圍小 D.發展歷史悠久4.上海位于 ( )A.長江三角洲工業基地B.遼中南工業基地C.珠江三角洲工業基地D.京津唐工業基地5.上海作為C919研制與生產的龍頭,突出優勢是 ( )A.綜合實力雄厚 B.生態環境優良C.水陸交通便利 D.地理位置優越6.我國具備自主研制大型客機的能力,得益于 ( )A.礦產豐富 B.市場廣闊C.人口眾多 D.技術進步 粵港澳大灣區是建設中的世界超級城市群,由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和廣東省的九個城市組成。讀粵港澳大灣區城市分布圖,回答7~8題。7.下列關于香港的敘述,正確的是 ( )A.位于珠江口西側,緊鄰珠海B.由香港島、九龍、“新界”組成C.地理位置優越,農業發達D.外向型經濟,勞動力廉價8.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優勢有 ( )①香港金融信息等服務水平高 ②珠江三角洲制造業發達 ③澳門是著名的自由貿易港 ④大灣區鐵路和海洋運輸較發達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素養作業 慈竹適宜于生長在海拔1 000米以下,年平均氣溫14 ℃以上,1月平均氣溫4 ℃以上,年降水量800毫米以上地區。慈竹在眉山地區分布廣泛,也是竹編的主要原材料。竹編產品主要分為生產生活用品(如曬席、扇、椅等)和工藝品(如花瓶、茶具、清明上河圖等)。2008年6月7日,竹編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據此回答9~12題。9.適宜于慈竹生長的氣候特征是 ( )A.冷干 B.暖干 C.暖濕 D.冷濕10.下列是小明據慈竹的生長習性推測的眉山自然環境特征,其中正確的是 ( )A.地勢高,平均海拔1 000米以上B.河流有較長的結冰期C.年平均降水量800毫米以下D.年平均氣溫14 ℃以上11.影響竹編工藝品生產最關鍵的因素是 ( )A.原料 B.技術C.市場 D.政策12.發展竹編產業可 ( )①使中華優秀文化得以傳承和發揚②快速帶動交通運輸業發展 ③將勞動者的技術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 ④適度緩解當地勞動者的就業壓力A.①③④ B.②③④C.①②③ D.①②④ 蘇州是長江三角洲地區人口超過千萬的城市,從外省轉入的人口眾多,其中有不少是來蘇州創業的高素質人才。政府為創業者提供較好的創業環境。近年來,蘇州的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迅速。讀圖,回答13~15題。13.蘇州吸引大量外省人口的主要原因是蘇州的 ( )A.生活成本高 B.生態環境好C.消費水平低 D.就業機會多14.蘇州吸引大量高素質人才來創業,其主要原因是蘇州 ( )①能為創業者提供政策支持 ②離上海近,受上海輻射效應明顯 ③公路、鐵路等交通運輸便利 ④園林建筑等城市景觀優美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15.從外省轉入蘇州的人口眾多,對蘇州人口的影響是 ( )A.人口素質穩定不變B.加速人口老齡化C.增加勞動力數量D.新出生的人口數量減少 福州至臺北的高速鐵路是我國《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2021—2035)規劃建設的一條重要線路。下圖為福臺鐵路規劃示意圖。據此回答16~18題。16.福臺鐵路 ( )A.跨越臺灣海峽B.線路短,施工難度小C.運輸速度快于航空運輸D.連接的兩個城市同屬熱帶季風氣候17.我國規劃建設福臺鐵路,原因不包括 ( )A.促進海峽兩岸貿易往來B.方便海峽兩岸探親訪友C.臺灣是祖國不可分割的神圣領土D.有利于改變臺灣以農業和農產品加工為主的經濟狀況18.下列民族節慶活動,能體現兩岸同胞血緣相親、文緣相承的是 ( )A.雪頓節 B.元宵節C.那達慕節 D.“三月三”歌節19.江西省油茶種植面積、產量、產值均居全國前列。某校八(1)班同學開展以“油茶產業發展”為主題的學習活動。下面是各小組承擔的任務,請你參與完成。任務一:探究油茶的生長習性江西省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是我國油茶主產區。下圖示意江西省油茶分布。任務二:分析油茶產業的綜合效益油茶全身都是寶。油茶產業是江西省的林業特色產業、富民產業、綠色產業。下圖為油茶的相關資料圖。(1)從熱量、水分、地形等方面,推測油茶的生長習性。(示例:小麥喜溫涼、耐旱)(2)簡述發展油茶產業的意義。(提示:可從經濟、社會和生態方面考慮)任務三:為江西省油茶產業發展獻計獻策江西省發展油茶產業,取得了明顯成效。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需改造的低產油茶林占比大;部分企業加工技術落后,茶油品質不高;知名品牌少,市場影響力小;種植油茶投入資金大,影響農民種植積極性。(3)請你為江西省油茶產業的發展獻計獻策。參考答案1.C 2.B 3.B 4.A 5.A 6.D 7.B 8.D 9.C 10.D 11.B 12.A 13.D 14.A 15.C16.A 17.D 18.B19.(1)喜溫、喜濕、怕澇、喜酸性土壤。(2)促進經濟發展,帶動相關產業發展,提供就業崗位,增加收入,涵養水源,保持水土。(3)改良品種,種植高產油茶;提高加工技術,生產優質茶油;加強宣傳,打造優質品牌;加大政策扶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專題十六 中國的分區 (一)北方地區.docx 專題十六 中國的分區 (三)西北地區.docx 專題十六 中國的分區 (二)南方地區.docx 專題十六 中國的分區 (四)青藏地區.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