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人教版八年級數學上名師點撥與訓練第15章 分式15.1.2 分式的基本性質學習目標1.理解并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質.2.理解約分和最簡分式的意義,能夠運用分式的基本性質對分式進行變形.3.會運用分式的基本性質進行分式的約分和通分.重點:使學生理解并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質,這是學好本章的關鍵.難點:靈活運用分式的基本性質和變號法則進行分式的恒等變形老師告訴你1.約分的關鍵步驟----確定分式的分子、分母的公因式:若分子和分母都是單項式,則公因式是它們系數的最大公因數和相同字母的最低次冪的積;若分子和分母中至少有一個是一個多項式,則先分解因式,再約分。約分的方法:把分子和分母寫成公因式與非公因式乘積的形式,約去公因式,結果保留最簡分式或整式。知識點撥知識點1 、 分式的基本性質分式的分子與分母同乘(或除以)一個不等于0的整式,分式的值不變,這個性質叫做分式的基本性質,用式子表示是:(其中M是不等于零的整式).注意:基本性質中的A、B、M表示的是整式.其中B≠0是已知條件中隱含著的條件,一般在解題過程中不另強調;M≠0是在解題過程中另外附加的條件,在運用分式的基本性質時,必須重點強調M≠0這個前提條件.(2)在應用分式的基本性質進行分式變形時,雖然分式的值不變,但分式中字母的取值范圍有可能發生變化.例如:,在變形后,字母的取值范圍變大了.【新知導學】例1-1.下列分式變形從左到右一定成立的是( )A. B. C. D.例1-2.下列分式變形中正確的是( )A. B. C. D.例1-3.下列各式從左到右的變形正確的是( )A. B.C. D.【對應導練】1.下列各式從左向右變形正確的是( )A. B. C. D.2.下列等式成立的是( )A. B. C. D.3.利用分式基本性質變形可得,則整式_________.知識點2 、分式的變號法則對于分式中的分子、分母與分式本身的符號,改變其中任何兩個,分式的值不變;改變其中任何一個或三個,分式成為原分式的相反數.注意:根據分式的基本性質有,.根據有理數除法的符號法則有.分式與互為相反數.分式的符號法則在以后關于分式的運算中起起著重要的作用例2-1.根據分式的基本性質,分式可變形為( )A. B. C. D.例2-2.分式可變形為( )A. B. C. D.3.下列各式中,與分式的值相等的是( )A. B. C. D.【對應導練】1.分式可變形為( )A. B. C. D.2.不改變分式的值,使下列分式的分子和分母都不含“-”號:(1);(2);(3);(4).3 .對于分式,下列變形正確的是( )A. B. C. D.4 .若 成立,求a的取值范圍.知識點3 、分式的約分及最簡分式1.與分數的約分類似,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質,約去分子和分母的公因式,不改變分式的值,這樣的分式變形叫做分式的約分.2.最簡分式如果一個分式的分子與分母沒有相同的因式(1除外),那么這個分式叫做最簡分式.注意:約分的實質是將一個分式化成最簡分式,即約分后,分式的分子與分母再沒有公因式.(2)約分的關鍵是確定分式的分子與分母的公因式.分子、分母的公因式是分子、分母的系數的最大公約數與相同因式最低次冪的積;當分式的分子、分母中含有多項式時,要先將其分解因式,使之轉化為分子與分母是不能再分解的因式積的形式,然后再進行約分.【新知導學】例3-1.約分:(1);(2).例3-2.計算: .例3-3.約分:(1) ;(2) .【對應導練】1.下列各式中,是最簡分式的是( )A. B. C. D.2 .化簡下列分式:(1);(2);(3)3 .約分:(1);(2).二、題型訓練1.利用分式基本性質化簡1.化簡: .2.化簡分式的結果是( )A. B. C. D.3.不改變分式的值,把下列各分式的分子和分母中各項系數化為整數.(1);(2).4.已知 ,求 的值.2.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質辨析5.嘉嘉和淇淇研究一道習題:“已知,若分式分子、分母都加上,所得分式的值增大了還是減小了?”.嘉嘉想到了“用減去判斷差的正負性”的思路.淇淇想到了“可以將兩個分式化成分母相同,再比較分子的大小”的思路.兩人的解題思路都正確.(1)請你任選一個思路說明.解:嘉嘉的思路:,,.,,,即所得分式的值增大了.(2)當所加的這個數為時,所得分式的值 填“增大了”或“減小了”.(3)當所加的這個數為時,你能得到什么結論?請說明理由.6.在學完分式的基本性質后,小剛和小明兩人對下面兩個式子產生了激烈的爭論:①,②.小剛說:“①,②兩式都是對的.”小明說:“①,②兩式都是錯的.”他們兩人的說法到底誰對誰錯?為什么?3.分式的基本性質閱讀理解題7.材料一:小學時,我們學習了把假分數改寫成帶分數的問題.其實就是把假分數寫成一個整數和一個真分數的和.例如:.類似的,我們也可以將下面這類分式寫成一個整數與一個新分式的和.例如:..材料二:為了研究字母a和分式的變化關系,李磊制作了表格,并得到如下數據:a … 0 1 2 3 4 …… 無意義 1 …請根據上述材料完成下列問題:(1)把分式寫成一個整數和一個新分式的和的形式: ; ;(2)當時.隨著a的增大,分式的值 (填“增大”或“減小”);(3)當時,隨著a的增大,分式的值無限趨近一個數,請寫出這個數,并說明理由.8 .閱讀下列材料:通過小學的學習我們知道,分數可分為“真分數”和“假分數”,而假分數都可化為帶分數,如:我們定義:在分式中,對于只含有一個字母的分式,當分子的次數大于或等于分母的次數時,我們稱之為“假分式”;當分子的次數小于分母的次數時,我們稱之為“真分式”.如這樣的分式就是假分式;再如:,這樣的分式就是真分式類似的,假分式也可以化為帶分式(即:整式與真分式的和的形式)如:;解決下列問題:(1)分式是______分式(填“真”或“假”);(2)將假分式化為帶分式;(3)如果x為整數,分式的值為整數,求所有符合條件的x的值.三、課堂達標一、選擇題(每小題4分,共32分)1.下列式子從左到右變形正確的是( )A. B. C. D.2.若把分式 的x、y同時擴大3倍,則分式值( )A.不變 B.擴大為原來的3倍C.縮小為原來的 D.擴大為原來的9倍3.下列分式是最簡分式的( )A. B. C. D.4.下列各式正確的是( )A. B.C. D.5.下列各式正確的是( )A. B.C. D.6.與分式相等的是( )A. B. C. D.7.關于分式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分子、分母中的m、n均擴大2倍,分式的值也擴大2倍B.分子、分母的中m擴大2倍,n不變,分式的值擴大2倍C.分子、分母的中n擴大2倍,m不變,分式的值不變D.分子、分母中的m、n均擴大2倍,分式的值不變8.將分式 約分后的結果是( ).A. B. C. D.二、填空題9.約分: .10.不改變分式的值,把它的分子分母的各項系數都化為整數, 11.若 ,則 .12.化簡: .13.約分: .三、解答題(共8小題,每小題8分,共48分)14.當 為何值時,關于 的方程 的解為負數15.仿照例子,將分式拆分成一個整式與一個分式的和(差)的形式⑴⑵解:(1)16.不改變分式的值,使下列分式的分子與分母的最高次項的系數都是正數.(1)(2).17.不改變分式的值,使下列分式的分子和分母都不含“ “號.(1);(2);(3).18.已知數x,y滿足,求的值.19.已知數軸上有A、B、C三個點,它們表示的數分別是a、b、c,滿足,且點C到點A的距離為1個單位長度.(1)根據題意,求出c的值為__________(2)若點C在線段AB上,動點M、N兩點分別同時從A、B出發,向x軸正半軸運動.M、N的運動速度分別為4個單位長度/秒、5個單位長度/秒,記點M運動的時間為t秒.當M點運動至點B時,點P才從C點出發,并以10個單位長度/秒的速度向x軸正半軸運動.在運動過程中,如果點Q為線段MN的中點.①請問的值是否會發生變化?若不變,請求出相應的數值;若變化,請說明理由.②當點Q到點Р的距離是點Q到點B的距離的倍時,求時間t的值.人教版八年級數學上名師點撥與訓練第15章 分式15.1.2 分式的基本性質學習目標1.理解并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質.2.理解約分和最簡分式的意義,能夠運用分式的基本性質對分式進行變形.3.會運用分式的基本性質進行分式的約分和通分.重點:使學生理解并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質,這是學好本章的關鍵.難點:靈活運用分式的基本性質和變號法則進行分式的恒等變形老師告訴你1.約分的關鍵步驟----確定分式的分子、分母的公因式:若分子和分母都是單項式,則公因式是它們系數的最大公因數和相同字母的最低次冪的積;若分子和分母中至少有一個是一個多項式,則先分解因式,再約分。約分的方法:把分子和分母寫成公因式與非公因式乘積的形式,約去公因式,結果保留最簡分式或整式。知識點撥知識點1 、 分式的基本性質分式的分子與分母同乘(或除以)一個不等于0的整式,分式的值不變,這個性質叫做分式的基本性質,用式子表示是:(其中M是不等于零的整式).注意:基本性質中的A、B、M表示的是整式.其中B≠0是已知條件中隱含著的條件,一般在解題過程中不另強調;M≠0是在解題過程中另外附加的條件,在運用分式的基本性質時,必須重點強調M≠0這個前提條件.(2)在應用分式的基本性質進行分式變形時,雖然分式的值不變,但分式中字母的取值范圍有可能發生變化.例如:,在變形后,字母的取值范圍變大了.【新知導學】例1-1.下列分式變形從左到右一定成立的是( )A. B. C. D.答案:C解析:A、,故本選項不符合題意;B、當時才成立,故本選項不符合題意;C、,故本選項符合題意;D、,故本選項不符合題意;故選:C.【知識點】分式的基本性質例1-2.下列分式變形中正確的是( )A. B. C. D.答案:C解析:A、,故A不符合題意;B、,故B不符合題意;C、,故C符合題意;D、,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知識點】分式的基本性質例1-3.下列各式從左到右的變形正確的是( )A. B.C. D.答案:D解析:A.從左到右的變形不正確;B.從左到右的變形不正確;C.從左到右的變形不正確;D.從左到右的變形正確.故選擇:D.【知識點】分式的基本性質【對應導練】1.下列各式從左向右變形正確的是( )A. B. C. D.答案:B解析:A、分子、分母都加2,分式的值改變,故A錯誤;,故B正確;,故C錯誤;,故D錯誤.故選:B.【知識點】分式的基本性質2.下列等式成立的是( )A. B. C. D.答案:C解析:A、,故A不成立.B、,故B不成立.C、,故C成立.D、,故D不成立.故選:C.【知識點】分式的基本性質3.利用分式基本性質變形可得,則整式_________.答案:解析:,∴,故答案為:.【知識點】分式的基本性質知識點2 、分式的變號法則對于分式中的分子、分母與分式本身的符號,改變其中任何兩個,分式的值不變;改變其中任何一個或三個,分式成為原分式的相反數.注意:根據分式的基本性質有,.根據有理數除法的符號法則有.分式與互為相反數.分式的符號法則在以后關于分式的運算中起起著重要的作用例2-1.根據分式的基本性質,分式可變形為( )A. B. C. D.答案:C解析:,故選:C.【知識點】分式的基本性質例2-2.分式可變形為( )A. B. C. D.答案:A解析:,故A正確.故選:A.【知識點】分式的基本性質3.下列各式中,與分式的值相等的是( )A. B. C. D.答案:D解析:把分式的分子,分母同時乘以得,故選D.【對應導練】1.分式可變形為( )A. B. C. D.答案:D解析:.2.不改變分式的值,使下列分式的分子和分母都不含“-”號:(1);(2);(3);(4).答案:(1)(2)(3)(4)3 .對于分式,下列變形正確的是( )A. B. C. D.【答案】B【知識點】分式的基本性質【解析】【解答】故答案為:B.【分析】根據分式的基本性質:分子分母同時乘以-1,即可求解.4 .若 成立,求a的取值范圍.【答案】a≠3.【知識點】分式的值為零的條件;分式的基本性質【解析】【解答】等式的左邊可變為 ,從左邊到右邊是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質,分子和分母都除以a-3,所以要保證a-3≠0,即a≠3.【分析】本題除了考查分式的基本性質外,還注重了考查分式的值不為0的條件。知識點3 、分式的約分及最簡分式1.與分數的約分類似,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質,約去分子和分母的公因式,不改變分式的值,這樣的分式變形叫做分式的約分.2.最簡分式如果一個分式的分子與分母沒有相同的因式(1除外),那么這個分式叫做最簡分式.注意:約分的實質是將一個分式化成最簡分式,即約分后,分式的分子與分母再沒有公因式.(2)約分的關鍵是確定分式的分子與分母的公因式.分子、分母的公因式是分子、分母的系數的最大公約數與相同因式最低次冪的積;當分式的分子、分母中含有多項式時,要先將其分解因式,使之轉化為分子與分母是不能再分解的因式積的形式,然后再進行約分.【新知導學】例3-1.約分:(1);(2).【答案】(1)解:=.(2)解:===.【知識點】分式的約分【解析】【分析】(1)直接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質(分式的分子和分母同時乘以或除以同一個不為0的整式,分式的值不變)化簡得出答案;(2)直接將分子與分母分解因式,進而化簡得出答案;(3)公式法分解因式:①完全平方公式:;②平方差公式:.例3-2.計算: .【答案】解:= .【知識點】分式的約分【解析】【分析】進行約分即可得到結果.例3-3.約分:(1) ;(2) .【答案】(1)解:==(2)解:==【知識點】分式的約分【解析】【分析】(1)觀察分子分母中的公因式是4xy3,再約分,可解答。(2)先將分子分母分解因式,再約分即可解答。【對應導練】1.下列各式中,是最簡分式的是( )A. B. C. D.【答案】B【知識點】最簡分式的概念2 .化簡下列分式:(1);(2);(3)【答案】(1);(2);(3)【分析】根據分式的基本性質,提取出分子分母的公因式,再同時約去公因式使分式化簡.【詳解】解:(1)原式=(2)原式=(3)原式=【點睛】本題考查分式的化簡,找出公因式根據分式的性質進行約分化簡是關鍵.3 .約分:(1);(2).【答案】(1);(2).【分析】(1)找到分子、分母的公因式,根據分式的性質約去公因式即可;(2)先把分子、分母因式分解,根據分式的性質約去公因式即可.【詳解】(1)=.(2)===.【點睛】本題考查約分,約分一定要先找到分子和分母的公因式,對于分子和分母都是多項式的分式,首先要對分子和分母分別進行分解因式.二、題型訓練1.利用分式基本性質化簡1.化簡: .【答案】2a【知識點】分式的約分【解析】【解答】 ,故答案為: 2a.【分析】分式的約分化簡,把分子分母的公因式約去。2.化簡分式的結果是( )A. B. C. D.【答案】B【知識點】分式的約分【解析】【解答】解:故答案為:B.【分析】 根據約分的方法化簡題目中的式子,即可得出答案。3.不改變分式的值,把下列各分式的分子和分母中各項系數化為整數.(1);(2).【答案】(1)(2)【知識點】分式的基本性質4.已知 ,求 的值.【答案】解:分式的分子分母都除以ab,得= = ,∵ ﹣ =3,∴原式= = .故 的值為【知識點】分式的基本性質;分式的混合運算【解析】【分析】根據分式的基本性質,分式的分子分母都除以ab,分式的值不變,再把 ﹣ 換成﹣3計算即可.2.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質辨析5.嘉嘉和淇淇研究一道習題:“已知,若分式分子、分母都加上,所得分式的值增大了還是減小了?”.嘉嘉想到了“用減去判斷差的正負性”的思路.淇淇想到了“可以將兩個分式化成分母相同,再比較分子的大小”的思路.兩人的解題思路都正確.(1)請你任選一個思路說明.解:嘉嘉的思路:,,.,,,即所得分式的值增大了.(2)當所加的這個數為時,所得分式的值 填“增大了”或“減小了”.(3)當所加的這個數為時,你能得到什么結論?請說明理由.【答案】(1)解:琪琪的思路:,,∵m>n>0,∴mn+m>mn+n,m(m+1)>0,∴即:所以分式的值增大了。(2)增大了(3)解:當所加的這個數為時,所得分式的值增大了,理由:,,,,,,即所得分式的值增大了.【知識點】分式的基本性質;分式的加減法【解析】【解答】解:⑵、,∵m>n>0,∴2n-2m<0,m(m+2)>0,∴,∴∴分式的值增大了。【分析】分式大小的比較,方法一比差法,若a-b>0,則a>b;若a-b=0,則a=b;若a-b<0,則a方法二,利用同分母分式比較大小,同分母(分母大于零)分式,分子大時,分式也大;同分母(分母小于零),分子大的反而小。6.在學完分式的基本性質后,小剛和小明兩人對下面兩個式子產生了激烈的爭論:①,②.小剛說:“①,②兩式都是對的.”小明說:“①,②兩式都是錯的.”他們兩人的說法到底誰對誰錯?為什么?【答案】兩人的說法都是錯的,見解析【分析】本題考查了分式的性質,掌握分式的分子與分母都乘以(或除以)同一個不等于零的整式,分式仍成立是解題關鍵.根據分式的性質分析即可.【詳解】解:他們兩人的說法都是錯的.①式是對的,左邊的分式是一定有意義的,,分式的分子、分母同時除以,分式的值不變.②式是錯的,分式的分子、分母同時乘,這里的有可能為,分式的值可能改變.3.分式的基本性質閱讀理解題7.材料一:小學時,我們學習了把假分數改寫成帶分數的問題.其實就是把假分數寫成一個整數和一個真分數的和.例如:.類似的,我們也可以將下面這類分式寫成一個整數與一個新分式的和.例如:..材料二:為了研究字母a和分式的變化關系,李磊制作了表格,并得到如下數據:a … 0 1 2 3 4 …… 無意義 1 …請根據上述材料完成下列問題:(1)把分式寫成一個整數和一個新分式的和的形式: ; ;(2)當時.隨著a的增大,分式的值 (填“增大”或“減小”);(3)當時,隨著a的增大,分式的值無限趨近一個數,請寫出這個數,并說明理由.【答案】(1);(2)減小(3)解:2,理由如下:∵,隨著的增大,的值越來越小,∴隨著a的增大,分式的值無限趨近于2.【知識點】分式的值;分式的約分【解析】【解答】解:(1);;故答案為:;;(2)當時,,當時,,當時,,……∵∴當a增大時,的值越來越小.故答案為:減小;【分析】(1),,化簡即可;(2)分別求出a=2、3、4時分式的值,然后進行比較即可解答;(3),隨著a的增大,的值越來越小,據此解答.8 .閱讀下列材料:通過小學的學習我們知道,分數可分為“真分數”和“假分數”,而假分數都可化為帶分數,如:我們定義:在分式中,對于只含有一個字母的分式,當分子的次數大于或等于分母的次數時,我們稱之為“假分式”;當分子的次數小于分母的次數時,我們稱之為“真分式”.如這樣的分式就是假分式;再如:,這樣的分式就是真分式類似的,假分式也可以化為帶分式(即:整式與真分式的和的形式)如:;解決下列問題:(1)分式是______分式(填“真”或“假”);(2)將假分式化為帶分式;(3)如果x為整數,分式的值為整數,求所有符合條件的x的值.【答案】解:(1)真分式;(2)∵,∴分式化為帶分式的結果為:;(3)∵,且的值為整數,∴的值為整數,又∵的值為整數,∴,解得:或,即的整數值為:0或2.【知識點】分式的基本性質;分式的化簡求值-拆項變形法【解析】【解答】解:(1)由“真分式、假分式”的定義可知,分式是真分式;故答案為:真分式【分析】(1)由“真分式、假分式”的定義即可求出答案.(2)根據題意將分式的分子化為即可把原分式化為帶分式.(3)將分式化成帶分式的形式可得:,由原分式的值為整數,可得的值為整數,由此即可分析得到整數的值.三、課堂達標一、選擇題(每小題4分,共32分)1.下列式子從左到右變形正確的是( )A. B. C. D.【答案】C【知識點】分式的基本性質【解析】【解答】解:A、與不一定相等,原式變形錯誤,不符合題意,A錯誤;B、與不一定相等,原式變形錯誤,不符合題意,B錯誤;C、,原式變形正確,符合題意,C正確;D、與不一定相等,原式變形錯誤,不符合題意,D錯誤;故選:C.【分析】本題考查分式的基本性質.當m與n異號時可得:與不一定相等,據此可判斷A選項;根據,據此可判斷B選項;直接將-1提到前可得:,據此可判斷C選項;根據與不一定相等,據此可判斷D選項.2.若把分式 的x、y同時擴大3倍,則分式值( )A.不變 B.擴大為原來的3倍C.縮小為原來的 D.擴大為原來的9倍【答案】B【知識點】分式的基本性質【解析】【解答】解: ,分式值擴大3倍.故答案為:B.【分析】將 , 擴大3倍,即將 , 用 , 代替,就可以解出此題.3.下列分式是最簡分式的( )A. B. C. D.【答案】A【知識點】最簡分式的概念【解析】【解答】解:A、∵屬于最簡分式,∴A符合題意;B、∵,∴B不符合題意;C、∵,∴C不符合題意;D、∵,∴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分析】利用最簡分式的定義(分式的分子和分母除1以外,沒有其它的公因式,這樣的分式叫最簡分式)逐個分析判斷即可.4.下列各式正確的是( )A. B.C. D.【答案】D【知識點】分式的基本性質【解析】【解答】解:A、∵當a≠b時,原式不成立,∴A錯誤;B、∵,∴原式不成立,∴B錯誤;C、∵,∴原式不成立,∴C錯誤;D、∵,∴原式成立,∴D正確.故答案為:D.【分析】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質(分式的分子、分母同時乘以或除以一個不等式的數或等式,分式的值不變)逐項分析求解即可.5.下列各式正確的是( )A. B.C. D.【答案】D【知識點】分式的基本性質;分式的約分【解析】【解答】解:A、∵只有當a=b時,,∴A不正確;B、∵當a=2、b=3時,則,∴B不正確;C、∵當x=2,y=3時,則,∴C不正確;D、∵,∴D正確;故答案為:D.【分析】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質及特殊值法逐項分析判斷即可.6.與分式相等的是( )A. B. C. D.【答案】B【知識點】分式的基本性質【解析】【解答】解:,故答案為:B.【分析】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質逐項判斷即可。7.關于分式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分子、分母中的m、n均擴大2倍,分式的值也擴大2倍B.分子、分母的中m擴大2倍,n不變,分式的值擴大2倍C.分子、分母的中n擴大2倍,m不變,分式的值不變D.分子、分母中的m、n均擴大2倍,分式的值不變【答案】D【知識點】分式的基本性質【解析】【解答】解:A、 ,故分子、分母中的m、n均擴大2倍,分式的值不變,故該說法不符合題意;B、 ,故分子、分母的中m擴大2倍,n不變,分式的值沒有擴大2倍,故該說法不符合題意;C、 ,故分子、分母的中n擴大2倍,m不變,分式的值發生變化,故該說法不符合題意;D、 ,故分子、分母中的m、n均擴大2倍,分式的值不變,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分析】A、將分式中的m、n分用2m、2n替換,再求出分式的值,最后比較即可;B、將分式中的m用2m替換,再求出分式的值,最后比較即可;C、將分式中的n用2n替換,再求出分式的值,最后比較即可;D、將分式中的m、n分用2m、2n替換,再求出分式的值,最后比較即可.8.將分式 約分后的結果是( ).A. B. C. D.【答案】A【知識點】分式的約分【解析】【解答】解: .故答案為:A.【分析】分子、分母的公因式是2a,分子、分母都除以2a得到最簡分式.二、填空題9.約分: .【答案】【知識點】分式的約分【解析】【解答】原式=.故答案為:.【分析】找到分子分母的公因式約分即可.10.不改變分式的值,把它的分子分母的各項系數都化為整數, 【答案】(答案不唯一)【知識點】分式的基本性質【解析】【解答】解:把分式的分子分母同時乘以10得,∴,故答案為:(答案不唯一).【分析】本題考查分式的基本性質. 根據分式的性質:分式的分子和分母只能同時乘或除以一個不等于0 的數或整式,分式的值不變,據此把分式的分子分母同時乘以10,再進行化簡可求出答案.11.若 ,則 .【答案】8【知識點】代數式求值;分式的基本性質;分式的化簡求值【解析】【解答】∵ 可化為 , 化為∴原式= =32-1=8【分析】先把 可化為 ,再將 化為 ,然后代入即可解答。12.化簡: .【答案】【知識點】分式的約分【解析】【解答】解: .故答案為:.【分析】根據分式的基本性質進行約分即可得出答案。13.約分: .【答案】【知識點】因式分解﹣提公因式法;因式分解﹣公式法;分式的約分【解析】【解答】解:由題意得,故答案為:【分析】根據平方差公式、提公因式進行運算,進而進行約分即可求解。三、解答題(共8小題,每小題8分,共48分)14.當 為何值時,關于 的方程 的解為負數【答案】解:去分母,得: ,去括號,得: ,移項、合并同類項,得: ,解得: ,∵方程的解為負數,且使得分式有意義,∴ ,解得 且 .【知識點】分式的基本性質;解分式方程【解析】【分析】根據分式的基本性質,解出分式方程的解,根據解為負數,即可得到關于k的不等死,求出k的值即可。15.仿照例子,將分式拆分成一個整式與一個分式的和(差)的形式⑴⑵解:(1)【答案】=【知識點】分式的約分;分式的化簡求值【解析】【分析】根據題意,對分子進行化簡,運用平方16.不改變分式的值,使下列分式的分子與分母的最高次項的系數都是正數.(1)(2).【答案】(1)(2)【分析】本題考查了分式的基本性質,能夠熟練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質是解題的關鍵.(1)對分式的分子分母均乘以即可;(2)將分式的分子部分提取即可.【詳解】(1)解:原式;(2)解: 原式.17.不改變分式的值,使下列分式的分子和分母都不含“ “號.(1);(2);(3).【答案】(1)(2)(3)【分析】此題考查的是分式的變形,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質是解決此題的關鍵.(1)根據分式的基本性質變形即可;(2)根據分式的基本性質變形即可;(3)根據分式的基本性質變形即可.【詳解】(1)解:;(2)解:;(3)解:.18.已知數x,y滿足,求的值.【答案】【分析】本題考查了分式的加減法,求分式的值,得到是解題的關鍵.由去分母得到,代入即可求得答案.【詳解】解: x,y滿足,,.19.已知數軸上有A、B、C三個點,它們表示的數分別是a、b、c,滿足,且點C到點A的距離為1個單位長度.(1)根據題意,求出c的值為__________(2)若點C在線段AB上,動點M、N兩點分別同時從A、B出發,向x軸正半軸運動.M、N的運動速度分別為4個單位長度/秒、5個單位長度/秒,記點M運動的時間為t秒.當M點運動至點B時,點P才從C點出發,并以10個單位長度/秒的速度向x軸正半軸運動.在運動過程中,如果點Q為線段MN的中點.①請問的值是否會發生變化?若不變,請求出相應的數值;若變化,請說明理由.②當點Q到點Р的距離是點Q到點B的距離的倍時,求時間t的值.【答案】(1)﹣9或﹣7;(2)①不變,;②【分析】(1)根據非負數的性質可求出a、b,然后根據點C到點A的距離為1個單位長度即可求出點C表示的數,進而可得c的值;(2)①先根據題意畫出圖形,然后即可依次用含t的代數式表示出AN、MN和CQ,再代入原式化簡即得結果;②先求出M點運動至點B時的用時,然后分點P在點Q左側與點P在點Q右側兩種情況,分別用含t的代數式表示出PQ與QB,進而可得關于t的方程,解方程即得結果.【詳解】解:(1)因為,所以a+8=0,b-12=0,所以a=﹣8,b=12;所以點A表示的數是﹣8,因為點C到點A的距離為1個單位長度,所以點C表示的數是﹣9或﹣7,即c=﹣9或﹣7;故答案為:﹣9或﹣7;(2)的值不會發生變化,且;理由如下:因為點C在線段AB上,所以點C表示的數是﹣7,如圖,根據題意可得:AB=20,CB=19,AM=4t,BN=5t,所以AN=20+5t,MN=AN-AM=20+5t-4t=20+t,因為點Q為MN的中點,所以,所以,所以;②M點運動至點B時用了20÷4=5秒,當點P在點Q左側時,,,根據題意得:,即,解得:;當點P在點Q右側時,,,由得,解得:(舍去);綜上,當點Q到點Р的距離是點Q到點B的距離的倍時,.【點睛】本題考查了數軸、非負數的性質、數軸上兩點間的距離、一元一次方程的應用以及分式的化簡等知識,綜合性較強、具有相當的難度,正確理解題意、靈活應用相關知識和數形結合思想是解題的關鍵.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