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課程名稱 第九課 數據傳輸有新意學科 信息科技 年級 初一教學內容 傳輸層的端口、相關協議分析與應用場景。學情分析教學目標 知道端口的作用。。 知道可靠傳輸和不可靠傳輸的特點及應用場景。 了解研究者在解決網絡數據傳輸問題的過程中,采用的創新思想和技術手段。重難點 重難:理解TCP與UDP的傳輸過程。教學過程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引入 創設問題情境: 某學校有三個飯堂,分別在不同的地方,每個飯堂都有不同的窗口,每個窗口由不同的工作人員負責分飯。李明今天下午沒空去飯堂吃飯,于是他想委托別的同學去熟悉的飯堂工作人員那里打飯,你覺得李明應該怎樣才能準確告訴幫忙打飯的同學具體位置呢? 思考問題。 分享自己的觀點。 以飯堂打飯中窗口的概念引出端口的概念,進而引出本節課的內容。建構知識 以PPT圖文及教師引導的方式幫助學生理解端口的概念。 思考及聽講。 在教師的引導下幫助學生理解知識點。合作探究 1.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閱讀教師提供的材料,共同解決以下問題: (1)TCP與UDP的傳輸過程是怎樣的?特點是什么?它們有什么區別? (2)為什么說TCP是可靠的傳輸? (3)什么情況下使用TCP協議,什么情況下使用UDP協議? (4)請舉例說明可靠傳輸和不可靠傳輸的應用場景有哪些? 2.引導學生對合作探究成果進行展示。 以小組為單位,閱讀材料或上網搜索資料共同探討教師所提出的問題。 請各小組派代表,向全班同學談一談合作探究的成果,其他同學聆聽或質疑。 以合作探究形式達成重難點。實驗探究 引導學生先安裝配套資源中的《網絡嗅探器》軟件再進行實驗時,應選定“三次握手”選項,打開百度搜索引擎或其他網站,觀察《網絡嗅探器》三次握手時獲取的信息。并引導學生在實驗過程中撰寫實驗結論。 啟動抓包軟件《網絡嗅探器》。 瀏覽網站,然后分析抓取的數據包,進而分析出“三次握手”過程。選擇一個握手過程的數據包進行以下分析: 以實驗方式加深學生對TCP的“三次握手”的理解。課堂總結 對本節課的內容進行梳理: 1.在TCP/IP的傳輸層中,使用端口來區分不同的應用。 2.TCP/IP的傳輸層提供可靠和不可靠兩種傳輸方式。 3.UDP采用不可靠方式傳輸數據。 4.TCP采用握手機制等手段實現可靠傳輸。 思考與總結。 幫助學生形成知識體系。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