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課程名稱 互聯網應用新特征學科 信息科技 年級 七年級內容分析 互聯網應用特征。學情分析教學目標 1. 通過身邊的生活情景,知道互聯網應用的特征。 2. 結合材料或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知道我國互聯網應用的發展狀況。 3. 認識互聯網應用帶來的影響。重難點 重點:知道互聯網應用的特征。 難點:知道我國互聯網應用的發展狀況。教學過程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引入 1. 上節課考查: (1)我國的互聯網建設與創新成就有哪些( ABCD ) A.建成最大的網絡實體 B.互聯網+應用成果顯著 C.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研發、應用領先 D.建成北斗衛星導航系統 (2)一般認為互聯網經歷了( ABCD)等幾個發展階段 A.誕生階段 B.形成階段 C.互聯階段 D.高速網絡階段 提問:如果沒有互聯網,我們的世界會怎樣? 2. 播放關于互聯網應用的新特征的視頻,并引出互聯網應用對我們生活的影響? 3.提問:生活中,談談我們常用的互聯網應用程序有哪些? 4.出示本課程學習目標。 學生完成考查題目。 2.學生觀看視頻 3.學生分享自己的觀點。 讓學生意識到互聯網應用已深深影響著我們的生活,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有條件學校建議采用UMU、問卷星等方法直接考查,并直接展示結果。)自主學習 1.引出思考的問題: (1)如果沒有這些應用,你會如何完成類似的任務? (2)你覺得互聯網應用有什么特征? 2.出示任務要求: 請同學們閱讀材料1,思考以下問題,完成任務單上的內容: 當前互聯網應用特征有哪些變遷? 3.按特征分類進行PPT展示和播放視頻。 發揮想象,思考問題,并帶著問題進行以下學習。 2. 閱讀材料1,思考問題,并在任務單上用筆記錄。 3.學生觀看,并進行記錄。 4. 完成自主學習任務后進行分享展示。 通過自主學習對互聯網應用的特征及其發展史有大致的了解。內容小結 展示內容小結部分PPT,教師進行講解并進行知識補充。 學生聽講并記錄 幫助學生鞏固知識,加深對互聯網應用特征的了解。合作探究 提出任務要求: 小組合作,分工合作閱讀材料2、3、4、5,結合材料內容或使用生成式人智能工具,梳理我國互聯網應用的發展狀況,并且根據內容把任務單位展示文件填寫好。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推薦:秘塔搜索https:// 2.分小組對自己小組學習成果進行展示講解。 小組分工合作,閱讀材料,并完成任務單三,并根據學習內容,利用合作探究任務單展示表單.pptx文件制作展示介紹文件。 學生聆聽及質疑。內容小結 1.教師對學生成果進行總結及補充。請同學們看看我們的央媒是對于我國的互聯網應用情況是怎么說的?播放央視新聞視頻53次和54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 2. 出示小結PPT,用簡短語言,對這一部分進行小結。 1.學生觀看視頻、聆聽并記錄。 2.學生聽講并思考。 幫助學生了解我國互聯網應用的發展狀況,學會利用數字化工具進行學習。拓展提升 1.出示課堂習題進行練習。 (多選)1.隨著技術的持續創新,當前互聯網應用已經具有了( ABC )等特征。 A. 交互性強 B. 操作簡單 C. 圖文聲像并茂 D. 只有文本 (單選) 2.我國的互聯網應用一般分為( D )等類型。 ①基礎應用 ②商務交易 ③網絡娛樂 ④公共服務 A.①② B. ①③ C. ①②③ D.①③②④ (判斷)3. 早期計算機受各種因素限制,只能處理文本信息,不能處理圖片信息。( 對 ) 2.任選一個任務,談談你的理解。 (1)查閱相關資料,了解我國互聯網政務的發展狀況,總結互聯網政務帶來的便利。 (2)查閱關于青少年上網情況的調查報告,然后談談自己對上網成癮的看法。 1.學生完成習題。 2.學生思考并分享自己的觀點。 (有條件學校建議采用UMU、問卷星等方法直接考查,并直接展示結果。)課題總結 對本節課的內容進行梳理 思考與總結。 幫助學生建構知識。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