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課題 《生命可以永恒嗎》課型 新授課 復習課 試卷講評課□ 其它課□教學內容分析 貫穿統編《道德與法治》教材七年級上冊全書的兩個核心詞是“生命”和“成長”。第四單元從“探問生命”“ 珍視生命”“ 綻放生命之花”三個不同卻又相互聯系的內容出發,引導學生深入開展對生命的思考,向學生滲透了向死而生的意義,讓學生深入理解生命的接續,激發學生深入思考生命的意義,從而讓學生珍愛生命,承擔傳承使命。學情分析 初中階段是一個人形成正確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時期。一方面,隨著自我意識的不斷發展,初一學生已經自覺或不自覺地開始探問“生命”,思考生命的價值和意義,另一方面,初中學生的心理發展還處于一個半幼稚、半成熟的時期,并受其自身的認知水平所限,他們對生命問題的認識和理解不夠全面,甚至會產生偏差。如果學生的這些思維矛盾或困惑得不到及時指導,可能會導致其不懂得尊重、敬畏、珍愛生命,甚至會漠視生命。學習目標 (1)通過觀看《媽媽第一孕期》、做時間小游戲等活動,總結出生命的特點,懂得要珍惜生命。 (2)觀看《張桂梅的事跡》,進一步加深對生命有時盡的認識,學會熱愛生命。 (3)分享自己的出生給家庭帶來的改變及分析“探究與分享“,感知人類身體生命和社會關系中生命的接續,培養社會責任意識。 (4)通過觀看《孔子世家譜》及分析圖片,意識到人類生命的接續,也體現在精神文明的傳承,增強社會使命感。 目標確定的依據 本單元的編寫根據《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課程標準》課程基本理念中能夠分辨是非善惡,學會在比較復雜的社會生活中作出正確選擇;體會生命的價值,知道實現人生意義應該從日常點滴做起。 重點:理解生命有時盡、生命有接續。 難點:探討生命有時盡、生命有接續。評價任務 任務1:通過環節二的觀看視頻、做游戲等活動,達成學習目標一; 任務2:通過環節三的觀看視頻和小組討論活動,達成學習目標二; 任務3:通過環節四的情景探究及視頻播放后的分析討論,達成學習目標三; 任務4通過環節四和環節五的探究分享及對視頻問題的思考,達成學習目標四。教學評活動過程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環節一:導入新課(3分鐘)教師活動 展示圖片:西游記劇照 問題:為什么西游記里的妖怪想吃唐僧肉呢? 那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探討:生命可以永恒嗎。學生活動 (1)認真觀看圖片,吸引學生學習的興趣。 (2)齊答老師的問題,與老師互動。設計意圖 通過圖片吸引同學們的注意力,激發同學們思考:生命可以永恒嗎。環節二:品生命特點(6分鐘)教師活動 1、播放視頻:《媽媽第一孕期》及展示圖片 問題:觀看視頻和圖片,談對生命的感受 2、多媒體出示圖片:指紋的圖片、手機指紋解鎖圖片 問題:看圖片,說出對生命的感悟 3做時間游戲: 問題:通過體驗游戲,你對生命有什么認識 學生活動 認真觀視頻,體會總結; 得出結論:生命來之不易。 (2)師友結合回答問題; 得出結論:生命的獨特性 (3)認真做游戲,說感悟; 得出感悟:生命是短暫的;是不可逆的 [師友互助流程]:獨立思考,師徒交流,學友展示,師友補充,教師評價。設計意圖 通過了解人類生命的產生、人類指紋的唯一性以及人類生命發展的進程,感受大自然孕育生命的神奇與獨特,懂得感恩生命。環節三:探生命勇氣(8分鐘)教師活動 (一)播放視頻:時代楷模---張桂梅的事跡 問題: 1、張桂梅既然已知生命的余額不多,她為什么還要那么努力的活著? 2、孔子說“未知生,焉知死”,你怎么理解“生”和“死”? 學生活動 (一)學生認真觀看,小組討論。師友結合回答問題; 小組展示得出結論: 1、為了自己心中的信仰,為了山區孩子的幸福,為了讓生命更有價值。 2、這里的“生”是指活著,我們活著就應該珍惜生命時光,熱愛生命,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奮斗和奉獻之中,讓生命變得更有意義;“死”即是死亡。 [師友互助流程]:師徒交流,學友展示,師友補充,教師評價。學生活動 [師友互助流程]:獨立思考,師徒交流,學友展示,師友補充,教師評價。 設計意圖 通過觀看時代楷模—張桂梅的事跡,進一步加深對生命有時盡的認識,培養熱愛生命的情懷。環節四:悟生命接續——傳承人類精神文明 第二部分(10分鐘)教師活動 (一)多媒體出示情景問題:想一想,你的出生給家庭帶來什么? (二)出示多媒體圖片以及問題:下面情境中,你看到了哪些生命的傳承關系? (三)播放視頻:《孔子家譜》第五次大修告成。 提出問題:有人說:“孔子已經死了。”也有人說:“孔子還活著。”綜上所述,談談你得理解。 (四)多媒體出示圖片,引導學生總結出生命的傳承包括身體和精神的傳承。 學生活動 (一)學生思考,師友結合回答; 得出結論:一代又一代的個體生命實現了人類生命的接續。(身體生命) (二)學生認真觀察,師友結合回答問題; 得出結論:1、 生命的接續中,我們為自己的生命找到一個位置,擔當一份使命; 2、每個人的生命不僅是“我”的生命,還是我們”的生命。 (三)學生認真觀看,師友結合思考并回答問題 得出結論:“孔子死了”,是說他的身體生命死了,不存在了。“孔子還活著”,是說他的學說、精神、思想得到了后人的學習和弘揚。 (四)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師生共同總結得出:我們在身體生命的接續中,也不斷繼承和創造人類的精神文明成果。 [師友互助流程]:學友展示,師友補充,教師評價。設計意圖 通過分析圖片和觀看視頻,感知人類身體生命和社會關系中生命的接續,培養社會責任意識。。環節五:情感升華---接續生命,傳承使命(10分鐘)教師活動 (一)情景活動:生命接續我擔當。 要求:通過今天的學習,同學們請寫下你在生命接續中承擔的使命和責任。 (可以從家庭、學校、國家三個角度) (二)展示問題,與開頭呼應 問題:生命可以永恒嗎?如果不可以,為什么?如果可以,它將會怎么實現? 學生活動 (一)學生認真準備,師友結合交流準備。 展示結果:略 (二)學生一起回答, 展示結果:(1)不可以:因為任何事物都有一個出生、發展、死亡的過程; (2)可以:它將以精神文明成果的形式存在,永遠流傳。設計意圖 通過此環節激發同學們的生命熱情,用行動傳承使命擔當。板書設計 生命可以永恒嗎 品生命特點 探生命勇氣 悟生命接續作業與拓展學習設計 嘗試制作一張你的家族圖譜。設計意圖 通過此環節使學生體驗到家族生命接續中每一代人的使命擔當,增強同學們對家庭的責任心和 使命感。特色學習資源分析、技術手段應用說明 現階段,短視頻APP比較流行,在本節課多次使用了這種手段開展教學活動,希望可以激發同學們的學習欲望。4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