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專題二 跨學科主題學習——地理實踐力(2022課標新增)2022課程標準地理課程跨學科主題學習是基于學生的基礎、體驗和興趣,圍繞某一研究主題,以地理課程內容為主干,運用并整合其他課程的相關知識和方法,開展綜合學習的一種方式。類型 地理實驗(2024·岳陽二模)某校地理興趣小組同學通過設計地理實驗,模擬探究某地理因素對氣溫的影響。讀圖,完成(1)~(2)題。(1)用酒精燈同時給兩個燒杯加熱,幾分鐘后可觀察到 ( )①沙子溫度高于水溫度 ②沙子溫度低于水溫度 ③沙子升溫快于水升溫 ④沙子升溫慢于水升溫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2)這一實驗能體現(xiàn)的影響氣溫的因素是 ( )A.緯度因素 B.海陸因素C.地形因素 D.無法確定(1)讀圖可知,用酒精燈同時給兩個燒杯加熱,幾分鐘后可觀察到,沙子溫度高于水溫度,沙子升溫快于水升溫,①③正確,②④錯誤。故選A。(2)通過實驗可知,在相同的時間內水升溫慢,沙子升溫快,用沙子和水可代表陸地和海洋,其中水代表海洋。用酒精燈給沙子和水加熱,相當于陸地和海洋處于白天太陽照射下,氣溫逐漸上升。由于海水比熱容大,海洋白天升溫慢,這一實驗能體現(xiàn)出海陸因素對氣溫的影響,無法體現(xiàn)緯度因素、地形因素對氣溫的影響,B正確,A、C、D錯誤。故選B。(1)A (2)B1.認真審題、審圖。2.不管題材如何新奇,不管融入了幾門學科的知識,一定是以地理學習方式和過程為支撐,根據(jù)我們學過的主干知識提出問題。因此,我們要抓準關鍵詞,整合大腦中的知識點,逐一進行分析解答。鄭州市某中學開展以“黃河”為主題的跨學科主題學習。下圖為黃河流域示意圖。據(jù)此完成1~3題。唐代劉禹錫的詩句“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說明當時黃河 ( )A.流量大 B.結冰期長C.含沙量大 D.汛期長清代魏源的詩句“河底日隆堤日高,黃河竟是天上濤”描述的河段是 ( )A.甲 B.乙C.丙 D.丁同學們來到黃河鄭州段,能夠看到的景象是 ( )A BC D (2024·德州二模)酈道元《三峽》中寫道:“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下圖為長江三峽地區(qū)圖。據(jù)此完成4~5題。“夏水襄陵”主要是因為 ( )A.來自太平洋的東南季風影響B.來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風影響C.夏季冰雪融水增多D.夏季農作物生長需水量大“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說明三峽段 ( )A.流量較小B.適合航運C.流速較快D.多大風天氣 秦滅六國之戰(zhàn),指戰(zhàn)國末期,實力最強大的諸侯國秦國消滅其他六個諸侯國,完成統(tǒng)一的戰(zhàn)爭。下圖示意秦滅六國。據(jù)此完成6~7題。秦滅六國的戰(zhàn)爭中 ( )A.秦進攻路線都是自西向東B.燕國位于現(xiàn)在的陜西省C.最早被秦國消滅的是韓國D.齊國領土全部瀕臨東海六國都城大部分位于 ( )A.黃土高原 B.東南丘陵C.四川盆地 D.華北平原 (2024·唐山模擬)西安某校學生開展地理實驗,設計如下實驗裝置。讓水槽與水平面保持15°左右的夾角,快速抽去擋板,讓水流沖擊砝碼,測量砝碼被水流沖出的距離,并做記錄。讀實驗裝置圖,完成8~10題。要想讓砝碼被水流沖出的距離更遠,下列對實驗裝置的調整正確的是 ( )A.調大夾角的度數(shù)B.換為更重的砝碼C.減少容器中的水量D.增加水槽的寬度該地理實驗探究的主題最有可能是 ( )A.地表植被與水土流失的關系B.土壤質地與水土流失的關系C.水量、流速與河流水能的關系D.河流水量與河流流速的關系某同學用下圖所示有植被覆蓋的水槽替換原有水槽,其他裝置保持不變,實驗發(fā)現(xiàn)砝碼被水流沖出的距離變短了,該同學的實驗設計模擬的植被功能是 ( )A.凈化水質B.防風固沙C.調節(jié)氣候D.減緩流速 (2024·唐山二模)“那夜的雨,也沒能留住你;山谷的風,它陪著我哭泣……心上人,我在可可托海等你。他們說,你嫁到了伊犁,是不是因為那里有美麗的那拉提……”一首《可可托海的牧羊人》紅遍大江南北。讀新疆區(qū)域圖,完成11~13題。可可托海是本區(qū)域重要的高山牧場,牧民選擇夏季在該地放牧的原因是 ( )A.降水豐富B.利于牲畜的生長C.土壤肥沃D.氣溫高,冰雪融水豐富養(yǎng)蜂女從可可托海轉場到那拉提,沿途依次經(jīng)過 的戈壁和 山脈的雪山。 ( ) A.塔里木盆地 天山B.準噶爾盆地 天山C.土壤肥沃 昆侖D.準噶爾盆地 昆侖那拉提與可可托海都位于山麓地帶,是“追花采蜜”的理想之地,養(yǎng)蜂女遷徙到那拉提的原因有 ( )①那拉提花期更長②躲避病害和蟲害影響③可可托海花期更長④追逐各種不同種類蜜源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 某地理興趣小組從麥哲倫環(huán)球航行中得到啟示,探究《海底兩萬里》中“鸚鵡螺號”潛艇在海底環(huán)球探險旅行的路線,得到尼摩船長和阿龍納斯在海底環(huán)球旅行的路線:太平洋→印度洋→紅海→地中海→大西洋→南極海域→大西洋→北冰洋。材料二 下圖為“鸚鵡螺號”航行部分路線示意圖。(1)“鸚鵡螺號”海底環(huán)球旅行經(jīng)過的大洋中,全部位于東半球的是 。 (2)A點的地理坐標是 ,B點位于D點的 方向。 (3)“鸚鵡螺號”經(jīng)過了①大洲與②大洲的分界線 ,它溝通了紅海和地中海。 (4)圖中C區(qū)域主要位于 洲。旅行中發(fā)現(xiàn)D點所在國家現(xiàn)存很多古老生物,因此該國被稱為 。 (5)我國與②大洲的大多數(shù)國家之間的互助合作稱為“ ”。 【跨學科主題學習】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長沙某中學開展“探究神秘北緯30°,感受學科融合魅力”研學活動。【品讀歷史】材料一 北緯30°是世界上一條神秘的緯線,它貫穿了四大文明古國,孕育了人類歷史上最輝煌的文明。(1)四大文明古國中,古巴比倫和古埃及(大部分)位于 氣候區(qū),中國和古印度氣候最顯著的共同特點是什么 【遇見生物】材料二 長絨棉生長期長,不耐寒,喜干燥、光照,最適宜生長的氣溫在14~25℃。(2)埃及長絨棉久負盛名,這得益于當?shù)剡m宜的生長環(huán)境。請從氣溫和降水兩個方面,簡要分析當?shù)剡m宜種植長絨棉的氣候條件。【邂逅數(shù)學】材料三 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8 848.86米)和世界陸地最低點死海(-430.5 米)都位于北緯30°附近。(3)請計算世界最高峰與世界陸地最低點之間的相對高度。【欣賞音樂】材料四 “洞庭啊湖上喲,好風喲光哎。東風喲吹送啊稻花喲香哎……”——歌曲《洞庭魚米鄉(xiāng)》(4)位于北緯30°附近的洞庭湖是“魚米之鄉(xiāng)”。請運用季風的知識解釋洞庭湖地區(qū)吹東南季風時降水較多的原因。【詳解答案】針對訓練類型 地理實驗1.C 解析:“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體現(xiàn)了黃河的突出特征含沙量大,C正確;此詩句不能反映黃河的流量大、結冰期長、汛期長,A、B、D錯誤。故選C。2.D 解析:黃河中游流經(jīng)黃土高原,由于水土流失嚴重,河流泥沙大量增加,下游河床寬坦,水流緩慢,泥沙大量淤積,使河床抬高,成為舉世聞名的“地上河”。“河底日隆堤日高,黃河竟是天上濤”是對黃河下游“地上河”的生動寫照。讀圖可知,甲位于黃河上游河段,乙和丙位于黃河中游河段,丁位于黃河的下游河段。故選D。3.B 解析:讀圖可知,河南省鄭州市位于華北平原處,地勢平坦、開闊,黃河流經(jīng)此處水流平緩。故選B。4.A 解析:“夏水襄陵”主要是因為長江三峽地區(qū)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受來自太平洋的東南季風影響,降水豐沛,河流進入汛期。故選A。5.C 解析:“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說明三峽段位于地勢第二、三級的交界處,落差大,水流湍急。故選C。6.C 解析:秦滅六國的戰(zhàn)爭中,秦國進攻路線大部分是自西向東,也有自南向北,A錯誤;燕國位于現(xiàn)在的北京市,B錯誤;秦滅六國的戰(zhàn)爭中,最早被秦國消滅的是韓國,C正確;齊國領土不全部瀕臨東海,D錯誤。故選C。7.D 解析:戰(zhàn)國七雄中,齊國都城臨淄,今山東淄博;趙國都城邯鄲,今河北邯鄲;魏國都城大梁,今河南開封;韓國都城新鄭,今河南新鄭;楚國都城郢,今湖北江陵;燕國都城薊,今北京;秦國都城咸陽,今陜西咸陽。除楚國外,其余六國均位于華北平原。故選D。8.A 解析:要想讓砝碼被水沖出的距離更遠,可以調大夾角的度數(shù)或增加容器中的水量,A正確,C錯誤;替換更重的砝碼后被水沖出的距離更短,B錯誤;增加水槽的寬度,會減小水的沖擊力,砝碼被水流沖出的距離更近,D錯誤。故選A。9.C 解析:影響河流水能的主要因素是水量和流速。在水量不變的情況下,坡度越大,水流速度越快,水能越豐富,對砝碼的沖擊力越大;在坡度不變的情況下,水量越大,水能越豐富。故該地理實驗探究的主題最有可能是水量、流速與河流水能的關系,C正確,D錯誤;與地表植被、土壤質地關系不大,A、B錯誤。故選C。10.D 解析:用植被覆蓋的水槽替換原有的水槽,其他裝置保持不變,實驗發(fā)現(xiàn)砝碼被水流沖出的距離變短了,說明植被有阻滯水流、涵養(yǎng)水源、保持水土的功能,D正確;與凈化水質、防風固沙、調節(jié)氣候無關,A、B、C錯誤。故選D。11.D 解析:可可托海所在的新疆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冬冷夏熱,降水稀少,晝夜溫差大,最顯著的自然環(huán)境特征是干旱,A錯誤;牲畜不是植物,其生長不受季節(jié)的影響,B錯誤;當?shù)赝寥啦⒉环饰?C錯誤;當?shù)厮粗饕歉呱奖┤谒?這里夏季氣溫高,冰雪融水豐富,牧草茂盛,有利于放牧,D正確。故選D。12.B 解析:讀圖可知,從可可托海轉場到那拉提,沿途自北向南經(jīng)過準噶爾盆地的戈壁和天山山脈的雪山。故選B。13.D 解析:那拉提比可可托海緯度更低,夏季氣溫更高,花期更長,因此遷到那拉提,①正確;兩地都受病害和蟲害影響,無法躲避,②錯誤;可可托海的花期更短,③錯誤;根據(jù)材料“追花采蜜”的理想之地可推測,這里蜜源種類豐富,④正確。故選D。14.(1)印度洋(2)(0°,20°E) 東北(3)蘇伊士運河(4)北美 “世界活化石博物館”(5)南南合作解析:(1)東、西半球的劃分是以20°W和160°E組成的經(jīng)線圈為界,東半球的經(jīng)度范圍為20°W→0°→160°E,西半球的經(jīng)度范圍為160°E→180°→20°W。“鸚鵡螺號”海底環(huán)球旅行依次經(jīng)過的大洋有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其中全部位于東半球的是印度洋。(2)讀圖可知,A點位于赤道,緯度是0°,且位于70°W和110°E的中間,經(jīng)度為20°E,故A點的地理坐標是(0°,20°E)。緯線指示東西方向,經(jīng)線指示南北方向,根據(jù)兩地之間所跨經(jīng)度要小于180°定方向,可知B點位于D點的東北方向。(3)①是亞洲,②是非洲,兩大洲的分界線是蘇伊士運河,溝通了地中海和紅海,是印度洋和北大西洋之間海上航線的捷徑。(4)圖中C區(qū)域主要位于北美洲,D是澳大利亞,現(xiàn)存很多古老生物,如袋鼠、鴨嘴獸、鴯鹋等,因此該國被稱為“世界活化石博物館”。(5)發(fā)達國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發(fā)展中國家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南部,針對發(fā)展中國家與發(fā)達國家分布的南北差異,國際上把這種經(jīng)濟發(fā)展差別說成是“南北差距”。發(fā)展中國家與發(fā)達國家之間關于經(jīng)濟、政治等方面問題的商談,叫做“南北對話”。發(fā)展中國家之間的互助合作,稱為“南南合作”。我國是發(fā)展中國家,非洲的國家多為發(fā)展中國家,我國與②非洲的大多數(shù)國家之間的互助合作稱為“南南合作”。15.(1)熱帶沙漠 雨熱同期。(2)當?shù)貙贌釒衬畾夂颉臍鉁厣峡?全年炎熱,滿足了長絨棉生長所需的熱量;從降水上看,全年少雨、干燥,日照時間長,適合長絨棉生長與采摘。(3)8 848.86-(-430.5)=9 279.36(米)。(4)東南季風來自太平洋,水汽充足,所以降水多。解析:(1)讀古巴比倫和古埃及的氣溫、降水量圖可知,古巴比倫和古埃及全年高溫干燥,屬熱帶沙漠氣候。讀中國和古印度氣溫、降水量圖可知,中國為溫帶季風氣候,古印度屬于熱帶季風氣候,故中國和古印度氣候最顯著的共同特點是雨熱同期。(2)長絨棉生長期長,不耐寒,喜干燥、光照,埃及的主要氣候類型是熱帶沙漠氣候。從氣溫上看,埃及全年炎熱,滿足了長絨棉生長所需的熱量;從降水上看,埃及全年干燥,日照時間長,適合長絨棉生長與采摘。(3)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的海拔是8 848.86米,世界陸地最低點死海的海拔是-430.5米,故相對高度是8 848.86-(-430.5)=9 279.36米。(4)東南季風來自太平洋,水汽含量較高。季風帶來的暖濕氣流在向北移動的過程中,會挾帶大量的水汽,所以降水多。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