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十一課時 北方地區的自然特征與農業“白山黑水”——東北三省2022課程標準 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說出北方地區和東北三省的地理位置和自然地理特征,說明自然條件對該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認識因地制宜的重要性。 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描述東北農業發展,東北工業布局、結構特點,說明自然環境與地方文化景觀之間的關系。考點一 自然特征與農業黑土地 黃土地位置 大體位于① 、青藏高原以東,內蒙古高原以南,③ —④ 以北,東臨⑤ 海和⑥黃海 地形 以平原和高原為主。東部有面積廣闊的⑦東北平原和⑧ 平原;西部有溝壑縱橫的⑨ 高原 溫度帶 地跨我國的寒溫帶、中溫帶和 帶 氣候 大部分地區屬于 氣候。冬季寒冷,最冷月平均氣溫在0 ℃以下;夏季炎熱,最熱月平均氣溫在20 ℃以上。降水季節分配不均,主要集中于 續表干濕地區 大部分地區屬于 區 土壤 東北平原稱為“ ”;黃土高原、華北平原稱為“ ” 重要的旱作農業區:北方地區平原廣闊,土壤肥沃, 集中連片。本區降水偏少,耕地多為 ,是我國重要的旱作農業區。從長遠來看,發展 農業,才是這里農業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 華北平原春旱的原因春季降水少;春季氣溫回升快,蒸發旺盛;正值冬小麥返青,農田需水量大;河流較少,水量較小;人口多,耕地多,工農業發達,需水量大。考點二 “白山黑水”——東北三省山環水繞 沃野千里(1)位置、范圍:東北三省位于我國的東北部,包括 省、 省、 省。 (2)地形:以 和 為主。東部為A 山脈,北部為B ,西倚C ,三列山脈之間為D 平原。 (3)主要河流:中俄兩國界河① 、② ;中朝兩國界河③ 、④ ;東北平原流淌的⑤ 、⑥ 、⑦ 。 (4)氣候特征: 。大部分地區冬季 ,夏季 ;降水較多且集中在 ,冬季以降雪為主。 歌訣助記東北三省自然環境特點大小興安長白山,東北平原臥中間。山環水繞黑土沃,林海雪原景不錯。冬寒漫長夏短暖,皮衣毛服要常穿。國界漫長鄰朝俄,邊境貿易促發展。從“北大荒”到“北大倉”(1)發展條件(2)作物熟制: 。 (3)主要農作物: 、玉米、大豆、 等。 (4)地位:我國 最高、提供 最多的糧食生產基地。 (5)問題與措施:開荒擴大耕地→ 面積銳減、生態環境惡化→停止開荒、建立 。 東北三省氣候冷濕,不利于發展農業(易錯)錯誤。不要誤以為氣候冷濕就不利于發展農業。東北三省雖然緯度高,氣候冷濕,但雨熱同期依然是適宜農作物生長的有利條件。我國最大的重工業基地(1)條件與分布(2)問題與措施資源① 、設備② 、產業結構③ 等 經濟發展滯后 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調整④ 、更新⑤ ,發展⑥ 等 東北老工業基地指的是遼中南工業基地(易錯)錯誤。東北老工業基地不等于遼中南工業基地。東北三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建成的第一個重工業基地,是我國最大的重工業基地,遼中南工業基地只是其中一部分。重難點 東北三省工農業發展的條件(2024·邢臺模擬)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 習近平主席在黑龍江考察時強調,要落實好黨中央關于推動東北全面振興的決策部署,揚長補短,把資源優勢、生態優勢、科研優勢、產業優勢、區位優勢轉化為發展新動能新優勢,建好建強國家重要商品糧生產基地、重型裝備生產制造基地、重要能源及原材料基地、北方生態安全屏障、向北開放新高地,在維護國家國防安全、糧食安全、生態安全、能源安全、產業安全中積極履職盡責,在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中奮力開創黑龍江高質量發展新局面。材料二 黑龍江地貌特征為“五山一水一草三分田”,地勢大致為西北、北部和東南部高,東北、西南部低,由山地、臺地、平原和水面構成;地跨黑龍江、烏蘇里江、松花江、綏芬河四大水系,屬溫帶季風氣候。圖1為黑龍江地形圖,圖2為黑龍江氣溫曲線與降水量柱狀圖。圖1圖2(1)黑龍江省是我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說出該省成為商品糧基地的優勢條件。(2)黑龍江省是我國重要的能源及原材料基地。結合黑龍江省的自然環境,舉例說出該省的能源有哪些。材料三 哈爾濱市,別稱冰城,黑龍江省轄地級市、省級行政中心、副省級市、特大城市,國務院批復確定的中國東北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和國家重要的制造業基地。(3)黑龍江省的省級行政中心哈爾濱市別稱冰城,簡單說明理由。東北三省工農業發展的條件農業生產條件 自然條件 優勢:地勢平坦;黑土地土壤肥沃,耕地集中連片;雨熱同期;灌溉水源充足不足:緯度較高,熱量不足;春秋季節受寒潮影響,易發生低溫凍害;開發較晚,沼澤遍布社會經濟條件 地廣人稀,糧食商品率高;農業科學技術水平高;機械化程度高工業發展條件 優勢 “新中國工業的搖籃”,工業基礎雄厚;煤、鐵、石油等礦產資源豐富;鐵路、海運發達,交通便利不足 資源枯竭;設備老化;產業結構單一;耗能大,污染重;市場競爭力差 (2024·河北二模)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棗樹是耐鹽堿、耐澇、喜光照作物。棗樹花期雨水過多會影響開花數量和延遲開花時間。多鹽環境能增強碳水化合物的合成能力,對土壤中鐵、錳元素含量要求較高。滄州金絲小棗又名西河紅棗,是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因干棗剝開時有金黃絲相連,入口甜如蜜,外形如珠似絲,故稱金絲小棗。棗樹4—5月發芽,6—8月果實成長,9—10月采摘。當地金絲小棗主產區土壤上松下實,具有良好的通透性和保水、保肥能力,鐵、錳元素含量高于我國東部平原其他地區。圖1為我國環渤海地區鹽堿地分布圖,圖2為滄州氣候資料圖。圖1圖2(1)環渤海地區鹽堿地主要位于 海沿岸,分布省級行政區有 、 等(均寫簡稱)。 (2)結合圖文材料,簡要分析滄州多鹽堿地的自然原因,完成下面框圖。① ,② ,③ ,④ 。 (3)說出滄州種植紅棗的有利自然條件。 (2024·廣東)【農業+高新技術主題】黑龍江省土地面積廣闊,是我國推行“北斗+智慧農業”生產模式的試點省份。該生產模式通過使用“北斗”和搭載“智慧大腦”的農機,可自動進行精準的整地、播種、施肥、噴藥、收獲等作業。下圖為黑龍江省地形分布圖。據此完成1~3題。黑龍江省松嫩平原地區能開展大規模機械化耕作的主要原因是 ( )A.降水豐富 B.地勢平坦 C.水源充足 D.土壤肥沃“北斗”和搭載“智慧大腦”的農機能夠自動精準 ( )①播種 ②施肥 ③收割 ④預報地質災害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北斗+智慧農業”生產模式可以促進( )①農業產量提高 ②農產品質量提升③土地面積擴大 ④農業科技發展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2024·成都)圖1示意我國北方局部區域,圖2為濟南氣候資料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圖1圖2(1)甲省級行政區的簡稱是 ;乙河流名稱是 ;丙所在地形區名稱是 。 (2)華北平原是我國重要的棉花產區。請列舉兩種以棉花為原料的工業產品。(3)華北平原春季(3—5月)正值冬小麥返青。請結合氣候資料圖,簡述華北平原春旱的成因。 太行山脈是京、津、冀地區眾多河流的發源地,風沙的屏障。三十多年來,太行山區的森林覆蓋率由13.1%提升到30%,太行山的生態環境效益日益顯著。(4)簡要說明對京津冀地區而言,太行山脈發揮的生態環境效益。(2024·上海)2024年寒假期間,來自上海的小東同學和父母在黑龍江省體驗了冰雪之旅的樂趣。讀圖,回答下列問題。黑龍江示意圖(1)小東一家下午到達哈爾濱,發現16點多天就黑了。小東用地理課上學到的知識,向父母解釋:當地 高,冬季 短,日落時間比上海早。 (2)晚飯時,小東品嘗了特色菜“鍋包肉”,酸酸甜甜的滋味很像在上海吃的糖醋排骨。當地的主要糖料作物是 ( )A.甘蔗 B.甜菜C.麥芽 D.楓樹(3)第二天,一家三口去松花江游玩,看到當地人在用鋼釬鑿洞釣魚,這是因為該季節 。 (4)第三天,小東在我國最大的綜合性滑雪場體驗了高山滑雪,他很困惑為何上海經濟發達卻沒有山地滑雪場。從自然環境看,其主要原因是 、 。 (5)小東一家愛吃黑龍江大米。途中小東對當地大米產區做了小調查,列出水稻生長的影響因素。選擇下列一個因素說明黑龍江盛產大米的自然條件。黑龍江稻米收割示意圖◇土壤: 。 ◇氣候: 。 ◇地形: 。 【詳解答案】教材考點·深度梳理考點一1.大興安嶺 秦嶺 淮河 渤 華北 黃土 暖溫 溫帶季風 夏季 半濕潤 黑土地 黃土地2.耕地 旱地 節水考點二1.(1)黑龍江 吉林 遼寧(2)山地 平原 長白 小興安嶺 大興安嶺 東北(3)黑龍江 烏蘇里江 鴨綠江 圖們江 嫩江 松花江 遼河(4)冷濕 漫長嚴寒 短促溫暖 夏季2.(1)雨熱同期 低溫凍害(2)一年一熟(3)小麥 水稻(4)機械化程度 商品糧(5)濕地 自然保護區3.(1)①煤 ②鐵 ③石油 ④礦產地⑤鐵路 ⑥重工業 ⑦鋼鐵 ⑧石油(2)①枯竭 ②老化 ③單一 ④產業結構 ⑤設備 ⑥高新技術產業練講重難·提升能力(1)氣候溫和濕潤,地勢平坦開闊,黑土面積廣布,土壤肥沃,地廣人稀,便于機械化操作。(2)煤炭、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生物質能、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3)哈爾濱的冬季漫長而寒冷,到處銀裝素裹,白雪皚皚。解析:(1)黑龍江省是我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該省成為商品糧基地的優勢條件:屬于溫帶季風氣候,雨熱同期,氣候溫和濕潤;位于我國東北平原,地勢平坦開闊,黑土面積廣布,土壤肥沃,地廣人稀,便于機械化操作。(2)黑龍江省是我國重要的能源及原材料基地,煤、鐵、石油等礦產資源豐富,煤炭、石油是不可再生能源,還有豐富的生物質能、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3)由圖可知,黑龍江省的省級行政中心哈爾濱市緯度較高,氣溫較低,冬季漫長而寒冷,到處銀裝素裹,白雪皚皚,別稱“冰城”。真實情境·學科實踐(1)渤 津 冀(魯、遼)(2)華北平原 溫帶季風氣候 升溫少(3)滄州地處華北地區,位于暖溫帶和半濕潤區,溫度和濕度都適合種植紅棗;降水少、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灌溉水源充足等。解析:(1)讀圖可知,環渤海地區鹽堿地主要位于渤海沿岸,分布省級行政區有冀(河北省)、津(天津市)、魯(山東省)、遼(遼寧省)。(2)滄州地處華北平原,地勢低平,排水不暢,地下水位高;其氣候類型為溫帶季風氣候,雨季短,春季氣溫回升快,降水少,水分蒸發快,春旱嚴重,容易使鹽分向地表聚集,產生土地鹽堿化現象。(3)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可知,滄州位于秦嶺—淮河一線以北的華北平原地區,屬于暖溫帶與半濕潤區,能夠滿足棗樹生長期間所需的熱量與水分;春季降水少,棗樹開花早、開花多;滄州雨季短,秋季降水少,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有利于紅棗的著色和糖分積累;多為鹽堿地且土壤鐵、錳元素含量高,十分有利于有機物的合成;土壤上松下實,具有良好的通透性和保水、保肥能力。拓寬視野·真題體驗1.B 解析:黑龍江省松嫩平原地區由于地廣人稀,地勢平坦、開闊,耕地集中連片,因此適宜農業機械化生產。故選B。2.A 解析:結合材料可知,“北斗”和搭載“智慧大腦”的農機能夠自動精準播種、施肥、收割,①②③正確;不能預報地質災害,④錯誤。故選A。3.C 解析:“北斗+智慧農業”生產模式可以促進農業產量提高、農產品質量提升、農業科技發展,①②④正確;“北斗+智慧農業”生產模式與土地面積擴大無關,③錯誤。故選C。4.(1)魯 黃河 黃土高原(2)棉布、棉紗、服裝等。(3)冬小麥返青需水量大;春季降水少,升溫快,蒸發旺盛。(4)涵養水源;保持水土;防風沙;凈化空氣;調節氣候等。解析:(1)讀圖可知,甲省級行政區為山東省,簡稱魯,省級行政中心是濟南;乙河是黃河,是我國的第二長河;丙位于太行山脈以西,是水土流失嚴重的黃土高原。(2)以棉花為原料的工業產品有棉布、棉紗、服裝、棉被等。(3)華北平原春旱的成因:華北地區春季氣溫回升快,蒸發旺盛;春季正值小麥返青,作物生長需水量大,但此時北方地區雨季尚未開始,降水少,春旱嚴重;華北平原人口稠密,工廠眾多,生產和生活用水量大;水資源污染和浪費嚴重。(4)太行山脈森林覆蓋率極大提高的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都非常明顯,其環境效益有調節氣候、涵養水源、保持水土、凈化空氣、維護生物多樣性、防風沙、保護農田等。5.(1)緯度 白晝(2)B(3)河流封凍,冰層厚(4)上海降雪少,積雪時間短 地形以平原為主,地勢低平(5)土壤:黑土肥沃或氣候:水熱條件較好,雨熱同期或地形:平原面積廣大解析:(1)小東去哈爾濱的時間為寒假,正值冬季,太陽直射點位于南半球,北半球晝短夜長,緯度越高晝越短,故哈爾濱緯度高,冬季白晝短,日落時間更早。(2)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我國的糖料作物主要為甘蔗和甜菜,北方地區的糖料作物主要為甜菜,黑龍江位于北方地區,南方地區的糖料作物主要為甘蔗。故選B。(3)當地位于東北地區,由于緯度高,冬季寒冷,河流封凍,冰層較厚,當地人需要用鋼釬鑿洞釣魚。(4)上海位于南方地區,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冬季很少出現降雪,即便產生降雪積雪時間也較短;上海位于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勢低平,不滿足山地滑雪的地形要求。(5)土壤:東北平原黑土廣布,土壤肥沃。氣候:當地屬溫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雨熱同期,水熱條件好。地形:平原面積廣大,地勢平坦、開闊。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