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十一課時 撒哈拉以南非洲 澳大利亞2022課程標準 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描述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位置和自然地理特征,知道本區是以黑色人種為主的地區;簡要歸納本區經濟發展與自然資源的關系。 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說出撒哈拉以南非洲氣候的主要特點及對當地農業生產和生活的影響;說出本區人口、糧食、環境等問題的嚴重性,理解問題產生的原因和解決的途徑。 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說出澳大利亞的地理位置、范圍、領土構成和首都;描述澳大利亞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 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說出澳大利亞牧羊帶與地形、降水的對應關系,簡要分析該國因地制宜發展經濟的途徑;說出澳大利亞采礦業、冶金業的發展現狀及礦產品的出口情況,說明該國家在經濟社會等方面的聯系及其意義。 結合實例,說明澳大利亞發展旅游業的優勢。考點一 撒哈拉以南非洲范圍和位置(1)范圍:絕大部分位于世界上最大的沙漠—— 以南。 (2)位置①半球位置:位于 半球,地跨南、北半球。 ②緯度位置:北部有北回歸線穿過,中部被 穿過,南部有南回歸線穿過,有“ ”之稱。 ③海陸位置:東臨 洋,西瀕 洋。 地形(1)地形以 為主,有“ ”之稱,地勢起伏小。 (2)地勢東南高,西北低。記憶非洲地形的方法(1)四個“一”:一個最高峰(乞力馬扎羅山);一個主要盆地(剛果盆地);一個主要沙漠(撒哈拉沙漠);一個大裂谷(東非大裂谷)。(2)三個“兩”:兩列主要山脈(阿特拉斯山脈、德拉肯斯山脈);兩條主要河流(尼羅河、剛果河);兩個主要湖泊(維多利亞湖、坦噶尼喀湖)。(3)一個“三”:三個主要高原(埃塞俄比亞高原、東非高原、南非高原)。氣候(1)以熱帶氣候為主,主要有 氣候、 氣候、 氣候、地中海氣候和高原山地氣候,其中 氣候分布最廣。 (2)氣候類型以 為軸,呈南北 分布。 赤道附近都為熱帶雨林氣候(易錯) 錯誤。東非高原的赤道附近,由于海拔高,氣溫低,降水較少,沒有形成熱帶雨林氣候。主要河、湖:世界最長的河流 及本區水量最大的河流 。本區最大的湖泊為 。 居民:撒哈拉以南非洲是 種人的故鄉。 快速發展的經濟(1)發展經濟的條件①豐富的礦產資源: 、 的儲量和產量均居世界首位。石油、鈾、銅、鐵等礦產資源儲量也很大。 ②豐富的生物資源:是 和油棕的原產地。 (2)經濟特點:許多國家經濟發展緩慢,出口 產品,進口 。 (3)影響:進出口結構不合理,在國際貿易中處于 地位。 (4)經濟發展緩慢的根源:長期受 占領和掠奪。 (5)發展經濟的新途徑:努力改變經濟過分依賴初級農礦產品生產的情況,加強基礎設施的建設,發展多種經濟。如 發展花卉業和旅游業,成為非洲最大的鮮花出口國和著名的旅游國家。 人口、糧食與環境考點二 澳大利亞世界活化石博物館(1)位置、范圍:主要位于10°S~40°S, 穿過中部,東臨 ,西臨 ,是大洋洲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國家,也是世界上唯一獨占整個大陸的國家。 (2)特有生物: 、樹袋熊(考拉)、琴鳥、 、 、金合歡等。 (3)成因:較早與其他大陸分離,長期孤獨地存在于南半球的海洋上,阻斷了物種的交流,缺少天敵,自然環境單一,生物進化緩慢。“騎在羊背上的國家”(1)自然條件①地形:東部是 ,中部是 ,西部是低矮的 。(填地形區名稱) ②氣候:熱帶面積廣大,氣候帶呈 分布。 ③河流:發源于東部山地的 河,是澳大利亞最大的河流。 ④湖泊: 湖,是澳大利亞最大的湖泊,也是澳大利亞最低點。 (2)農牧業①地位:是世界上放養 數量和出口 最多的國家,還是世界上重要的 、 出口國。 ②澳大利亞牧羊帶的分布“坐在礦車上的國家”(1)澳大利亞是世界礦產品的主要出口國之一,礦產品大部分用于出口,主要銷往 、印度、 、 等亞洲國家。 (2)20世紀70年代以來,澳大利亞的 業超過工業和農牧業,成為澳大利亞的經濟支柱。 (3)主要城市澳大利亞礦產資源的分布東煤西鐵北鋁土,沿海分布利出口。巧記澳大利亞自然與經濟地理要素兩獨三地人東南,綿羊煤鐵資源全。注:“兩獨”:獨占一塊大陸的國家;許多獨有生物。“三地”:三大地形區(西部低矮的高原、中部平原、東部大分水嶺)。“人東南”:人口集中分布在東南沿海地區。“綿羊煤鐵資源全”:澳大利亞被稱為“騎在羊背上的國家”和“坐在礦車上的國家”,有現代化的工礦業和農牧業,是一個礦產資源豐富的國家。重難點一 撒哈拉以南非洲經濟水平低的原因及解決措施(2024·河北二模)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安哥拉是擁有豐富資源和文化遺產的國家。近年來,安哥拉經濟發展迅速,有“非洲的巴西”之稱。目前安哥拉是中國在非洲第二大貿易伙伴和第二大承包工程市場。中國為安哥拉提供基建資金貸款和項目技術援助,安哥拉以國內資源對華出口作為貸款擔保,這種經濟合作模式被稱為“安哥拉模式”。在“安哥拉模式”下,中國在安哥拉承建大量基建項目,通過職業培訓輸送了大量寶貴人才,并為當地提供了物美價廉的中國商品。下圖為非洲簡圖及安哥拉周邊示意圖。(1)安哥拉地處非洲 部,西臨 洋。 (2)說出安哥拉對華出口資源主要的運輸方式及其優越性。(3)簡述“安哥拉模式”對安哥拉發展的積極影響。(4)說出非洲各國可以從“安哥拉模式”中得到的啟示。撒哈拉以南非洲經濟水平低的原因①自然條件惡劣,農業發展落后,糧食不能自給。②居民受教育程度低,科技水平落后。③工業基礎差,過分依賴初級產品生產。④歷史上長期遭受殖民主義者占領和掠奪。⑤部落、民族成分復雜,社會不穩定。撒哈拉以南非洲經濟水平低的解決措施①控制人口增長,提高人口素質。②保護生態環境。③發展民族工業。④引進人才和技術。⑤加強國際合作。⑥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重難點二 澳大利亞因地制宜發展農業 (2024·濟南二模)中國企業在澳大利亞北部地區租賃或收購大片農田、牧場,用以種植農作物和養牛養羊,產品銷往中國。下圖為澳大利亞區域及氣候分布圖。讀圖,完成2~3題。中國企業在澳大利亞北部種植的農作物最有可能是 ( )A.甜菜 B.青稞 C.馬鈴薯 D.甘蔗下列中國企業在澳大利亞北部廣泛建設牧場的原因,錯誤的是 ( )A.土地成本低 B.草場資源豐富C.養殖經驗豐富 D.勞動力豐富粗放牧羊帶(東、西部)優勢條件①多低矮高原和大平原,牧場規模大,適合露天圍欄放牧。②熱帶氣候面積廣大,氣候較為干燥,適合牲畜過冬和繁殖。③地下水豐富,可供牲畜飲水。混合經營帶(東南部、西南部)與自然環境關系①沿海平原地勢平坦開闊,既適合牧羊又適合發展農業。②亞熱帶季風和濕潤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和地中海氣候,氣候適宜,降水較為豐富。③墨累—達令河是主要灌溉水源和牲畜飲用水源。我們在《動物世界》欄目中經常看到非洲熱帶草原上的動物每年周期性大規模遷徙的壯觀景象。讀圖,回答下列問題。非洲氣候類型分布圖(1)從緯度位置看,非洲大部分地區位于地球五帶中的 。 (2)由圖可知,非洲氣候的分布具有 的特點,分布面積最廣的氣候類型是 。 (3)當甲地進入雨季時,草原上的動物為追逐水源和食物,向 (選填“北半球”或“南半球”)遷徙。 (4)圖中A與B的過渡地帶荒漠化嚴重,自然原因是 。 (2024·河源二模)適宜蘑菇生長的溫度為15~25 ℃,最適宜的溫度是20 ℃左右,過低或過高的溫度都會影響其生長發育和產量。長期以來,斐濟沒有自己的食用菌產業,只能依靠進口。中國援助斐濟菌草技術后,斐濟終結了其無法種菇的歷史。下圖示意斐濟的地理位置。據此完成2~4題。斐濟以前不能種植蘑菇的自然原因是 ( )A.多雨 B.高溫 C.寒冷 D.干燥為克服不利的氣候條件,當地種菇時應為菌袋 ( )A.蓋土保暖,防止凍害B.套塑料袋,防雨淋濕C.搭棚遮陽,降低溫度D.定期澆水,防止干燥中國援助斐濟菌草技術對斐濟的積極意義有 ( )①增加就業機會 ②發展農村經濟 ③提高種植技術 ④保護自然環境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024·廣安)某同學參加地理知識競賽活動,抽取到如圖題卡。下列關于此題卡的描述,錯誤的是 ( )A.該地區饑餓問題比較突出B.該地區被稱為“黑種人的故鄉”C.該地區描述的是撒哈拉以南非洲D.該地區人地關系惡性循環的根本原因是自然災害頻發 (2024·廣東)【氣候與環境主題】銀蟻生活在非洲撒哈拉沙漠,其生存絕技是能以0.855米/秒的速度在高溫天氣出巢覓食,被稱為“快銀”。圖1為非洲氣候類型分布圖,圖2為銀蟻分布地區氣候資料及銀蟻外觀圖。據此完成2~4題。圖1 圖2非洲氣候類型的分布特點是 ( )A.呈半環狀分布B.呈放射狀分布C.南北縱列分布D.以赤道為軸南北對稱分布銀蟻分布地區的氣候特征是 ( )A.全年高溫多雨 B.全年溫和濕潤C.全年寒冷干燥 D.全年炎熱干燥銀蟻在覓食時快速移動主要是為了避免 ( )A.高溫灼傷 B.暴雨淋洗C.強風襲擊 D.低溫凍傷(2023·龍東地區)澳大利亞國徽上的動物有( )A.鴯鹋和考拉 B.袋鼠和考拉C.袋鼠和琴鳥 D.鴯鹋和袋鼠 (2024·河北)小明學習了區域地理后,認識到地理位置對區域特征形成的重要性。為了更好地了解澳大利亞,小明查找到一幅以澳大利亞為中心的世界海陸分布圖(下圖)進行學習。據此完成6~7題。小明發現,距離澳大利亞最近的大洲是 ( )A.非洲 B.亞洲C.北美洲 D.南美洲澳大利亞大陸長期孤立于海洋當中,使其 ( )A.沙漠面積廣大 B.古老物種眾多C.平均海拔較低 D.礦產資源豐富 (2024·山西)澳大利亞被稱為“騎在羊背上的國家”。每年8-9月,很多牧場會舉辦剪羊毛比賽。下圖示意澳大利亞某地的綿羊—小麥混合經營農事安排。據此完成8~9題。圖文材料反映了澳大利亞 ( )A.先進的制造業 B.古老的動植物C.粗放的種植業 D.發達的養羊業剪羊毛比賽期間,正值小麥 ( )A.犁地期 B.播種期C.生長期 D.收割期【詳解答案】教材考點·深度梳理考點一1.(1)撒哈拉沙漠(2)①東 ②赤道 熱帶大陸 ③印度 大西2.(1)高原 高原大陸3.(1)熱帶雨林 熱帶草原 熱帶沙漠熱帶草原(2)赤道 對稱4.尼羅河 剛果河 維多利亞湖5.黑6.(1)①金剛石 黃金 ②咖啡樹(2)初級農礦 工業制成品(3)不利(4)殖民主義者(5)肯尼亞考點二1.(1)南回歸線 太平洋 印度洋(2)袋鼠 鴯鹋 桉樹2.(1)①大分水嶺 大自流盆地(中部平原或澳大利亞大盆地) 西部高原②環狀 ③墨累 ④北艾爾(2)①綿羊 羊毛 牛肉 小麥3.(1)中國 日本 韓國(2)服務(3)堪培拉 悉尼 工業 墨爾本練講重難·提升能力1.(1)西南 大西(2)海洋運輸。運量大、運價低。(3)促進資源開發;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優化國內產業結構等。(4)合理利用本國資源;大力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加強教育培養人才;吸引外資投入等。解析:(1)從安哥拉的經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可以看出,安哥拉地處非洲的西南部,西臨大西洋。(2)石油資源屬于礦產資源,屬于非可再生資源;安哥拉與中國距離遙遠,安哥拉對華出口石油主要通過海洋運輸,這種運輸方式運量大、運價低,適合大宗貨物的長途運輸。(3)“安哥拉模式”的實施可以換取中國的基礎設施建設,有利于完善安哥拉鐵路交通等基礎設施,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增加一定的就業機會,增加收入;安哥拉本國石油資源豐富,但發展較為落后,對能源開發浪費較多,產能過剩,“安哥拉模式”可以把本國過剩的產能消化,促進本國的資源開發,保障能源安全。綜合來說,有利于優化安哥拉的產業結構,推動安哥拉的社會經濟發展。(4)“安哥拉模式”可以為其他國家提供的經驗:合理利用本國資源,引進外資和技術,大力發展基礎設施建設,開發本國資源并進行深加工;加強教育與培養人才,提高生產技術水平;加強與世界各國的合作等。2.D 解析:澳大利亞北部屬于熱帶草原氣候,熱帶草原氣候全年高溫,分干、濕兩季,降水季節變化大,能夠滿足甘蔗等農作物的生長需求。甜菜、青稞、馬鈴薯性喜冷涼。故選D。3.D 解析:澳大利亞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地區,北部地區地廣人稀,土地價格低,且這里天然草場廣布,飼料豐富,畜牧業發展歷史悠久,養殖經驗豐富,所以中國企業在澳大利亞北部廣泛建設牧場,A、B、C不符合題意;澳大利亞北部地廣人稀,勞動力不豐富,D符合題意。故選D。真實情境·學科實踐1.(1)熱帶(2)以赤道為軸,呈南北對稱分布熱帶草原氣候(3)南半球(4)全年高溫,降水量少,蒸發量大2.B 解析:由材料可知,蘑菇生長的適宜溫度為15~25 ℃,最適宜的溫度是20 ℃左右,過低或過高的溫度都會影響其生長發育和產量。由圖可知,斐濟的緯度較低,位于熱帶,全年高溫,不太符合蘑菇自然生長的適宜溫度,B正確,C錯誤;斐濟降水豐沛,氣候濕熱,D錯誤;蘑菇生長需要潮濕的環境,多雨不是斐濟以前不能種植蘑菇的自然原因,A錯誤。故選B。3.C 解析:據上題可知,斐濟以前不能種植蘑菇的自然原因是高溫。為克服不利的氣候條件,當地種菇時應為菌袋搭棚遮陽,降低溫度,達到蘑菇生長的最適宜溫度,C正確;斐濟全年高溫,不需要“蓋土保暖,防止凍害”,A錯誤;蘑菇生長需要潮濕的環境,不需要“套塑料袋,防雨淋濕”,B錯誤;斐濟降水豐沛,氣候濕熱,干燥不是其種菇時不利的氣候條件,D錯誤。故選C。4.A 解析:中國援助斐濟菌草技術,屬于國家與國家之間的合作,該合作不僅提高了斐濟的種植技術,終結了斐濟無法種菇的歷史,還增加了當地的就業機會,為農民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收入,促進了農村經濟的發展,但對保護自然環境的作用不明顯,①②③正確,④錯誤。故選A。拓寬視野·真題體驗1.D 解析:由圖可知,該地區由于人口增長過快,糧食供應不足,饑餓問題突出,A正確。由圖可知,該地區人口增長過快,導致糧食供應不足、生態環境惡化等,描述的是撒哈拉以南非洲,撒哈拉以南非洲90%以上為黑色人種,有“黑種人的故鄉”的稱號,B、C正確。該地區人地關系惡性循環的根本原因是人口增長過快,不是自然災害頻發,D錯誤。本題為逆向選擇題,故選D。2.D 解析:赤道穿過非洲大陸的中部,大部分位于南、北回歸線之間。非洲氣候類型以赤道為軸,南、北大致對稱分布。從赤道往南、北兩側,依次出現熱帶雨林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熱帶沙漠氣候和地中海氣候。故選D。3.D 解析:讀圖可知,銀蟻分布地區的氣候特征是全年炎熱干燥,屬于典型的熱帶沙漠氣候。故選D。4.A 解析:由上題分析可知,銀蟻主要分布在全年炎熱干燥的熱帶沙漠氣候區,其在覓食時快速移動主要是為了避免高溫灼傷,A正確;熱帶沙漠氣候區降水稀少,風力較小,全年高溫,銀蟻在覓食時快速移動不是為了避免暴雨淋洗、強風襲擊或低溫凍傷,B、C、D錯誤。故選A。5.D 解析:澳大利亞國徽上的動物是鴯鹋和袋鼠。故選D。6.B 解析:澳大利亞位于南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東瀕太平洋,西、北、南三面臨印度洋及其邊緣海。亞洲的許多島嶼,特別是馬來群島位于澳大利亞附近,因此亞洲是距離澳大利亞最近的大洲。故選B。7.B 解析:澳大利亞是南半球獨占整個大陸的國家,長期孤立于海洋中,自然環境單一,生物進化緩慢,無大型食肉動物,故擁有袋鼠、鴯鹋、考拉、琴鳥、桉樹、金合歡樹等特有生物,被譽為“世界活化石博物館”。故澳大利亞大陸長期孤立于海洋當中,使其古老物種眾多,B正確;與沙漠面積廣大、平均海拔較低、礦產資源豐富無關,排除A、C、D。故選B。8.D 解析:讀圖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該地發展了綿羊—小麥混合農業,A、C錯誤;圖文材料沒有反映出澳大利亞古老的動植物,B錯誤;澳大利亞畜牧業發達,圖文材料體現出該地養羊業發達,D正確。故選D。9.C 解析:讀圖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剪羊毛比賽在每年8—9月舉行,此時段為小麥生長期,C正確,A、B、D錯誤。故選C。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