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專題二 跨學科主題學習——地理實踐力(2022課標新增) 【新考法 跨學科語文】(2024·青海)筆走畫卷,一首詩,一個世界。唐代張繼的“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姑蘇為現蘇州市),和南北朝時期的“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呈現出我國不同地區獨具特色的畫卷。據此完成1~2題。1.張繼的詩呈現的畫卷里最有可能看到的是 ( )A.沙漠駱駝 B.高原牦牛C.青磚黛瓦 D.北國風光2.“風吹草低見牛羊”反映出內蒙古發達的 ( )A.畜牧業 B.種植業C.水產業 D.林木業 【新考法 跨學科語文】(2024·長沙)“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讀圖,完成3~4題。長株潭地形略圖3.“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中的“山”指 ( )A.九連山 B.昭山C.岳麓山 D.壺山4.“百舸爭流”描述了湘江長沙段 ( )A.落差大 B.灌溉廣C.汛期短 D.航運忙【新考法 跨學科數學】(2024·河北)引江濟漢工程(下圖)是連接長江和漢江的一條輸水通道,該工程建成通水,改善了漢江下游的用水條件。據此完成第5題。5.該工程線路圖上距離約2.8厘米,實地總長度約 ( )A.40千米 B.70千米 C.100千米 D.130千米6.【新考法 跨學科音樂】(2024·達州)“紅日升在東方,其大道滿霞光,我何其幸生于你懷,承一脈血流淌……”歌曲《萬疆》表達了我們對祖國深深的愛慕之情。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中國古詩詞有許多名篇佳作蘊含著豐富的地理知識。下列詩詞描述與我國四大地理區域對應正確的是 ( )A.甲地區: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B.乙地區:高原萬里盡滄桑,冰川雪域映寒光C.丙地區: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D.丁地區: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2)“冰城”哈爾濱所在的 平原,是我國最大平原,這里黑土廣布,緯度較高,氣溫條件只能滿足農作物一年 熟的需求。 (3)圖中跨區域資源調配的一線、二線工程是 。 (4)丁地區獨特的高原雪域風光,吸引著國內外游客前來觀光、探險, 鐵路的全線通車,促進了當地旅游業的快速發展。 (5) 是長江中游地區最大的城市;長江中下游地區洪澇災害頻發。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其原因。(從地形、氣候、人類活動等任一方面作答即可) 【新考法 跨學科語文】(2024·長春)“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李白的《關山月》描繪了阿克蘇的壯闊景象。阿克蘇因水得名,人們擇水而居,依水而生,獨特的地理環境孕育了高甜度的冰糖心蘋果。下圖為塔里木盆地的綠洲、城鎮和交通線路分布圖。據此完成1~2題。1.阿克蘇冰糖心蘋果甜度高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技術先進,品種優良B.夏季晴天多,晝夜溫差大C.黑土廣布,沃野千里D.交通便利,機械化水平高2.“擇水而居,依水而生”體現了塔里木盆地的城鎮多分布在 ( )A.盆地邊緣的綠洲上B.盆地東部的沼澤內C.盆地內部的沙漠中D.盆地周圍的山脈上 【新考法 跨學科美術】(2024·陜西)中國山水畫常以自然景觀為主要描繪對象。下圖為我國宋代著名山水畫《寒鴉圖》(局部),該圖描繪的是我國某地冬雪消融時的景象。據此完成3~5題。3.畫中景象除了描繪“群鴉寒塘”,還涉及的地理要素有 ( )A.重巒疊嶂 B.草木蒼翠C.雪霽嚴林 D.耕牛田舍4.畫中所描繪地區的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最可能是 ( )A B C D5.下列簡稱所代表的省份最可能出現畫中景象的是 ( )A.臺 B.魯 C.贛 D.瓊 【新考法 跨學科語文】(2024·遂寧)“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毛主席的《七律·長征》帶領我們回顧長征歷程,銘記長征精神。下圖為中央紅軍長征路線示意圖。讀圖,完成6~7題。6.在圖示的長征途中,長征路線分布最長省份是 ( )A.江西省 B.湖南省C.四川省 D.甘肅省7.紅軍長征經過的地區地勢險峻,氣候惡劣,途中最可能會遇到的自然災害有 ( )A.五嶺—寒潮 B.烏蒙山—臺風C.岷山—凍害 D.松潘草地—泥石流8.【新考法 跨學科語文】(2024·長春)長春市某中學地理小組開展以“探究節氣,相約冬至”為主題的跨學科實踐活動。圖1為地球公轉演示圖,圖2為二十四節氣示意圖。請結合所學知識將下列探究報告補充完整。學習主題:探究節氣,相約冬至探究思路一:“尋找冬至”圖1 圖2【演示】(1)在桌面上固定光源,將地球儀圍繞光源在同一水平面上移動。地球公轉的方向為 。 【查找】(2)冬至位于大雪和 之間,與這兩個節氣最為接近。冬至日太陽直射的緯線為 。 探究思路二:“詩意冬至”【搜集】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 《小至》唐·杜甫(3)冬至日,北半球晝夜長短情況為 。 探究思路三:“體驗冬至”“穿棉衣,堆雪人”(4)冬至日前后一段時間,北半球地面獲得的光熱較少,處于冬季。此季節長春主要的降水形式是 ,居民穿著厚棉衣。 冬至日,各地飲食習俗不同。“包餃子,煮湯圓”(5)北方地區耕地類型多為 ,主要種植小麥等糧食作物,人們習慣吃餃子;南方地區耕地多為水田,主要種植的糧食作物為 ,人們習慣吃湯圓。 “睡火炕,住暖房”(6)北方地區冬季寒冷,傳統民居墻體厚度較 ,窗戶較小,利于防寒保暖。 探究思路四:“綻放冬至” 分享探究成果,感悟中華傳統文化。【詳解答案】基礎夯實1.C 解析:讀題干可知,“姑蘇”指的是現蘇州市,位于我國四大地理區域中的南方地區,因此最有可能看到的是青磚黛瓦,C正確;西北地區最有可能看到沙漠駱駝,A錯誤;青藏地區最有可能看到高原牦牛,B錯誤;北方地區能看到北國風光,D錯誤。故選C。2.A 解析:讀題干可知,“風吹草低見牛羊”的重點是牛羊,反映出內蒙古發達的畜牧業。故選A。3.C 解析:九連山脈位于贛粵邊界、南嶺東部的核心部位,不在湖南,A錯誤;昭山雖在湖南,但不滿足“湘江北去,橘子洲頭”這個條件,B錯誤;岳麓山位于湘江北部、橘子洲頭,C正確;壺山在湘江南側,D錯誤。故選C。4.D 解析:“百舸爭流”說明船只多,體現了航運繁忙,D正確;落差大不利于船只航行,A錯誤;灌溉和題意無關,B錯誤;汛期短與氣候有關,與船只多無關,C錯誤。故選D。5.B 解析:讀圖可知,比例尺為圖上距離1厘米表示實地距離25千米,該工程線路圖上距離約2.8厘米,實地總長度約70千米。故選B。6.(1)C(2)東北 一(3)西氣東輸(4)青藏(5)武漢 地勢平坦,水流速度緩慢,泥沙淤積。或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降水集中;支流眾多,匯水面積大。或人類活動如圍湖造田、破壞植被、亂砍濫伐等。能力提升1.B 解析:讀圖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阿克蘇冰糖心蘋果甜度高的主要自然原因是阿克蘇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干旱少雨,晴天多,光照充足,有利于糖分的合成;晝夜溫差大,有利于糖分積累。故選B。2.A 解析:讀圖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新疆氣候干旱,塔里木盆地的邊緣地帶,依靠高山冰雪融水的灌溉分布著較多的綠洲農業區,所以當地的城鎮、人口和交通呈環狀分布在這里。故選A。3.C 解析:結合題意并讀圖可知,該圖描繪的是我國某地冬雪消融時的景象,所以除了可以看到“群鴉寒塘”景象外,還可以看到“雪霽嚴林”的景象,C正確;圖中看不到群山景象,A錯誤;冬雪消融時不會出現草木蒼翠,B錯誤;圖中未出現耕牛田舍,D錯誤。故選C。4.A 解析:由題意可得,畫中所描繪地區有降雪,即冬季月平均氣溫應在0 ℃以下。讀圖可知,A最低氣溫低于0 ℃,A正確;B、C、D最低月平均氣溫高于0 ℃,不會出現冰天雪地的景象,排除B、C、D。故選A。5.B 解析:由題意可得,畫中所描繪地區冬季月平均氣溫應在0 ℃以下,即位于我國北方地區,魯是山東省的簡稱,冬季會出現降雪景象,B正確;臺是臺灣省的簡稱,贛是江西省的簡稱,瓊是海南省的簡稱,均無降雪,排除A、C、D。故選B。6.C 解析:由圖可知,在圖示的長征途中,長征路線分布最長省份是四川省。故選C。7.C 解析:由圖可知,五嶺所在的南嶺是我國南部重要地理分界線,位于南方地區,一般不會出現寒潮,A錯誤;烏蒙山在云貴高原一帶,臺風一般發生在東南沿海地區,B錯誤;岷山地處甘肅南部和四川西北部,岷山地區的氣候和地形條件較為復雜,冬季氣溫較低,可能會導致凍害的發生,C正確;松潘草地位于四川西北部,屬于高原濕地,濕地形成于地勢平坦地區,不易發生泥石流,D錯誤。故選C。8.(1)自西向東(2)小寒 南回歸線(3)晝短夜長(4)降雪(5)旱地 水稻(6)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