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十五課時 西北地區(2024·牡丹江)新疆素有“瓜果之鄉”的美稱,新疆葡萄含糖量高,口感香甜。據此完成1~2題。1.新疆葡萄特別甜的主要原因是這里 ( )A.降水豐富 B.晝夜溫差大C.雨熱同期 D.地勢較高2.我國新疆吐魯番地區的葡萄干聞名中外。當地適合制作葡萄干的自然條件是 ( )A.氣候干燥 B.土壤肥沃C.技術先進 D.生產成本低 【新考法 傳統文化】(2024·成都)2024年春晚新疆喀什分會場選用新疆傳統民居屋頂作為舞臺,以歌舞等形式展示了絢麗的民族風情與文化特色。下圖示意新疆傳統民居。據此完成3~4題。3.圖示傳統民居采用平頂的建筑形式,其主要影響因素是 ( )A.氣溫 B.風沙 C.降水 D.地形4.下圖反映新疆維吾爾族文化特色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5.(2024·綏化)我國最大的內陸含油氣盆地是 ( )A.柴達木盆地 B.塔里木盆地C.準噶爾盆地 D.四川盆地6.(2024·龍東地區)西氣東輸工程給我國東部地區帶來的益處是 ( )A.緩解了東部地區的能源短缺問題 B.增加了西部的財政收入C.增加了東部地區的就業機會 D.優化了西部地區的能源結構(2024·廣安)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位于我國西北地區,是我國能源開發的重要基地和作物制種基地。讀圖,完成1~2題。1.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圖中①是喜馬拉雅山脈B.圖中②是準噶爾盆地C.新疆的顯著自然環境特征是高寒D.新疆的地形格局是“三山夾兩盆”2.下列關于新疆資源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新疆礦產資源缺乏B.新疆是我國的長絨棉生產基地C.西氣東輸二線工程以輪南為起點D.塔里木河是我國最大的內流河,水資源豐富 【核心素養 區域認知】(2024·重慶)寧夏平原由于“大山護著”“大河愛著”,成為我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生產出的商品糧品質優良,自古享有“塞上江南”“西北明珠”的美稱。下圖為寧夏平原地區簡圖。讀圖,完成3~5題。3.“護著”“愛著”寧夏平原的“大山”“大河”分別是 ( )A.祁連山、長江 B.太行山、淮河C.長白山、嫩江 D.賀蘭山、黃河4.圖中“護著”寧夏平原的山脈所起到的主要作用是 ( )A.阻擋風沙 B.提供冰雪融水C.提供薪材 D.利于山地放牧5.與南方產糧區相比,寧夏平原能產出優質商品糧的氣候優勢是 ( )A.降水較豐 B.熱量較多C.溫差較大 D.光照較弱(2024·蘇州)下圖為新疆環塔里木盆地鐵路(簡稱“環塔鐵路”)示意圖。讀圖,完成6~7題。6.環塔鐵路在修建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難是( )A.緯度高,氣候冷濕B.海拔高,氧氣不足C.多風沙,易掩埋鐵路D.光照強,溝壑縱橫7.圖中鐵路線“畫”了一個圈修建,其主要影響因素為 ( )A.河流走向 B.地勢起伏C.城鎮分布 D.林地分布(2024·蘭州)甘肅景泰地處中國西北部,氣候干旱,有大量鹽堿地。當地利用鹽堿地挖塘(魚塘水經人工處理,類似于海水)養魚,發展戈壁鹽堿漁業,使撂荒鹽堿地重煥生機。據此完成8~9題。8.當地養殖原產于南美洲周邊海洋中的南美對蝦,已經實現量產,變成甘肅的“新特產”。這主要得益于 ( )A.經濟全球化發展 B.全球氣候的變暖C.農業科技的進步 D.交通運輸的發展9.甘肅景泰因地制宜發展戈壁鹽堿漁業,可以 ( )①增加經濟收入 ②修復生態環境 ③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④徹底治理鹽堿地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 【新考法 傳統文化】(2024·河南)端午時節,龍舟浮水,大江南北,揮槳競渡。過去在南方興盛的龍舟運動,如今在北方和西北地區也熱絡起來,正呈現出“北移西擴”的趨勢,各類龍舟供不應求。據此完成10~11題。10.龍舟運動“北移西擴”的原因包括 ( )①生態水系逐步完善 ②龍舟運動觀賞性、競技性強 ③南方龍舟產量過大 ④人們對傳統節慶習俗的喜愛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11.在龍舟運動“北移西擴”過程中,新疆市場需求較大的龍舟類型可能是 ( )A.標準龍舟 B.冰上龍舟C.旱地龍舟 D.夜渡龍舟12.(2024·天水)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新疆和田至若羌的鐵路——和若鐵路,是世界首個沙漠鐵路環線,和若鐵路地處世界第二大流動性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南緣,有534千米分布在風沙區域,占線路總長65%,是一條典型的沙漠鐵路。圖1為新疆局部簡圖,圖2為和若鐵路部分路段景觀圖,和若鐵路有近50千米的路段采用“以橋代路”的方式設計。圖1圖2(1)塔里木盆地中部降水稀少、氣候異常干旱的主要原因是 。 (2)簡要分析在風沙路段,和若鐵路多采用“以橋代路”的方式建設的目的。【新考法 思維導圖】(3)某同學運用結構圖探究塔里木盆地現代城鎮、鐵路分布與水源、綠洲分布的關系,請將結構圖中畫線部分補充完整。① ,② ,③ 。 13.【新考法 生活情境】(2024·江西)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疆是古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境內有草原、雪山、沙漠等壯美的自然風光,有服飾、歌舞、民居等獨特的地方文化。新疆文旅部門以“絲路樞紐,活力新疆”為主題,推出了系列精品旅游線路。新疆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國內外游客前來觀光旅游。圖1示意暑假某游客旅游路線。圖2為該游客朋友圈截圖。圖1 圖2(1)圖中旅游景點主要分布在 山脈南北兩側。 (2)結合喀什古城傳統民居特點,簡要歸納當地自然環境特征。(3)通過瀏覽該游客朋友圈,列舉游客去新疆旅游應攜帶的物品。(4)運用圖文材料,分析新疆發展旅游業的有利條件。【詳解答案】基礎夯實1.B 解析:新疆深居內陸,遠離海洋,降水偏少,A錯誤;該地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降水少,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利于糖分積累,B正確;該地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冬冷夏熱,降水少,雨熱不同期,C錯誤;地勢較高不是瓜果甜的主要原因,D錯誤。故選B。2.A 解析:制作葡萄干需要干燥的空氣,當地全年降水少,氣候干燥,A正確;土壤肥沃與葡萄干制作無關,B錯誤;技術條件、生產成本不屬于自然條件,C、D錯誤。故選A。3.C 解析:新疆喀什地處我國西北地區,這里深居內陸,距海遠,降水少,房屋多為平頂,因此降水是影響當地居民用平頂建筑的主要因素。故選C。4.D 解析:木卡姆藝術是集歌、舞、樂于一體的大型綜合藝術形式,在維吾爾人的特定文化語境中,已成為包容文學、音樂、舞蹈、說唱等各種藝術成分和文化意義的詞語,反映了新疆維吾爾族的文化特色,D正確;潑水節是傣族的傳統節日,A錯誤;雪頓節是藏族的傳統節日,B錯誤;那達慕節是蒙古族的傳統節日,C錯誤。故選D。5.B 解析:我國最大的盆地是塔里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地處內陸,石油和天然氣資源豐富,B正確。故選B。6.A 解析:西氣東輸工程給我國東部地區帶來的益處是緩解了東部地區的能源短缺問題,A正確;增加了西部的財政收入和就業機會是給西部地區帶來的優勢,優化了東部地區的能源結構,B、C、D錯誤。故選A。能力提升1.D 解析:讀圖可知,圖中①是昆侖山脈,A錯誤;圖中②是塔里木盆地,B錯誤;新疆的顯著自然環境特征是干旱,高寒是青藏地區的突出特征,C錯誤;新疆的地形格局是“三山夾兩盆”,自北向南是阿爾泰山脈、準噶爾盆地、天山山脈、塔里木盆地、昆侖山脈,D正確。故選D。2.B 解析:讀圖可知,新疆礦產資源豐富,有煤、石油等,A錯誤;新疆是我國的商品棉生產基地之一,主要生產長絨棉,B正確;讀圖可知,圖中西氣東輸二線工程的起點是霍爾果斯,C錯誤;塔里木河是我國最大的內流河,其水源主要是夏季高山冰雪融水,冬季有時會出現斷流現象,水資源不豐富,D錯誤。故選B。3.D 解析:由題可知,寧夏平原由于“大山護著”“大河愛著”,成為我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其中“大山”指的是賀蘭山,“大河”指的是黃河。故選D。4.A 解析:由上題可知,圖中“護著”寧夏平原的山脈是賀蘭山,該山脈所起到的主要作用是阻擋風沙,A正確;提供冰雪融水、提供薪材、利于山地放牧均不是賀蘭山起到的主要作用,B、C、D錯誤。故選A。5.C 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寧夏平原位于西北地區,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因此與南方產糧區相比,寧夏平原能產出優質商品糧的氣候優勢是溫差較大,光照充足,C正確,D錯誤;寧夏平原降水較少,A錯誤;南方地區緯度更低,熱量更加充足,B錯誤。故選C。6.C 解析:由圖可知,該地區沙漠面積廣大,且多流動性沙漠,使得鐵路易被掩埋,C正確;新疆位于中緯度地區,氣候干旱,A錯誤;新疆位于我國地勢第二級階梯,海拔不是很高,氧氣充足,B錯誤;溝壑縱橫、水土流失嚴重是黃土高原的特征,D錯誤。故選C。7.C 解析:由圖可知,該地區城鎮沿著盆地邊緣分布,使得該地鐵路沿盆地邊緣修建,C正確;河流流向與鐵路線走向不完全一致,A錯誤;盆地邊緣地勢起伏較大,B錯誤;林地分布對鐵路修建影響不大,D錯誤。故選C。8.C 解析:當地養殖原產于南美洲周邊海洋中的南美對蝦,已經實現量產,變成甘肅的“新特產”。這主要得益于農業科技的進步,通過農業科技,模擬南美對蝦相似的生長環境,從而可以在鹽堿地養殖海洋對蝦,C正確。與經濟全球化發展、全球氣候的變暖、交通運輸的發展關系不大,A、B、D錯誤。故選C。9.A 解析:甘肅景泰因地制宜發展戈壁鹽堿漁業,可以增加當地農民的經濟收入,促進經濟發展;可以修復生態環境;可以使撂荒鹽堿地重煥生機,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但不能徹底治理鹽堿地。故選A。10.B 解析:龍舟運動“北移西擴”的原因包括生態水系逐步完善,龍舟運動觀賞性、競技性強,人們對傳統節慶習俗的喜愛,①②④正確;南方龍舟產量過大不是龍舟運動“北移西擴”的原因,③錯誤。故選B。11.C 解析:新疆地處內陸,氣候干旱,新疆市場需求較大的龍舟類型可能是旱地龍舟。標準龍舟、冰上龍舟和夜渡龍舟都不是新疆市場需求較大的龍舟類型。故選C。12.(1)深居內陸,遠離海洋,周圍高大山脈阻擋水汽的進入(2)“以橋代路”的方式建設可避免沿途風沙掩埋鐵路。(3)冰雪(冰川)融水 大 環13.(1)天山(2)降水少,干旱;冬季寒冷;夏季炎熱;晝夜溫差大;多風沙天氣。(3)太陽鏡、防曬霜、防暑藥、飲用水、保暖衣物、口罩、望遠鏡。(4)自然、人文旅游資源豐富,特色鮮明;交通便利;政策支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