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十三課時 南方地區的自然特征與農業 “魚米之鄉”——長江三角洲地區1.(2024·廣安)柑橘深受人們的喜愛,它適合生長在氣候比較溫暖、濕潤的地區,其中廣安就盛產柑橘。下圖符合廣安氣候類型的是 ( )A B C D (2024·重慶)跳蹬橋是用條石在水中筑起石磴,形成的堤梁式石橋。下圖為某攝影師拍攝的跳蹬橋照片。讀圖,完成2~3題。2.下列地形區中,跳蹬橋分布最多的是 ( )A.黃土高原 B.華北平原C.四川盆地 D.阿爾泰山3.該地形區典型的土壤是 ( )A.黑土 B.紫色土C.黃土 D.荒漠土4.(2024·綏化)椰子盛產于熱帶濱海地區。其在我國的主要分布地區是 ( )A.河套平原 B.成都平原C.海南島 D.長江中下游平原5.(2024·龍東地區)長江三角洲地區經濟發展水平領先全國,其優勢是 ( )A.人口眾多 B.地處亞熱帶C.礦產資源豐富 D.地處江海交匯之地6.(2024·齊齊哈爾)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是 ( )A.蘇州 B.杭州 C.無錫 D.上海7.(2024·新疆)長江三角洲地區旅游業發達。下列旅游景點位于長江三角洲地區的是( )A.故宮 B.布達拉宮C.西湖 D.天山天池8.(2024·綏化)長江三角洲地區自古以來就是我國著名的“魚米之鄉”,其中“米”指的糧食作物是 ( )A.小麥 B.谷子 C.水稻 D.玉米9.(2024·成都)南方地區樹木常綠,山清水秀,河湖密布。下圖是南方地區區域圖。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主題一 復雜多樣的地形(1)A地形區名稱是 ,B地形區名稱是 ,兩地均位于我國的第 級階梯。 主題二 重要的水田農業區(2)長江中下游平原主要的糧食作物是 。簡述該地形區發展水田農業的優越自然條件(至少答三點)。 元陽哈尼梯田是人地協調的典范,完美體現了山水林田居的統一。(3)說出圖中林區布局的合理性。主題三 豐富多樣的南方食材 南方地區盛產竹筍、蓮藕、茶、椰子、柑橘、菠蘿、香蕉、螺類、魚蝦等。(4)簡要說明南方地區食材豐富的原因。 【新考法 傳統文化】(2024·眉山)慈竹適合生長在海拔1 000 m以下,年平均氣溫14 ℃以上,1月平均氣溫4 ℃以上,年降水量800 mm以上地區。慈竹在眉山地區分布廣泛,也是竹編的主要原材料。竹編產品主要分為生產生活用品(如曬席、扇、椅等)和工藝品(如花瓶、茶具、清明上河圖等)。2008年6月7日,竹編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據此完成1~4題。1.適合慈竹生長的氣候特征是 ( )A.冷干 B.暖干 C.暖濕 D.冷濕2.下列是小明據慈竹的生長習性推測的眉山自然環境特征,其中正確的是 ( )A.地勢高,平均海拔在1 000 m以上B.河流有較長的冰期C.年平均降水量在800 mm以下D.年平均氣溫在14 ℃以上3.影響竹編工藝品生產的最關鍵因素是 ( )A.原料 B.技術 C.市場 D.政策4.發展竹編產業可 ( )①使中華優秀文化得以傳承和發揚 ②快速帶動交通運輸業發展 ③將勞動者的技術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 ④適度緩解當地勞動者的就業壓力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生態文明建設】(2024·湖北)綠楔是指像楔子一樣楔入城市空間中的城市生態景觀。科學規劃城市綠楔可以讓涼爽的風進入城市內部。下圖示意武漢六大綠楔規劃。據此完成5~6題。5.武漢規劃綠楔主要依托的是 ( )A.耕地 B.山地C.公路 D.河湖6.武漢規劃綠楔最主要的目的是 ( )A.增加光照 B.降低氣溫C.增加供水 D.降低噪聲7.(2024·上海)上海積極推進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科技創新“五個中心”的建設,與“國際航運中心”緊密配套的洋山深水港所處海域是 ( )A.渤海 B.黃海 C.東海 D.南海(2024·福建)蘇州是長江三角洲地區人口超過千萬的城市,從外省轉入的人口眾多,其中有不少是來蘇州創業的高素質人才。蘇州政府為創業者提供較好的創業環境。近年來,蘇州的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迅速。讀圖,完成8~10題。長江三角洲地區(局部)示意圖8.蘇州吸引大量外省人口的主要原因是蘇州的 ( )A.生活成本高 B.生態環境好C.消費水平低 D.就業機會多9.蘇州吸引大量高素質人才來創業,其主要原因是蘇州 ( )①能為創業者提供政策支持 ②離上海近,受上海輻射效應明顯 ③公路、鐵路等交通運輸便利 ④園林建筑等城市景觀優美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10.從外省轉入蘇州的人口眾多,對蘇州人口的影響是 ( )A.人口素質穩定不變B.加速人口老齡化C.增加勞動力數量D.新出生的人口數量減少11.【新考法 綜合思維】(2024·青海)【南來北往 暢游華夏】生活在廣州的小西寒假打算去北京旅游,為了解南、北方地區更多的不同,小西給北京的朋友打電話咨詢。下圖示意二人對話場景(圖1)。圖1 圖2(1)查閱資料:作為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的分界線,秦嶺—淮河一線有著諸多的地理意義。小西查閱資料,繪制筆記(圖2)。請結合所學知識,將圖中方框補充完整。(2)衣:從圖中人物在戶外的穿著可發現,此時北方人衣著比南方人厚實,這是因為北方地區 低于南方地區。 (3)食:相比于北方人愛吃面食,南方人更愛吃大米,這與南方地區的哪些因素有關 (4)住:請分析北方地區屋頂坡度較小、墻體較厚的原因。(從氣溫和降水方面作答)(5)出發準備:據以上了解,小西準備了以下幾樣物品。請任選一件,并說明理由。厚衣服 加濕器 溜冰鞋12.(2024·牡丹江)京津冀地區和長江三角洲地區是我國經濟發展極具創新力的地區。兩地區的發展既有相似處,也有不同點。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從農業看,兩地糧食產區地形以 為主,氣候均為 氣候,利于種植業發展。但兩地農業生產條件不盡相同,京津冀地區春季降水少,農作物需水量大,易發生 ,而長江三角洲地區水熱條件優越,自古以來就是我國著名的“ ”。 (2)從交通運輸看,兩地都為沿海地區,不僅可以通過 運輸,加強彼此的海上聯系,還可以通過 鐵路線加強陸上聯系。在各自區域內,部分城市實現了“同城效應”,這主要借助于發達的 。 (3)兩地經濟發展極具創新力的關鍵因素是依靠當地眾多的高等學府和科研所,成為我國重要的 產業聚集地區。 【詳解答案】基礎夯實1.A 解析:四川廣安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據圖可知,A選項為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的亞熱帶季風氣候;B選項為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的地中海氣候;C選項為夏季炎熱、冬季寒冷、降水稀少的溫帶大陸性氣候;D選項為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的溫帶季風氣候。故選A。2.C 解析:由題意可知,跳蹬橋分布的地區降水多,河流較多,因此四川盆地跳蹬橋分布最多;黃土高原、華北平原、阿爾泰山地區降水較少,河流較少。故選C。3.B 解析:由上題可知,該地形區為四川盆地,被稱為“紫色盆地”,因此其典型的土壤是紫色土;我國黑土主要分布于東北地區,黃土主要分布于黃土高原、華北平原,荒漠土主要分布于西北地區。故選B。4.C 解析:椰子盛產于熱帶濱海地區。海南島位于熱帶濱海地區,盛產椰子,C正確;河套平原位于溫帶氣候區,長江中下游平原、成都平原位于亞熱帶地區,不盛產椰子,排除A、B、D。故選C。5.D 解析:長江三角洲地區位于長江下游,瀕臨黃海和東海,地處江海交匯之地,沿江沿海港口眾多,利于經濟發展,因此經濟發展水平領先全國,D正確;人口和所處溫度帶不是主要影響因素,該地礦產資源匱乏,A、B、C錯誤。故選D。6.D 解析:優越的位置、便利的交通、廣闊的腹地使上海發展成我國最大的城市,上海也是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其對整個長江流域乃至全國的經濟發展都有輻射和帶動作用。故選D。7.C 解析:浙江杭州的西湖位于長江三角洲地區,C正確;故宮位于北京,布達拉宮位于西藏自治區,天山天池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排除A、B、D。故選C。8.C 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長江三角洲地區地形以平原為主,地勢低平,土壤肥沃,河湖眾多,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水熱條件優越,適宜種植水稻,水稻是該地區的主要糧食作物。小麥、谷子和玉米主要分布于我國的北方地區和西北地區。故選C。9.(1)四川盆地 云貴高原 二(2)水稻 地勢平坦;雨熱同期;灌溉水源充足;土壤肥沃。(3)涵養水源,為聚落、梯田提供用水;保持水土,防止滑坡、泥石流發生等。(4)地形多樣;水熱條件好,氣候差異大;河湖眾多。能力提升1.C 解析:根據材料“慈竹適合生長在……年平均氣溫14 ℃以上,1月平均氣溫4 ℃以上,年降水量800 mm以上地區”可知,適合慈竹生長的氣候特征是暖濕。故選C。2.D 解析:根據材料“慈竹適合生長在海拔1 000 m以下,年平均氣溫14 ℃以上,1月平均氣溫4 ℃以上,年降水量800 mm以上地區。慈竹在眉山地區分布廣泛”可推知,眉山地勢高,平均海拔在1 000 m以下;1月平均氣溫4 ℃在以上,冬季河流不結冰;年平均降水量在800 mm以上,降水豐沛,年平均氣溫在14 ℃以上。故選D。3.B 解析:竹編是我國的文化遺產,不同于生產、生活用品,工藝品的制作和加工更需要一定的審美標準和技術規范,只有原料、市場或政策生產不出竹編工藝品。故選B。4.A 解析:竹編是我國的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發展竹編產業可使中華優秀文化得以傳承和發揚,①正確;眉山地區慈竹分布廣泛,竹編原料豐富,發展竹編產業可適度緩解當地勞動者的就業壓力,將勞動者的技術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促進經濟發展,③④正確;發展竹編產業并不能快速帶動交通運輸業發展,②錯誤。故選A。5.D 解析:讀圖可知,武漢規劃綠楔主要依托的是河流和湖泊,D正確;與耕地、山地、公路無關,A、B、C錯誤。故選D。6.B 解析:由材料可知,科學規劃城市綠楔可以讓涼爽的風進入城市內部,因此武漢規劃綠楔最主要的目的是降低氣溫,B正確;與光照、供水、噪聲無關,A、C、D錯誤。故選B。7.C 解析:我國東部海域自北向南依次為渤海、黃海、東海和南海,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上海所瀕臨的海洋為東海。故選C。8.D 解析:由題干可知,蘇州政府為創業者提供較好的創業環境,吸引不少來蘇州創業的高素質人才,因此蘇州吸引大量外省人口的主要原因是蘇州的就業機會多;蘇州的消費水平高,生活成本高,不利于吸引外省人員;生態環境材料中無體現。故選D。9.A 解析:由題意可知,蘇州政府為創業者提供較好的創業環境,蘇州離上海近,受上海輻射效應明顯,再加上交通便利,吸引大量高素質人才來創業;蘇州園林建筑等城市景觀優美,對吸引大量高素質人才來創業效果不明顯。故選A。10.C 解析:從外省轉入蘇州的人口眾多,使蘇州的人口素質發生改變,減緩人口老齡化,增加勞動力數量,新出生的人口數量可能增加。故選C。11.(1)亞熱帶(2)氣溫(溫度)(3)氣候(降水、氣溫、地形、歷史、飲食習慣、農業基礎等)。(4)北方地區屋頂坡度較小是因為北方地區氣候干燥、降水少、屋頂排水需求小;墻體較厚是因為北方地區冬季氣溫低,較厚的墻體可以起到保溫作用。(5)厚衣服。理由:北方地區冬季氣溫低,氣候寒冷。或加濕器。理由:北方地區冬季降水少,氣候干燥。或溜冰鞋。理由:北方地區冬季氣溫低,河流會結冰,可以溜冰。12.(1)平原 季風 春旱(干旱) 魚米之鄉(2)海洋 京滬 高速鐵路和高速公路(交通)(3)高新技術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