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十七課時 中國的自然資源(2024·新疆)下表表示我國主要自然資源總量和人均量在世界上的位次。據此完成1~2題。類別 耕地面積 水資源 森林面積總量在世界上的位次 第4位 第6位 第6位人均量在世界上的位次 第67位 第88位 第121位1.我國自然資源的基本特征是 ( )A.總量和人均量都豐富B.總量和人均量都不足C.總量豐富,人均不足D.總量不足,人均量多2.針對我國自然資源的基本國情,我們應該做到 ( )①保護耕地,節約糧食 ②節約用水,一水多用 ③大規模開采森林資源 ④垃圾分類,變廢為寶A.①②④ B.①②③C.①③④ D.②③④3.(2024·龍東地區)下列選項不符合大力推進綠色環保、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是 ( )A.電子垃圾直接丟棄到垃圾站B.倡導“光盤行動”C.減少使用一次性消費品D.低碳生活,綠色出行(2024·涼山州)農業的根基是糧食,糧食的根基是土地。我國耕地面積居世界第4位,但人均耕地面積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2/5。據此完成4~5題。4.我國人均耕地面積較少的主要原因是 ( )A.耕地總量不足 B.人口數量龐大C.國土面積狹小 D.山區面積廣大5.針對我國耕地資源現狀,為保證糧食安全,下列做法不恰當的是 ( )A.培育良種,抵抗病害B.少用農藥,降低污染C.占用耕地,投資建廠D.珍惜土地,保護耕地6.(2024·吉林)我國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實保護耕地”作為一項基本國策,并采取了各種措施加以落實。以下措施正確的是( )A.在農耕區過度放牧B.制定法律、法規,加強土地管理C.城市用地占用大量耕地D.多使用農藥、化肥,提高糧食產量7.(2024·龍東地區)目前,解決我國夏汛冬枯水情的工程措施是 ( )A.海水淡化 B.跨流域調水C.防治水污染 D.興建水庫(2024·吉林)地球表面71%的面積被海洋覆蓋,而根據聯合國《2024年世界水資源開發報告》顯示,截至2022年,世界上大約一半的人口面臨嚴重的缺水問題。據此完成第8題。8.下列選項屬于節約用水的做法是 ( )A.過量使用洗滌劑和清潔劑B.各地都采用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C.生活用水一水多用D.用長流水解凍食品9.(2024·綏化)讀我國的南水北調工程線路示意圖,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列要求。(1)該工程分東、中、西三條調水線路,把 流域豐富的水資源調到華北地區和西北地區。 (2)東線工程:主要利用 運河輸送,北達山東與天津。 (3)中線工程:目前從 水庫引水,自流北上,北達北京。 (4)南水北調工程是解決我國水資源 (選填“時間”或“空間”)分布不均的有效辦法之一。 (2024·內蒙古)民以食為天,食以糧為本,糧以地為源,耕地資源是保障糧食安全的基礎,受多種因素影響,世界耕地分布不均勻。下圖為世界部分區域耕地分布示意圖。據此完成1~3題。1.圖中所示區域的耕地主要分布在 ( )A.熱帶和北溫帶 B.北溫帶和北寒帶C.熱帶和南溫帶 D.北溫帶和南溫帶2.影響阿拉伯半島和印度半島耕地分布差異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地形 B.氣溫C.降水 D.植被3.為保障糧食安全所必需的耕地資源,我國實行了最嚴格的耕地保護政策,制定了具有法律效力的18億畝耕地紅線。我國高度重視耕地保護是基于 ( )①人口基數大 ②耕地分布不均 ③耕地比重小 ④土地類型多樣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 【新考法 生活情境】(2024·菏澤)風能、太陽能和水能是重要的清潔能源。2023年2月16日,我國首個進入川藏高原腹地的特高壓工程開工建設。該工程從金沙江上游出發,最終接入華中特高壓交流骨干網架。建成后每年可向華中地區輸送400億千瓦·時清潔電能。下圖示意該工程輸電線路。據此完成4~5題。4.該工程輸電線路 ( )A.地跨我國地勢兩級階梯B.地跨我國地勢三級階梯C.跨越南嶺山脈和橫斷山脈D.跨越四川盆地和黃土高原5.該工程的建設,說明西藏自治區和四川省 ( )A.煤炭資源豐富 B.風能資源豐富C.石油資源豐富 D.水能資源豐富(2024·聊城)每年的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2024年的主題是“新深度喚醒”,旨在讓我們喚醒對海洋的理解、同情、合作和承諾的新深度。據此完成6~7題。6.我國合理開發和利用海洋資源,應采取的措施是 ( )A.禁止海鹽生產,保護海洋生態B.大力發展海洋捕撈,增加漁民收入C.合理實行休漁制度,努力做到捕養結合D.禁止海上石油開采,以免產生石油污染7.目前,我國已建成多個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我國發展海洋牧場的主要優勢是 ( )A.草原面積廣,畜牧業發展基礎好B.陸地面積遼闊,東西跨度大C.地形復雜多樣,利于發展多種經營D.海域遼闊,適宜多種海洋生物生長 【新考法 生活情境】(2024·蘇州)自2014年12月27日至今,“南水”進京已近十年。北京推出階梯水價,即居民用水價格=水費+水資源費+污水處理費。按年度用水量計算,劃分為三檔,水價分檔遞增。下圖為南水北調部分工程示意圖。讀圖,完成8~10題。8.南水北調工程反映了我國水資源 ( )A.東多西少 B.季節變化大C.南豐北缺 D.年際變化大9.南水北調工程 ( )A.中線途經半干旱地區B.東線由丹江口水庫引水C.緩解東北地區的春旱D.東線利用京杭運河調水10.北京市實施階梯水價的主要目的是 ( )A.降低家庭用水成本B.減少水污染C.減少水資源的浪費D.增加水資源11.(2024·內蒙古)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石油被稱為“工業的血液”,是當今世界不可或缺的能源礦產和化工原料。世界石油資源的供需極不平衡。西亞的石油資源在世界能源市場中占有重要地位。下圖為西亞石油儲量、產量和出口量占世界的比重圖(2020年)。 我國能源資源具有富煤、少油、缺氣、豐水、多風和太陽能豐富的特點。我國石油探明儲量約占世界的1%,消費的石油一半以上依靠進口。(1)說出西亞的石油輸出對輸出地和輸入地的有利影響。【新考法 開放性設問】(2)從開源、節流兩方面,請你為解決我國石油資源大量依賴進口的問題出謀劃策。12.(2023·營口)耕地為糧食生產提供空間,保護耕地尤為重要。讀圖,回答下列問題。圖1 我國主要土地利用類型的分布圖2 我國地形類型構成 圖3 我國與世界人均耕地【看分布 找規律】(1)我國耕地分布不均勻,大多數耕地分布在 mm年等降水量線以東的地區,其中水田和旱地的集中分布區以 (山脈)—淮河一線為界。 (2)西北地區突出的氣候特征是 ,耕地主要分布在水源充足的河流沿岸和山麓地帶。 (3)青藏地區海拔高,氣溫 ,耕地主要分布在熱量較充足的河谷地區。 【讀數據 找問題】(4)我國山區面積廣大, (填地形類型)比重小,不利于發展耕作業。我國人均耕地面積 (選填“低于”或“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給糧食生產帶來了巨大挑戰。 【護耕地 找對策】(5)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基礎,我國采取了多種措施保護耕地。請列舉一條: 。 【詳解答案】基礎夯實1.C 解析:由表格內容可知,我國自然資源的基本特征是資源總量豐富(耕地面積、水資源及森林面積排名均居前幾位),但人均資源占有量嚴重不足(人均耕地面積、水資源及森林面積排名均較靠后)。故選C。2.A 解析:由上題可知,我國自然資源的基本特點是資源總量豐富,但人均資源占有量不足,對此應該采取保護耕地、節約糧食,節約用水、一水多用,垃圾分類、變廢為寶等措施,①②④正確;大規模開采森林資源不利于環境的保護及資源的可持續利用,③錯誤。故選A。3.A 解析:電子垃圾直接丟棄到垃圾站會造成環境污染,不符合大力推進綠色環保、可持續發展理念,A符合題意;倡導“光盤行動” ,減少使用一次性消費品,低碳生活、綠色出行有利于推進綠色環保、可持續發展理念,B、C、D不符合題意。故選A。4.B 解析:由材料可知,我國耕地面積居世界第4位,但人均耕地面積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2/5。我國人均耕地面積較少的主要原因是我國是人口大國,人口數量龐大,B正確;我國耕地總量豐富、國土面積大,排除A、C;與山區面積廣大關系不大,排除D。故選B。5.C 解析:針對我國耕地資源現狀,可以加大科技投入,培育良種,抵抗病害;少用農藥,降低污染,保護耕地環境;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保護耕地,A、B、D做法恰當;少占用耕地,C做法不恰當。故選C。6.B 解析: 在農耕區過度放牧會導致土地退化和耕地質量下降,不利于保護耕地,A錯誤;制定法律、法規,加強土地管理是正確的措施,因為它有助于規范土地使用行為,保護耕地資源,促進土地資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續發展,B正確; 城市用地占用大量耕地會減少耕地面積,不利于耕地保護,C錯誤;多使用農藥、化肥雖然短期內可能提高糧食產量,但過度使用農藥和化肥會造成土壤污染和生態環境破壞,不利于耕地的可持續利用,D錯誤。故選B。7.D 解析:水庫可以在河流豐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從而調節河流水量的時間變化。目前,解決我國夏汛冬枯水情的工程措施是興修水庫,D正確;跨流域調水是解決水資源空間分布不均的措施,海水淡化、防治水污染是節約用水的措施,排除A、B、C。故選D。8.C 解析:過量使用洗滌劑和清潔劑不僅不能節約用水,還可能加重水污染,A錯誤;采用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會浪費水資源,且效率低下,B錯誤;一水多用可以有效地節約水資源,C正確;用長流水解凍食品是一種浪費水資源的行為,不是節約用水的做法,D錯誤。故選C。9.(1)長江(2)京杭(3)丹江口(4)空間能力提升1.A 解析:由世界部分區域耕地分布示意圖可知,耕地主要分布在南、北回歸線之間的熱帶,如印度半島、中南半島附近、幾內亞灣沿岸等;北回歸線和北極圈之間的北溫帶,如地中海沿岸、歐洲西部、亞洲東部等。A正確。南溫帶和北寒帶分布較少,排除B、C、D。故選A。2.C 解析:阿拉伯半島屬于熱帶沙漠氣候,全年高溫,降水較少;印度半島以熱帶季風氣候為主,全年高溫,降水集中在雨季,故影響阿拉伯半島和印度半島耕地分布差異的主要自然因素是降水,C正確;與地形、植被關系不大,排除A、D;阿拉伯半島和印度半島都位于熱帶地區,都全年高溫,排除B。故選C。3.B 解析:我國高度重視耕地保護是基于人口基數大,人均耕地占有量小,且在眾多土地利用類型中耕地比重小,①③正確;耕地分布不均不是我國高度重視耕地保護的主要原因,②錯誤;土地類型多樣是優勢,也不是我國高度重視耕地保護的主要原因,④錯誤。故選B。4.B 解析:由圖可知,該工程輸電線路經過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長江中下游平原,故地跨我國地勢三級階梯, B正確,A錯誤;沒有跨越南嶺山脈和黃土高原,C、D錯誤。故選B。5.D 解析:該工程從金沙江上游出發,最終接入華中特高壓交流骨干網架,該工程的建設主要位于地勢階梯交界處,河流落差大,水能資源豐富,說明西藏自治區和四川省水能資源豐富,D正確;煤炭資源、石油資源不屬于清潔能源,與風能資源無關, A、B、C錯誤。故選D。6.C 解析:我國合理開發和利用海洋資源,應采取的措施是合理實行休漁制度,努力做到捕養結合,C正確;禁止海鹽生產和禁止海上石油開采做法太絕對,不利于經濟發展,A、D錯誤;大力發展海洋捕撈會破壞海洋資源,B錯誤。故選C。7.D 解析:目前,我國已建成多個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海洋牧場是海洋漁業。我國發展海洋牧場的主要優勢是海域遼闊,適合多種海洋生物生長,D正確;草原面積廣,畜牧業發展基礎好與海洋漁業無關,A錯誤;我國陸地面積遼闊、東西跨度大與發展海洋牧場無關,B錯誤;地形復雜多樣與發展海洋牧場無關,C錯誤。故選D。8.C 解析:南水北調工程的主要作用是將長江流域富余的水調入缺水的華北、西北地區。這說明我國水資源在空間分布上很不均勻,具有南豐北缺的特點。南水北調工程不能反映東多西少、季節變化大和年際變化大的特點。C正確,A、B、D錯誤。故選C。9.D 解析:南水北調工程中線沒有經過半干旱地區,A錯誤;南水北調工程中線由丹江口水庫引水,B錯誤;南水北調工程可以緩解華北地區的春旱,C錯誤;南水北調工程東線利用京杭運河調水,D正確。故選D。10.C 解析:“階梯水價”是對使用自來水實行分類計算收費和超定額累進加價制的俗稱,北京市推行居民用水階梯水價的主要目的是促使家庭節約用水,而不是減少水污染、降低家庭用水成本及增加水資源。C正確,A、B、D錯誤。故選C。11.(1)對輸出地(西亞): ①石油出口帶來大量外匯收入,推動當地經濟增長和基礎設施建設。②石油產業的發展創造了眾多直接和間接的就業崗位。③在全球能源市場上占據重要地位,增強在國際事務中的影響力等。對輸入地:①滿足自身的能源需求,支持工業生產、交通運輸和居民生活。②穩定的石油供應有助于維持經濟的穩定運行和持續發展。③促進相關產業的技術創新和升級,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2)開源方面: ①加大在國內對新油田的勘探力度,提高國內石油產量。②積極開發和利用風能、太陽能、水能、核能等清潔能源,降低對石油的依賴。③與石油資源豐富的國家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保障石油進口渠道的多元化等。節流方面:①推廣節能技術和設備,提高工業、交通和建筑等領域的能源利用效率。②鼓勵發展公共交通,推廣新能源汽車,減少對石油的消費。③建立和完善石油儲備體系,以應對國際石油市場的波動和供應中斷風險。④通過宣傳教育,增強公眾的節約能源意識,減少不必要的石油消耗等。12.(1)400 秦嶺(2)干旱(3)低(4)平原 低于(5)嚴格控制耕地轉為非耕地;實行占用耕地補償制度;利用荒地、劣地,不得占用好地;實行基本農田保護制度(任答一點即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