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十六課時 河流 自然災害1.(2024·牡丹江)有關我國自然環境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地形類型單一 B.地勢東高西低C.氣候類型多樣 D.外流區面積小2.(2024·綏化)我國長江干支流形成縱橫廣闊的水運網,通航里程占全國內河航道總里程的2/3。因此,人們把長江稱為 ( )A.“水能寶庫” B.“黃金水道”C.“九曲回腸” D.“地上河”3.(2024·新疆)長江是我國第一大河,對其水文特征的描述,正確的是 ( )A.含沙量大 B.結冰期長C.流量大 D.汛期出現在冬季4.【新考法 素材跨語文】(2024·龍東地區)“欲渡黃河冰塞川”“一碗水,半碗泥”反映了黃河的水文特征分別是 ( )A.水量大、水質差 B.有結冰期、含沙量大C.汛期長、含沙量大 D.有結冰期、流量大5.(2024·新疆)“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下列關于黃河的描述,正確的是( )A.發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脈B.中游流經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C.曲折東流入東海D.塑造了東北平原6.(2024·綏化)下列自然災害中,屬于地質災害的是 ( )A.泥石流 B.干旱C.寒潮 D.臺風7.(2024·龍東地區)“防災減災日”的設立,有利于提高人們防災減災意識,當你在樓房里遇到地震時,應 ( )A.護住頭部,躲在床或桌底下B.乘電梯下樓C.跳窗而逃D.躲在陽臺8.(2024·龍東地區)讀我國地勢階梯分界線和主要大型水電站分布示意圖、長江水系圖,回答下列問題。(1)A位于我國地勢第 級階梯,受地勢影響,我國大多數河流 流向太平洋。 (2)長江的水能資源集中分布在 游,大型水電站多分布在 處。 (3)B是 (選填“內”或“外”)流河,河水主要來自 。 (4)湖泊C是 ;長江最大支流D是 。 9.(2024·四川)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 習近平總書記在內蒙古考察,在黃河逶迤而過的巴彥淖爾,6日下午召開了加強荒漠化綜合防治和推進“三北”等重點生態工程建設座談會。——節選自《光明日報》2023年6月10日材料二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黃河含沙量巨大,河水挾帶大量泥沙在入海口形成了“黃龍入海”的景觀。(1)材料一中習近平總書記在內蒙古考察,內蒙古位于圖1中的 (選填“甲”或“乙”)地區。 (2)材料二中的“天上”是指 山脈;“奔流”到下游時,黃河流經的干濕區是 地區,大量泥沙在該河段淤積,形成舉世聞名的 。 (3)圖中水利樞紐工程主要分布在黃河中上游的原因是 。 (4)你認為能使“黃龍入海”現象減弱的措施有 。 (2024·聊城)位于長江上游的白鶴灘水電站,在建設中斬獲6項“世界第一”,該水電站與長江其他水電站聯合調度,形成世界上最大的清潔能源走廊。讀長江流域示意圖,完成1~2題。1.白鶴灘水電站建在此處的原因是 ( )A.地勢落差大,流量大B.熱帶季風氣候區,水量豐富C.江闊水深,水流平穩D.經濟發達,用電量大2.長江對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影響有 ( )①提供豐富水源 ②“黃金水道” ③“水能寶庫” ④塑造了中國最大的平原A.①②③ B.②③④ .①②④ D.①③④ 【新考法 素材跨語文】(2024·內江)唐朝詩人李白曾多次到過秋浦(今安徽貴池)、銅陵等地。“爐火照天地,紅星亂紫煙。赧郎明月夜,歌曲動寒川。”是李白描寫秋浦當時冶煉的勞動場景。下圖為我國某河中下游礦集區位置簡圖。據此完成3~5題。3.這首詩描寫的勞動場景是 ( )A.冶煉鋅 B.冶煉銅 C.冶煉鋁 D.冶煉鉛4.李白從秋浦前往銅陵的直線距離約為 ( )A.45千米 B.100千米 C.155千米 D.210千米5.當時冶煉產品通過河流運往南京、武漢,這條河流是 ( )A.珠江 B.長江 C.黃河 D.黑龍江(2024·遂寧)2023年12月20日世界第二大水電站白鶴灘水電站入選為“2023全球十大工程成就”,并在中國工程院院刊《工程》上發布。下圖為長江上游某流域分布示意圖。讀圖,完成6~7題。6.白鶴灘水電站位于 ( )A.(102°93'E,26°91'N) B.(102°93'E,26°91'S)C.(102°93'W,26°91'N) D.(102°93'W,26°91'S)7.在白鶴灘選址修建水電站的主要優勢條件有 ( )①地勢落差較大 ②河流結冰期較短 ③河流水量豐富 ④河流含沙量較小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024·安徽)2024年5月,重慶某山地景區遭遇暴雨天氣,景區工作人員利用地理知識引導游客積極應對,化解潛在風險,有效地保護了游客安全。據此完成8~9題。8.代表“暴雨”天氣狀況的符號是 ( )A. B. C. D.9.景區工作人員引導游客采取的保護措施可能有 ( )①狂風暴雨時,應防范懸崖高處的碎石跌落②電閃雷鳴時,應遠離大樹,防止遭到雷擊③若洪水來襲,應快速向地勢高的地方逃生④若泥石流發生,應順著泥石流流動方向跑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0.(2024·樂山)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近地面過冷(略低于0 ℃)的水滴(非固態雪)降到地面,與低于0 ℃的物體(植物、道路、車輛、電線等)碰撞立即凍結為冰的現象稱為凍雨。如果凍雨持續時間長,物體表面會形成光滑的厚冰層,造成災害。2024年1月30日至2月3日,如圖1所示三個城市中,有一個城市及周邊出現歷史罕見的凍雨災害(圖2)。(1)出現歷史罕見凍雨災害的城市是數碼 。 (2)根據圖2,列舉2個凍雨災害影響表現。(3)如果你處在凍雨災害發生地,請列舉一項安全防護措施。【新考法 開放性設問】(4)推測2月3日后幾日凍雨災害嚴重程度可能的變化,并說明理由。11.(2023·武威)長江流域面積廣,流域內自然資源豐富,航運便利,經濟發達。圖1為長江流域示意圖,圖2為長江干流沿河縱剖面圖。據此回答下列問題。圖1 圖2(1)長江流域水能資源豐富,但分布不均,長江干流水能資源主要集中分布在 (選填“上游”“中游”或“下游”),判斷依據是 。 (2)長江中下游航運發達,試從自然和人文兩方面分析其原因。(3)圖3示意長江中游地區洪澇災害易發的主要原因。請將字母填入圖中相應的空白框內。圖3A.湖泊萎縮 B.水流緩慢【詳解答案】基礎夯實1.C 解析:我國地形類型復雜多樣,A錯誤;我國地勢西高東低,B錯誤;我國氣候類型多樣,C正確;我國外流區面積廣大,D錯誤。故選C。2.B 解析:長江因蘊含豐富的水能資源而被譽為“水能寶庫”,A不符合題意;長江干支流形成縱橫廣闊的水運網,通航里程占全國內河航道總里程的2/3,航運價值巨大,因此,人們把長江稱為“黃金水道”,B符合題意;荊江河段位于湖北枝城至湖南城陵磯一段,屬于長江中游,地勢低平,河道蜿蜒,水面寬闊,流速銳減,因此有“九曲回腸”之稱,C不符合題意;黃河因其含沙量大,在下游地區沉積形成地上懸河,又稱“地上河”,D不符合題意。故選B。3.C 解析:長江絕大部分位于我國南方地區,支流眾多、南北延伸,雨季時間較長,降水量大,流量大,C正確;含沙量小,無結冰期,汛期出現在夏季,排除A、B、D。故選C。4.B 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黃河發源于我國青藏高原的巴顏喀拉山,中游流經黃土高原,由于土質疏松,降水集中,再加上亂砍濫伐、過度放牧等,水土流失嚴重,含沙量增大,因此黃河水有“一碗水,半碗泥”的說法,反映了黃河含沙量大的水文特征,“欲渡黃河冰塞川”說明黃河有結冰期,B正確;與水量大、流量大、汛期長關系不大,排除A、C、D。故選B。5.B 解析:黃河發源于青藏高原的巴顏喀拉山,其干流呈巨大的“幾”字形,中游流經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自西向東注入渤海,A、C錯誤,B正確;沒有流經東北平原,D錯誤。故選B。6.A 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自然災害包括地質災害和氣象災害,選項中,寒潮、干旱和臺風屬于氣象災害,泥石流屬于地質災害,A正確,排除B、C、D。故選A。7.A 解析:當地震來臨時,要保持冷靜,及時將身邊的書包或柔軟的物品頂在頭上;有時間時快速離開教室跑到空曠的地方去;來不及外逃時,雙手抱頭躲避在衛生間墻角或堅實的家具(床或桌子)下,亦可轉移到承重墻較多、面積較小的房間內,躲在陽臺的做法不可取,A正確,D錯誤;地震時迅速于高處跳樓(窗)逃生或乘電梯快速下樓都是不正確的,那樣有生命危險,B、C錯誤。故選A。8.(1)一 自西向東(2)上 階梯交界(3)內 高山冰雪融水(昆侖山、天山等冰雪融水)(4)鄱陽湖 漢江9.(1)乙(2)巴顏喀拉 半濕潤 地上河(“地上懸河”)(3)位于階梯交界處,河流落差大,水能豐富(4)植樹造林、修筑梯田、興建水利樞紐工程、禁止過度放牧等能力提升1.A 解析:白鶴灘水電站位于長江上游,長江上游地勢陡峭,落差大,有利于水力發電,故A說法正確;長江上游不位于熱帶季風氣候區,故B說法錯誤;江闊水深,水流平穩描述的是長江下游的特點,故C說法錯誤;白鶴灘水電站位于金沙江干流河段上,這里人口稀少,經濟不發達,用電量不大,故D說法錯誤。故選A。2.A 解析:長江作為世界第三長河、中國第一大河,能夠提供豐富的水源,故①說法正確;長江下游江闊水深,水流平穩,具有較高的航運價值,被稱為“黃金水道”,故②說法正確;長江上游地勢陡峭,落差極大,水力發電站多,有“水能寶庫”之稱,故③說法正確;長江塑造出了長江中下游平原,而中國最大的平原是東北平原,故④說法錯誤。故選A。3.B 解析:根據題干可知,該詩描寫的是秋浦當時冶煉的勞動場景。讀圖可知,貴池的主要礦種有銅、鐵、金、鉬,沒有鋅、鋁、鉛。故選B。4.A 解析:讀圖可知,圖中比例尺為圖上1厘米代表實地距離80千米,從秋浦前往銅陵的圖上距離為0.5~0.6厘米(略大于半個比例尺單位長度),則其實地距離為40~48千米,選項中最接近的是A選項45千米。故選A。5.B 解析:長江流經南京、武漢,B符合題意;珠江、黃河、黑龍江都不流經南京、武漢,排除A、C、D。故選B。6.A 解析:在經緯網上, 經線的度數叫做經度,若相鄰兩條經線的經度向東增大,就是東經,用符號“E”表示;若相鄰兩條經線的經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經,用符號“W”表示;緯線的度數叫緯度,若相鄰兩條緯線的緯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緯, 用符號“N”表示;若相鄰兩條緯線的緯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緯,用符號“S”表示。讀圖可知,白鶴灘水電站的經緯度約為(102°93'E,26°91'N)。 故選A。7.B 解析:在白鶴灘選址修建水電站的主要優勢條件是這里地處山區,地勢落差大,水流湍急,水能資源豐富;流域內大部分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降水豐富,又匯集了多條支流,河流水量大,①③正確。該流域內河流無結冰期,河流含沙量小不是建水電站的優勢條件,②④錯誤。故選B。8.B 解析:讀圖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A天氣符號代表的是多云天氣,B代表的是暴雨天氣,C代表的是小雨天氣,D代表的是霧天。故選B。9.A 解析:由材料可知,該地區為山區,地勢落差大,因此當遇到暴雨天氣(可能伴有雷電)時會引發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地質災害以及強度較大的洪水。結合所學的野外遇險逃生技巧可知,狂風暴雨會引發崩塌災害,導致高處碎石跌落,因此須注意防范,①正確;暴雨天氣可能會伴隨雷電,因此須遠離大樹,防止被雷擊,②正確;洪水、泥石流來臨時,首先應向兩側地勢較高的地方逃離,確認安全后,原地等待救援,③正確,④錯誤。故選A。10.(1)②(2)植被遭到破壞;交通受阻(生活不便);電力設施遭到破壞。(3)少出門(防寒或防凍或防滑或防空中墜物)。(4)更加嚴重。理由:氣溫持續維持,凍雨持續或沒有人工除冰。或不變。理由:不再降水但依然持續低溫,人工除冰緩慢。或減弱甚至消失。理由:氣溫上升,轉晴,凍雨結束,冰層融化;不再結冰或加大人工除冰力度;1月30日至2月3日出現凍雨災害。說明凍雨災害結束。11.(1)上游 上游落差大,水流急(2)自然方面:地勢平坦,水流平穩;河流水量大,無結冰期,河寬水深。人文方面:經濟發達,人口、城市眾多,物資豐富,航運需求量大。(3)①B ②A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