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十一課時 撒哈拉以南非洲 澳大利亞(2024·煙臺)尼羅河流經非洲東部與北部,有白尼羅河和青尼羅河兩條主要支流。尼羅河的河水80%以上是由埃塞俄比亞高原提供的。讀圖,完成1~4題。非洲氣候類型分布圖 尼羅河水系圖 青尼羅河發源地區降水1.關于尼羅河流域自然環境特征的說法,與事實不符的是 ( )A.氣溫整體較高B.降水總體看南多北少C.地勢大致南高北低D.光照南部地區更充足2.以下對尼羅河水文特征的推測,與事實相吻合的是 ( )A.河口流速最快 B.4、5月份水量最大C.有凌汛現象 D.水位季節變化大3.歷史上尼羅河有定期泛濫的特點。尼羅河的定期泛濫 ( )①增加了土壤肥力 ②擴大了灌溉面積③改變了作物熟制 ④帶動了旅游發展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4.隨著尼羅河流域人口增長和經濟發展,流域內各國對水的需求與日俱增。為了緩解用水緊張,以下做法合理的是 ( )①各國爭相修建水庫、水壩攔截河水 ②各國通過對話簽署水源分配協議 ③種植耐旱作物 ④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5.(2024·牡丹江)聯合國糧農組織發布的《2022全球糧食危機報告》顯示,全球糧食危機加劇,非洲部分地區處于嚴重糧食短缺狀態。非洲糧食短缺的主要原因是 ( )①農業生產水平落后 ②人口增長過慢③常受旱災威脅 ④生態環境惡化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6.(2024·牡丹江)下列對澳大利亞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東臨大西洋B.礦產資源貧乏C.獨占世界最大的島嶼D.畜牧業發達7.(2024·龍東地區)澳大利亞的人口、城市主要分布在 ( )A.西部高原地區 B.西南沿海地區C.中部內陸地區 D.東南沿海地區8.(2024·綏化)澳大利亞是世界上放養綿羊數量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國家,被稱為 ( )A.“騎在羊背上的國家”B.“世界活化石博物館”C.“坐在礦車上的國家”D.“天然橡膠的故鄉”(2024·江西)某賽車愛好者自駕體驗了巴黎—達喀爾汽車拉力賽賽程的艱辛。下圖示意自駕路線。據此完成1~4題。1.此次行程跨越了 ( )A.溫帶、熱帶 B.中、高緯度C.東、西半球 D.南、北半球2.賽車愛好者在①地面臨的困難可能是 ( )A.高溫酷熱 B.路面濕滑C.高寒缺氧 D.干旱缺水3.車在④地發生故障,前來幫忙的當地人多屬于 ( )A.黃色人種 B.白色人種C.棕色人種 D.黑色人種4.賽車愛好者沿途可看到的景觀是 ( )A.冰川—①地 B.野象群—②地C.沙漠—③地 D.青稞地—④地(2024·聊城)馬達加斯加島是非洲第一大島嶼,東、西兩側氣候差異明顯。讀圖,完成5~6題。5.關于該島嶼的敘述,正確的是 ( )A.位于南半球和西半球B.地形以山地為主,地勢西高東低C.河流短小,水能資源豐富D.當地的主要糧食作物是小麥6.造成甲、乙兩地氣候差異的主要影響因素是 ( )A.緯度位置 B.海陸位置C.地形因素 D.人類活動 【人類命運共同體】(2024·河北)津巴布韋位于非洲南部,長期以來一直依賴傳統化石燃料發電,能源成本高昂且電力供應不穩定。中國某企業助力其發展光伏(太陽能)發電,并協助該國在馬斯溫戈省建設了一個“光伏+儲能+柴油發電站”的能源系統。下圖示意馬斯溫戈多年平均各月氣溫和降水量。據此完成7~8題。7.5—9月該能源系統光伏發電量大,主要原因是此時段 ( )A.風力弱 B.氣溫高C.溫差小 D.降水少8.與津巴布韋傳統發電方式相比,該能源系統的主要優點是 ( )①發電成本低 ②占地面積小 ③供電更穩定 ④技術要求低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024·寧夏)澳大利亞被稱為“騎在羊背上的國家”。每年人們都會舉辦綿羊賽跑活動。讀澳大利亞牧羊帶分布圖,完成9~10題。9.綿羊賽跑活動體現了澳大利亞 ( )A.礦產豐富 B.人口稠密 C.經濟發達 D.草場廣布10.最適合舉辦綿羊賽跑活動的天氣是 ( )A. B. C. D.(2024·廣安)澳大利亞的墨累—達令河流域是混合農業區。讀澳大利亞“東水西調”工程示意圖,完成11~12題。11.導致圖示區域年降水量空間分布差異的主要因素是 ( )A.河湖位置 B.地形和風向C.過度用水 D.跨流域調水12.冬小麥在秋末冬初播種,在第二年夏初收獲。墨累河流域冬小麥的收獲時間是( )A.3月 B.6月 C.9月 D.12月13.(2024·云南)讀非洲農業用地分布示意圖及資料卡,回答下列問題。 資料卡 非洲是世界人口第二多的大洲。非盟表示,非洲人口到2050年預計將達25億。(1)從圖中可見,非洲農業以 業為主,未利用和少利用土地主要分布在 氣候區。 (2)非洲在圖示地區建設生態防護林帶,是為了防治 (生態環境問題),對該地區農業生產具有積極意義。 (3)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糧食供應不足,從人口和氣候角度分析其主要原因。(4)我國在非洲建立了多個農業技術示范中心,說出其對當地農業生產的有利影響。(至少答一點)14.【新考法 材料分析】(2024·白銀)某同學在飲用一款新西蘭進口品牌牛奶時,對新西蘭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于是他搜集了與新西蘭相關的地理資料。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新西蘭全境多山,山地和丘陵占全國面積的75%以上,平原面積狹小。新西蘭常年盛行西風,以溫帶海洋性氣候為主,畜牧業發達,牧場面積廣大,牧草優良,是世界上公認的黃金奶源地,乳制品生產和管理技術先進,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位。材料二 圖1為新西蘭簡圖,圖2為惠靈頓氣候資料圖。圖1 圖2(1)惠靈頓1月份氣溫高,7月份氣溫低,原因是 。 (2)新西蘭南島東岸和西岸降水差異明顯,據圖推斷降水量較多的是 ,理由是 。 (3)結合材料簡要說明新西蘭發展畜牧業的有利條件。【詳解答案】基礎夯實1.D 解析:尼羅河流域位于非洲東部與北部,非洲有“熱帶大陸”之稱,故尼羅河流域氣溫整體較高,A說法正確。尼羅河流經區域北部大面積屬于熱帶沙漠氣候,降水稀少,降水總體看南多北少,B說法正確。非洲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地勢大致南高北低,C說法正確。非洲北部地區大部分屬于熱帶沙漠氣候,光照更充足,D說法錯誤。本題為逆向選擇題,故選D。2.D 解析:尼羅河河口為尼羅河三角洲,地勢平坦,流速緩慢,A錯誤。讀圖可知,尼羅河發源地降水較為豐富的月份是7、8月,故尼羅河水量最大的月份是7、8月份,B錯誤。尼羅河流域大多位于熱帶,沒有凌汛現象,C錯誤。尼羅河的水量主要來自熱帶草原氣候區,一年分為干、濕兩季,水位季節變化大,D正確。故選D。3.A 解析:歷史上尼羅河有定期泛濫的特點。尼羅河的定期泛濫,肥沃的淤泥增加了土壤肥力,泛濫淹沒很多土地,擴大了灌溉面積,①②正確。尼羅河的定期泛濫不能改變作物熟制,也不能帶動旅游發展,③④錯誤。故選A。4.B 解析:隨著尼羅河流域人口增長和經濟發展,流域內各國對水的需求與日俱增。為了緩解用水緊張,做法合理的是各國通過對話簽署水源分配協議,不要因為爭奪水資源發生戰爭等;種植耐旱作物,減少水資源消耗;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采用滴灌、噴灌等。②③④正確。各國爭相修建水庫、水壩攔截河水容易發生矛盾,引發戰爭等,①錯誤。故選B。5.C 解析:非洲的人口自然增長率在世界各大洲中居首位,非洲人口增長過快。但由于長期以來非洲的農牧業生產落后,農產品產量很低,糧食產量的增長速度遠低于人口增長的速度,因此,糧食供應不足成為非洲國家普遍遇到的問題。為了獲得更多的糧食,人們擴大耕地面積、過度放牧,使得生態環境惡化,旱災頻發,許多居民經常忍受饑餓的煎熬。根據以上分析可知,①③④對應的C正確,②所在的A、B、D錯誤。故選C。6.D 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澳大利亞東臨太平洋,A錯誤。澳大利亞是世界上唯一一個獨占一塊完整大陸的國家,同時也是世界上重要的礦產資源大國,B、C錯誤。澳大利亞是世界上畜牧業比較發達的國家,D正確。故選D。7.D 解析:澳大利亞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地區,這里氣候溫暖濕潤、交通便利、開發歷史悠久,經濟發達,D正確。西部高原地區、西南沿海地區、中部內陸地區的人口、城市相對稀疏,A、B、C錯誤。故選D。8.A 解析:澳大利亞位于南半球,經濟發達,是世界上唯一擁有整個大陸的國家。其因有許多古老的動物,如袋鼠、鴯鹋、鴨嘴獸等,被稱為“世界活化石博物館”,又因為羊特別多,是出口羊毛最多的國家,所以被稱為“騎在羊背上的國家”,澳大利亞鐵礦、鋁土礦、煤、石油等礦產資源豐富,而且開采的礦石一半以上用于出口,被譽為“坐在礦車上的國家”。“天然橡膠的故鄉”是巴西。故選A。能力提升1.A 解析:讀圖可知,此次行程范圍為15°N~48°N,有北溫帶和熱帶,A正確;高緯度是60°~90°,B錯誤;完全在20°W以東,位于東半球,C錯誤;完全在北半球,D錯誤。故選A。2.B 解析:讀圖可知,賽車愛好者途徑①地時的天氣狀況是中雨,所以面臨的困難是路面濕滑,B正確;氣溫為3~8 ℃,天氣溫和,不會面臨高溫、寒冷、干旱,A、C、D錯誤。故選B。3.D 解析:④地屬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以黑色人種為主,被稱為“黑種人的故鄉”。故選D。4.C 解析:賽車愛好者沿途經過的①地位于地中海沿岸,屬于北溫帶,沒有冰川分布,A錯誤;②地屬于熱帶沙漠氣候,沒有野象群,B錯誤;③地有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C正確;④地位于熱帶,沒有青稞,青稞種植在我國青藏地區,屬于高寒作物,D錯誤。故選C。5.C 解析:由圖可知,圖中為馬達加斯加島,位于南半球、東半球,低緯度地區,南、北回歸線之間的熱帶,A錯誤;馬達加斯加島地形以山地為主,地勢東高西低,B錯誤;面積狹小,河流短小,水能資源豐富,C正確;當地的主要糧食作物是水稻,D錯誤。故選C。6.C 解析:馬達加斯加島東、西兩側氣候差異明顯。甲、乙兩地都處于熱帶,甲地地處山地迎風坡,形成熱帶雨林氣候,乙地地處山地背風坡,降水少,形成熱帶草原氣候,C正確;與海洋距離、緯度差異小,與人類活動無關,A、B、D錯誤。故選C。7.D 解析:由馬斯溫戈多年平均各月氣溫和降水量可知,5—9月氣溫低,降水少,推知5—9月晴天多,太陽輻射強,故該期間能源系統光伏發電量大,B錯誤,D正確;圖中體現不出風力大小,且與溫差關系不大,A、C排除。故選D。8.B 解析:由材料可知,該地長期以來一直依賴傳統化石燃料發電,能源成本高昂且電力供應不穩定。與津巴布韋傳統發電方式相比,該能源系統的主要優點是發電成本低、供電更穩定,①③正確;光伏發電占地面積更大,技術要求可能更高,②④錯誤。故選B。9.D 解析:綿羊賽跑活動體現了澳大利亞養羊多,草場廣布,D正確;綿羊養殖與礦產豐富、經濟發達關系不大,澳大利亞地廣人稀,A、B、C錯誤。故選D。10.D 解析:最適合舉辦綿羊賽跑活動的天氣是晴天。由圖可知,A是雷雨天氣,B是冰凍天氣,C是沙塵暴天氣,D是晴天,故D正確,A、B、C錯誤。故選D。11.B 解析:結合圖中大分水嶺和盛行風風向來看,該區域降水受地形和風向的影響,大分水嶺的東側處于迎風坡,降水多,大分水嶺的西側處于背風坡,降水少,兩地年降水量差異大,B正確。故選B。12.D 解析:南、北半球季節相反。澳大利亞位于南半球,南半球的秋季是指3—5月,夏季是12月至次年2月。結合題干“冬小麥在秋末冬初播種,在第二年夏初收獲”來看,該地冬小麥的收獲時間為12月,D正確。故選D。13.(1)畜牧 熱帶沙漠(2)土地荒漠化(3)人口:人口眾多,增長快。氣候:以熱帶草原氣候為主,降水不穩定,旱災頻發。(4)提高農業生產技術;提高經濟收入;增加糧食產量。(任答一點)14.(1)惠靈頓位于南半球,南、北半球季節相反。1月份是惠靈頓的夏季,氣溫高。7月份是惠靈頓的冬季,氣溫低(2)西岸 西岸位于山脈的迎風坡(3)新西蘭全年溫和濕潤,屬于溫帶海洋性氣候,陰涼、潮濕、多霧、日照少,適合多汁牧草的生長;適合發展畜牧業的農業用地面積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