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九課時 印度 俄羅斯 (2023·江西)下圖為南亞局部地區略圖。讀圖,完成1~4題。1.圖示海域屬于 ( )A.太平洋 B.大西洋C.印度洋 D.北冰洋2.印度半島南部地勢總體特征為 ( )A.東高西低 B.西高東低C.南高北低 D.北高南低3.受季風影響,印度半島 ( )A.分旱、雨兩季 B.全年多雨C.冬季降水多 D.全年少雨4.在乞拉朋齊建造民居,應重點考慮 ( )A.防風沙 B.防寒保暖C.易拆裝 D.排水散熱5.(2024·龍東地區)給印度帶來豐沛降水的季風是 ( )A.東北季風 B.西南季風C.西北季風 D.東南季風6.(2024·牡丹江)俄羅斯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地跨兩個大洲。這兩個大洲分別是 ( )A.亞洲和北美洲 B.亞洲和非洲C.亞洲和歐洲 D.歐洲和北美洲7.(2024·龍東地區)歐洲最長的河流、俄羅斯的“母親河”是 ( )A.葉尼塞河 B.伏爾加河 C.勒拿河 D.鄂畢河8.(2024·齊齊哈爾)下列俄羅斯的工業部門中發展相對滯后的是 ( )A.鋼鐵工業 B.軍事工業C.航空航天工業 D.消費品制造業1.(2024·龍東地區)印度承接的軟件外包業務約占全球軟件外包市場的2/3,被形象地稱為 ( )A.“世界加油站” B.“世界工廠”C.“世界辦公室” D.“世界原材料倉庫”(2024·菏澤)圖1為俄羅斯簡圖,圖2為日本局部簡圖。讀圖,完成2~3題。圖1 圖22.日本和俄羅斯共同的地理特征是 ( )A.都屬于海陸兼備的國家 B.以白種人為主C.主要工業區在內陸地區 D.森林資源豐富3.與日本相比,俄羅斯發展工業的最大優勢是 ( )A.礦產資源豐富 B.科學技術發達 C.海洋運輸便利 D.資金力量雄厚4.(2024·瀘州)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影響適合耕作的因素主要是地形和氣候,地形要平坦,熱量和降水要適中。材料二 印度國土面積居世界第七。孟買是印度第一大港口、第二人口密集地區、最大的棉紡織中心。材料三 圖1是印度地理位置示意圖,圖2為印度主要氣候資料圖。圖1 圖2(1)簡析印度耕地廣闊的原因。(2)說明印度冬季氣溫高的原因。(3)說出印度發展農業生產需要預防的氣象災害及其應對措施。(4)簡析孟買棉紡織中心的形成條件。5. (2024·濰坊)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俄羅斯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在波羅的海、黑海、北冰洋、太平洋沿岸均有重要港口。俄羅斯還是世界第三大小麥生產國、第一大小麥出口國,主要通過海運出口到土耳其、埃及、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聯合酋長國、摩洛哥等國。俄羅斯遠東地區地廣人稀,其農業發展水平仍低于中國。下圖示意俄羅斯小麥集中產區。(1)分析東歐平原南部地區成為俄羅斯小麥集中產區的自然原因。(2)簡述俄羅斯小麥出口以海運為主的原因。(3)中俄兩國在遠東地區逐步加強糧食種植合作,請分析此合作對俄羅斯的有利影響。【詳解答案】基礎夯實1.C 解析:該海域屬于南亞的印度洋。故選C。2.B 解析:印度半島的東部地區河流較多,西部地區河流較少,且大致呈現東西走向,河流由西部流向東部,因此印度半島南部地勢總體特征為西高東低。故選B。3.A 解析:印度半島的氣候以熱帶季風氣候為主,該氣候全年高溫,分旱、雨兩季。故選A。4.D 解析:乞拉朋齊位于喜馬拉雅山脈的南麓,緯度低,氣溫較高,且當地屬于西南季風的迎風坡,夏季降水較多,故乞拉朋齊被稱為世界的“雨極”,因此在乞拉朋齊建造民居,應重點考慮排水散熱的問題,D正確;降水豐富,植被覆蓋率高,風沙少,A錯誤;緯度低,氣溫高,不需要防寒保暖,與易拆裝無關,B、C錯誤。故選D。5.B 解析:印度以熱帶季風氣候為主,全年高溫,分旱、雨兩季,6月至9月份,受來自海洋的西南季風影響,降水豐富,B正確;10月至次年的5月,受來自陸地東北季風影響,風從內陸吹向海洋,寒冷干燥,降水少,排除A;與西北季風、東南季風無關,排除C、D。故選B。6.C 解析:亞歐分界線穿過俄羅斯,因此俄羅斯地跨亞、歐兩洲。故選C。7.B 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歐洲最長的河流、俄羅斯的“母親河”是伏爾加河,B正確;葉尼塞河、勒拿河、鄂畢河都位于俄羅斯亞洲部分,排除A、C、D。故選B8.D 解析:俄羅斯工業發達,特別是重工業十分發達,而消費品制造業發展卻相對滯后,需要進口;選項中鋼鐵工業、軍事工業和航空航天工業發展較快。故選D。能力提升1.C 解析:印度承接的軟件外包業務約占全球軟件外包市場的2/3,被形象地稱為“世界辦公室”;俄羅斯被稱為“世界加油站”;中國人口眾多,被稱為“世界工廠”;撒哈拉以南非洲自然資源豐富,被稱為“世界原材料倉庫”。故選C。2.D 解析:日本是一個島國,A錯誤;日本以黃種人為主,B錯誤;日本的主要工業區在沿海地區,C錯誤;日本和俄羅斯共同的地理特征是森林資源豐富,D正確。故選D。3.A 解析:與日本相比,俄羅斯發展工業的優勢在于煤、鐵、石油等礦產資源豐富,A正確;日本科學技術發達、海洋運輸便利、資金力量雄厚,B、C、D錯誤。故選A。4.(1)印度面積較大,地形以高原和平原為主,地勢平坦,土壤肥沃;以熱帶季風氣候為主,熱量和降水適中,河流眾多;人口稠密,糧食需求量大,耕地開墾面積大。(2)位于低緯度的熱帶地區,終年高溫;北部有喜馬拉雅山脈阻擋南下的冷空氣,冬季氣溫高。(3)為印度帶來降水的主要是西南季風,但西南季風很不穩定,容易造成旱澇災害。措施: 修建水利工程;加強監測預報,建立預警制度;完善保險制度等。(4)孟買周邊盛產棉花,原料充足;勞動力豐富而且廉價;海運便利;市場廣闊等。5.(1)地勢平坦;土壤肥沃;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夏季雨熱同期;靠近河流,灌溉水源充足。(2)小麥數量大、耐儲存、可長途運輸;俄羅斯多港口,海運便利;海運運輸量大,運費低;俄羅斯小麥產區與主要糧食進口國有黑海相連,海運可以直達,成本低。(3)提高土地的利用率,擴大種植規模;提高農業技術水平,提高糧食產量和質量。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